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數月
再次走進小雅鎮(zhèn)東山村
白茶已經采摘結束
一壟壟茶樹依舊鋪在山間
蓬勃生長著
茶農正忙著在茶林間管護

被譽為“茶葉專業(yè)村”的小雅鎮(zhèn)東山村
平均海拔900米
年平均氣溫18℃,
為白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
房前屋后
栽滿了白茶
東山村村民守著“青山”變“金山”
茶產業(yè)成了當地的“綠色銀行”

在東山村
戶均十畝茶
靠種植白茶
村民增收致富
過上了小康生活
然而,東山村在發(fā)展白茶種植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

2009年,東山村為群眾發(fā)放第一批茶苗,并為群眾提供種植技術指導。
盡管如此,很多村民仍舊不愿意將自己的莊稼地用來種植白茶,擔心三年后茶葉賣不出去。對種慣了玉米、水稻等農作物的村民來說,還是種植這些傳統(tǒng)的農作物比種植白茶“保險”。
看到這種情況,作為村干部的譙朝萬率先認領茶苗,帶頭種植白茶。
“為何不先種植一點兒試試?”譙朝萬說干就干,帶著家人培土,除草,精心呵護著每一株茶苗。
三年后,譙朝萬“先種的這點兒”白茶長勢良好,譙朝萬收獲了種植白茶的“第一桶金”,經過對比,種植白茶的收入遠遠超過了種植傳統(tǒng)農作物。
看到譙朝萬種植茶葉成功后,當地村民像吃了一顆“定心丸”。
與往日的情形不同,這次村里面發(fā)放茶苗時,村民爭先恐后地領茶苗,生怕自己家的茶苗拿少了。
譙朝萬種植白茶嘗到了甜頭,擴大了種植規(guī)模,房前屋后都種上了白茶,菜園子也變成了茶園。
“今年靠著種植白茶,獲得了七、八萬元的收入,總體來說,收成還是挺不錯的?!弊S朝萬看著這十幾畝白茶,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第一批茶葉種植戶的帶領下,梅子壩組的駱柳芬也開始走上了“白茶致富路”。
“我們家種了9畝白茶,收入在7萬元左右,在采摘期間,我們還請了幾個工人呢?!币郧霸谕饷媸菐屠习宕蚬?,現在的駱柳芬自己當上了“老板”,給“員工”發(fā)起了工資。
據了解,今年,東山村的茶青產量達25萬斤,產值達2100萬元。

自2009年種茶以來,東山村通過“黨建+合作社+農戶”的形式,著力打造“東山萬畝有機茶”,同時引進了3家浙商收購公司,為白茶的銷路提供了保障。
即將進入秋季,茶葉管護也進入了關鍵期,茶農正忙著在茶林間除草,希望待到來年春暖時,“致富之花”再次盛開在這個邊陲村寨的每一寸土地上……
來源:微正安
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