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憑什么制英國《茶葉戰(zhàn)爭》第一章

  該文轉載自《茶葉戰(zhàn)爭》第一章:1840年的茶葉戰(zhàn)爭。第三節(jié):茶葉、銀子與鴉片。一、茶葉憑什么制英國。

  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就經濟意義看來無疑是場茶葉戰(zhàn)爭。最初的問題都是茶葉輸入英國產生的貿易逆差而引起的,為了扭轉這種逆差,英國才向中國輸出鴉片。茶是因,鴉片是果,鴉片的輸入又導致中國白銀的大量流出,為了銀子,中國有了禁煙運動。

  茶、銀、鴉片的循環(huán),最終引發(fā)鴉片戰(zhàn)爭。
       

  早期的英國軍艦

  茶葉締造了大英帝國,沒有茶,就不會有英國的現(xiàn)代文明。——艾倫·麥克法蘭

  一片武夷山的茶葉,從它帶著清晨的露水被采摘到茶農手中開始,就走上了一條輾轉之路。它被賣到附近的集市,換了主人,在那里,被品評,被炒制,被裝運,接著翻山越嶺、舟車川流,南下到廣州,集裝成箱,開始長達四個月乃至八個月的海洋之旅。等到倫敦消費者沖泡這片葉子的時候,最早都已是炎炎夏日,春天的氣息只能在唇邊蕩漾。

  英國人把茶葉親切地稱呼為香草,它來自中國,那是一個夢幻的國度,生產絲綢,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明。

  賓漢在《遠征中國紀實》的序言里說道:“幾個世紀以來,我們與中國的交往純粹是商業(yè)上的。直到1840年,新的時代開始了,這個強大的東方國家與西方世界的人民發(fā)生了激烈的沖突。此前中國一直把西方當做半開化的野蠻人,用一種香草交換我們的產品,這種香草如今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它的芬芳充滿了使人歡快而不使人迷醉的茶杯。”

  茶葉是何時進入英國的,沒有確切的時間可查。威廉·烏克斯在《茶葉全書》里,梳理了中國茶進入英國的一段歷史。威廉·烏克斯.茶葉全書[M].上海:東方出版社,2011.大約在1657年,英國倫敦有一家叫加威的咖啡館,首次向市民出售茶葉,價格高達6~10英鎊。在加威的出售海報里,茶葉的功能被描述為“質地溫和,四季皆宜,飲品衛(wèi)生、健康,有延年益壽之功效”。在這份“第一張茶葉海報”上,還有更多關于茶的信息,比如能讓人身體輕快,提神醒腦……海報還特別提醒,由于茶的功效眾多,意大利、法國、荷蘭等地的醫(yī)生和名人都已經爭先飲用了。茶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異邦,其醫(yī)療作用都是首先被提到的。

  1660年,英國開始征收飲茶稅,1689年開始征收茶葉關稅,之后不斷提高稅費。1768—1772年,按原價的64%征收關稅,1773—1777年平均為106%,1778—1779年下降到100%,但1783年達到114%,1784年上升至119%。其后,為了抵制茶葉走私,英國政府不得不出臺了“抵代法案”,茶稅從119%降到12.5%,由此杜絕了走私,拉動了茶葉的消費繁榮。
       

  凱瑟琳皇后圖

  大英帝國的飲茶風尚,被認為與一位嗜茶如命的皇后有關。英王查理二世的妻子凱瑟琳是葡萄牙的公主,她進入英國王室后,把英國那些與男人一樣嗜酒的上層貴婦培養(yǎng)成茶葉愛好者。英國詩人E.沃勒贊美道:“花神寵秋色,嫦娥矜月桂。月桂與秋色,難與茶媲美。”

  茶葉進入英國100多年后,已然成為上至貴族下至貧民都迷戀的飲料。戴維斯于1795年在《農工狀況考察》中說:“在惡劣的天氣與艱苦的生活條件下,麥芽酒昂貴,牛奶又喝不起,唯一能為他們軟化干面包的就是茶……茶不是造成貧窮的原因,而是貧窮的結果。”不管原因如何,茶已經是英國人生活中的必需品。茶葉也是中英貿易里最重要的物品,并由此成立了壟斷中國茶銷售的東印度公司。英國為茶立法收稅,填補國庫之虛。

