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時期普洱茶膏

  清宮時期普洱茶膏!清朝乾隆年間,由于大鍋熬制茶膏存在品質(zhì)上的問題,加上皇室從飲用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遷入到清朝皇宮內(nèi)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宮東),并且在制作工藝上做了非常大的改進。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宮廷普洱茶膏,主要意義上是指清朝宮廷普洱茶膏。
 
  據(jù)介紹,我國普洱茶膏制作始于五代十國時期,史籍《十國春秋》就已記載南唐時期(公元937年前后),有貢品茶膏生產(chǎn)。云南土司以云南喬木大葉種茶葉為原料,采用大鍋熬制的方法,小范圍制作,形成普洱茶膏雛形。
 
  最初的普洱茶膏,通過茶馬古道傳播到西藏,迅速被西藏上層人物接受,成為上層貴族(包括活佛級以上的僧侶、宗教領(lǐng)袖)享受的特權(quán)物品之一,民間則禁止流通。之后,清朝皇室開始注意這一現(xiàn)象并接觸普洱茶膏。1729年(雍正七年),云南普洱茶團茶和茶膏開始向朝廷進貢。到乾隆年間,清宮御茶房開始制作普洱茶膏。御茶房在生產(chǎn)工藝上做了很大改進,普洱茶膏由貢品變成宮廷制品。
 
  宮廷制作的普洱茶膏成為茶中珍品,始終沒有在社會上流通。能夠得到它的只有一個途徑,就是皇帝每年拿出一部分賞賜有功大臣,而得到的大臣也輕易不舍得使用,只是把它當(dāng)成高級藥材存放,一旦身體不適時才拿出沖飲。
 
  清朝乾隆年間,由于大鍋熬制茶膏存在品質(zhì)上的問題,加上皇室從飲用安全性的角度考慮,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遷入到清朝皇宮內(nèi)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宮東),并且在制作工藝上做了非常大的改進。
 
責(zé)編: ddm123456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