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萬五和四千五的龍井有啥不一樣

  中國普洱茶網(wǎng)訊:“龍井43”不僅在杭州廣泛種植,浙江紹興、嵊州,以及四川、貴州等地也有大量種植。每年開春后,西湖龍井的“外地親戚”們每年來到杭州的時間甚至要早于“西湖龍井”的采摘盛期。久而久之,外地的龍井茶葉因為產(chǎn)量巨大而且進價便宜,賣得要比“西湖龍井”好,本地產(chǎn)的“西湖龍井”反而受盛名之累。

  2004年3月,浙江省杭州市龍塢桐塢村的村口來了名西裝革履的中年溫州男子。個頭不高,體形微胖,胳膊底下夾著一只黑色鼓起的公文包。

  他逢人就問,樊生華的家住哪兒?

  要想在村子里找樊生華絲毫不費力。“腳有些跛的瘦高個就是他”……“你瞧瞧,脫掉外套,腰部綁著捆帶的那位”……“哦,找茶王呀”。

  溫州男子一推開樊生華家的房門,就張口喊了出來,“樊生華,你那一斤4.5萬元的龍井茶還有嗎?”

  四萬五和四千五

  龍井初開嫩芽的3月春天,樊生華正坐在自家的院子里。他的面前,攤開了西湖龍井的鮮葉,整座院子里散發(fā)出茶葉的清香。

  幾乎每年春天都是這么過來的:采茶工人來了村里,茶商們也開始踏破門檻了。樊生華挑了些好料,準備參加每年一屆的西湖炒茶比賽。

  也正是這炒茶葉比賽,屢屢炒出了西湖龍井的“天價”。

  溫州商人正是慕名而來,樊生華的回答是,“沒有。”

  站立在院子里的溫州商人臉色有點掛不住,他指了指鍋里熱氣騰騰的茶葉,“這不是你炒的?”

  “是我炒的。”

  “茶葉不一樣?”

  “一樣。”

  溫州商人低頭想了一會,小心試探,“別人炒的?”

  樊生華一攤炒茶起泡了的雙手,“你說呢?”說完,又低下頭,視線盯著鍋子炒茶。

  溫州商人走南闖北,畢竟見識過世面。他換了副笑臉,“最近來買你家茶葉的人很多吧?”

  樊生華頭也不抬,專注著手里不停翻滾又掉落的龍井鮮葉,“每年都這個樣子。”

  溫州商人放心了些,膽子也大了點,“那一斤四萬五的茶葉還在家里嗎?”

  炒茶的手停頓了一會,又放入鍋子里了,視線倒是轉(zhuǎn)過來了。樊生華的回答讓商人的心涼了半截,“不在。”

  正在尋思如何討好樊生華時,樊生華不慌不忙地開了口,“你要茶?”

  商人有點喜出望外,“是啊。”

  樊生華遞了個凳子,站了起來,先用手指擦了擦圍巾,再將手心對準了毛巾。他說道,“我這還有。”

  商人更加高興,盯著包裝好的茶葉問起了價錢,“四萬五一斤嗎?”

  “你要的話,四千五。”

  “沒有四萬五的?”

  “那是拍賣價。”

  “我就想要四萬五的。”

  輪到樊生華驚訝了,“一樣的。”

  商人搖了搖頭,“不一樣的”。

  “有什么不一樣?”

