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破10億,快速發(fā)展的小罐茶讓人看不懂?創(chuàng)始人杜國楹系統解讀

  2017年,小罐茶火了。
 
  7月,央視播出了一個三分鐘長的茶葉廣告,“小罐茶,大師作”的slogan和大師們共同出鏡,引起大量關注;12月,正式上市不滿兩年,小罐茶實現零售額破10億,投資15億元的現代化智能工廠也在黃山破土動工。
 
  作為國內唯一一個全品類高端中國茶品牌,小罐茶何以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績?其背后到底蘊含著什么樣的商業(yè)邏輯和秘密?創(chuàng)始人選擇茶行業(yè)是因為什么樣的初心和使命?日前,在虎嗅F&M創(chuàng)新節(jié)閉門會上,小罐茶創(chuàng)始人杜國楹首次系統闡釋了小罐茶的設計理念、商業(yè)思考、未來愿景。
 
  杜國楹說:“小罐茶不僅僅是茶,而是我們基于對茶葉的消費場景的洞察,鎖定了一個人群,給出了茶的解決方案。”他認為,只有揭開中國茶文化的枷鎖,讓它融入到今天主流人群的生活場景當中去,才能機會重新走出國門。
 
  以下是演講全文:
  “別人看到的是我一次一次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在我內心卻是夢想的一次次破滅”
 
  大家好,我是杜國楹,各位都比我年輕多了,我是70后。20年前的1997年,我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今天的小罐茶,在我心里這應該是最后一次創(chuàng)業(yè)。都說我是一個連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我每一次創(chuàng)業(yè)都成功了。但別人看到的是我一次一次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事實上,在我內心卻是夢想的一次次破滅,非常矛盾。
  沒有任何一個人愿意這么多次去創(chuàng)業(yè),這中間充滿了太多的無奈,每一個品牌誕生,從思考到上市的整個過程,我想,可能和在座的大部分創(chuàng)業(yè)者一樣,我們內心都是有特別的情感的。所以我們是非常糾結的,一直到今天我還在糾結不想賣,但是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得不賣),這個分享起來可能需要太長時間。事實上,我每一次都希望把它做長做久。
 
  “科技是美國的,奢侈品是歐洲的,茶是中國的”
 
  為什么選擇茶,接下來,我會對這個觀點進行表達。2008年之前,北京申辦奧運成功之后,我記得中央電視臺的記者去了非洲一個非常小的國家采訪:
 
  “知道中國嗎?”
 
  “知道!”
 
  “中國有什么?”
 
  “中國有長城。”
 
  “中國還有什么?”
 
  “中國還有茶。”
 
  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這是世界人民的共識,這個是不需要講的,茶源自中國,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
  在消費電子領域干了15年,我個人的體會是:科技是美國的,很多原創(chuàng)的技術,尤其是硬件都源自美國。我本身不是技術出身,但我覺得我們在產業(yè)鏈條上想去主宰產業(yè)市場的挑戰(zhàn)非常大,我們過去的創(chuàng)業(yè)大都是在成熟的領域利用技術做一些細分的應用而已。所以我想,在這個行業(yè)當中很難有大的作為;奢侈品是歐洲的,頂級的奢侈品品牌法國、意大利居多,這跟過去歐洲幾百年的輝煌歷史有關;那中國有什么,可以成為中國的LV?我覺得,從歷史來看,中國的陶瓷,中國的絲綢,中國的茶葉都可以。而在這些傳統的優(yōu)質認知品項里,我覺得茶的空間是最大的。
  所以,2012年6月我們出發(fā)了。整個團隊經歷了四年時間進行前期調研,但我們沒有生產一片葉子,我們沒有任何聲響的進行調研,雖然茶行業(yè)都知道我們來了,但是行業(yè)外沒有人知道我們在做這件事情。所以我可以說,對中國茶行業(yè)的熟知,我超過今天在座的任何一位,因為我了解過茶行業(yè)所有的核心領域。其中包括每一個茶的前十大規(guī)模企業(yè);每一個茶葉基地、省級、市級非遺傳承人;每一個核心產區(qū)茶葉局的局長、分管的農業(yè)司長、中國產業(yè)龍頭協會,以及所有的茶學院的教授,我們幾乎全都拜訪過,目標就是探尋中國茶葉的真相。我覺得我喝了20年的茶,為什么越喝越糊涂?中國是茶葉的故鄉(xiāng),到底什么是好茶,我們中國人自己搞不明白,連一些基本的常識都沒有。這個行業(yè)為什么會這樣?為什么這個行業(yè)沒有強勢的品牌?茶葉就是一個消費品,憑什么沒有品牌出現?我試圖去找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
  “茶是一片神奇的樹葉,是意外的發(fā)現,是生活方式的載體”
 
