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鑄雪芽

  綠茶是歷史最早的茶類,屬于不發(fā)酵茶,其包括的種類也比較多,日鑄雪芽就是綠茶的品種之一。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日鑄雪芽茶。
日鑄雪芽
  日鑄雪芽,簡稱日鑄茶,又有“蘭雪”之名,是一種中國傳統(tǒng)名茶,屬炒青綠茶之今古名茶。由浙江省紹興縣東南會稽山日鑄嶺的當?shù)夭柁r(nóng)創(chuàng)制于北宋年間。因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故名。其地古木交蔭,野竹叢生,接近嶺有上祝、下祝兩村,為該茶產(chǎn)地。御茶灣在下祝村下,為著名產(chǎn)地之一。產(chǎn)區(qū)云霧繚繞,土質(zhì)肥沃,年均氣溫16.5℃,年均降水量1418毫米,全年無霜期230天左右。該地茶樹較其他茶園地勢低,萌芽期來得遲緩一些。
 
  日鑄雪芽歷史記載
 
  日鑄雪芽又名“日鑄茶”、“日注茶”。產(chǎn)于浙江紹興會稽山山麓王化鄉(xiāng)的日鑄嶺,日鑄嶺下分上祝和下祝兩個自然村,下祝村御茶灣所產(chǎn)的日鑄雪芽,味醇香異,為日鑄茶的絕品。其地古木交蔭,野竹叢生。該茶經(jīng)開水沖泡后,雪芽直豎,茶芽細而尖,遍生雪白茸毛,如蘭似雪,故又稱“蘭雪”。
 
  始盛宋朝,因品質(zhì)優(yōu)異引起許多文人墨客的興趣,寫下了不少的優(yōu)美詩句,載入了史冊。最早記載日鑄茶的史籍是北宋歐陽修的《歸田錄》:“草茶盛于兩浙,兩浙之品,日注為第一”。北宋詩人晏殊《烹日注茶》詩:“稽山新茗綠如煙,靜挈都籃煮惠泉,未向人間殺風景,更持醪醑醉花前”。南宋大詩人陸游對故鄉(xiāng)的日鑄茶更是贊不絕口,在他吟詠的詩中曾多次高度贊賞日鑄茶,其《南堂》詩:“取泉石井試日鑄,吾詩邂逅亦已成。”又說:“日鑄貯以小瓶蠟紙丹印封之,顧渚貯以紅蘭縑囊,皆有歲貢”。
日鑄雪芽
  可見,日鑄雪芽在宋朝已茶名極盛,譽滿全國,列為貢品。到了清朝,康熙帝巡游江南時,品嘗了醇香撲鼻的日鑄茶,贊不絕口,從此日鑄茶歲歲朝貢,日鑄嶺下采制日鑄茶之處得名“御茶灣”。更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浙江的炒青茶始于日鑄茶,清代金武祥《粟香之筆》一卷中,稱日鑄茶“遂開千古茶飲之宗”。
 
  日鑄雪芽歷史淵源
 
  日鑄茶始盛于北宋,歷代多有文人為之賦詩寫文。最早有歐陽修稱“兩浙之茶,日鑄第一”,又有陸游“囊中日鑄傳天下”之句等等,不可勝數(shù)??滴跸陆蠂L日鑄茶,喜之,為貢茶。尤需一提的是,宋代浙江炒青茶始于日鑄茶,故有日鑄“開千古茶飲之宗”之說。炒青日鑄茶在明代以“蘭雪”之名盛行京師,非蘭雪不飲之人眾多,此為日鑄茶之鼎盛時期。
日鑄雪芽
  日鑄雪芽制茶歷史
 
  (一)從生煮羹飲到曬干收藏
 
  茶之為用,最早從咀嚼茶樹的鮮葉開始,發(fā)展到生煮羹飲。生煮者,類似現(xiàn)代的煮菜湯。如云南基諾族至今仍有吃“涼拌茶”習俗,鮮葉揉碎放碗中,加入少許黃果葉,大蒜,辣椒和鹽等作配料,再加入泉水拌勻;茶作羹飲,有《晉書》記“吳人采茶煮之,曰茗粥”,甚至到了唐代,仍有吃茗粥的習慣。
 
  (二)從蒸青造形到龍團鳳餅
 
  初步加工的餅茶仍有很濃的青草味,經(jīng)反復實踐,發(fā)明了蒸青制茶。即將茶的鮮葉蒸后碎制,餅茶穿孔,貫串烘干,去其青氣。但仍苦澀味,于是又通過洗滌鮮葉,蒸青壓榨,去汁制餅,使茶葉苦澀味大大降低。自唐至宋,貢茶興起,成立了貢茶院,即制茶廠,組織官員研究制茶技術(shù),從而促使茶葉生產(chǎn)不斷改革。
 