  “價格不一樣。”

  “價格不一樣,品質(zhì)一樣。”

  “價格不一樣,品質(zhì)肯定不一樣。”商人逐漸占據(jù)了這場談判的上風,開始兜售自己的生意經(jīng),“我做生意幾十年,沒碰到過這樣的情況。”

  “這茶葉就是我參加比賽炒的那把。”處于下風的樊生華無路可退,只能堅持。

  商人抓了一把,放在鼻子下面聞了聞,一邊走,一路嘀咕,“不會一樣,不可能一樣。”

  從此之后,這名堅信自己判斷和眼光的商人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桐塢村的村子里。

  “我拿出來的茶葉就是我參加比賽炒的那把。”樊生華回憶。

  在講述10年前的故事時,樊生華仍然相信自己當初的判斷:茶是天底下最不會說謊的。

  這故事發(fā)生的兩年后,也就是2006年,樊生華夫婦從了商,他們對西湖龍井的市場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外地“親戚”來了

  西湖龍井走出杭州,故事要從上世紀60年代說起。

  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下稱“茶研所”)建于1958年,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選種”,加以培育和定型。

  茶研所副主任劉新說,“選種”簡單地來講,便在西湖龍井的群體品種中采用系統(tǒng)選育法而加以培育優(yōu)良品種,再通過示范種植,最后成為“主摘品種”。

  在西湖連綿的梅家塢群山中,泥濘的土路很快與通幽的石徑分離了開來,土路通向嫩尖吐芽的茶園。

  好在山不算高,一排排茶樹叢很快接近了曾建明等專家。他來自茶研所茶樹資源與改良研究中心,并擔任副研究員的要職。每年春天,在茶農(nóng)們忙著采茶時,上山下鄉(xiāng)尋找優(yōu)良品種便成了專家們最常規(guī)的工作。

  史料記載,人類的茶樹種植至少有3000年的歷史。但能否進入專家們的選育目標,全在于能否“發(fā)芽早、長勢好、病蟲少”。如果對此量化的話,那就是萌芽起點溫度在8攝氏度、發(fā)芽比群體種早7-10天、產(chǎn)量比群體種高20%~30%的優(yōu)良品種。

  由于不同時代,對于茶葉的需求不一致,這一直決定著西湖龍井的栽培技術和品種選種。于是,對于茶葉的需要便建立在品種支撐的基礎上。

  上世紀60年代,在已入種子庫的西湖龍井品種中,編號為43的品種脫穎而出,它由此被命名為眾所周知的西湖龍井良種之一“龍井43”。

  從上世紀70年代,茶農(nóng)開始示范種植“龍井43”,這一良種優(yōu)勢并沒有完全帶來“經(jīng)濟效益”。

  “西湖龍井的價格上不去,而且當時的種植面積很少。”曾建明說。

  直到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龍井43”通過了國家農(nóng)作物審定委員會的審定,成了“國家級良種”。之后,“龍井43”有了走向全國的資格。

  根據(jù)茶研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目前在西湖龍井茶基地一級保護區(qū)和二級保護區(qū)種植的西湖龍井中,有95%的種植品種屬于“龍井43”。

  “龍井43”不僅在杭州廣泛種植,而且走到了江南、江北和西南茶區(qū)。在目前的浙江紹興、嵊州,以及四川、貴州等地也有大量種植。

  于是,每年開春后,“西湖龍井”和“外地龍井”總會在“故鄉(xiāng)”杭州不期而遇。

  2001年,國家質(zhì)量監(jiān)督檢驗總局出臺《龍井茶原產(chǎn)地域保護管理辦法》,并對龍井茶作了定義,解釋了西湖龍井和其他龍井的區(qū)分。與此同時,龍井茶原產(chǎn)地域依據(jù)產(chǎn)區(qū)不同從而劃為西湖產(chǎn)區(qū)、錢塘產(chǎn)區(qū)、越州產(chǎn)區(qū)三類。

  沒多久,杭州市政府又劃定了西湖龍井茶以及保護區(qū),同時設定了專門的制作標準,力求在“原產(chǎn)地”和“加工工藝”上嚴格保護每年僅量產(chǎn)200余噸的西湖龍井,這些都是后話。