  接下來,我從茶——中國茶——小罐茶的邏輯來跟大家分享。
 
  茶是什么?茶的品類繁多,估計大部分人不能認清全部。也許只清楚綠茶、普洱等。我是一個北方人,做茶之前沒見過茶樹,之前我還一直認為紅茶應該是在紅茶樹上,綠茶應該在綠茶樹上,黑茶是不是在黑茶樹上?這些我搞不清楚。事實上,所有的茶樹都是綠色的,只是品種不同而已。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保健功效。
  所以我們說,茶是什么?茶是一片神奇的樹葉!我們去斯里蘭卡發(fā)現,一百多年前,在印度和斯里蘭卡還沒有種植茶葉的時候,整個西方世界對茶充滿好奇,想了解中國茶的種植加工,但很多信息都被屏蔽了。后來茶雖然被移植到了印度,但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們發(fā)現印度、斯里蘭卡這些國家仍然對中國茶充滿了好奇,他們只拿走了紅茶,除了紅茶之外,中國茶還有這么多學問,還有綠茶、普洱茶、巖茶、烏龍茶、黃茶,等等。中國是世界上茶葉最多元的地方,在過去的上千年的歷史中,不同歷史時期形成了不同的品種。所以,我覺得茶是一片神奇的樹葉。
 
  第二是個非常重要的觀點:茶是意外的發(fā)現!舉例說,iPhoneX怎么來的?它兩年前就立了項,然后被研發(fā)出來的。但茶不是被研發(fā)出來的。茶是怎么被發(fā)現的?
  傳說神農嘗百草發(fā)現了茶。
  紅茶怎么來的?最早世界上都是綠茶,因為戰(zhàn)爭,做好的綠茶沒來得及打理壞掉了,戰(zhàn)爭以后回來舍不得丟掉,淘一淘繼續(xù)喝。這就是紅茶,今天工藝已經過了若干次的改進。
 
  為什么有烏龍茶?烏龍茶有一種特殊的香氣,這是因為采茶工背個竹簍在上山下山的過程當中葉片在里面來回搖動,把綠葉拿出來發(fā)現有了一種香氣,這就是烏龍茶的搖青工藝,成就了一個特殊的茶,這也一個意外的發(fā)現。
  普洱茶是什么?普洱茶就是綠茶,因為運輸的人員要從云南把茶運到西藏去,松散的綠茶很麻煩,所以把它壓成了餅子,壓了餅之后經過風吹日曬,在保存和運輸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發(fā)酵,就變成了后來的普洱茶。所以,所有的茶、所有的品類幾乎都是意外的發(fā)現,在過去幾千年的生活過程中,人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偶然原因產生了不同的工藝茶。當然,這些茶后期的工藝都經歷了復雜的過程。
  茶也是文明的武器。為什么呢?鴉片戰(zhàn)爭的背后就是茶葉的戰(zhàn)爭,當時出口整個歐洲,船只來了,裝上滿滿的茶葉,船底是瓷器。而回來的只有白銀,中國人什么都不要。大量的貿易差,導致英國人把鴉片輸出到中國,這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是茶葉。不僅中國,美國波士頓傾茶事件也是茶。
  我們說,茶也是生活方式的記錄。我們今天喝的茶,這種泡法是從明代開始的。較早前唐代的時候,茶可以放佐料,可以跟主食在一起煮。到宋代的時候是點,今天我們大家看到的日本的抹茶道,就是這個時期傳到日本的,上千年沒有改革。但是,中國在明朝時期茶的喝法變成了沖泡方式。主流的茶文化還包括英國的下午茶、日本的抹茶道、中國的工夫茶、大碗茶等。
  我們說茶是健康的“毒品”,為什么說它是健康的“毒品”。煙酒茶都是毒品。第一,它們都來自于植物,煙是植物的葉子,茶是植物的葉子,酒是植物的果實;第二,都有高度的上癮性,抽煙上癮,喝茶上癮,喝酒更上癮。但是,相對于煙酒來說,茶變得越來越健康。
 
  這就是我理解的茶:它是意外,它是生活方式的記錄,它也是毒品。
 
  “七萬茶企不及一個立頓,中國茶的問題是什么?”
 