 ?。ㄈ膱F餅茶到散葉茶
 
  在蒸青團茶的生產(chǎn)中,為了改善苦味難除、香味不正的缺點,逐漸采取蒸后不揉不壓,直接烘干的做法,將蒸青團茶改造為蒸青散茶,保持茶的香味,同時還出現(xiàn)了對散茶的鑒賞方法和品質(zhì)要求。這種改革出現(xiàn)在宋代。
日鑄雪芽
 ?。ㄋ模恼羟嗟匠辞?/div>
 
  相比于餅茶和團茶,茶葉的香味在蒸青散茶得到了更好的保留,然而,使用蒸青方法,依然存在香味不夠濃郁的缺點。于是出現(xiàn)了利用干熱發(fā)揮茶葉優(yōu)良香氣的炒青技術(shù)。炒青綠茶自唐代已始而有之。
 
  日鑄雪芽發(fā)展歷史
 
  紹興日鑄嶺產(chǎn)茶歷史悠久,茶圣陸羽曾評其為珍貴仙茗。北宋歐陽修稱:“兩浙之茶,日鑄第一。”南宋愛國詩人陸游是紹興人,則更加喜愛其家鄉(xiāng)所產(chǎn)的日鑄,在外出游歷時,行囊中也往往帶上日鑄茶和烹茶器皿,尋覓到名泉佳水時,即就地烹煎品嘗,即興賦詩。如有詩曰:“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合嘗。”日鑄茶在北宋時即成為名傳天下的貢品了。將其作為專供朝廷御用的茶產(chǎn)地,稱為“御茶灣”。
 
  炒青制法亦約于北宋時開始,至明代“蘭雪”之名盛行京師,達官貴人非“蘭雪”不飲,于是形成了其鼎盛時期。新中國成立后日鑄雪芽被列入中國名茶。
日鑄雪芽
  日鑄雪芽品質(zhì)特點
 
  日鑄茶的品質(zhì),歷史上有許多評價,茶圣陸羽曾評其為珍貴仙茗。北宋楊彥齡《楊公筆錄》中述:“會稽日鑄山……茶尤奇,所收絕少,其真者,芽長寸余,自有麝氣”。南宋王十朋《會稽風俗賦》述:“日鑄雪芽者,……其芽纖白而長……雪,言其白也”。對日鑄茶品嘗、貯藏方面也有載述:宋代陸游《三游洞前巖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中述:“……汲取滿瓶牛乳白,分流觸石佩聲長。囊中日鑄傳天下,不是名泉不會嘗”。“汲泉煮日鑄,舌本方味永……”(陸游《信手翻古人詩隨所得次韻》)。在《安國院試茶》中曰:“我是江南桑苧家,汲泉閑品故園茶,只應碧缶蒼鷹爪,可壓紅囊白雪芽”。
 
  又一詩注:“日鑄貯以小瓶蠟紙丹印封之,顧渚貯以紅蘭縑囊,皆有歲貢”。明人張岱《陶庵夢憶》中載:“蘭雪茶。日鑄者,……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氣……”目前,正在進一步擴大生產(chǎn),滿足消費者的需要。紹興日鑄嶺產(chǎn)茶歷史悠久,茶圣陸羽曾評其為珍貴仙茗。
 
  日鑄雪芽外形條索渾圓,緊細略鉤曲,形似鷹爪,銀毫顯露,色澤綠翠,香清鮮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湯色黃綠明亮,葉底嫩勻成朵。
日鑄雪芽
  日鑄雪芽功效
 
  1、抗衰老。綠茶所含的抗氧化劑有助于抵抗老化。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過氧化,會產(chǎn)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會使細胞受傷。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劑,能有效清除過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綠茶中的兒茶素能顯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2、抗菌。研究顯示,綠茶中兒茶素對引起人體致病的部分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nèi)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綠茶具備整腸的功能。
 
  3、降血脂。科學家做的動物實驗表明,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的實驗表明則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發(fā)生率。綠茶含有黃酮醇類,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塊及血小板成團,降低心血管疾病。
 
  4、瘦身減脂。綠茶含有茶堿及咖啡因,可以經(jīng)由許多作用活化蛋白質(zhì)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功效。
日鑄雪芽
  5、防齲齒、清口臭。綠茶含有氟,其中兒茶素可以抑制生齲菌作用,減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發(fā)生。茶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殺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細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6、可改善消化不良情況。近年的研究報告顯示,綠茶能夠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況,比如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腹瀉,可喝一點綠茶減輕病況。
 
  日鑄雪芽生長環(huán)境
 
  日鑄嶺上峰巒疊嶂,地勢高峻,蒼松翠竹,溪流潺潺,云霧繚繞,氣候濕潤,烏砂壤土,土質(zhì)肥沃,適宜茶樹生長。在御茶灣的山坡上,一畦畦梯田式的茶園,生長著郁郁蔥蔥的茶蓬,吐出細嫩肥壯的芽梢,是適制雪芽的理想原料。日鑄雪芽,簡稱日鑄茶,又有“蘭雪”之名,屬炒青綠茶之今古名茶。
日鑄雪芽
  日鑄雪芽采制工藝
 