  由于生長條件的不同,西湖龍井的“外地親戚”們每年來到杭州的時間甚至要早于“西湖龍井”的采摘盛期。

  也就是,當杭州市的茶葉市場冒出“龍井”時,“西湖龍井”的嫩芽才剛露尖尖角。

  早熟的苗子混市場

  和煦的春風剛一暖上茶農(nóng)的床,氣溫連續(xù)10天超過10攝氏度的時候,西湖龍井的嫩綠便開始斑駁地出現(xiàn)在茶山上了。

  等不及的市場早已躍躍欲試。

  早在3月上旬,新茶上市的招牌便出現(xiàn)在了酒店前臺和杭州城內(nèi)的大小茶店。

  在西溪濕地、河坊街這樣的景區(qū)里,坐在鍋前的炒茶師傅開始一手抖落茶葉,一邊吆喝起來,“龍井,龍井,剛上市的龍井”。炒茶鍋前聚集起了舉起相機、看個究竟的游客們。

  很多雙眼睛盯著每年西湖龍井新茶是否上市,包括可以代替人眼的探頭們。

  連續(xù)數(shù)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滿覺隴、梅家塢、龍井等多處的茶山上安裝上了視頻。在剛過完春節(jié)那會,西湖龍井的生長狀況就實時監(jiān)控,它們的生長畫面隨時在網(wǎng)絡上供人查看。

  相較生發(fā)春日的龍井情趣,此舉更大的作用可能在于為西湖龍井的市場發(fā)出一些時間信號:西湖龍井還在生長中;3月20日,第一批西湖龍井采摘成功;3月27日,今年首批“明前”西湖龍井開始陸續(xù)出現(xiàn)在市場上了。

  此前,出現(xiàn)在市場上所謂的“西湖龍井”很可能并非“正宗身”,而是“西湖龍井”那遠道而來的“外地親戚”。

  這“外地親戚”來到了杭州,茶葉市場便從冬日冷清中蘇醒了過來。他們想要搶占這先機。

  位于杭州市轉(zhuǎn)塘的杭州市茶葉市場是目前杭州最大的“西湖龍井”交易市場。

  茶葉市場的上方架設了數(shù)層塑料薄膜。薄膜不但可以用來擋風遮雨,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削弱光線的強度,防止綠茶茶葉被愈發(fā)強烈的陽光“曬傷”。

  3月中旬以后,這家市場進入一年最忙碌的時候?,F(xiàn)場有招徠顧客的茶葉炒制,大量茶葉碎片在篩選中產(chǎn)生了茶粉,彌漫在空氣里。以至于茶店的伙計們都要戴著口罩,他們將成箱的茶從卡車上挪移下來,還不停地詢問左顧右盼的陌生顧客。為此,店家們精心準備了兩套“話語系統(tǒng)”。

  “想要什么?”店家一般開始搶先發(fā)問。

  “西湖龍井?”

  “在杭州,總是西湖龍井。”店家的語氣很肯定。

  “山上的茶葉還沒下山吧?”我試探了一句。

  “那也不可能是我們生出來的呀,龍井都是長出來的。”店家自有一套說辭,“我們這品種長得快、熟得早。”

  “怎么賣?”我問。

  “各個層次都有,如果要頂級的西湖龍井,還需要炒一炒,所以還要等一等。”店家們說,“如果你要的話,我可以給你找個能炒的師傅,不過價格不會便宜到哪里去。”

  “多少錢呢?”我再問。

  “至少要這個數(shù)。”店家們伸出一只手掌,手指分開著,示意5000元。

  我猶豫了下。

  店家熟識顧客的心理。他說,“你要是送人,或者自己喝,這些茶也都不錯,口感也不錯,現(xiàn)在只要幾百元一斤,也是龍井。”

  等我們搬來茶農(nóng)來領略市場的行情時,這位店家換了套說辭。

  “本地的龍井?”我壯了膽,因為老茶農(nóng)在作指導。

  “外地來的。”店家馬上承認,屬于高山有機茶。

  今年的3月18日之前,正宗的西湖龍井茶尚未出現(xiàn)在這里的市場里,市場里兜售的龍井茶葉來自西湖龍井茶基地以外的地方。嚴格意義上,它們并非“西湖龍井”。

  “這些都是‘出來混’的。”轉(zhuǎn)塘的茶農(nóng)們說,“市場若需要‘西湖龍井’,可能都管我們要。”

