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統(tǒng)曬青毛茶工藝

    研究云南曬青毛茶的傳統(tǒng)工藝,探討普洱茶越陳越香的道理,是普洱茶人的首先要任務。

    云南曬青茶產品的地位

    普洱茶近2000年的歷史,作為云南民族傳統(tǒng)工藝的茶葉產品,可以說普洱茶是云南曬青茶系列產品的縮影,或者說是代名詞。只是到了明清時,云南設普洱府,且以普洱為交易集散地,外界才開始知道普洱茶的名號。

    從云南茶史來看,普洱茶是云南本土原生的茶類,而其它茶類如紅茶、綠茶等對云南來說都是外來的,這些茶類在云南的起源都很晚。

    站在文化的角度來考察,西洋式的紅茶文化、江南式的綠茶文化等對云南來說也是外來文化,與云南的普洱茶文化有著巨大的不同。普洱茶文化更深層次的,是源于原生態(tài)的云南少數民族文化。這反映在傳統(tǒng)曬青茶的加工、存儲與消費上。

    云南綠茶(滇綠)的普及或者說商品化,可以說是80年代或90年代以后的事。而80年代以前,云南的茶葉多是滇青----即云南曬青毛茶的精制產品。目前,滇青的延續(xù)產品----所謂“三春”茶(春尖、春蕊、春毫,散茶制式),云南仍然在大量生產,主要供甘肅等西北地區(qū)消費,現在年產量也在萬噸以上。

    而滇紅雖貴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但其起源卻僅始于1938年----云南中茶公司的成立。

    中茶公司為了出口換取外匯,設立順寧(現鳳慶)、佛海(現猛海)及宜良三地茶廠,其目的是利用云南優(yōu)勢資源開發(fā)生產紅茶。然而,由于傳統(tǒng)普洱茶仍然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中茶司的佛海、宜良等工廠后來成為普洱茶的主力工廠,也不足為怪。

    據猛海茶廠創(chuàng)始廠長范和均先生回憶,猛海茶廠40年創(chuàng)始,在研發(fā)紅茶的時候,同時也生產緊壓茶。甚至支持與聯(lián)合猛海的茶農擴大緊壓茶的生產,這就是由茶廠擔保,富滇銀行給茶農貸款,茶農生產緊壓茶并交給猛海茶廠,由猛海茶廠統(tǒng)一銷售,并返還富滇銀行的貸款,利潤分配給茶農,這種模式一度很成功,也傳為佳話。
 
    云南曬青毛茶的重新認識

    研究云南曬青毛茶的傳統(tǒng)工藝,是探尋“普洱茶越陳越香機理”的關鍵。

    過去,由于人們對云南曬青毛茶認識的簡單化,許多專業(yè)人士及茶葉著作,把云南傳統(tǒng)的曬青茶歸類于綠茶類。因而,按綠毛茶的質量標準來衡量與指導曬青毛茶生產,就有了“加工技術較粗放,毛茶質量有待改進”之說,我認為這對傳統(tǒng)普洱茶的發(fā)展是一個誤導。
 
    另一方面,過去普洱茶的加工技術被認為是商業(yè)秘密,因而教科書與數據介紹都比較少,在《制茶學》等專業(yè)教材上,論及滇青、與普洱茶的制法的可謂寥寥可數,誤解也就不足為奇了。

    再者,前些年由于信息不全或知識的不完備,有些人出于香氣和葉茶體形的考慮,用烘青或蒸青綠茶制餅或沱,希望能開拓新的普洱茶市場,不僅鬧出了笑話,而且實踐也證明,這種烘青或蒸青團餅茶是不可能越陳越香的。

    因而,重新認識云南傳統(tǒng)的曬青毛茶,對普洱茶的加工、銷售、存貯,以及消費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人把云南曬青毛茶歸類為綠茶,而把普洱熟茶或者是長時間陳化后的青茶歸類于黑茶, 筆者認為都是不完全正確的,首先我們談曬青毛茶。

    通過對云南曬青毛茶傳統(tǒng)工藝的梳理與認真研究,我認為云南曬青毛茶不是綠茶,可以說它是具有以下三個特征要素的特種茶:
具有綠茶、紅茶以及青茶(烏龍茶)的混血兒血統(tǒng)