  宋代,日鑄嶺茶區(qū)對唐代用蒸青研碾法制作團餅型茶的制茶方法作了重大改革,改蒸為炒,改碾為揉,改研膏團茶為條形散茶,遂創(chuàng)制成日鑄茶。問世以來,列為貢品,享譽全國,并在之后的多個朝代享有盛名。
 
  日鑄雪芽,清明時節(jié)開采,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采回的鮮葉經(jīng)過揀剔攤放,失水5%左右進行炒制。炒制的主要工藝有殺青、整形理條、干燥三道工序。
 
  殺青:高溫殺青,鍋溫190~200℃時投入攤放葉800~1000克,殺透殺勻,適度起鍋,攤涼后再入鍋揉炒做形。
 
  整形理條:鍋溫70~80℃,采用揉、炒結(jié)合,揉中有炒,炒中有揉的方法,達到形似鷹爪緊細略鉤的目的。當于度達七、八成干時起鍋攤涼。
 
  干燥:采用烘籠進行。分毛火和足火兩個過程,毛火烘溫90~100℃,足火烘溫70~80℃,烘至足干,含水量6%以下,捻茶即碎為適。下烘后的茶葉經(jīng)攤涼、收灰密封包裝貯藏。
日鑄雪芽
  日鑄雪芽制作工藝
 
  一、炒制
 
  采制工藝與茶質(zhì):由于其萌發(fā)期較遲,一般于谷雨后采摘一芽一、二葉初展,經(jīng)炒青精制,其成品茶條索緊細,芽身滿披白色茸毛,帶有蘭花芳香,味甘而滋,氣厚醇永,湯色呈乳白色,經(jīng)五次沖泡,香味依然存在。
 
  1、殺青。工藝其殺青、揉捻基本上與眉茶、珠茶相同,僅干燥過程中采用烘焙。初制工序中的殺青,基本上與眉茶操作方法相同。
 
  2、揉捻。至于揉捻工序,大部分內(nèi)銷耐泡、條索完整的要求特點,揉捻程度要比眉茶輕些。揉捻時最好采用分篩復揉,(老嫩混雜葉)。
 
  3、干燥。干燥工序,分為毛火烘焙和足火烘焙兩種,現(xiàn)分述如下:
 
  毛火烘焙:采用高溫薄攤,快速烘干法。溫度80-90℃,每籠攤?cè)~3-4斤,均勻攤在烘籠口,中心較厚,四周稍薄,葉攤好后,再置于火爐上。每隔3-4分鐘翻一次,手離攤?cè)~5cm處有熱感,感到有溫度,將烘籠取下,置于竹蓋上,以免茶未落入火爐,產(chǎn)生煙味,影響茶葉質(zhì)量,烘約15分鐘,達六七成干,茶葉稍硬有觸手感覺,即可起烘攤晾半小時。
日鑄雪芽
  呈火烘焙:采用低溫慢烘法。溫度70℃左右,每籠攤?cè)~4-5斤,每隔10分鐘翻拌一次,(翻拌方法同毛火一樣,手勢要輕)。當手揉茶葉成粉末時,即可下烘,呈火烘焙,歷時60分鐘左右。
 
  二、烘干過程
 
  烘干機烘干:較大的茶廠,一般都采用自動烘干機或手拉的烘干機。烘效率較高。10斤/小時。毛火的進風溫度控制在100-200℃。攤?cè)~厚1-2cm,時間大約10-15分鐘。毛火下葉攤晾,回潮半小時后再呈火烘焙。呈火溫度在90-100℃,約經(jīng)15分鐘,即達干燥程度。烘青烘干,最后煙氣,焦氣?;鸸Σ荒芷?。用烘干機烘干,熱風爐不能漏煙。用烘籠烘茶,要用優(yōu)質(zhì)木炭。必須揀凈“柴頭”防止燃燒冒煙。
 
  火力要求均勻,切總明火上簾。下下焙茶,操作宜輕,防止碎茶落入火爐中產(chǎn)生煙氣。不論機械烘干或烘籠烘干,都要正確掌握火溫和茶葉干燥程度,防止焦茶或火功偏高。烘青大多作為茶素壞,進窖行制花茶。關(guān)于花茶窖制單獨做為一個章節(jié)進行闡述。主要原理:利用茶葉吸附性和鮮花吐香性,合理地進行拌和窖制,從而形成具有花香又有茶味的成品茶,對提高茶葉的經(jīng)濟價值起到很大作用。
 
  日鑄茶的品質(zhì),歷史上有許多評價,北宋楊彥齡《楊公筆錄》中述:“會稽日鑄山……茶尤奇,所收絕少,其真者,芽長寸余,自有麝氣”。南宋王十朋《會稽風俗賦》述:“日鑄雪芽者,……其芽纖白而長……雪,言其白也”。
責編: 紅豆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