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茶館文化的興盛

  宋代茶館文化的興盛
  (一)宋代茶館興盛的原因
  到了宋代,由于皇室的提倡,飲茶之風更為盛行,而且以極快的速度深人民間,茶成了人們?nèi)粘I畹谋匦杵分弧?br />   吳自牧《夢粱錄》說:“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隨著飲茶之風的盛行,宋代的茶館也開始興盛起來,幾乎各大小城鎮(zhèn)都有茶肆,而且逐漸脫離酒樓、飯店,開始獨立經(jīng)營。考察宋代茶館興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社會環(huán)境方面的原因。
  南北宋在我國歷史上一直處在積貧積弱的情勢下,外交上十分軟弱。受這種環(huán)境的影響,封建知識分子在精神上有一種壓抑感。而兩宋時期,封建文人的待遇非常優(yōu)厚,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在這種情況下,兩宋文人已經(jīng)沒有了奮發(fā)昂揚的精神,從對外部事業(yè)的追求轉而尋求個人生活的精致。同時,由于農(nóng)村耕地的擴大和農(nóng)作物單位產(chǎn)量的提高,許多人脫離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從事文化活動,知識分子人數(shù)激增。據(jù)《宋史·選舉志一》記載,從宋代開國到嘉佑的百余年間(1056—1063年),京城等待科舉考試的讀書人每年就有六七千。蘇軾在《謝范舍人啟》一文中說,到宋天圣(1023—1032年)以后,蜀中“釋耒耜而執(zhí)筆硯者,十室而九。”話雖然有些夸張,但也說明當時知識分子人數(shù)之多。蜀中自古就是產(chǎn)茶之地,飲茶也早于中原各地,這些人進京,對飲茶的盛行不可能沒有影響。面對人數(shù)如此之多的文人,北宋王朝對他們的待遇也是優(yōu)厚的。除了優(yōu)厚的俸給之外,文官離職時還可以宮觀使的名義支取半俸,而武官則不能。宋太祖曾說宰相須用讀書人,其實,不只宰相,就是主兵的樞密使、理財?shù)娜臼?,下至州郡長官,也幾乎都是文人擔任。但是,正是由于有著極高的政治地位,宋代文人容易脫離人民群眾,習慣于書齋生活,追求幽靜、平淡、沖和,精神和物質生活傾向纖弱、精致,而飲茶恰恰具備了這一特點。俗話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文人的飲茶成為下層百姓模仿的對象,對飲茶向市井的普及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次,據(jù)吳旭霞《茶館閑情》,宋代的茶葉種植已十分廣泛,不但產(chǎn)量大為增加,而且制茶的技術也迅速提高,出現(xiàn)了許多名茶。當時,淮南、江南、荊湖、福建諸路,都有不少州郡以產(chǎn)茶出名,由這些地區(qū)每年輸送與北宋政府茶專賣機構的共為一千四五百萬斤;而淮南的產(chǎn)茶地則是官自置場,督課園戶茶民采制,其歲人數(shù)量尚不包括在這個數(shù)字之內(nèi)小I陜路所產(chǎn)的茶,政府雖不許出境銷售,但產(chǎn)量也很多。隨著產(chǎn)量的增加,制茶技術也有了質的飛躍,而貢茶加工技術的進步,也促進了茶產(chǎn)新品的不斷涌現(xiàn)。宋徽宗《大觀茶論》稱:“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風餅,名冠天下。”繼龍鳳茶之后,仁宗時蔡襄又創(chuàng)造出小龍團。大觀年間,又創(chuàng)制出了三色細芽(即御苑玉芽、萬壽龍芽、無比壽芽)及試新鑄、貢新鑄。在各色茶中,據(jù)《宋史·食貨志凈、宋徽宗趙佶《大觀茶論汐、宋代熊蕃式宣和北苑貢茶錄凈和宋代趙汝礪等記載,宋代名茶大約有90多種。茶葉產(chǎn)量的增加,名茶新品的出現(xiàn),為飲茶之風的盛行創(chuàng)造了必不可少的條件。第三,宋代的商品經(jīng)濟和城市經(jīng)濟也比唐代有了更大的發(fā)展。作為自然經(jīng)濟的補充,在北宋時期,南北各地的農(nóng)村中,已出現(xiàn)了定期的集市——草市、墟市,或統(tǒng)稱為坊場。蘇軾有詩句說:“糴米買束薪,百物資之市。”可見市集已很普遍,也可見市集交易在當時各地居民的經(jīng)濟生活中也占有相當?shù)牡匚?。在當時北宋首都開封城內(nèi)的街巷當中,隨處可見商鋪邸店和酒樓飯館之類,繁華的夜市也早已在開封出現(xiàn)。