    殺青不完全日曬干,未經特別高溫制程

    首先,上述特殊的混血兒血統(tǒng)為“越陳越香”打下了物質基礎。說云南傳統(tǒng)曬青毛茶是混血兒,早期的茶品是這樣的,通過仔細觀察葉底,可以發(fā)現,多數葉底是綠中透黃,而且,部分葉子有紅邊或紅梗。這種不規(guī)則的發(fā)酵,活脫脫一幅烏龍茶的品像,然而它又不是烏龍茶,因為殺青不完全,多酚氧化酶活性未被徹底殺死,制成普洱茶后,才有了以后的自然后發(fā)酵。

    考查研究傳統(tǒng)工藝,形成這種混血兒血統(tǒng),實際上是云南少數民族傳統(tǒng)制程中含有“不規(guī)則的自然萎凋與發(fā)酵”的緣故,工藝及成因后面會有進一步的敘述。

    現在,只要是傳統(tǒng)制程的曬青毛茶也莫不如此,具有混血血統(tǒng)。大家有的傳統(tǒng)普洱青餅,不妨試試看,仔細觀察葉底,定會有所收獲。

    可以說,是傳統(tǒng)的曬青茶工藝形成了“越陳越香”的諸多前導物質,沒有這些特殊的前導物質,不會有后來的“越陳越香”。

    首先說芳香物質,鮮葉中的芳香物質約有近百種,殺青徹底的綠茶,低沸點芳香物質損失較多,形成的是綠茶獨特的新茶香氣。

    而含有萎凋、發(fā)酵制程的紅茶與青茶,變化則復雜得多,制成后含有的芳香物質增加到500多種(據《茶葉化學》)。自然萎凋的過程中,作為生命的延續(xù),鮮葉的呼吸作用并未完全停止,因而導致鮮葉中氨基酸與香氣物質的復雜變化,發(fā)酵制程則進一步對芳香物形成影響。

    云南傳統(tǒng)的曬青毛茶,不經意間,其粗制過程實際含有了自然萎凋與不規(guī)則的發(fā)酵,因而比綠毛茶有更多的香氣物質,可以認為香氣強勁是優(yōu)良曬青毛茶的標志。

    基于上述認識,曬青毛茶如果有偏向于青茶(或者紅茶)的香氣,則是好曬青的標志。如含有花果香或者蜜香的茶箐,為優(yōu)質茶箐,如大家喜好的易武茶箐,就有上述特點。而偏向于綠茶的香氣(如新茶香,或典型的熟板栗香)的茶箐,為殺青過重,質量就不算優(yōu)良(至于烘青、蒸青就更別提了,不具存貯價值,時間越長,只會變得越壞,不可能轉化為好茶)。

    其次,傳統(tǒng)曬青毛茶-----殺青不完全

    對于云南曬青毛茶的粗制,過去很多人(包括部分專業(yè)人士)認為,殺青不勻不透是質量不好的原因之一,這是一個巨大的誤解,因為他們是從綠茶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從普洱茶的角度來看,傳統(tǒng)工藝的“殺青”制程中,鍋溫偏低,酶活性不能殺死,殺青時間較長,燜炒,因而形成紅變、以及綠中透黃的葉底。 這些特性,卻正是普洱茶越陳越香的魅力所在。

    第三個要素,“日曬干,未經特別高溫制程”?,F在,有一種大家認可的觀點,也有不少實驗證據說明,普洱茶是微生物食品,其陳化與后發(fā)酵,都有微生物的參與,“日曬干與未經特別高溫制程”,為微生物的存活打下了基礎。如果毛茶經過高溫烘焙,不耐高溫的微生物被殺滅,肯定會影響普洱茶的后發(fā)酵。從這個因素來說,曬青茶制程中如果經歷高溫,或者短時間內再經歷高溫,比如蒸壓成青餅,由于微生物的因素,對后續(xù)陳化與發(fā)酵都會有一些影響。傳統(tǒng)再制工藝中,曬青茶都是經過一定時期的自然陳化后,再蒸壓成餅的(據猛海茶廠創(chuàng)始廠長范和均先生回憶,當年緊茶的生產,是在每年的冬天,用晚常存放的曬青原料,統(tǒng)一開灶蒸壓)。當然,這涉及到傳統(tǒng)工藝中“再制”的過程,我們另外章節(jié)再做討論。

 


 

責編: apple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