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碗揭開斗茶的神秘面紗

斗茶小黑碗

  “盛世清尚話宋茶”系列                                     

  宋代茶藝十多種,后人最為推崇,可視為宋茶文化代表的,當數(shù)斗茶。

  宋茶承于唐茶,因此也有學者認為斗茶起于唐,興于宋。白居易在《夜聞賈常州崔湖州茶山境會想羨歡宴因寄此詩》中有詩句:“青娥遞舞應爭妙,紫筍齊嘗各斗新。”有學者據(jù)此認為這可視為最早的斗茶,但白居易所提到的“斗新”是如何斗法,并無詳細介紹,因此史學界尚存疑問。

  一般而言,斗茶風氣或起于唐,但斗茶作為一種茶藝,應在于宋。

  “年年春自東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溪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從古栽。新雷昨夜發(fā)何處,家家嬉笑穿云去。露芽錯落一番榮,綴玉含珠散嘉樹。終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貪。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圓中蟾。北苑將期獻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銅,瓶攜江上中泠水。黃金碾畔綠塵飛,紫玉甌心雪濤起。斗茶味兮輕醍醐,斗茶香兮薄蘭芷。其間品第胡能欺,十目視而十手指。勝若登仙不可攀,輸同降將無窮恥……長安酒價減千萬,成都藥市無光輝。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風飛。君莫羨花間女郎只斗草,贏得珠璣滿斗歸。”

  這是范仲淹所作的《斗茶歌》,全名為《和章岷從事斗茶歌》。章岷,是范仲淹的朋友,福建建州(治所在建安)人。建安正是宋代貢茶所在地。范仲淹這首詩,描述了朋友家鄉(xiāng)斗茶的起因和過程。

  斗茶,確實起源于建安一帶。

  建安一直肩負著為皇室種植貢茶的重任,能否種植出上品乃至極品御用茶葉,成為壓在當?shù)夭柁r(nóng)肩頭最重要的任務。

  如何辨別茶葉的優(yōu)劣?如何能再接再厲產(chǎn)出優(yōu)質(zhì)茶葉?如何能讓遠在東京的皇帝龍顏大悅?這讓很多茶農(nóng)費盡了心機。斗茶的各種程序和標準就是茶農(nóng)在一步步摸索和探討中完善起來的。

  具體過程我們已經(jīng)無從知曉,但根據(jù)史料我們大致可以了解到,在宋仁宗時期,茶農(nóng)們已經(jīng)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斗茶程序。斗茶也從最初的茶農(nóng)鑒定標準傳入社會,成為那個時代的最負盛名的一項茶藝。

  斗茶,又稱茗戰(zhàn)。

  宋茶大多是制成半發(fā)酵的膏餅,飲用時先把膏餅碾成細末放在碗內(nèi),注入一些沸水,調(diào)和成糊狀,然后再次輸入沸水,用茶匙之類器具擊拂,最后調(diào)和成茶湯。

  “斗茶斗什么呢?主要是斗湯色和湯花。湯色就是茶水的顏色,湯花就是泛起的茶沫。”豐智利告訴我,宋代,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市井百姓,都極喜歡斗茶,常常是相約三五知己,各取所藏好茶,輪流品嘗,以分高下。

  黑色成為斗茶茶碗專用色

  在開封博物館,保管部主任趙龍把我引到陳列室。

  展臺上,陳列著兩只黑色茶碗,一高一低,口徑都在15厘米左右,底徑不過5厘米。“這兩只黑釉雞心碗是館藏的國家二級文物,敞口,斜弧腹,小圈足,通體施黑釉,內(nèi)外壁有兔毫,圓足內(nèi)突起。”趙主任一口氣介紹完,然后緩緩地說,“這就是宋代斗茶所用的專用碗,看起來不起眼吧,但就是它見證了北宋時期風靡一時的斗茶。”

  1987年,法門寺曾出土過一套唐代茶具,金銀制成,做工精美。而眼前的這只茶碗黑不溜秋,毫不起眼,難道宋茶器具層次如此之低?

  “這倒不是檔次高低的問題。唐茶是煎煮,宋茶是沖點,在辨別湯色湯花時,黑白相襯最為明顯,蔡襄在《茶錄》中一語中的——‘茶色白,宜黑盞’,皇家用的茶具可能做工更精美一點,但基本上都是這個樣子,因為‘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燒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因此,當時這種兔毫建窯瓷碗是最流行也是最標準的斗茶用具。”趙龍主任解釋說。

  這一點,宋徽宗作為很有茶道修養(yǎng)的皇帝,也御批認定:“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

  建窯為宋代南方瓷窯之一,以燒造黑釉瓷器著稱,窯址在今福建建陽縣。建窯在唐代燒的是青瓷,但因為斗茶的緣由,改燒黑釉瓷器,其出品的黑釉茶盞天下聞名。

  據(jù)史料記載,建窯的黑釉茶盞主要有三種。

  其一就是兔毫盞。兔毫盞的特征是,黑釉上透出黃棕色或鐵銹色的細長條紋,好像兔毛一樣,兔毫之名由此而來。兔毫盞的胎是由燒成溫度偏低的瓷土制成,主要成分二氧化硅和氧化鐵含量高,三氧化二鋁含量稍低。如此成分造就了兔毫盞通體厚重,易于保溫,更利于斗茶。

