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屬于炒青綠茶,是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
白云春毫
  廬江縣的種茶歷史悠久,遠可追溯到東漢年代,據(jù)唐代陸羽《茶經(jīng)》中引《桐君錄》載:“西陽、武昌、廬江、昔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白云春毫外形細嫩顯毫,色澤綠潤,形似雀舌,造型具有名茶特色。嫩香持久,滋味鮮醇,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勻稱一致,嫩綠明亮。
 
  2017年4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正式批準對“白云春毫”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白云春毫產地介紹
 
  1、土壤地貌
 
  白云春毫茶產區(qū)主要分布在廬江縣湯池、柯坦、萬山等16個鎮(zhèn)的低山丘陵地區(qū),少量分布在山地榜田,土壤為黃棕壤,多呈酸性,弱酸性反應,成土母質為中性結晶巖類和泥質巖類為主,通透性好,適種性廣。土壤有機質含量≥1.2-2.2%,全氮含量>5-15%,有效磷含量6-10毫克/千克左右,速效鉀含量60-100毫克/千克,pH值5.0-5.5,有效養(yǎng)份豐富,適宜廬江白云春毫茶的種植。
白云春毫
  2、水源水質
 
  廬江縣境內河流密集,東挾黃陂湖、白湖,東北襟巢湖,水域總面積25780平方公頃,蓄水總量9.08億立方米以上,擁有虎洞、果園山、金湯湖水庫,山區(qū)水系,水資源豐富,水質優(yōu)異。還能引巢湖水、引西河水、引龍河口水庫水經(jīng)舒廬干渠入境。廬江白云春毫茶生產灌溉用水來源于以上水系,其符合農業(yè)部公布的《綠色食品產地環(huán)境質量》(NY/T391-2013)中綠色食品生產關于農田灌溉水質的要求。
 
  3、氣候情況
 
  廬江縣西部屬大別山余脈,層巒疊嶂。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年平均氣溫16.4℃,年平均降水量1009.2毫米,年日照總時數(shù)1760.1小時,年無霜期253天,常年相對濕度79%。
白云春毫
  4、生態(tài)環(huán)境
 
  廬江縣白云春毫茶種植區(qū)地處大別山余脈,境內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異,森林覆蓋率高,空氣質量優(yōu);種植園區(qū)遠離工礦區(qū)和鐵路、公路干線,沒有污染源。
 
  白云春毫制作工藝
 
  廬江白云春毫茶制作分鮮葉攤青、分級、殺青、攤放冷卻、炒壓做形、攤放、初烘、復烘、足烘、揀剔、包裝等工序。白云春毫獨特的制作工藝是炒壓做形、既炒又烘。
 
  1、鮮葉攤青和分級
 
  鮮葉攤青,一般的用竹墊,讓鮮葉不落地攤放;有條件的可以用不銹鋼絲網(wǎng)做成筐上架,這樣可以節(jié)約場地。攤青使部分水份揮發(fā),散發(fā)青草氣,增進茶香,減少苦澀味,增加氨基酸含量,提高鮮爽度。
 
  攤青厚度一般在30毫米左右,時間6-12小時,其間要輕翻1-2次,待鮮葉減重15%-20%,含水率70%左右即可殺青。
白云春毫
  為了使廬江白云春毫茶制成品更加勻整,鮮葉在攤青過程中,要使用分級篩分級,分出1芽1葉初展、1芽1葉開展、1芽2葉初展、1芽2葉開展四個等級,分別付制。
 
  鮮葉攤青是名茶制作一個十分必要的過程,是形成茶葉品質作一些必要的物理和化學準備,發(fā)揮鮮葉的最大潛能。
 
  2、殺青
 
  分手工殺青和滾筒殺青:殺青的目的主要是破壞茶葉中酶的活性。手工殺青:鍋溫控制在180-220℃之間,每鍋投葉量250克左右。先以抓悶炒為主,讓鮮葉溫度迅速上升,當清香透發(fā)時改用搭、抖、捺的手法進行初步造型。殺青時間6-8分鐘。
 
  滾筒殺青:以80滾筒殺青為主,殺青時嚴格控制殺青時間,一般在90-150秒左右,最多不超過180秒,一般滾筒內空氣溫度應為100-120℃,操作時,注意筒溫和投葉量的調控,使之相互匹配。殺青時間依據(jù)鮮葉老嫩及含水率的不同作相應調整。
白云春毫
  總之殺青葉最終達到:殺青均勻,葉色暗綠,葉質柔軟,用手緊捏葉子能成團,稍有彈性,嫩莖不易折斷,且有清香,無紅梗。
 
