中國有好茶茶中有世界

   6月的上海世博園,觀摩人群日漸火爆。在寶鋼大舞臺“中國元素”傳習區(qū)內(nèi),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上海茶葉學會主辦的茶文化項目“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華茶藝展演”,為色彩斑斕的中國文化展示又增添了一縷回味無窮的幽香與風雅。在為期一個月的的展演時間內(nèi),來自江西、浙江、上海的高校學生茶藝表演團體在此輪番上演多姿多彩的茶藝節(jié)目;來賓們觀演之余,可品嘗中國六大茶類的代表性名茶,研習不同的名茶沖泡之道,分享中華茶文化的無窮魅力。

  看茶,問茶,飲茶,品茶,品味文化

  中華茶文化以“和”為核心,承載哲學、宗教、民俗、文學、藝術等諸多元素,蘊藏著中華民族獨有的生活智慧,積淀了深厚的中國文化元素,是中國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早在一千多年前,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就提及“茶之為飲,發(fā)于神農(nóng)氏,聞于魯周公”。孫中山先生更是明確倡導“茶為國飲”。無論是老百姓的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還是文人津津樂道的“七大雅”——“琴棋書畫詩酒茶”,茶,毫無疑問是千百年來中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和文化元素。

  在中國元素傳習區(qū)內(nèi),茶與織、瓷、扇、畫、紙、藝、樂、戲等,一同被分別設為主題區(qū)域,展示全國各地獨具特色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形成了“世界看中國”的系列文化窗口。

  6月初伊始的“中華茶藝展演”,通過茶藝、禮儀、品飲、歌舞等多種傳統(tǒng)回歸及現(xiàn)代藝術表現(xiàn)手段,立體構建茶文化互動氛圍,在質(zhì)樸中展現(xiàn)優(yōu)雅,在文化中予人享受。入選“中華茶藝展演”的數(shù)十個優(yōu)秀茶藝節(jié)目,均具有歷史淵源久遠,文化底蘊深厚,地方特色鮮明的特點。節(jié)目匯聚中國六大茶類代表性名茶和特色泡飲藝術,展現(xiàn)出中國名茶的美輪美奐。

  茶美,人美,曲美,舞美,美不勝收

  婉約美麗的女子,精美的青花瓷,清幽的曲子,琥珀色的茶水,淡淡的茶香。走進茶藝展演區(qū),映入眼簾的是舞蹈演員曼妙的舞姿和古色古香的瓷器,觸摸著仿若羊脂的青花瓷,心靈頓時跨越千年。展演區(qū)里不時傳來游客們的驚嘆聲。他們驚嘆于表演之精彩,驚嘆于中華茶散發(fā)出的迷人魅力。

  茶藝早已發(fā)展為一項內(nèi)涵豐富的表演,將中華文明的悠遠與豐厚納入其中?!逗上悴枵Z》、《新娘茶》、《普洱清韻》,你可以從中品味到濃濃的人文風情。《潯陽遺韻》、《文士茶》、《擂茶》再現(xiàn)了飲茶人士之儒雅,飲茶環(huán)境之清雅,飲茶器具之高雅?!毒硬琛?、《禪心茶語》、《天地人和養(yǎng)生茶》,表現(xiàn)諸家文化思想的精神內(nèi)涵?!赌档ねぁ贰ⅰ痘?、《茶藝紅樓夢》,將觀眾的心,帶入到“姹紫嫣紅開遍”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之中。《品飲西湖》、《天目幽蘭?金玉滿堂》、《蓋碗舞》,融合了茶俗、茶事、茶韻……

  在這里,來賓還可以親自動手,品飲各色名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的“祁門工夫紅茶”;“余姚瀑布仙茗”;在茶學名著《大觀茶論》中推崇備至的“安吉白茶”;來自秦嶺、入列貢品的“午子仙茗”;被記載于陸羽《茶經(jīng)》中的“莫干黃芽”;被譽為“普洱茶皇冠上的明珠”的古喬木普洱茶;風靡世界的“鐵觀音”等。

  為配合茶藝展演項目,組織者特制了一款“千年至臻”組合禮品茶,內(nèi)裝六種“中國鼎尖名茶”各一款,并以多種中國本土文化藝術標志物作為包裝,象征對應各類名茶特性或色標。此一創(chuàng)舉引來眾多對茶文化感興趣的游客圍觀,仔細打量。

  傳習,傳承,傳統(tǒng),傳播,“傳”字當先

  在世博會百年歷史上,中國茶的露面并非首次。而中國茶藝在世博會的現(xiàn)身,則始于本屆。

  中國茶和茶文化傳播到海外,可追溯到唐代,首先是東北亞;流傳到歐美等地也有四百多年。但總的來說,中國茶及其文化的流布與影響還相當有限,與千年飲茶大國的歷史事實很不相稱。因而,借助世博會這一舉世矚目的盛會,以現(xiàn)代傳播手段推廣中國茶及中國茶文化更顯得尤有重要。

  來自南昌大學、浙江農(nóng)林大學和上海商貿(mào)旅游學校的學生茶藝隊,作為茶藝展演主力,以茶藝推動“茶為國飲”,體現(xiàn)了新一代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精華的傳承。而中國元素活動區(qū)用一個月的時間集中展示豐富多彩的中國茶藝,既宣告了茶文化是中國歷史和文化養(yǎng)育的寶貴財富,也在更廣闊的范圍內(nèi)向世界推廣茶文化所代表的中華傳統(tǒng)生活方式。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鋼筋水泥的現(xiàn)代化城市需要文化的浸潤,美好的生活需要與激烈競爭同步的舒適和閑暇,需要與奮發(fā)有為同行的張馳有度。

  資深茶文化專家說過:在當代全球化的格局下,“茶為國飲”應有新的解讀,即“中國之飲”和“國際之飲”。然而,從“中國之飲”到“國際之飲”的路,會不會也像奧運、世博那樣,讓中國人翹首期望百年、甚至之久呢?在寶鋼大舞臺,當我們看到中華茶藝展演現(xiàn)場人頭攢動的場面,看到中外游客興致勃勃學習茶藝技巧的情景,一個答案油然生成: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的飲茶,由“中國之飲”到“國際之飲”的路,再也不會是“路漫漫其修遠兮”了。

 

責編: mother5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