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fā)現(xiàn)茶膏:中國唐代初現(xiàn)的茶膏雛形《普洱茶膏》第一章

  《普洱茶膏》第一章:古代普洱茶膏探秘之:一、發(fā)現(xiàn)茶膏:中國唐代初現(xiàn)的茶膏雛形


  中國的茶葉在漢代以前是作為藥來使用的。因為中國的中醫(yī)藥在最初的發(fā)展中,就經常將一些植物泡水給人喝,以期達到治病的效果。這種做法其實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如我們今天就經常將膠股藍、枸杞子、人參片、金銀花、甘草等泡水飲用,是古代最原始的治病方法的一種延續(xù)。

  茶葉在漢代以后,出現(xiàn)了一次革命化的轉機。它已不是古代郎中(中醫(yī)師)手中的一味藥材,專為病人使用的,而是成為人們日常的飲品。這次變革的意義在于,茶葉一旦離開了醫(yī)藥范疇,或者說離開古代郎中(中醫(yī)師)開具藥方的筆,而是進入普通大眾日常消費的視野,其普及性與需求量大大提高,參與茶葉的種植與采摘和制作就不再成為古代郎中(中醫(yī)師)的專屬,而演變成群體的概念。
       

  于是,中國的“茶人”概念出現(xiàn)了。它不是某個人的稱謂,而是一個群體的專稱。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也是充滿智慧的一個群體。

  這個群體自漢代以后,將茶樹上采摘下來的一片片嫩葉加工成形態(tài)各異、滋味不同的茶品,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產業(yè),成為人們日常消費的必需品。所謂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這個群體延續(xù)到唐代,出現(xiàn)了一個“茶人群體”中最具杰出代表性的人物。

  他就是陸羽——唐代以及唐代以后至今仍被中國人奉為“茶圣”的一個人。

  這是一個怪異又令人敬畏的一個人。

  我們說他怪異,是他一生中有很多無法解釋的謎團。

  他三歲成為棄嬰,這就使遺棄他的家庭成了一個謎。我們至今也不知道他出生在一個什么樣的家族,更不知道為什么他在襁褓之中被養(yǎng)育到三歲之大才被遺棄,是生活困苦,無法養(yǎng)活他?還是家庭遇到了無法想象的變故,只能通過遺棄將他變相送人?

  被遺棄的陸羽是被龍蓋寺住持智積禪師在西湖邊拾到,將其抱回寺里養(yǎng)育。作為棄兒,陸羽又是幸運的。本來,智積禪師對他寄予厚望,不僅為他削發(fā),收他為徒,期望他以后能繼承佛家的衣缽。但隨著他年齡的增長,卻對整日的抄經念佛,暮鼓晨鐘產生了強烈的抵觸,終于在11歲時逃出寺院,跑到一個戲班里學演戲,作了優(yōu)伶。其實,他的長相很丑,又有嚴重的口吃,可是他卻能揚長避短,專演“假官”(即丑角),竟獲得了成功,在當時已小有名氣。

  陸羽在他少年時拒絕智積禪師為其安排終生為僧的原因,很大程度是他認為進入佛門“生無兄弟,死無后嗣,儒家說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場被后人評價為佛儒兩道之爭的大辯論,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陸羽對未來建立家室、有妻有子,得享天倫之樂的憧憬。但事實是,他一生都未結婚。雖然這其間,他與姿色秀麗的女道士李秀蘭相戀了二十年,但誰也搞不清他們?yōu)槭裁礇]能終成眷屬?

  陸羽一生對儒學、佛學、詩賦韻律等有很深的造詣,特別是以其豐富的茶學知識和高超的烹茶技藝在社會各界乃至朝廷享有較高的聲譽。正因為如此,當時的朝廷曾兩次詔拜陸羽為“太子文學”和“太常寺太祝”,但都被陸羽婉拒。以至后來研究陸羽的專家始終也搞不明白,為什么陸羽要兩次婉辭圣命,堅決不到長安做官呢?

  凡此種種,陸羽留給后人太多的謎。

  正是這個留給后人太多謎團的陸羽,卻在33歲時,歷經十年時間,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茶經》初稿。此后,又經歷了十年時間,特別是因編纂《韻海鏡源》(唐代著名的文學著作)時掌握了大量資料,對《茶經》原稿進行了一次大的修改和增訂。

  至此,《茶經》遂成定稿。公元780年,48歲的陸羽在友人的幫助下,將嘔心瀝血數(shù)十載的《茶經》正式刻印。第二年,唐朝的德宗皇帝召見陸羽,要他烹茶,皇帝品飲后,大加贊賞,封他為“茶圣”。

  《茶經》是世界上第一部全面論述茶葉和茶文化的專著。它主要論述了茶的本源、制茶器具、茶的采制、煮茶方法、歷代茶事、茶葉產地等。其內容詳實、豐富,語言流暢簡潔,篇幅極短,總共7000余字。自此,茶學成為一門專門的學問歷久不衰。