  3、攤放冷卻
 
  又稱回潮,殺青葉下機后,要用風扇快速冷卻,以及時散發(fā)熱量和水蒸汽,是廬江白云春毫茶色澤綠潤隱翠,嫩香持久,滋味鮮醇甘爽的一個關鍵環(huán)節(jié),再放于陰涼處進行薄攤回潮,歷時約40-60分鐘。待葉芽頂部回軟后,篩去茶末、簸去碎片。
 
  4、炒壓做形
 
  炒壓做形是廬江白云春毫茶成形的關鍵工序。手工炒壓做形:鍋溫90-80℃,時間15-20分鐘。前期以炒壓做形為主,中后期結合翻、抖、理、捺、搭等手法,使茶條形成直、扁、平的扁平狀。待炒至六成干,茶條基本固定即可起鍋。
白云春毫
  機械炒壓做形:用多功能理條機進行。炒壓做形剛開始時溫度要偏高,一般以100-110℃(理條機槽內空氣溫度)為宜,多功能機應調至快檔運轉,均勻投入殺青葉,每槽投葉量視鮮葉老嫩程度而定,當茶葉成條狀,七八成干,葉色微黃即可下鍋攤涼。
 
  5、攤放
 
  起鍋后薄攤回潮,一般應盛放在竹匾內,輕輕壓實,以保持形狀和均衡水份,攤涼回潮時間40-60分鐘。
 
  6、烘焙
 
  分初烘、復烘、足烘三次。初烘溫度80℃左右,兩鍋理條葉并一烘,烘5-10分鐘。茶葉初烘后要進行充分攤涼,以促使在制葉內外水份分布均勻,為后期充分干燥打下基礎。
 
  復烘溫度70℃左右,將初烘葉兩籠并一籠,時間10-15分鐘。足烘一般是第二天上午進行,采用低溫碳火長時間烘焙,溫度50℃左右,葉量為兩籠復烘葉,烘60-90分鐘,至足干即可。用提香機提香的,一般在足烘的基礎上,將提香機溫度調到110℃左右進行提香,時間3分鐘左右,然后出烘攤涼。
白云春毫
  7、揀剔
 
  茶葉出烘冷卻后,經(jīng)人工揀除不合標準的茶條、茶梗、老片和茶果,去除碎末,即可包裝。
 
  白云春毫品質特點
 
  白云春毫干茶外形緊直挺秀微扁呈燕尾形,色澤綠潤隱翠;湯色嫩綠明亮;清香持久顯蘭香;滋味鮮醇甘爽;葉底嫩黃綠明亮。其典型品質特征“形似燕尾、清香帶蘭”。
 
  “白云春毫”成茶化學成份經(jīng)安農茶業(yè)系分析,水浸出物為43.52%,多酚類化臺物總量29.27%,氨基酸總量5.69,咖啡堿3.87%,各種有效成份含量均達到名茶的要求。
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功效與作用
 
  1、殺菌、提神
 
  喝白云春毫有很好的殺菌效果,因為白云春毫茶里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咖啡堿,能對殺死細菌起到很好的作用。具體功效就體現(xiàn)在殺死我們胃腸中的有害菌,改善我們的胃腸功能,以及殺死我們口腔內的細菌,還能中和口腔內的硫化物,所以喝白云春毫茶不僅能使我們的口腔保持健康,還能使我們口氣保持清新哦。白云春毫茶里的咖啡堿還有很好的提神效果,所以睡前盡量別喝白云春毫茶哦,不然睡不好。
 
  2、延緩衰老
 
  白云春毫茶有含有脂多糖,能幫助身體抵抗輻射,避免輻射造成的傷害;白云春毫茶中的兒茶酚能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膜,延緩皮膚衰老。
 
  3、提神作用
 
  白云春毫茶中的咖啡堿能促使人體中樞神經(jīng)興奮,增加大腦皮層的興奮過程,起到提神醒腦的效果。對于緩解偏頭痛也有一定效果。
白云春毫
  4、減肥作用
 
  白云春毫茶本身熱量低,并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減少體內脂肪堆積,達到瘦身減肥的目的。
 
