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茶葉“茶氣”的等級劃分

  但凡愛茶之人對盧仝的《七碗茶》并不陌生:“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可以說,盧仝的《七碗茶》代表著“茶氣”宣泄的最高境界,可遇不可求。由此可見,茶氣在品茶中,占有極重要的分量。甚至于,老茶人們往往以“茶氣”的強弱,作為判斷一款好茶與老茶的指標。
 
  只是中國是個茶事極為豐富的國度,泱泱大國中,盛產茶樹的疆土綿延數千里,茶葉的品種也多達數千種。如果不進行合理定義,對于“茶氣”的合理感知難免會有紛亂的感覺。當然,對于茶氣的等級排序,幻想找到一個絕對定量的結論是不科學的,也是不符合茶道精神的。筆者在此只是想分享個人的經驗沉淀、資料求證與邏輯推理的結果而已。

 
  第一等級:老茶
 
  老茶主要指那些可以長期陳化的黑茶類的茶品??蒲醒芯勘砻鳎豪喜璧年惢且粋€大分子到小分子的漸變過程。由于小分子更易溶于水的結果,陳化后的老茶茶湯會越來越通透,茶湯的內含物也越來越容易被身體吸收、感知,并產生茶氣體驗。
 
  當然,任何事物的陳化必須具備可陳化的物質基礎。老茶陳化物質變化是:茶堿和茶多酚等內含物在氧化作用下分解成多糖。多糖物質在醫(yī)學上具備強壯滋補、提高免疫機能等功效。當這些多糖物質被身體吸收后,往往會引發(fā)身體內部機能的感知與反饋。這種感知與反饋就是體感。
 
  至于對老茶的定義,因為存儲環(huán)境的不同,目前很難形成共識。以至于仿佛每位茶友都有自己的個人標準,也就不足為奇了。我個人覺得,如果是輕發(fā)酵生普與高等級的黑茶,需要十五到二十年。這里的高等級黑茶指的是按照【中國黑茶理論之父-彭先澤】先生的定義:安化谷雨時節(jié)之前采摘的芽尖、白毛尖,而不是篩分出來的夏茶或秋茶中的嫩茶。等級略低的茶,如安化黑茶中的二級料的千兩花卷茶,一般也需要10-15年才能成為老茶,當然這也跟儲存的環(huán)境有關,如果是大馬倉,時間估計要縮短。
 
  第二等級:野生茶
 
  俗話說:在野境中生長的茶更多了份自然歷練和歲月沉淀。這里有三層意思,其一,野生茶是大自然優(yōu)勝劣汰的結果,具備旺盛而頑強的生命力;其二,野生茶未受到環(huán)境和人為的污染,其內含物有著得天獨厚的天然生態(tài)性;其三,野生茶的生長環(huán)境決定了,它不但根系發(fā)達而深厚,而且耐得住云霧、氣壓差與溫差的洗禮。相比于人工培植的茶園茶,野生茶的香氣物質更加豐富,并具備鮮明的個性特征。
 
  茶氣表現方面,野生茶可謂柔合了天地靈氣,有著綜合的中庸之道。所謂“大道中庸”,這里的“中庸”指的是以柔克剛,包容綿長。具體表象為:好的茶氣并非一味的霸氣刺激,而是初品氣韻細膩,清幽平和,再品后勁十足,余味綿長。
 
  第三等級:古喬木或老樅
 
  有經驗的茶者都知道,喬木樹的生命力比灌木長,所以云南境內有許多生命力沉淀達數百年之久的古喬木。當然灌木也有樹齡長的,我們稱之為老樅,如烏龍茶中的百年老樅,安化古茶山里的百年老樅等等。如果說歲月給予老人智慧,那么歲月給予老茶樹的,則是綜合環(huán)境與天地精華的能力。這些有著漫長生命力的茶樹,都是茶氣強勁的代表。
 
  至于古茶樹茶氣強勁的原由,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經歷過漫長歲月沉淀的茶樹,其地下根系比樹齡短的茶樹更深厚,更具備營養(yǎng)攝取能力,而且其攝取的營養(yǎng)物質更均衡,更契合大自然的生態(tài)精髓。另一方面,出于對古樹的保護與平衡,一般老樹的采摘不會過于頻繁,更不會泛濫。因此相比于一年多次采摘的茶園茶,古樹茶的營養(yǎng)積淀更飽滿均衡。
  第四等級:巖石土壤蘊育的茶樹
 
  茶圣陸羽在《茶經.一之源》中有云:“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凡藝而不實,植而罕茂,法如種瓜,三歲可采。野者上,園者次;……”意思很清晰,那就是巖石土壤蘊育出的茶樹為上品。
 
  常識告訴我們,巖石風化而成的土壤,含有非常豐富的礦物質。所以在巖石土生長的茶樹直接吸收到巖石釋放的礦物質后,使得茶葉的內質特別活潑。如武夷山的正巖區(qū)的巖茶,其知名的巖韻就來自特有的丹霞地貌;如安化的茶自古備受青睞,跟安化山區(qū)遍布的折頁巖風化而成的土壤有關。
 
  相信讀到這里的茶友,應該明白了本文的真正目的:不過是介紹幾種茶氣卓著的茶類而已。是的,對于茶氣的等級排序,作者既沒有資格,也沒有動力。但對于好茶分享,卻一直是野境茶文化樂此不疲的興致!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