  1704年,東印度公司在發(fā)往各地商館的文件里寫道:“茶葉是對公司的利害極為重要的一般日用必需品。”在東印度公司從中國輸出的產品中,自1718年開始,茶葉取代生絲、絹織物占了首位。以1784年為分界線,茶葉無論在絕對額還是就其在輸出總額中的比重而言,都成了絕對重要的商品。茶葉貿易不但關乎英國東印度公司的生死,而且對英國財政收入也至關重要。從1815年起,公司每年在茶葉貿易中的獲利都在100萬英鎊以上,占其商業(yè)總利潤的90%,提供了英國國庫全部收入的10%。

  斯當東很擔心一些偶然因素會導致中英貿易中斷。他分析,憑著英國人的勤勞勇敢和政府的賢明,許多問題都可以解決,但關鍵之處在于茶葉,這不受利益控制,茶葉只有中國才能提供,而此時英國人已經離不開茶葉了!這會讓那些被后世嘲笑的晚清官員獲得些許安慰,因為他們確實抓住了貿易問題的關鍵。

  在《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中,斯當東濃墨重彩地描述了英國對中國茶葉的依賴,他說自從荷蘭冒險家從中國帶回茶葉后,茶葉在歐洲日益風行。茶在英國,從在咖啡館銷售,到后來成為國家稅收的對象。東印度公司在不到100年的時間里,從最初每年銷售量不超過5萬磅,到后來每年銷售量達2000萬磅。在英國,不分種族、不分男女老幼,每人每年平均需要1磅以上的茶葉。要是茶葉貿易中斷,那么情況會很糟糕。

  “突然停止提供這種大量的消費品而又無其他代替品,將會在廣大人民當中產生很大的影響。英國方面已經設法在印度一些氣候和土壤比較適宜的地方試種茶樹。在科西嘉島上的少量種植生長得很好,但是投資卻大于產品價值。將來,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之后,英國方面不必依賴外國進口,自己也可以生產價格便宜的茶葉,這種可能性也是不小。但是為了預防自己種植萬一失敗的情況,那就有必要同北京王朝搭上關系,改善英國在華商人的處境,使他們能夠解除過去那種困難狀況。”

  經濟上的單向依賴,讓英國人必須面臨一個巨大難題,如何支付茶葉費用?英國輸出的產品在中國并不好賣,除了在以物易物的置換貿易中獲得一些茶葉外,大部分茶葉需要用白銀支付,為此英國付出了巨額的白銀。

  莊國土估計,1700—182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共輸出53875032兩白銀到中國,1700—1840年,從歐洲和美國運往中國的白銀約17000萬兩。18世紀60年代后,東印度公司擴大了對華貿易,卻帶來更大的貿易逆差,白銀問題導致了公司在廣州資金周轉困難。為了平衡貿易逆差,東印度公司決定對華輸出鴉片。1790—1838年,輸入中國的鴉片價值白銀239045040兩。通過鴉片的輸入,英國人不僅得到了想要的茶葉等物資,還賺了大把銀子回家。
       

  英國下午茶

  莊國土得出的結論是“18世紀中西貿易的基本結構,是西方國家以其殖民地產品,主要為白銀、棉花、胡椒等交換中國的茶、絲、瓷器等。當這種貿易結構能保持平衡時,西人仍然獲得巨額利潤,傳統(tǒng)的貿易方式仍可維持。由于白銀短缺和中國政府厲行鴉片查禁,傳統(tǒng)的中西貿易結構難以為繼。西人隨即訴諸武力,導致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

  貿易順差與逆差并不能成為判斷一個國家富強與否的標準,不然,現(xiàn)在的美國就是窮國。如何評判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弗蘭克在《白銀資本》里有強有力的論述。他認為中國在明清時期之所以有那么強的吸銀能力,是依靠其獨特的貿易品來完成的,確切地說,就是茶、瓷、絲這三大物質領銜的貿易體系。因為茶、瓷、絲在世界經濟中的經濟份額大、參與程度高及重要性強,才使中國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一個因素是中國的生產和出口在世界經濟中具有領先地位。中國在瓷器生產方面是無與倫比的,在絲綢生產方面也幾乎沒有對手。……另一個同樣被弗林和拉吉爾德茲強調的重要因素是,中國作為世界對白銀生產的終極‘秘窖’的地位和作用。……正是中國對白銀的公共需求、中國經濟的巨大規(guī)模和生產力及由此產生的進出口順差,導致了世界對白銀的巨大需求,并造成了世界白銀價格的上漲。”

