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采制工藝流程,審評太平猴魁的方法

  太平猴魁,中國傳統(tǒng)名茶,中國歷史名茶之一,屬于綠茶類尖茶,產(chǎn)于安徽太平縣(現(xiàn)改為黃山市黃山區(qū))一帶,為尖茶之極品,久享盛名。那么太平猴魁采制工藝流程是什么呢?如何審評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采制工藝流程,審評太平猴魁的方法
  太平猴魁采制工藝流程
 
  1、采摘
 
  猴魁采摘極為考究。清晨朦霧中就上山摘采,霧退即收工,一般只采到上午10時。在采摘過程中遵循“四揀”得原則:揀高山不揀低山;揀陰山不揀陽山;揀生長旺盛的柿大茶棵,不揀其它品種的茶樹;揀挺直茁壯的嫩梢,不揀弱梢病枝。
 
  2、揀尖
 
  鮮葉采摘后倒在揀板上,按一芽二葉的標(biāo)準(zhǔn)一朵一朵的進(jìn)行挑選,做到過大不要,過小不要,過瘦不要,彎曲不要,無芽不要,淡色不要,紫色不要,病蟲危害不要。
 
  3、攤放
 
  對精心挑剔出的鮮葉原料攤?cè)胫褙一蛑駢|上,攤放時間4—6小時,使鮮葉輕微萎雕。
太平猴魁采制工藝流程,審評太平猴魁的方法
  4、殺青
 
  采用鍋式殺青,以木炭為燃料,投葉量50-100克,鍋溫120℃左右,炒制時,不時變換手勢,使茶葉形成獨特的扁、平、直形狀。
 
  5、烘干
 
  烘干分頭烘、二烘、拖老烘。頭烘;用四個烘籠對殺青葉即行烘焙。溫度由高到低,分別為100℃、90℃、80℃、70℃,茶葉烘到七、八成干時下烘,攤放回潮。二烘;將8-10鍋殺青葉合并在一個烘籠上烘焙,溫度約60℃左右,當(dāng)茶葉含水量低于7%時下烘。拖老烘;出產(chǎn)前對烘干的茶葉進(jìn)行拖老烘,投葉量為1公斤左右,溫度約50℃,采用低溫、勤翻、慢烘,以提高香氣。
 
  太平猴魁的審評方法
 
  1、形狀:主要是看干茶的條形,猴魁的條形屬扁形茶。茶條特扁特薄和兩枝以上茶條疊壓成形的扁形茶不是正宗的太平猴魁茶。
太平猴魁采制工藝流程,審評太平猴魁的方法
  2、嫩度:主要是看猴魁原料(葉質(zhì))的老嫩程度。嫩度好的猴魁茶一般給人的感覺是:其扁形茶條身骨飽滿,葉質(zhì)肥厚重實,不干癟瘦薄,手掂有沉重感,丟進(jìn)盤中有當(dāng)當(dāng)響聲;
 
  3、色澤:即審看干茶的色澤和光澤度。優(yōu)質(zhì)太平猴魁的色澤具有與其他名茶明顯不同的特征——就是干茶色澤為“蒼綠勻潤”。“蒼綠勻潤”中蒼綠是高檔猴魁的特有色澤,所謂“蒼綠”,說白了是一種深綠色,“勻潤”即茶條綠的較深且有光澤,色度很勻不花雜、毫無干枯暗象。
 
  4、凈度:一般是要求審看茶葉中的樸、片、梗、籽的含量及有無其它夾雜物。
 
  5、湯色:主要評看茶湯的色度、亮度和清濁度。高檔猴魁的茶湯應(yīng)為嫩綠清澈明亮。嫩綠是指綠色中略帶點青,與青蘋果的顏色有些相象;茶湯十分清澈,透明度極好,明亮且毫無混濁。猴魁的茶湯色澤還較穩(wěn)定,不易被氧化而發(fā)黃發(fā)紅。
 
  6、香氣:主要是辨別茶香的類型、高低及持久性。(還應(yīng)注意茶香是否正常,有無煙、焦、餿及木腥氣等)高檔猴魁蘊(yùn)有誘人的蘭花香,冷嗅時仍香氣高爽,持久性強(qiáng)。
太平猴魁采制工藝流程,審評太平猴魁的方法
  7、滋味:要求審評者辨別茶味的濃淡、鮮爽、回味感及有無苦澀味等。鮮爽醇厚,回味甘甜,獨具“猴韻”,這些優(yōu)異的味覺感受,是太平猴魁茶百年不敗的根本所在。
 
  8、葉底:葉底就是泡過后的茶渣,主要看它的嫩度、色澤和勻度。可先用搪瓷盤加水漂看,再撈出葉底,用手按壓,主要是判斷芽葉的軟硬、厚薄和老嫩程度。高檔太平猴魁茶的葉底大多為嫩勻肥壯,枝枝成朵,色澤嫩黃綠明亮。
 
  太平猴魁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的美名。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蘭香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湯色清綠明澈,葉底嫩綠勻亮,芽葉成朵肥壯。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皆獨具一格: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沖泡,芽葉成朵,或懸或沉。品其味則幽香撲鼻,醇厚爽口,回味無窮,大有“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猶存”的意境。
責(zé)編: 木坤小寶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