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1玫瑰大益搶先品鑒(開湯帖)

  1601玫瑰大益搶先品

  ——這熟茶貴得有道理

  今年市道不好,大益在為救市努力。

  畢竟,大益還是有兩把刷子的。這不,這玫瑰大益在已經出了的廠貨、定制貨的鋪墊下,號稱“復制20年經典”,橫空出世,每件才28餅,配貨價超過4000+,人家網紅們是賺盡了眼球,玫瑰大益卻是賺盡了茶客的想象力!

  及至見到了真茶出現,各位老兄們(包括伍老師我老人家)都有“倒抽一口涼氣”的感覺——這包裝設計,評價就是兩個字:平庸!將之放到今年新出的兩個廠貨中間,只要不是色盲,還是能認得出來的;但單獨放開,估計很難一眼看出“啊,這就是玫瑰大益”了。

  毫不起眼的包裝設計

  但是,呵呵,只要這個“但是”一出來,大家都知道,那是“琴師金盆洗手”,彈夠了。要轉向贊了。

  不錯,但是,這個普通到平庸的包裝里,裝著的居然是一個使人驚艷的熟茶,我的意見是:玫瑰大益,貴得有道理!

  拿到手,通過“聞一聞”,就知道這么輕的堆味,肯定是老料新壓,大益繼續(xù)放大招啊。通過“看一看”,發(fā)覺餅面有少量金毫的遮蓋下,內里竟是同樣的料。通過“喝一喝”,且看我慢慢道來……

  金毫顯露的餅面

  一口料的內里

  品飲基礎數據:

  試茶時間:2016年8月3日,下午和晚上,一共喝了三次。

  試茶環(huán)境:“妮坦”過后,室溫宜人,風扇輕輕吹,好茶慢慢品。

  沖泡茶具:大益蓋碗,110cc;大益公道杯;柴窯的鈞瓷品茗杯。

  沖泡水質:市政自來水,用我目前最信賴的英國濾水器過濾過。

  沖泡水溫:剛剛沸騰

  投茶重量:8.6克,有點多,但都是有道理的。

  茶品形態(tài):撬散,醒茶不止大半天。

  沖泡次數:一共泡了12泡。

  沖泡方法:洗茶兩遍,蓋碗打開蓋子,靜置5分鐘。

  第一次喝,覺得很不錯,有點懷疑,就喝了第二次;覺得還是多喝一次比較保險,就有了第三次試茶。第三次試茶,還多了一個極具古風的、不遠千里跑到長洲島來跟伍老師學語文的高一的孩子,沒怎么喝過普洱,這個“文藝少年”對玫瑰大益的評語,咱們慢慢欣賞?

  通過三次試茶,我覺得玫瑰大益的品感,可分為三個階段:高峰階段,衰退階段,尾水香甜階段。

  第一階段:高峰階段,一共5泡。

  第一、第二泡:10秒。

  第三、第四泡:15秒。

  第五泡:20秒。

  第一泡湯色

  第一泡葉底

  第四泡湯色

  品感小結:

  1、水路細膩,堆味輕微。

  2、焦糖香相對突出,甜味顯著。

  3、茶湯厚度相當厚,粘稠感明顯。

  4、茶味飽滿,口腔里似乎有一層滑膩的、由茶湯形成的粘膜。

  5、“文藝小朋友”評價:一、有喝鮮奶的感覺;二、晃動杯子,好像有啫喱的形態(tài)。

  6、有鑒別出來的、令人舒適的陳韻。

  7、有輕微的澀——這不是輕發(fā)酵的結果是什么?

  第二階段:衰退階段。一共4泡。

  第六泡:25秒

  第七泡:30秒

  第八泡:35秒

  第九泡:40秒

  第六泡湯色

  第七泡葉底

  品感小結:

  1、茶湯開始變得明顯透亮,但,紅濃不變。

  2、厚度稍有下降,但相對于大益其他的熟茶來說,人家的第二泡未必就能跟這個階段的玫瑰大益的厚度相比。

  3、粘稠度同步下降了一點,卻也有顯著的粘稠感。

  4、茶湯越發(fā)的清香

  5、茶湯的甜度不變。

  6、觀看茶底,條索完整,看到有明顯的不同發(fā)酵程度的條索。照觀察結果,應該普通的傳統(tǒng)發(fā)酵的茶占五分之四,輕發(fā)酵的占五分之一。

  第三階段:尾水香甜階段。一共3泡

  第十泡:60秒

  第十一泡:120秒

  第十二泡:180秒

  第十泡葉底

  品感小結:

  1、香氣純正。

  2、厚度、粘稠度下降到尾水狀態(tài)

  3、尚未見水味

活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