  在中國茶行業(yè),有一句話叫“七萬茶企不敵一個立頓”,這話十年前就有,今天互聯網上這句話還是有。中國茶的問題是什么?為什么說七萬茶企不敵一個立頓?因為中國茶行業(yè)前一百名的品牌加起來10%的市場份額都沒有,極度分散。
 
  對老百姓來說,茶是一個有價格的東西,到底什么是好茶,人們識別不出來。對企業(yè)來說沒有自己的品牌。想喝茶的時候你會想起誰?我能想起西湖龍井。西湖是誰的?杭州市政府的。龍井是誰的?也是杭州市政府的,跟企業(yè)無關。資本幾乎跟這個行業(yè)零接觸。剛才說喜茶,喜茶是一個行業(yè),是往星巴克方向發(fā)展的一個品牌,這是一個全新的東西。而實際上傳統的茶企,包括一些有一些創(chuàng)新的模式,幾乎跟資本沒有接觸。
 
  年輕人心里的中國茶是什么樣呢?



  土,喝茶不是一個洋氣的事情;老,辦公室里端個茶杯,一看就是大叔;事兒,太羅嗦,喝個茶整得太復雜;還有一個就是奢。幾十萬、幾百萬一斤的茶層出不窮。市場上炒的老茶一斤幾十萬、上百萬多的是,有幾塊是真的?
 
  還有品牌認知的問題。西湖產的龍井品類、安溪產的鐵觀音品類、武夷大紅袍、云南普洱、福鼎白茶等都是產地和品類,沒有強勢的品牌;市場問題,我剛才講,前一百名加起來不足10%,最大的一個15億,是天福茗茶,市場份額0.5%不到;產業(yè)鏈很長,上游農業(yè),中游工業(yè),下游商業(yè)。上游整合難度非常大,為什么?中國改革開放,包產到戶,所有的茶園全都分散到各個農戶手里,大規(guī)模種植很少。所以說企業(yè)的產業(yè)鏈非常長,從整體上說是專業(yè)分工不足。
 
  我們做手機從來沒想過做工廠,只是專心去做好自己的研發(fā)。但在茶行業(yè)有富士康嗎?沒有,沒有加工企業(yè)怎么辦?必須自己去干。所以,對于茶,我們最后的結論就是集約化、標準化、品牌化的充分洗禮。集約化在上游,進行規(guī)范化種植,中游是進行標準化的生產,下游則是品牌創(chuàng)建。
  此外,還有視角問題。我們說中國有三個茶。第一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第二是煙酒茶,第三是琴棋書畫詩酒茶。這是中國人語境當中的三大茶。
 
  第一個茶是農產品的茶,非常初級。第二個是消費品的茶,第三個是文化的茶。這三個市場也是不同的市場,農產品茶應該是大宗茶,消費品的茶應該是真正的品牌茶,而琴棋書畫詩酒茶,我認為應該屬于發(fā)燒友喝茶,商業(yè)價值太大了。對茶行業(yè)來說最具參照價值的行業(yè)我覺得是煙酒,它屬于消費品,不像醬油不像醋,不像琴棋書畫。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講,我覺得茶屬性更多是消費品的屬性,它更應該從煙酒茶的維度去審視。
  中國茶葉3600億的市場,230萬噸的產量,4316萬畝的種植面積,這是中國茶行業(yè)的現狀。2016年,中國煙草市場1.3萬億,大概銷售了1200億包香煙,平均單價是11塊。平均每個中國人抽了將近一百包煙。中國白酒市場6100億,銷售1350萬噸,單價事實上只有40塊,你發(fā)現喝茅臺的還是少數,大部分老百姓喝的可能是二三十塊的酒。中國茶葉市場3600億,銷售230萬噸,80元一斤。中國茶葉目前保持著接近10%的增長,中國白酒增長非常弱了,大概5%以內,而中國煙草整個產值和產能的增長都在下降,幾乎不增長,通過不斷提高單價在維持這個行業(yè)的規(guī)模。
  我們看到,中國煙草業(yè)的第一是中華,大概產值是1200億,占將近10%市場份額。中國白酒行業(yè)第一是茅臺,也將近10%的市場份額。從煙酒茶這三個品類里看,茶行業(yè)理論上也有機會出現一個10%市場份額的品牌。但茶行業(yè)第一品牌只有0.4%,所以我們進入了一個非常初級的競爭狀態(tài)。我們認為,茶有機會成為一個過萬億的行業(yè)。
 