  弗蘭克總結說:“中國的這種更大的、實際上是世界經濟中最大的生產力、競爭力及中心地位,表現(xiàn)為它的貿易保持著最大的順差。這種貿易順差主要基于它的絲綢和瓷器出口在世界經濟中占據(jù)主導地位,另外它還出口黃金、銅錢,以及后來的茶葉。”

  美國獨立戰(zhàn)爭后,美國靠的也是自己的特色產品西洋參打入了世界貿易體系,而英國人最初來中國推銷輕紗,目的都一樣。

  人類學家艾倫·麥克法蘭等在《綠色黃金》里認為,茶葉創(chuàng)造了英國,并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帝國。艾瑞絲·麥克法蘭,艾倫·麥克法蘭.綠色黃金[M].楊淑玲,沈桂鳳,譯.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6.麥克法蘭認為英國工業(yè)革命的起源,與茶葉有莫大的關系。18世紀經濟最發(fā)達最活躍的地區(qū)即中國、英國和日本,同時也是茶文化得到最好弘揚和發(fā)展的地區(qū)。

  他立論的主要依據(jù)是茶水消滅了細菌,讓中國唐宋時期的人不僅免于疾病困擾,還增加了營養(yǎng),這讓眾多的人口得以持續(xù)創(chuàng)造財富。人口大爆炸與成活率高被歸因于沸水與茶結合的飲食層面。同樣例子也可以解釋日本14到17世紀的發(fā)展過程。日本能夠幸免于1817年、1831年和1850年的霍亂,也與他們全民飲茶有關。而英國全民飲茶時代,正是18和19世紀,剛好也是英國工業(yè)革命開始的時期。工業(yè)革命導致城市人口膨脹,聚集居住,更容易引發(fā)各種傳播性的疾病,但英國從18世紀中葉開始,許多疾病開始減少或消失,這都歸功于英國人的飲茶習慣。

  英國經濟學家麥迪森也支持這種說法。他在分析歐洲人口問題的時候說,正是因為酒和茶替代了受到污染的水,才使得歐洲人口死亡率下降。

  乾隆時期剛好是中國人口增長很快的時期,從雍正十二年到乾隆二十九年,人口增長了7.7倍,達到2億人,而到道光十八年,已然有4億人口的規(guī)模。茶葉讓人口增長,而鴉片能讓人口減少,這也是道光年間許多大清官員的論調。
       

  歐洲人喝茶圖

  在中國、日本、英國生活的母親,因為她們飲茶,所以小孩喝到的都是安全的母乳。喝熱水的習慣,同樣被法國史學家布羅代爾所看重,加了茶葉的熱水更是文明進步的標志。也因為喝茶的風尚,導致哪怕是喝白開水的人,也被視為其有飲茶的行為,這是文明史上了不起的事情。

  也因為這樣,茶為每一個需要發(fā)展的國家提供了大量勞動力,茶也為他們的簡單生活提供能量源。飲茶避免了大量谷物被拿去釀酒的風險。在17世紀末,啤酒消耗了英國一半的谷物,他們不得不進口谷物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18世紀末期,工人的收入有10%用來買茶和糖,只有2.5%用來買酒。

  英國著名經濟史學家威廉遜說:“如果沒有茶葉,工廠工人的粗劣飲食就不可能使他們頂著活干下去。”麥克法蘭認為,中國茶葉的適時到來,正好適應了英國工業(yè)化生產的需求,并大大促進了英國工業(yè)的發(fā)展。

  麥克法蘭的第二個依據(jù)是,茶葉改變了英國的社會階層,尤其是下午茶會和茶館的出現(xiàn),幾乎起到了重塑英國文明的作用。英國的飲茶風氣最先在上層社會的貴婦中傳開,然后被中產階級婦女所接受。

