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白茶相伴的幸福,品茗需耐性

  己平常多喝綠茶,可比來讀潘向黎的書,提到茶禪一味,最應(yīng)該用白茶,因此對(duì)白茶生憧憬之情。

  喝白茶之前,不斷認(rèn)為葉是白色,茶汁如乳。偶得白茶一小包,不由起了保重之心,于是掏出玻璃杯,翻開裝茶的小袋,茶噴鼻已在鼻際。掏出茶葉幾片,托于掌心,葉披白毫,纖細(xì)如針。白茶是茶中貴族,宋徽宗在《大觀茶記》中寫道:“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分歧。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爾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內(nèi)外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茶自山中來,得茶心欣喜,贊其如玉在璞,白茶當(dāng)之無愧。茶生山林時(shí)抱樸守靜,葉入杯中茶意漾動(dòng),又是一番返璞歸真。

  品茗需求耐性。在等候茶葉伸展到以茶為伴的進(jìn)程中,得一份沖淡平緩,卸下心靈中的倦怠,拂去塵囂中的浮塵,只一顆素心對(duì)茶,得一份禪意已足。白茶在水中,開初似乎靜止不動(dòng),十余分鐘后,葉片慢慢睜開,茶色微黃,茶噴鼻倒不如剛翻開袋時(shí)那么濃。我的思路被杯中的綠意牽引到種滿茶樹的山間,茶隨山勢(shì)崎嶇,沐雨露,受云霧,方得嫩芽幾許。首次兌水,抿一口,茶味極淡,茶噴鼻若隱若現(xiàn),但我曉得品得白茶真味要等。兩泡往后,此時(shí)葉片漂浮,令人心生愉悅。白茶之韻,是空山新雨后;白茶之味,是天色晚來秋。杯中葉芽細(xì)嫩,湯色淺綠,噴鼻氣幽微,潘向黎說夏天宜飲白茶,確實(shí)如斯。

  明代田藝蘅《煮泉小品》中云:“茶者,以火作者為次,生曬者為上,亦近天然,且斷炊火氣耳。”記得新茶上市時(shí)陪父親去茶市買茶,父親拈葉少許嚼嚼說有炊火氣,棄之另選。而白茶用的是生曬之法,可以說是真正的“不近人世炊火”。白茶的制造工序少,采摘新穎芽葉,天然萎凋不炒不揉,直接曬干即可。白茶冠以白字,恰恰也有這種樸實(shí)的意蘊(yùn)。

  車前子提到白茶時(shí)說有寄蜜意于更深的覺得。曾有人將車前子的文字喻為白茶,嗅之嫩噴鼻耐久,觀之玉白沉底,飲之清冽鮮爽。有白茶的意味的,還有豐子愷的漫畫,尤其是那幅《人散后,一鉤新月天如水》,也是大片閑散的白,觸景生情,竹簾閑卷,一鉤新月靜靜照著,木桌上的茶水正漸漸涼去。

  人生,不只有友人相聚的繁華光陰,還有耐下性質(zhì)去品嘗白茶的漠然的幸福光陰。

 

責(zé)編: mother5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