  5、護齒明目
 
  白云春毫茶中含有氟,能有效抑制鈣的減少,對預防齲齒和護齒都有好處。此外白云春毫茶中的維生素C等對降低眼睛晶體渾濁度,減少眼疾、護眼明目均有積極作用。
 
  白云春毫沖泡方法
 
  1、茶具
 
  飲用白云春毫茶,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瓷杯或茶碗沖泡。杯碗類瓷質潔白,便于存托碧綠的茶葉和茶湯。
白云春毫
  2、水質
 
  泡白云春毫茶的水質要好。通常選用潔凈的優(yōu)質礦泉水,也可以用經(jīng)過凈化處理的自來水。水的酸堿度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堿性水,以免茶湯深暗。
 
  3、水溫
 
  煮水初沸即可,這樣泡出的茶水鮮爽度較好。沏茶的水溫要在80度左右最為適宜。因為優(yōu)質白云春毫茶的葉綠素在過高的溫度下易被破壞變黃,同時茶葉中的茶多酚類物質也會在高溫下氧化也會使茶湯變黃,很多芳香物質在高溫下也很快揮發(fā)散失,使茶湯失去香味。
 
  4、茶與水的比例
 
  通常茶與水比為1:50至1:60(即一克茶葉用水50ml至60ml)為宜,這樣沖泡出來的茶湯濃淡適中,口感鮮醇。
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茶儲藏方法
 
  1、保持干燥,茶葉怕水,因為含水量高的白云春毫茶經(jīng)氧化后釋放出的熱能可增加茶葉的溫度,從而加速其化學反應,白云春毫茶品質會隨之陳化。
 
  2、創(chuàng)造低溫貯存白云春毫茶有一個臨界溫度,當干茶處于0℃時,香氣最濃;有冰箱的,應把容器密封后存入;無冰箱的,放在通風處貯存。
 
  3、回避光線光照對白云春毫茶有破壞作用,保管白云春毫茶時應避強光選暗室,使用的容器最好是不透明的鐵盒、木盒等,也可保存在食品袋中。
 
  4、斷絕供氧的辦法來保管白云春毫茶可起到抑制白云春毫茶氧化變質的作用,選鐵罐、陶缸、保溫瓶等密封容器保存最好。
 
  5、裝白云春毫茶的容器及貯存白云春毫茶的庫房不得與其他物資混放,否則,吸附后的白云春毫茶泡出的茶湯就會變得異味百出很難喝。
白云春毫
  白云春毫歷史淵源
 
  廬江縣的種茶歷史悠久,遠可追溯到東漢年代,據(jù)唐代陸羽《茶經(jīng)》中引《桐君錄》(書中記載了東漢時代的一些產茶地和茶樹品種)載:“西陽、武昌、廬江、昔陵好茗,皆東人作清茗”。
 
  太平廣記引廣異記云:“唐天寶年間(741-755年),有劉清真者,與其徒二十八人于壽州作茶,人致一馱,為貨至陳留”。說明那時皖西茶園已初具規(guī)模,霍山、潛山、舒城、廬江等地茶葉已作貢茶,可見品質很好。又據(jù)古籍記載:“北宗、涯南、薪、黃、舒、光、壽、廬六州設有十三個茶場,征收園戶之茶,加工焙制”。
 
  民國初年,廬江縣有茶園5000畝,主要集中在西鄉(xiāng)(湯池一帶),每年約產春茶一萬簍,子(夏)茶6000簍(每簍10斤),全縣茶農29000人,茶工180人,有茶行149家,茶葉主要銷往該縣各鎮(zhèn)及含山、和州。另有3000簍經(jīng)無為襄安、蕪湖至浦口銷往山東濟南。廬江所產之茶稱之“雨前毛尖”、“白蓮”、“綠蓮”。其制法“用鍋炒干、竹籠烘之”、質佳味濃。
白云春毫
  1985年,廬江果樹茶廠開始試制二姑尖毛峰并投放市場,反映良好。
 
  1986年12月,廬江縣科委正式向省科委申報“開發(fā)二姑尖毛峰名茶”課題。經(jīng)安徽省科委考察論證過后,同意立項。
 
  1987年4月上旬,開始正式試制,以二姑尖茶園為鮮葉原料基地,因其成茶白毫顯露,并結合該茶產地一古剎白云庵,取白云繚繞之意,將二姑尖毛峰改名為白云春毫。
責編: 紅豆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