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僮約》,“無意”記錄最早茶市

  四川是中國最早種茶、飲茶、售茶的地區(qū)之一,茶文化源遠流長,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9月11日,由省川茶文化研究會和省社會科學院聯(lián)合編著的圖書《四川茶文化史》在成都出版。據(jù)該書披露,世界茶史上首次記載的茶葉交易市場在四川。
 
  說起最早的茶葉市場起自何處,已不可考,但目前世界上有記載的茶葉交易市場,據(jù)專家考證在四川。西漢著名文學家王褒在《僮約》中“無意”對此進行了記錄。
 
  公元前59年,王褒游歷成都,寓居在亡友遺孀楊惠家里。楊惠有個奴仆叫便了,王褒經(jīng)常派便了去買酒,便了極不情愿。便了還懷疑王褒與楊惠有曖昧關(guān)系。有一次,便了在主人的墓前傾訴不滿,說:“您當初買我時,只要我看守家里,并沒要我為其他人買酒。”王褒知道后,一怒之下,以一萬五千錢從楊惠手中買下便了為奴。便了雖不情愿,可也無可奈何,但他在寫契約時向王褒提出條件:以后凡是要干的事明明白白寫在契約中,否則不干。
 
  為此,王褒寫下了著名的《僮約》。作為一紙契約,王褒列出了名目繁多的勞役項目和干活時間安排,其中有兩處提到茶葉:“烹茶盡具”和“武陽買茶”。
 
  《四川茶文化史》主編之一、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蘇東來博士告訴記者,“烹茶盡具”是為煎好茶并備好潔凈的茶具,說明當時蜀地不僅流行飲茶之風,而且有了專門的喝茶器具,并對洗茶具有了一定的方法。“武陽買茶”是說要趕到鄰縣的武陽去買回茶葉,說明當時武陽是蜀地茶葉交易市場和集散地。以上兩點記載說明,在西漢時期的蜀地飲茶之風盛行,并且茶葉市場也臻于完善。
 
  那么,武陽在哪里?
 
  據(jù)《華陽國志》記載:“什邡縣,山出好茶。”“南安縣、武陽出名茶。”由此可見,四川茶產(chǎn)地分布甚廣,而武陽的茶質(zhì)量較好,出“名茶”。
 
  由于《僮約》原著早已失傳,流傳多種版本,在抄錄中有“武都買茶”之說。有學者認為,王褒所記載的“武都”應是漢代的武都郡,即今天陜西的略陽、寧強一帶。但從區(qū)位條件、茶葉生產(chǎn)環(huán)境看,武都離成都遙遠,并且處于高山寒帶,不適宜茶葉生長。“王褒也不可能讓便了到千里之外去買茶,因此基本可以排除武都買茶的可能。”蘇東來說。
 
  據(jù)《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武陽縣,郡治。有王喬、彭祖祠。”而彭祖祠位于眉山市彭山區(qū)江口鎮(zhèn)彭祖山,由此考證,武陽就是現(xiàn)在的彭山。據(jù)《漢書》記載,武陽縣處在一個交通方便的樞紐要地,距成都僅70公里。“彭山緊靠岷江,交通便捷。附近山區(qū)是四川的主要產(chǎn)茶區(qū)域。因此具備成為四川茶葉集散地的條件。”蘇東來說。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