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難賣!這里有7條建議,看到就賺到!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
下載APP 下載APP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
一頭大象-普洱茶

茶難賣!這里有7條建議,看到就賺到!

2022年的明前茶季已結束,多地茶葉產銷形勢不容樂觀。

2022年茶行業(yè),到底會有多難?

以當前形勢看,2022年茶行業(yè),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

關于2022年的茶行業(yè)形勢,筆者在上一篇文章末尾發(fā)起了一個投票,共有282人投票,其中85%是從業(yè)者,結果顯示:45%的人認為非常嚴峻,35%的人認為嚴峻,5%的人認為與往年差不多或基本持平,11%的人認為謹慎樂觀,1%的人認為樂觀。也即,80%的人認為嚴峻或非常嚴峻。

的確,今年許多行業(yè)都很難,茶行業(yè)未能幸免。

那,怎么辦?

今天筆者對茶葉終端經營者談7點建議。茶葉終端經營者通常而言規(guī)模較小,或者是個體經營;有些有店面或空間,有些則以自己的人脈圈層為主。在當前形勢下,這類經營者受到的經營沖擊或心理沖擊往往比大中型品牌茶企來得更快和更直接,更容易感到迷茫。拋磚引玉,歡迎交流探討。

1、積極心態(tài)

我們改變不了大形勢。

既然悲觀本身無助于解決問題,那我們何不坦然以對?

那么,我們在認清基本形勢后,最為重要的是保持積極心態(tài),堅信沒有邁不過的坎。只要心態(tài)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信心比黃金重要。

疫情讓大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

茶有助身心健康。

還有許多人不喝茶,或者沒有養(yǎng)成持續(xù)穩(wěn)定的喝茶習慣,或者年均消費量不高,或者在其生活中的融入度不高。

茶葉美好生活!讓更多人知茶、識茶、愛茶。

空間還很大,機會還很多。

2、調低預期

以活下來為底線。

保證經營性現(xiàn)金流。

哪怕暫時有一定的虧損,只要還在場上,就還有機會: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重視貨款回收,盡量現(xiàn)款現(xiàn)貨。

對于正在考慮新開店面的朋友,做好總體計劃,把風險考驗得更充分一些,讓自己的起步之初就把風險框定在自己能夠接受的范圍內。目前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還很大,個人建議持積極心態(tài),但以相對保守策略,同時控制總體預算,來思考這件事情。

對于前幾年經營普洱或白茶賺過“快錢”或賺過“大錢”的店老板,現(xiàn)在可能要調整好心態(tài)準備賺“慢錢”或賺“小錢”——俗話說,“蚊子也是肉”,話糙理不糙。以前你可能幾十件幾十件地賣貨,接下來你可能要習慣一餅一餅甚至一泡一泡地賣貨。對于經歷過2005-2007普洱熱潮同時也經歷過2007年的跳水及隨后的低谷期的茶葉店老板而言,對此應是不難理解——現(xiàn)在情形有所不同,但壓力的本質類似。

當前的形勢,相當于大大增加了經營的難度系數。所以,適當調低經營預期,可能可以讓自己更輕裝上陣。

如果你在調低預期后,在年終時還是實現(xiàn)了之前的預期,那說明你經過經營調整,更好地發(fā)揮出了自己的潛能。

3、努力拓客

一是努力維系老客戶,并發(fā)掘可能的潛力。

二是努力拓展新客戶。拓展新客戶不容易,當前形勢下可能更加不容易,但還是有機會,還得努力去做。

列出清單,擬訂行動計劃,張老板李同學馬大姐等等,一個一個地落實,一步一步地落實。

嘗試新渠道或者新模式,比如抖音、視頻號直播帶貨,或小紅書推廣。

4、優(yōu)化產品

分析自己的產品線,分析哪些是重點貢獻銷量的產品,哪些是重點貢獻銷售額的產品,哪些是重點貢獻利潤的產品。在此基礎上,重點思考三個問題:

怎樣讓自己的產品結構更合適?高中低價位、自飲與禮品、室內與外出,是否都能兼顧?

是否要考慮讓自己的產品線更豐富?

怎樣提升自己的產品力?

茶葉店通常不會缺產品,但可能缺好產品,或者缺結構合適的產品線,或者是產品力欠缺。

順帶,整理、清理和優(yōu)化自己的產品庫存——既不要盲目存貨,也不要讓庫存空空如也,而是結合自己的資金情況和經營計劃合理規(guī)劃庫存總量與結構。

梳理店面產品和產品線,重要的不是自己喜歡或者不喜歡,重點是圍繞店面的定位和顧客需求來合理組織,并最終形成有機體系。

請牢記,每款產品,都應該像一顆子彈一樣,能精準瞄準某類需求。

另外,通過茶葉與空間的融合、產品與服務的組合,創(chuàng)新經營的價值模型,也在可考慮范疇。

5、堅持推廣

這個時候,推廣尤顯重要,不能停。

抓住四個重點:

一是各種形式的活動,比如新品上市、產品組合對比品鑒、主題茶會等,這可以在店內,也可以走出去。

二是各種形式的傳播。比如,日常朋友圈的傳播,要注意圍繞在朋友圈建立自己在茶方面的專業(yè)形象即“人設”來發(fā)布圖文信息,同時有一定規(guī)律地發(fā)布,而不是漫無目的或毫無章法。發(fā)朋友圈簡單,但發(fā)好朋友圈卻不簡單。

又如,不少人用心做了活動,但不重視傳播,這就與做了一桌子好菜放在廚房而沒有端上桌給到客人面前差不多。

三是全年計劃,分步落實。做一次兩次推廣不難,三天打魚四天曬網也不難,難的是全年計劃并堅持下來。零散做和系統(tǒng)做,差異不是一點點。下載一份電子日歷,做好全年計劃,每季度、每月、每周細化,并與手機端的日歷或時間計劃工具結合,滾動推進落實。

四是全員發(fā)動。除了店老板自己,還要發(fā)動所有店員一起來做推廣。我以前經常向同事說,大家每次轉發(fā)公司的微信公眾號文章,其實都是在為自己爭取發(fā)獎金。

6、抱團取暖

主要想表達的意思是,這種情形下,盡量不要單打獨斗,或者還是做一條龍的事情。

終端茶葉經營者的核心關鍵,是專心選好茶、說好茶、泡好茶、推好茶、賣好茶。

最好是能夠聚焦于做自己最有優(yōu)勢環(huán)節(jié),而不是賣茶的同時,還要在茶季時花大量時間跑茶山做產品——有些人這樣做可能也還可以,但對于大多數人而言并不合適。

還是那句老話,“優(yōu)勢互補,合作共贏”。

品牌化是趨勢,包括產品的品牌化和整個經營的品牌化。

7、強身健體

一是注意防疫。

二是更加注意鍛煉身體,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三是學習提升,提升自己和整個團隊的知識與技能。

四是精細經營,削減不必要的成本,提升經營效率,讓自己的經營變得更有肌肉。

如果你是有一定規(guī)模的公司化終端經營者或連鎖店面經營者,那更要重視三和四。

有些時候,即便沒賺到錢,但為未來賺錢積蓄了力量,那本質上就是賺到了。

所謂危機,往往是危中有機。因此,不要浪費任何一場危機。

來源:茶業(yè)管理評論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