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的區(qū)別

  六安瓜片與太平猴魁兩者都是屬于綠茶,兩者各有特色,也是有不同的人愛好,那么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有什么區(qū)別呢?下面就為大家比較一下二者的區(qū)別。
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的區(qū)別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屬于綠茶類尖茶,為漢族傳統(tǒng)名茶,中國歷史名茶之一。其產(chǎn)于安徽太平縣(現(xiàn)改為黃山市黃山區(qū))一帶,為尖茶之極品,久享盛名。
 
  太平猴魁茶的采摘和加工十分精細(xì)嚴(yán)格。猴魁茶采自新梢芽葉,這種茶芽壯葉肥,色綠多毫,持嫩性好,保證了成品茶的質(zhì)量。猴魁茶的采茶期在“谷雨”至“立夏”之間,采茶時還有“四揀八不采”的要求。“四揀”是指揀高山不揀低山;揀陰山不揀陽山;揀壯枝健枝不揀弱梢病枝;為了保證鮮葉大小整齊、老嫩一致,對采回的鮮葉要按一芽二葉的標(biāo)準(zhǔn)一朵朵進(jìn)行選剔(也稱為揀尖)。“八不采”即無芽不采、小不采、大不采、瘦不采、彎弱不采、蟲食不采、色淡不采、紫芽不采。采制猴魁茶一般是上午采、中午揀、下午制。
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的區(qū)別
  太平猴魁茶的加工方法只有殺青和烘焙兩道工序,不需揉捻。殺青時用手炒鍋,炭火烘烤,火溫在100℃以上,每殺青一次,僅投鮮葉100-150克,在鍋內(nèi)連炒三五分鐘,制作的全過程長達(dá)四五個小時。太平猴魁的包裝也很講究,須趁熱時裝入錫罐或白鐵罐,待茶稍冷后,以錫焊口封蓋,使茶葉久不變質(zhì)。
 
  太平猴魁茶外形是兩葉抱芽,平扁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之稱。葉色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俗稱“紅絲線”。茶香高爽,滋味甘醇,有獨特的“猴韻”。湯色清綠明凈,葉底嫩綠勻亮,芽葉成朵肥壯。
 
  太平猴魁在沖泡時應(yīng)采用中投法,即先將茶置于白瓷杯或透明玻璃杯中,沖入90℃的開水至1/3杯,稍停待茶吸取水分舒展后再注滿水。此茶初飲時,芽葉徐徐展開,舒放成朵,兩葉抱一芽,或懸或沉,令人有“刀槍林立”、“龍飛鳳舞”之感;品飲時茶湯色澤清綠,香氣高爽,蘊有誘人的蘭香,滋味醇厚爽口。太平猴魁即使沖泡三四次仍香美可口,余味深長,真可謂“頭泡香高,二泡味濃,三泡四泡幽香猶存。
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的區(qū)別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產(chǎn)于安徽六安地區(qū)的齊云山等地,是一種外形似瓜子,色澤翠綠,香氣清高,味鮮甘美的片形茶。
 
  六安瓜片產(chǎn)于皖西大別山茶區(qū),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chǎn)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
 
  六安瓜片是著名的綠茶片茶品種,片茶即全由葉片制成,不帶嫩芽和嫩莖的茶葉品種。因其形若瓜子,又主要產(chǎn)于安徽西部大別山區(qū)的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故名“六安瓜片”。它最先源于金寨縣的齊云山,而且也以齊云山所產(chǎn)瓜片茶品質(zhì)最佳,故又名“齊云瓜片”。其沏茶時霧氣蒸騰,清香四溢,所以也有“齊山云霧瓜片”之稱。早在唐代,六安瓜片就已聞名,大詩人李白就有“揚子江中水,齊山頂上茶”之贊語。宋代更有茶中“精品”之譽。明代以前已為貢茶。六安瓜片色澤翠綠、香氣清高、滋味鮮甘,并且十分耐泡。
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的區(qū)別
  看了以上對于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的比較,相信大家已經(jīng)有數(shù)了,知道哪一款適合自己。其實本身來講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都是茶葉中的上品,不用糾結(jié)太平猴魁和六安瓜片誰好誰差。
責(zé)編: chunwu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