  當時的洛陽、揚州、成都等大城市,其情況也和開封相仿佛。唐代的長安和洛陽城內(nèi),坊巷只是住宅區(qū),黃昏后坊門鎖閉,禁止夜行;商店郡集中在市里,所有的交易都只能在市里進行,而且只能在白天進行。北宋的各大城市中,既突破了坊和市的界限,也突破了白天和夜晚的界限,這說明,北宋時期的城市經(jīng)濟較之唐代,確實有了進一步的發(fā)展。①最后,就是市民階層的興起對宋代茶館的興盛起了最重要的作用。兩宋城市人口較多,來源也非常復雜。除了大量的商人、手工業(yè)者、挑夫、小販之外,還有很多落魄文人、僧人、妓女等,數(shù)量也不小。眾所周知,宋代官僚機構臃腫,官員、吏卒充斥大小衙門,這部分人也不少。此外,北宋王朝在軍事部署上一反歷代統(tǒng)一王朝的做法,采取“守內(nèi)虛外”的政策,把大部分軍隊住屯在國內(nèi)沖要地區(qū),專力防范農(nóng)民的反抗。為了防止農(nóng)民迫于饑寒,鋌而走險,北宋王朝每當荒年還大量招募饑民來當兵,從而使軍隊的數(shù)額不斷擴大。這些人口都涌人城市,他們自然需要一個能夠滿足他們住宿、飲食、娛樂、交流信息的活動場所,茶館等服務性設施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二)宋代的茶館及其社會功能
  據(jù)史料記載,北宋都城東京汴粱(今河南開封)自五代時就有茶坊。
  北宋建都開封后,在皇宮門內(nèi)的朱雀門大街、潘樓東街巷、馬行街等繁華街巷,都是茶肆林立。

[page]
  據(jù)宋人盂元老《東京夢華錄》載,朱雀門大街“以南東西兩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舊曹門街的北山子茶坊“內(nèi)有仙洞仙橋,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有些小茶館在經(jīng)營上比較有特色,如《摭青雜記》所載:“京師樊樓畔有一小茶肆,甚瀟灑清潔,皆一品器皿,椅桌皆濟楚,故賣茶極盛。”由此看來,茶肆在某種程度上已經(jīng)有競爭意識了。此外,開封茶坊的細節(jié)我們還可以從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里看到一些。南宋經(jīng)濟較北宋發(fā)達,城市也更加繁華。北宋時期,杭州就很繁盛,這從柳永的《望海潮》里就可以看出來:“東南行盛,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南宋定都臨安(杭州)后這里就更加熱鬧了。南宋都城杭州及各州縣都開有茶坊。洪邁式夷堅志》載:“京師民石氏,開茶肆,令幼女行茶。”“邢州富人張翁,本以接小商布貨為業(yè),一夕閉茶肆訖……川‘臨川人苦消渴,嘗坐茶坊。”“到江州,共過一茶肆。‘黃州市民李十六,開茶肆于觀風橋下。”此類的記載還有許多。此外,詩人劉克莊在《戲孫季藩》一詩中說:“常過茶邸租船出,或在禪林借枕欹。”這種茶肆遍布大小城鎮(zhèn)的情況在《水滸傳》里也有充分的反映,如山東清河陽谷縣的王婆茶坊。據(jù)范祖禹《杭俗遺風》所載,杭州城內(nèi)還有所謂“茶司”,其實就是一種流動的茶擔,是為下層百姓服務的宋代飲茶與唐有異。陸羽《茶經(jīng)》要求茶中加鹽,宋雖仍有此風,但已稍差。蘇軾詩說:“老妻稚子不知愛,一半已人姜鹽煎。”這時飲茶風俗的一個明顯特點是先飲茶后飲湯,湯中加有藥材,取其溫、涼。據(jù)吳自牧<<夢粱錄》載:“四時賣奇茶異湯。冬月,添賣七寶擂茶,或賣鹽豉湯,暑天添賣雪泡梅花酒,或縮脾飲暑藥之屬。”《水滸傳》里王婆說有和合茶、姜茶、泡茶、寬煎葉兒茶,說明宋代以佐料人茶的情況十分普遍。當然,這里是王婆在開西門慶的玩笑,但也能夠反映當時飲茶的風俗。