  “我們要做現代的茶,科學的茶,健康的茶,這是世界的中國茶”
 
  基于對茶的認知和中國茶行業(yè)的現狀,小罐茶要如何去做呢?
  我們先看一下茶葉消費的三個場景:買、喝、送,就是這三個場景,幾乎沒有第四個。買的時候有困惑:你去馬連道街頭的茶葉店,兩三百塊錢一斤的茶可能選擇起來比較吃力,要非常小心,因為很難鑒別,也沒有專門的判斷標準;喝的時候不方便:我們在廣東潮汕地區(qū)、福建地區(qū)發(fā)現大量地方都有茶攤,可是在北京有幾個人在擺茶攤?實際上,大量的人需要喝茶,可到底怎么喝是個問題;送的時候不清晰:送條煙、送瓶酒,送任何一個禮品幾乎都有明確的價格,可是送包茶,尤其是用牛皮紙包了一包,是五百?五千?還是5萬?并不知道。沒有清晰價格標簽,所以我們說這三個場景實際上存在三個痛點。
 
  怎么去解決?一個核心的觀點就是加減法。加什么,減什么?目標只有一個,就是還原茶葉真相。我們希望消費者離真相更近,而不是讓消費者離真相更遠。茶、茶具、茶文化所有這些東西我們加減法怎么去做?
  茶葉面對的是眾多不懂行業(yè)的消費者,給他更多的選擇就是沒有選擇。我們要減去更多的選擇,縮小選擇的范圍,這是品牌廠商以專業(yè)性為消費者做出的選擇。所以,要把重量、價格、包裝等進行統一。第二是關于茶文化。太多傳統的東西,太多的煩瑣要變得現代一些。我們要把茶具變得現代一些,把茶文化變得更接地氣一些,讓它與我們的生活場景、生活方式做一個充分的結合。
 
  此外,目標客戶的定位要清晰。將所有人都作為目標客戶,這不是品牌的做法,品牌的做法一定是要鎖定目標用戶。不可能老板是你的客戶、廣場舞大媽也是你的客戶、出租車司機也是你的客戶,我覺得這不可以,所以,我們必須減去對更多目標客戶的選擇。
  所以我們說,物質的茶產品要標準化,文化的茶要生活化,要和我們的生活方式、生活場景結合,非要把上千年前古人的喝法搬到現代的生活場景當中,我們認為是不合時宜的。有沒有這樣做的人?有!可不可以?可以!但這絕不應該是主流。茶文化一定要與時俱進。
 
  我們是一家商業(yè)公司。商業(yè)的茶就是要品牌化,這是我們推崇的。我們看一看中國的紅木、中國的飲食、中國的茶、中國的中醫(yī)幾乎都是一個套路。沒有標準,靠的是經驗。經驗當然重要,但是必須要把它歸攏到科學的軌道來。所以我們要做現代的茶,科學的茶,健康的茶,這是世界的中國茶。
  所以大家看到了小罐,小罐僅僅是一個形式,是一個表象,其背后是標準化的思考,為什么要做一個罐?因為我們要把所有的認知標準建立起來。
  小罐茶第一個籌備期用了四年,到三年半的時候,才誕生了“小罐茶·大師作”這六個字。為什么?因為不知道茶葉公司叫什么名字,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品牌,不知道做什么樣的包裝。所以我們官網上講,花三年時間制作小罐的時候,有人說這幫人腦袋被驢踢了,一個破罐子做了三年,花了500萬。以前弄一個大罐子,不管誰來都抓一把,這存在衛(wèi)生問題,我們要改變這個現象。但用什么方式來改變,開始并不知道。我們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探討,僅設計稿就做了兩年多。
 
  茶葉如何做到價格統一呢,茉莉花茶和普洱茶的價格怎么能一樣呢?我們所說的統一是在同一個品類上把價格統一。在大概跑了三年的時間后,我自己做了這樣一個結論:有三個因素會影響茶葉成本。第一是產地的稀缺性。我們要喝西湖龍井還是龍井,價格差了一兩倍,甚至兩三倍。這就涉及到核心產區(qū)的問題。第二是采摘的標準。很多人喝過毛尖,不管是貴州的還是河南的信陽毛尖,還有今天大家喝到的金駿眉,一斤茶大概6500個芽頭,都是采茶工一個一個采下來的,畝產最多八斤,而鐵觀音畝產可以達到50至100斤,是一芽三葉,一芽兩葉。所以說產能差異是巨大的,越是芽尖的茶,理論上越貴。采摘的標準也是一個重要的標準。因為采摘越往芽頭走,產量越低,成本一定越高。第三個是工藝的復雜程度。白茶工藝非常簡單,綠茶工藝也很簡單。而大紅袍,5月份開始做,9月份才上市,其中的三四個月每個月要焙一次火,后期的工藝比較復雜,對專業(yè)的要求也就非常的高。從這三個維度去評價茶,就能快速識別它的成本是不是高的離譜。
 