  在英國早期的酒館和咖啡館里,只能看到男人的身影,英國婦女還曾發(fā)起過抵制咖啡的運動,她們認為咖啡帶壞了英國男人,讓他們徹夜不歸。但茶葉不一樣,性情溫和,適合婦女和小孩。手握茶壺的女人就好比拿著刀劍的武士,參與的人只能屈服于她。這提高了婦女的地位。

  第三個論據(jù),茶葉幫助了英帝國的擴張。

  關于茶葉造成的影響,英國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為了一壺小小的茶葉,中國文化幾近毀滅”;另一種是“茶葉在英國的作用如同蒸汽機一樣重要,它幫助英國人度過危機并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世界”。對上述兩種說法,麥克法蘭持贊成的態(tài)度,他認為茶葉對英國的戰(zhàn)略擴張尤其是軍事上的意義非同小可。

  在18世紀20年代英國人廣泛飲茶之前,英國僅有北美、西印度殖民地及部分對印度和遠東的貿易。而在此后的一個多世紀里,英國的殖民地不僅囊括了澳大利亞、加拿大,還擁有了非洲的很多地方及南美洲、印度等地,真正成為日不落帝國。

  對茶葉的需求影響了海上貿易,也影響了皇家海軍、商業(yè)資本、銀行和信托系統(tǒng)。它促進了英國商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尤其是其在亞洲區(qū)域密集的貿易網絡,讓英國勢力強大無比,為他們在東南亞和喜馬拉雅山麓爭霸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

  周寧在《鴉片帝國》中也總結了茶在四個方面對英國產生的影響。

  其一是在國民體質方面,茶有效平衡了英國人的飲食結構,為英國人的多酸性主食——面包——找到了一種合理的、多堿性的佐餐飲料。

  其二是在家庭倫理與社會意義層面上,茶的溫和促使了人的溫和。英國人之前深受酗酒之害,在很大程度上,是茶陶冶煉了英國人的性情,維護了道德。一個家庭的下午茶有助于他們完成必要的親情儀式,帶來和諧。詩人庫柏用詩描繪了喝茶為英國人家庭生活創(chuàng)造的溫馨和諧的世界:撥旺爐火,緊閉門窗,

  放下窗簾,圍起沙發(fā),

  茶壺的水已煮沸,咝咝作響,

  沏一壺熱茶,又濃又香,

  輕松而不沉醉,心神蕩漾,

  我們迎來一個安詳?shù)耐砩稀?br />
  從家庭生活到社會交往,茶扮演了重要角色。茶會與咖啡館一樣,擴大了公共空間,促成了一個市民社會的誕生——這點正是資本主義形成的關鍵要素。

  其三是茶促使英國人形成了獨特的審美觀和文化儀式。英國人生活中的下午茶點與茶會,是生活高度精雅化的表現(xiàn)。從飲茶使用的瓷器、客廳的餐桌到茶園的裝飾,布置都非常講究,喝茶的文化意義大于生理意義。

  最后是茶在英國現(xiàn)代文明史上的經濟政治意義。東印度公司通過壟斷中國的茶葉生意,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富可敵國的東印度公司成為英國的代名詞,為英國之后推行殖民政策,完成了必要的財富積累。

  就在以英國為代表的歐洲國家喝茶成風時,德國思想家赫爾德危言聳聽地說,中國從歐洲商人那里得到白銀,給他們的卻是成千上萬磅使人疲軟無力的茶葉,從而使歐洲衰敗。事實證明,他錯了。而中國政府控制茶葉的想法卻是明智的,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樣會帶來戰(zhàn)爭,并導致中國從此走向衰落。
       

  考慮到中國對茶葉的絕對控制權,英國不得不尋求到其他地方種植茶樹。英國本土的茶樹種植一直不成功,英國派遣的植物獵人把茶種帶回英國后,悲觀地發(fā)現(xiàn)英國的土壤根本無法種植茶樹。后來茶樹在印度阿薩姆種植成功,英國人用了與清廷同樣的手段,他們企圖通過茶葉來控制西藏,另一輪的茶葉貿易與政治戰(zhàn)爭,從沿海轉至內陸,在喜馬拉雅山麓展開。

責編: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