較之唐代,宋代茶坊的社會功能有了很大發(fā)展。茶坊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飲茶解渴的場所,它增加了給人們提供精神愉悅的功能,這在茶館的裝飾上表現(xiàn)明顯?!秹袅讳洝氛f杭州的大茶坊富麗堂皇,“插四時花,掛名人書畫,裝點門面。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頓奇松異檜等物于其上,裝飾店面。”目的雖然是生意人的“勾引觀者,留邊食客”,但它確實美化了環(huán)境,增添了飲茶的樂趣。到今天,許多茶館的裝飾使得飲茶具有了優(yōu)雅的環(huán)境。除裝飾之外,許多茶坊還安排多樣化的娛樂活動,以滿足不同層次人們的需要。還有許多茶坊以賣茶水為名,從事其他性質的活動。據(jù)吳旭霞《茶館閑情》,宋代茶館共有以下幾類:一類是純粹的娛樂性茶館,即《東京夢華錄》所謂中“按管調(diào)弦于茶坊酒肆”。據(jù)《武林舊事》卷六“歌館”條所載,杭州較有名的茶坊有清樂茶坊、八仙茶坊、珠子茶坊、潘家茶坊、連二茶坊、連三茶坊等。每一茶坊都有歌妓,“莫不靚裝迎門,爭艷賣笑。朝歌暮弦,搖蕩心目。凡初登門,則有提瓶獻茗者,雖杯茶亦犒數(shù)千,謂之點花。登樓甫飲一杯,則與之數(shù)貫,謂之支酒。然后呼喚提賣,隨意置宴。”這是以茶、樂為主的大茶坊,富家公子的活動場所。《夢粱錄》亦有記載:“大凡茶樓皆有富室子弟,諸司下直等人,會聚習學樂器,上教曲賺之類,謂之掛牌兒。”除“習學樂器”的茶坊之外,也有說書的茶坊。宋代盛行在勾欄中說書,有小說、史部等類,但有些茶坊為了招攬生意,就將說書引進茶坊里來。據(jù)《夷堅志》載,在南宋孝宗時,杭州茶坊中就有人說書了:“四人同出嘉會門外茶肆中坐,見幅紙用緋貼,尾云:‘今晚講說《漢書》。”’《夢粱錄》載“又中瓦內(nèi)王媽媽家茶肆,名一窟鬼茶坊”,“一窟鬼”即《西山一窟鬼》,宋話本的名字,一窟鬼茶坊大約就是因說《西山一窟鬼》而得名。另一類是以賣茶水為名的妓院。嫂夢粱錄X載:“大街有三五家開茶肆,樓上專安著妓女,名曰花茶坊。如市西坊南潘節(jié)干、俞七郎茶坊,保佑坊北朱髑髏茶坊,太平坊郭四郎茶坊,太平坊北首張七相干茶坊。蓋此五處多有吵鬧,非君子駐足之地也。”除此之外,部分茶坊中還有博弈活動。洪皓《松漠記聞》載:“燕京茶肆設雙陸局,或五或六,多至五十博者蹴局,如南人茶肆中置棋具也。”這也是關于南人茶肆中置有棋具的一則材料。以上是較為普遍的茶肆種類,其實還可以分得更細。即就《夢粱錄》所記來看,除上述唱曲、說書、賣娼、博弈的茶坊之外,還有人情茶坊、聘用工人的市頭、蹴球茶坊、大街車兒茶肆、士大夫聚會的蔣檢閱茶肆,甚至還有買賣東西的茶坊。侖東京夢華錄》載:“茶坊每五更點燈博弈,買賣[page]衣服、圖畫、抹領之類,至曉即散,謂之鬼市。”《夷堅志》則載:“省門未開,故往茶邸少憩,邸之中則浴堂也。”出人茶坊的人形形色色,除上文已經(jīng)講過的諸色人等,還有一些靠茶坊謀生的社會下層百姓。聯(lián)東京夢華錄》說,茶坊中有專門跑腿傳遞消息的人,號“提茶瓶人”。最初,這些人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文人,后來范圍擴大,媒婆、幫閑也躋身其間了。兩宋茶館雖然十分興盛,但它究竟是市民茶文化的產(chǎn)物,而市民又是一個人數(shù)眾多、身份難以明確界定的階層,由于出身不同、修養(yǎng)不同、貧富不同,需求也就不同。為滿足他們的需要,茶館的經(jīng)營必然也就多樣化而且?guī)в惺忻竦纳剩踔劣诒畴x了茶館的基本原則。但恰恰是這樣一種開放性成就了中國的茶館文化,所以茶館文化從它一出現(xiàn)就不屬于雅文化,大眾性、娛樂性、開放性、包容性是茶館文化的精神,這也是為什么當近代以來中國茶文化在許多領域出現(xiàn)了衰落的趨勢后,代表市民茶文化的茶館文化還能夠日益興旺、一枝獨秀的原因。
  兩宋茶館雖不是鼎盛時期,但它基本上奠定了中國傳統(tǒng)茶館文化的基礎,元、明、清直至近代的茶館雖呈現(xiàn)出不同風貌,但基本沒有超出兩宋茶館的格局。

責編: juses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