  價格決定出路

  清明節(jié)前,西湖的茶山上四處可見腰間系著背簍的采茶工。

  這些從江西、安徽等地趕來的采茶工,每天可以獲得至少百元的勞動報酬,而且基本包吃包住,并由雇傭他們的茶農(nóng)負責報銷老家來回杭州的交通費用。

  在杭州采茶的10多天,他們的采摘期主要是清明和谷雨節(jié)氣之前。因為采摘的茶葉會從嫩變老,口感也相對變差。因此,西湖龍井茶的價格走勢往往從高到低,越往后越便宜。

  茶農(nóng)們最先還感覺今年的西湖龍井茶價格可以與往年打平。茶農(nóng)們的依據(jù)來自于去年因高溫天氣帶來的產(chǎn)量降低。根據(jù)茶農(nóng)們自行評估,這一數(shù)字約摸在10%。

  今年,樊生華家中的“嫩葉”(第一撥茶葉)收購價賣到了每斤4800元。由于自產(chǎn)自銷,加上樊生華親手炒制,這一價格基本與往年持平。

  在清明節(jié)前最后一天,也就是4月4日那天,樊家出產(chǎn)的西湖龍井茶葉的收購價格降到了每斤2000元左右,并較之往年便宜了兩成左右。

  桐塢村的茶農(nóng)黃關順說,今年清明節(jié)前來收購的茶商比往年要少,總體價格只有去年的八成。

  影響價格的除了產(chǎn)量,還有產(chǎn)區(qū)的級別。

  桐塢村的茶山屬于西湖龍井茶茶基地二級保護區(qū),一級保護區(qū)出產(chǎn)的“明前”西湖龍井的價格幾乎要比二級保護區(qū)翻一番。

  在虎跑(一級保護區(qū))附近有6畝茶地的茶農(nóng)田建明說,他們家出產(chǎn)的明前西湖龍井收購價約為每斤1萬元,而最低的收購價也需每斤1100元左右。

  “其實我們都一樣的,關鍵還要看炒制方法。”黃關順說。

  “一級產(chǎn)區(qū)出產(chǎn)的就是好。不然分一級和二級干嘛?”田建明反問我們。

  但對市場而言,價格的差異往往決定了利益分配。

  在杭州茶葉市場龍塢交易中心,4月3日,數(shù)家商鋪的報價在每斤300-480元,這一價格往往要低于交易中心附近茶農(nóng)的收購價。

  “或許是外地的龍井。” 一名不愿具名的茶商直言,“如果市場價比我們的收購價還要高,那顧客準會拋棄市場,直接找茶農(nóng)買去了。”

  這名具有多年茶葉銷售經(jīng)歷的茶商透露,“外地龍井”之所以來到杭州,也正是想沾點“西湖龍井”的名聲,久而久之,外地的龍井茶葉因為產(chǎn)量巨大而且進價便宜,賣得要比“西湖龍井”好,前者不少出路,不缺市場。本地產(chǎn)的“西湖龍井”反而受盛名之累。

  “外地龍井的出路,可以面向不懂的普通顧客,也能面向游客。”茶商說,茶樓附近的景色的的確確是西湖龍井的山林,杯子里的龍井茶倒或許是“外地親戚”。

  “這其實要怪你們!”茶商指著我們說。

  “我?”我感到疑惑。

  “既要好看的,又嫌貴的,懂么又不懂。”茶商繼續(xù)責怪,不然,哪會來這么多西湖龍井?

  “那怎么辦?”我問。

  “自己看!”茶商下了一個鐵定的結論。來源:身體周刊

責編: 影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