  《茶經》全書分上、中、下三卷,約7000字。從各方面總結論述了唐以前及唐代中期的茶學。

  “一之源”闡述了茶葉的產地、茶樹生長特征和茶葉的功能。

  “二之具”介紹采茶制茶的15種工具。

  “三之造”敘述了采茶的時間和制茶工藝等。

  “四之器”介紹了當時煮茶飲茶的26種器具和使用方法。

  “五之煮”介紹了煮茶的方法。

  “六之飲”說飲茶始于神農,聞于周公,盛于唐朝,并介紹了飲茶方法。

  “七之事”介紹了一些與茶有關的人和事及文獻。

  “八之出”介紹了唐代產茶的八大地區(qū)。

  “九之略”是說制茶煮茶的器具什么時候可以省略,什么時候不可以省略。

  “十之圖”是將以上九方面的內容以白絹繪成圖,看起來一目了然。

  《茶經》的內容豐實,是一部茶葉百科全書,它涉及生物學、栽培學、制茶學、分類學、生態(tài)學、藥理學等等?!恫杞洝愤€記載了唐朝以前的神話、寓言、史籍、詩賦、傳記、地理等書籍,是中國古文化的寶庫。

  《茶經》是中國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學經典著作。它早于日本的第一部茶書《吃茶養(yǎng)生記》(日本的榮西禪師于1191年出版)411年,早于《茶葉全書》(美國威廉.·烏克斯編寫,1935年出版)1155年。這三部茶書被稱作世界三大茶葉專著,是茶書中的經典。

  我們在這里之所以提到陸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陸羽所處的時代——唐代。唐代,是中國人最引以為豪的一段歷史時期,也是中國漫長的歷史發(fā)展中少有的幾個鼎盛與繁榮時期之一。我們說一個時期的鼎盛與繁榮不是單指某一項或某幾項的強盛,而是百業(yè)的興盛。在這百業(yè)中,就包括茶業(yè)的興盛?,F(xiàn)在的茶葉史學家們在追溯中國茶葉歷史的發(fā)展中,普遍有一個共識:茶業(yè)在唐代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即史稱——茶業(yè)興于唐,盛于宋。

  “茶,興于唐”不是史學家們的猜想,它是由幾個標志性事件構成:

  一是唐代開始正式開征茶稅(也稱“茶政收稅”),說明茶葉生產與交易已進入相當?shù)囊?guī)模;

  二是邊疆的茶馬貿易,使茶葉成為對外貿易的主要產品之一;

  三是茶葉作為貢品出現(xiàn),反映它的社會地位與皇家的重視程度;

  四是茶學專著《茶經》的出現(xiàn)。它的意義在于:《茶經》不僅是一部專門論述茶事方面的專著,更重要的是向我們昭示另一種真理:任何一個重大歷史時期,往往都和一些重要的歷史人物與重要著作相聯(lián)系的。《茶經》——當然也包括陸羽本人,既是這個時代的產物和標志,又是這個時代的高度與深度。

  有一點,或許是茶葉史學家所忽略的,那就是陸羽也是中國第一個茶膏發(fā)現(xiàn)者,或者稱為啟蒙人。這或許是一個新的提法。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陸羽是中國茶葉史上第一個將茶葉中出現(xiàn)的“膏”(茶葉加工后出現(xiàn)的膏化物質)記錄在《茶經》里的人。

  讓我們先仔細品味這個“膏”字。最早,在中國的《說文解字》中,對“膏”字是這樣解釋的:“按,膏者,脂也。凝者曰脂,釋者曰膏。”古代醫(yī)學稱心尖脂肪為“膏”(fatintheheart),后又專指物之精華(essence)。如:膏髓(比喻事物的精華)。

  再后來,古代的中醫(yī)師們通過熬制的方法將動物或植物提煉出他們認為精華的東西,引申為藥膏。

  藥膏的出現(xiàn),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藥中的一大發(fā)明,它不僅成功地將動物與植物原始的固態(tài)形狀與內含的物質分離,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定的濃縮性,不管是內服或是外用更方便,藥性更高。

  陸羽恰恰是從唐代的制茶工藝中,發(fā)現(xiàn)了茶葉經加工之后自然出現(xiàn)的部分“膏化現(xiàn)象”。同時敏銳地感覺到這個“膏化現(xiàn)象”與中國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的藥膏有相似之處。于是,破天荒地第一次將這種物質冠以“膏”的名稱記錄在《茶經》里。

  陸羽發(fā)現(xiàn)的這個“膏”與當時唐代制茶工藝有直接的聯(lián)系。

  因為唐代制茶與我們今天的制茶方法有很大的差別。那時的制茶工藝幾乎是以蒸青餅茶為主。陸羽的《茶經》主要描述的也是唐代餅茶的制作方式。我們說“茶,興于唐”,也是以蒸青餅茶制作工藝的成熟為代表的。

  陸羽在《茶經》中,對這種餅茶制作工藝高度概括為十四個字,即“采之、蒸之、搗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

  “采之”就是采茶;

