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茶葉“服裝”

    人要衣裝,茶也要包裝。古代,我國茶農(nóng)、茶商就十分重視和講究茶葉的包裝。唐代陸羽的《茶經(jīng)》中就談到茶葉保鮮、保香的包裝技術(shù),并說到一種叫“堉”的封藏器物。它類似烘箱,以木作框,以竹編墻,外裱以紙,旁有一門,內(nèi)分兩層,下層放火盆,上層放餅茶,是一種低溫長烘用以防潮的方法。這說明早在唐代,人們對于成品茶的防潮防霉就很重視了。

  到了宋代,對茶的包裝,特別是對朝貢名茶的貯藏包裝更加重視。有些茶用蒻葉封裹,每隔兩三天放在焙箱中,以相當于體溫的溫度烘茶。宋徽宗趙佶對茶事很考究,他著的《大觀茶論》中也談到茶葉的包裝技術(shù):“焙畢,即以用久竹漆器中緘藏之,陰潤勿開,終年再焙,色常如新。”宋代趙汝礪的《北苑別錄》也說到:“圈以箬葉,內(nèi)以黃斗,盛以在箱,護以重篚,花箱內(nèi)外,又有黃羅冪之。”可見古人早就知道茶葉有極強的吸附性,在貯藏運輸過程中極易吸收水分和沾染異味。

  到了明代,茶葉的保鮮包裝技術(shù)有了新的發(fā)展,有用瓷壇、銅鑄壚裝的,也有用陶器缸、錫瓶裝的。明代馮可賓撰寫的《山茶箋》說得更科學:不論采用哪種包裝,“如潮濕宜藏高樓,炎熱則置涼處,陰雨不宜開壇”,但各種包裝“以夾口錫器貯茶者,更燥更密,蓋瓷壇狀有微隙透風,不如錫者堅固也”。這里既提出了貯茶應(yīng)注意的事項,又通過比較,證明錫器比瓷器更適于儲茶。

  茶葉包裝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shù)。民間茶包裝多用自然材料,善于利用物料性能設(shè)計包裝品,許多看起來“輕而易舉”的包裝方法和技術(shù),卻具有經(jīng)濟、牢固、方便攜帶、便于開啟、防止變質(zhì)的多種功能,既有茶品各自的顯著特色,又滿足了人們的消費審美要求。

  在廣東、廣西有一種“竹殼茶”。竹殼是包裝材料,按竹殼的天然紋路撕成數(shù)條,卻不撕斷,兜底而上,條條相疊成桶狀,內(nèi)裝茶葉,而后分段攔腰緊束,像是一串葫蘆,底部貼大紅方形標簽。殼香茶也香,加上標簽的一點紅,香色皆宜,甚是雅觀。

  在閩臺茶區(qū),民諺“三分人七分裝”常被用來形容茶葉包裝之重要。當?shù)孛耖g還流傳著一個有關(guān)茶葉包裝的故事:從前,有位叫祥瑞魁的茶商預(yù)測到茶葉有旺銷趨勢,就與伙計前往茶區(qū)采購。途中遇到一位叫范華的人,對茶葉生意了解甚廣,于是祥瑞魁邀他一起同行,欲聘其到自己門下。翌日抵達茶區(qū),客棧早已住滿各地茶商。

  范華想到買主如此多,茶價一定會暴漲。他發(fā)現(xiàn)茶區(qū)的藝匠正加緊編制竹籮,就向祥老板建議包購茶籮。過了些時日,各地茶商因買不到包裝物,茶葉受潮變味,范華買下的茶籮竟奇貨可居,賺了大錢。此后,各茶商對茶品的包裝更加注重,范華所在的茶行還請人對茶包裝加以設(shè)計,吸引來客,果然讓生意門庭若市,茶葉暢銷不疲。

  我國茶葉包裝種類繁多,式樣新穎,常見的有鐵聽、硬紙盒、真空裝等等,此外還有瓷壇、錫瓶、玻璃瓶等,其上飾綴山水、人物、花鳥和詩詞書法,令人賞心悅目,極富欣賞和收藏價值。

  茶葉包裝的發(fā)展促進了茶葉擴銷,更使茶葉成為銷量最大的送禮佳品和旅游紀念品,走俏世界各地。

 

責編: mother5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