  “以用戶體驗思維去做產品、以消費品思維做營銷、以生活方式思維做品牌、以現代商業(yè)文明思維做企業(yè)”
 
  以逆向思維,從需求痛點出發(fā),直到2016年,經四年的籌備期結束之后,我們開始做市銷,測試市場,今年又開始建工廠,從年底開始將從上游開始做規(guī)范化的茶園建設相關工作。
 
  小罐茶的經營理念包括四點:以用戶體驗思維去做產品、以消費品思維做營銷、以生活方式思維做品牌、以現代商業(yè)文明思維做企業(yè)。
 
  怎么去理解這四句話呢?以用戶體驗思維去做產品,我們要制定的是茶葉的認知和體驗標準。過去是沒有標準的,而我們要改變的是茶葉到嘴巴之間的體驗。所以,大家看到了我們對小罐的設計。
  2012年10月,我們不知道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包裝,只是希望一個與眾不同的解決方案。所以,日本設計師神原秀夫從2012年開始介入包裝設計。后期TimKobe也介入店面設計。
  我們做了八大名茶。中國有上千種茶,南方幾乎每個縣都有一些品種以及各自的叫法。但中國主流上只有八大名茶。我們把核心產區(qū)按品類做細分的時候,把整體份額比較高的品種做了選擇,并且每一罐茶都來自原產地,出自每一個品類當中最頂級的制茶大師。這個制茶大師不是我們封的,而是農業(yè)部、文化部或當地的農業(yè)主管部門(授予的)。有的是非遺傳承人、有的是制茶大師??傊麄冊诋數剡@個品類當中都是首屈一指的人。
 
  每一罐茶都充氮保鮮,所以我們才把它做成一個鋁制的小罐,以應對包裝容易破碎的問題。此外,小罐包裝還可以很好的保持茶的形狀。一罐一泡,手不再沾茶。過去,辦公室來了客人,無論是多么尊貴,我們泡茶時總是隨手一抓就泡了,而沒有人在抓茶葉前去洗手。今天去看,這是一個多么LOW的行為,但是你想講究卻講究不起來。有了小罐茶,我們整個泡茶的動作手是不碰茶的,一罐一泡,客人多就兩罐。容易保存,喝起來也更加方便,更有顏值,體驗感就更好。
  我們講用戶體驗還不止如此,我們還有首席撕膜官,他在廣告里出現過,是我們小罐的產品經理。他負責研發(fā)整個小罐包括撕膜的工藝,在廣告里他說撕了近三萬張膜,所有人都覺得夸張,可這是事實。我們廣告里出現的所有人只是把工作中的細節(jié)還原出來,而不需要編故事,工作中的故事挖掘出來就是廣告。所以我們要求的是反復實驗的最舒適的標準,我們有專門的儀器,每一撕一般是18牛頓的力量。不像酸奶一樣力度特別小的時候沒有撕的感覺,力量特別大時容易撕裂,所有的這些都是經過后期研究論證得出來的結果,包括我們的色彩也是。所以我們講,更多選擇就是沒有選擇,統一一個標準,簡化認知。統一的小罐、統一的重量、統一的品級、統一的大師、統一的價格,小罐茶屬于你閉著眼睛就能能買到的好茶。
 
  除此之外,還有茶具的設計。喝茶的時候也分為三個場景。第一是多人飲用;第二是單人飲用,比如,自己在家里,在辦公室里;此外,還有移動狀態(tài)下怎么去喝茶。所以,你看到我們的茶具非常簡單,招待的時候怎么去喝,自己喝怎么去喝,出門怎么去喝。
 