  “蒸之”是將采回的鮮葉用釜蒸熟;

  “搗之”是將蒸熟的茶葉未涼前放入杵臼中搗爛,成為茶泥;

  “拍之”是將茶泥倒入模具中加以拍擊,使其緊密堅實,不留縫隙;

  “焙之”是將入模的餅茶解出,用烘焙的方法將餅茶烘干,防止發(fā)霉;

  “穿之”是將烘干的茶穿成一串,便于運輸和計數(shù);

  “封之”則是將茶葉成品用特有的貯藏工具進行貯藏。

  當然,陸羽雖然只用寥寥的十四個字就將唐代的餅茶制作工藝給予高度概括,但內中包含更深層次的工藝環(huán)節(jié)及要求卻不是我們今人簡單的幾句話就能詮釋的。

  我們只知道陸羽倡導的制茶方法,對后來的兩種茶產生很大影響。

  一是云南的普洱茶。無論是傳統(tǒng)的餅茶制作工藝還是今天的渥堆發(fā)酵的熟茶,我們都可尋到陸羽制茶的思路與蹤影。

  二是日本的蒸青酶茶。它是唐代由中國傳入日本的制茶方法,也是日本至今仍然保留著最貼近唐代的制茶方法之一。

  讓我們再回到陸羽制茶的這十四個字。

  這里有與茶膏相關聯(lián)的幾個工序。這其中——“蒸之、搗之、拍之”三個工序是與“膏”的出現(xiàn)有直接的關系,因為這三個工序極易將茶葉中的部分茶汁與纖維物質分離,在空氣氧化作用下,使溢出的茶汁出現(xiàn)膏化現(xiàn)象。

  陸羽在他所處的年代已經發(fā)現(xiàn)這一現(xiàn)象,并在《茶經》中多次提到“膏”字,他認為在餅茶的加工過程中應“畏流其膏”,意思是如果把“膏”擠壓出去,會使制成的茶餅表面像籮篩,形狀枯干。他認為最好的餅茶應是“含膏者皺”,即是將茶葉中的茶汁與茶葉擠壓出來,又不遺失,仍然附著茶葉表面,經過空氣氧化后,使茶汁形成的膏狀物質存留在茶葉之間。這就使餅茶的表面由于“膏”的生成,形成皺紋狀。因此,在唐代,陸羽認為的好茶表面上一定是“含膏者皺”,這是唐代鑒別好茶的一條標準。

  陸羽在《茶經》中最推崇的好茶是“胡靴”。其外觀如胡人的皮靴,有細膩的皺紋狀,就是“含膏者皺”的典型代表。

  需要指出的一點是,雖然陸羽從制作餅茶中發(fā)現(xiàn)了茶汁溢出后出現(xiàn)“膏化”現(xiàn)象,并認為這個“膏”是茶葉中的好東西,但他沒有將茶汁與茶葉中的纖維物質徹底分離,而只是讓“膏”仍然保持在茶餅的表面,與后來真正意義上的“茶膏”還有一定的距離。

  但不能否認的是,陸羽的發(fā)現(xiàn)對后人起到了極大的啟示,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一詞竟悄然出現(xiàn)了。

  據吳任臣《十國春秋》記載,早在南唐閩康宗通文二年(公元937年),就有貢品茶膏進獻,即“貢建州茶膏,制以異味,膠以金縷,名曰耐重兒,凡八枚”。從這段文字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

  第一,“茶膏”名稱正式出現(xiàn);

  第二,外部用金絲芽裝扮,顯示貴重;

  第三,數(shù)量極少,只有八枚,而不像其他茶葉以多少擔計算,凸顯稀少與珍貴;

  第四,茶膏一亮相,就作為貢品出現(xiàn)——具備一種顯赫的身份。正是由于這種特殊的尊貴,使它在當時的貢茶中處于上品,被納入史書的記載之中。

  需要補充的是,中國的貢茶始于唐代。唐代的貢茶分為民貢與官貢兩種。

  所謂民貢是由地方官吏將上等的好茶主動向朝廷進獻,屬于土貢性質,據《新唐書·地理志》記載,廬江郡(今安徽合肥、六安一帶)在武德三年(公元620年),也是唐王朝建立后的第三年,向朝廷進貢茶葉,這在唐代尚屬首次;而官貢是朝廷直接設立貢茶院,官營督造,專業(yè)制作貢茶。大歷五年(公元770年),唐朝在湖州長興與常州宜興交界的顧渚山建立顧渚貢茶院。

  “茶膏”第一次亮相是沿著民貢這條線浮出水面的。

  應當指出的是,雖然陸羽之后的唐代出現(xiàn)了“茶膏”,仍然沒有脫離茶葉的原始形態(tài),都屬于“含膏”的性質。唐代《國史補》記載唐代官貢茶品有十幾個品目,其中“岳州邕湖含膏”就列其中。

  該文章轉載自《普洱茶膏》第一章。附:蒙頓普洱茶膏品牌頻道。

責編: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