  除了色澤對比明顯和保溫外,兔毫盞的盞型及容量有利于察看斗茶雙方勝負時的“湯痕”。兔毫盞造型的特點是其盞底及盞面的口徑相差懸殊,盞壁外撇呈斗笠形,由于盞壁斜直,斗茶時出現(xiàn)的湯花容易吸盡茶湯和茶沫。

  其二為鷓鴣斑。顧名思義,這種黑釉茶盞的色釉像鷓鴣鳥身上的羽毛那樣斑駁燦爛。現(xiàn)代專家推測,這可能是利用含鐵釉的結(jié)晶原理燒制而成。由于鷓鴣斑已經(jīng)失傳,后世學者只能從明清史料中窺其一斑。

  其三為曜變。曜變的意思是閃閃發(fā)亮,源于“日出有曜”一詞。黑釉瓷中的曜變是指釉色黑里發(fā)亮,呈現(xiàn)深藍、淺藍相互混雜布滿釉中。曜變瓷器制作艱難,堪稱絕世珍品。目前所知的有4件宋代曜變瓷器,散落到日本,分別被東京靜嘉堂文庫、大阪藤田美術(shù)館、京都大德寺光院和鐮倉大佛次郎私人藏館收藏。這4件宋代曜變瓷器都珍藏在巨型保險箱內(nèi),每7年才開放展覽一次。

  鷓鴣斑和曜變究竟啥模樣?我無從得知,但從開封博物館珍藏的這兩只黑釉碗中,仿佛能看到一股沸水澆入,黑色映襯之下,泛起的白色茶沫以及飄起的清香。

  宋人煎茶多用泉水

  斗茶,用盞是第一關(guān)鍵。因為盞是決定斗茶結(jié)果的最有力工具,但除了好盞之外,其他工具也是勝負的重要因素。

  水是斗茶的第二因素。

  現(xiàn)代人喝水,基本沒其他選擇,出于方便,大多數(shù)人用的是桶裝礦泉水,也有一些講究者,自己燒自來水。但桶裝水也好,自來水也罷,鄭州人泡茶的水基本源頭就一個地方——西流湖。

  這也可以理解,都市人泡茶,用水不可能脫離現(xiàn)實,那些跑到山上運兩桶泉水回來泡茶的畢竟是鳳毛麟角。

  宋人喝茶是很講究用水的,斗茶更甚。

  宋人對水的要求最高,多用泉水。據(jù)史料記載,當時以江西南康谷廉泉的水為天下第一,江蘇無錫惠山泉水為天下第二。

  水的優(yōu)劣標準,不外兩條,即水質(zhì)與水味。“小資皇帝”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御定了標準:“水以清、輕、甘、潔為美,輕甘乃水之自然,獨為難得。”

  當然,宋代屬于“士人與君王共天下”的朝代,當時的文人雅士對于皇帝欽定的“國標”不怎么認同,每個人都極力稱贊自己的口味,以自己的嗜好評定。比如,蘇轍偏好潭水,陸游和梅堯臣逢人就夸贊井水好,辛棄疾是到處推崇雪水,楊萬里則覺得溪水泡茶妙不可言。

  但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沒人喜歡江河之水,理由很簡單:“因其不潔,多不可用。”

  斗茶之前需要煎水。煎水的工具是瓶、茶爐、燃料。瓶是很有講究的。

  古人把水分為“十六湯品”,十六個等級中,“以器標者”有五種,就是說,用質(zhì)地不同的茶瓶所煎的有五種味道不同的水:

  其中用金、銀質(zhì)茶瓶煎的水叫“富貴湯”——味道最佳。宋徽宗說:“宜用金銀。”蔡襄說:“黃金為上,人間以銀、鐵或瓷、石為之。”蘇虞認為:“湯器之不可舍金銀,猶琴之不可舍桐,墨之不可舍膠。”

  石釜所煎的水叫“秀碧湯”;瓷瓶煎的水叫“壓一湯”;銅、鐵、鉛、錫質(zhì)茶瓶所煎的水叫“纏口湯”;未上釉的陶瓶所煎的水叫“減價湯”——味道最次。

  茶瓶主要是用來注水,茶瓶的要求不高,關(guān)鍵在瓶嘴,瓶嘴需呈拋物線狀,不可歪斜,嘴與瓶身的接口處要大,如此則“注湯力緊而不散”,瓶嘴的出水口,要“圓小而峻削”,這樣注水時易于控制并無斷續(xù)水滴,不至于破壞茶面的湯花。

  茶爐都大差不差,但燃料是古代文人很看重的。

  明代《長物志》上記載了宋人燃料的等級:“湯最惡煙,非炭不可。落葉、竹條、樹梢、松子之類,雖為雅淡,實不可用。又如暴炭、膏薪,濃煙蔽室,更為茶魔。炭以長興茶山出者,名金炭,大小最適用。以麩火引之,可稱湯友。”用炭火煎的叫“法律湯”,最佳;用木材燃燒后的余火和燃燒將盡的炭火所煮的叫“一面湯”;用枯木朽株煎的叫“宵人湯”;用細竹樹梢煮的叫“賊湯”;最次的是用多煙的木材煎的“大魔湯”。

  最后,煎水也是最需要功夫的——這就體現(xiàn)在對火候的掌握上。蘇東坡在《煎茶歌》中道:“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聲”——水剛沸時如魚眼,微有聲,一聽到有松風聲時,就說明此時水正好。

  煎水煎到這份兒上,不能不讓現(xiàn)代喝茶之人感到汗顏。

 

責編: mother5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