  小罐茶具第一個是把金屬和陶瓷做了結合。至于為什么是110毫升的杯子,大家知道在生活中主要用到兩種杯子。第一種喝功夫茶要用功夫茶的杯子,大概有多大呢,一小口一杯。喝功夫茶是什么呢,你一動手,主人也動手,一口沒有了,然后接著倒。第二個不太講究,經常用一次性紙杯。朋友來的時候是一杯,走的時候還有半杯。我們發(fā)現,按照正常人談話,110毫升大概堅持5分鐘,100度的水,5分鐘左右溫度大概下降到60度,茶還是熱的,香氣還在。因此,適用于大多數商務場景中,避免了傳統泡茶方式的頻繁,大家顧不上說話,你一動手他也動手,都成了不停的在喝茶,也避免了傳統大杯子泡茶方式,倒一杯,喝三分之一就涼了,幾乎沒有人再喝下去。
 
  我們的店面也跟傳統做茶完全不一樣。所以說,小罐茶不僅僅是一個茶,而是我們基于對茶葉的消費場景的洞察,鎖定了一個人群,給出了茶的解決方案。
 
  我們對茶葉產品進行了標準化設計,對茶具產品進行了生活化設計。生活化就是要把所有的產品放到生活場景中去思考。產品做簡化認知,買的時候就有了標準,喝的時候就變得科學,送的時候就有清晰的價值標簽。無論是招待還是自己還是差旅等特殊場景飲用,我們都有清晰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用設計重塑了用戶對茶的消費體驗,這個消費體驗可能不是一個簡單的喝的體驗,還包括了買的過程。所以中國茶是意外的發(fā)現,但小罐茶肯定不是意外,它從頭到尾都是用心的設計。
 
  我們說中國茶如果不能讓現代年輕人喜歡,就無法真正的走向世界,因為西方世界不可能接受我們傳統的功夫茶,不可能走進他們的生活。這同咖啡走進我們的生活一樣,咖啡是怎么走進中國人生活的呢?如果沒有雀巢這樣的速溶咖啡,沒有星巴克,中國人喝咖啡如果從頭開始自己買咖啡機,學習怎樣烘焙、怎樣去研磨,最終自己調制出一杯咖啡,我相信在座的大多數人喝不到咖啡,因為太復雜了,就像今天的中國茶一樣。所以中國茶必須降低消費門檻,讓年輕人接受,我覺得我們一樣可以讓西方世界充分接受中國茶,把中國茶的各種茶獨特的魅力讓西方接受。
 
  我們有40人的設計團隊,有三家國際設計機構,我們有自己的平面,空間,產品陳列,有專業(yè)團隊在從事這些事情。我們有一個復雜的守恒定律,產品背后的復雜等于用戶的簡單。要想讓用戶的消費體驗好起來、簡單起來,一定是企業(yè)的復雜和產品的復雜,背后是我們工程師和設計師設身處地的為用戶著想:在什么樣的場景中會有什么樣的困惑,我們如何去解決這個需求。過去,茶行業(yè)對用戶是沒有理解的,他們只是站在茶的視角,專家的視角來做茶,沒有去考慮用戶在哪里,在選擇時會有什么樣的困惑。企業(yè)本身應該以專業(yè)能力替用戶做思考,做選擇。我們希望建立一個更年輕的品牌。在我們線上的用戶中,小罐茶35歲以下的用戶占70%,比我們最早預期的用戶年齡小10歲。
 
  所以說,我們不玩?zhèn)鹘y的茶文化,而是與現代生活方式充分融合,突出茶的現代感,時尚感,使茶文化跟音樂,跟餐飲,跟旅行,跟藝術,跟設計有不斷的跨界合作。我們就是要揭開中國茶文化的枷鎖,讓它融入到今天主流人群的生活場景當中去,才能機會重新走出國門。
 
  今天是虎嗅的創(chuàng)新節(jié),下一個30年,商業(yè)跟物種一定比上一個30年發(fā)生更大的變化。過去,傳統的“直男企業(yè)”一味追求業(yè)績,追求目標,沒有人文關懷。生存空間一定越來越小,品牌一定越來越沒有市場,一個企業(yè)應該在整個產業(yè)鏈上多做一些思考,如何持續(xù)去分享利益,如何對社會,如何對大自然多一些保護,對社會多一些正能量。我覺得,這才是下一個30年品牌企業(yè)應該去做的事情,而一味的關注業(yè)績,關注目標,也許非常重要,但是從品牌的溫度來講,可能也會被消費者所拋棄。
 
  小罐茶和傳統茶的差異是什么?第一是形象。
 
  你看到店面差異都是巨大的。(原題:快速發(fā)展的小罐茶讓人看不懂?創(chuàng)始人首次系統解讀)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