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鑒別:年份篇

  “普洱茶鑒別”這個話題不太好寫。一是一己之見和喜愛,難免偏頗。二是如果不舉例說明,很難用具體茶品讓讀者去理解和對照。但舉例又會有褒貶之嫌疑。特別在等級鑒別這個話題上。既然想起這個話題,就寫吧,一起交流。如果不認同,您就一笑而過。

  普洱茶是后發(fā)酵的茶,其陳化過程更多的是菌類參與的發(fā)酵,是普洱茶有別于別的茶類最重要的特點。在后發(fā)酵的不同階段,普洱茶的風味會有不同的特點。這里把在實際存茶、品茶過程中的經驗分享。

  熟茶

  1-3年:因為渥堆發(fā)酵,發(fā)酵產生的不穩(wěn)定雜味和渥堆味會比較明顯。茶湯不清澈。如果發(fā)酵技術成熟,茶品質量選擇好,渥堆味相對會比較輕,比如:2013年今大福普洱的熟茶發(fā)酵,讓人誤認為已經有三年的陳期。

  4-5年:茶品陳化相對穩(wěn)定了,雜味明顯減輕,茶湯較清澈。但順滑度和甜度還未達到理想口感。如,2005年福今珍藏普餅,在2010年品飲時,大家覺得是一款可以喝了的茶,但還不是一款會經常想起來去喝的茶。

  圖為新熟茶湯色

  5-10年:變化比較穩(wěn)定,每年會感覺到茶的順滑度增強,甜度增強。茶湯開始透澈清亮。

  10年開始:茶湯中明顯感覺到一種米湯一樣的釅稠感,甜度更加明顯??诟许樆忻黠@的愉悅感。其陳化具體原理可以參看以前文章《普洱熟茶的功效》。還是拿2005年福今珍藏普餅舉例,在2015年開始,成了茶友的日常手邊品飲茶,順手就會拿這個茶喝了。

  圖為十年熟茶湯

  15年開始:明顯有一種透徹的感覺讓身體舒服,胃里有明顯暖貼感,體感很舒服。因為以前留下的大多數熟茶的茶葉等級不是很高,所以在口感上會有遺憾,滋味會平淡一些,口腔的愉悅度會差些。目前,等級較高的熟茶是2000年的“大白菜班章”熟茶,口感和體感都比較均衡。我自己喝過最老的熟茶是七十年代末的,存放良好的茶真是讓身體很舒服。在此,感恩資深茶友的分享,他對普洱茶幾十年的深愛,才讓我們有機會喝到這些茶。

  以上喝過的茶的葉底,均是柔軟有彈性,有光澤。如果發(fā)現茶底發(fā)黑發(fā)硬,一般是發(fā)酵過度,或者受過潮。

  生茶

  1-3年:有明顯清香味,茶湯黃綠,茶力直接,容易讓人產生饑餓感,稍過量還會引起低血糖。第三年的時候,還會有返青的現象,有類似青草的味道。這個年份的茶,大家很容易找到。

  4-5年:出現蜜香,茶湯呈淡黃色。茶湯開始變得柔和一些,但茶力依舊很強,霸氣不減,原來新茶本身的苦澀味依舊??梢哉?a class="brand-link" target="_blank" href="/pp/dayi">大益、福今、歲月知味等品牌2011年左右的茶比較。

  圖為新茶茶湯

  5-10年:茶力并沒有隨時間而減弱,只是在感覺上生澀感漸弱,茶湯醇和感增加,沒有了新茶高冷氣場,顯得親切柔和很多,茶力弱的人也容易接受了。打個比喻,和新酒老酒的區(qū)別一樣。可以用大益、福今、茶在堂體系的茶比較,選擇的范圍還是比較多。

  10-15年:喝過的很多茶,在第十年開始,變化比較激烈,滋味不穩(wěn)定,甚至會有雜味出現,然后,就有淡淡類似藥香的香氣出現,逐漸穩(wěn)定下來后,茶湯明顯在稠厚感上加強,體感上會有溫暖的表現,茶力弱的人也更加容易接受了。茶湯呈紅黃色,如果茶量大,或者悶泡時間久一點,茶湯出現亮紅帶褐色。十年左右的茶,可以選擇大益、福今體系的茶比較,級別不高的茶的價位還是很容易入手的。十五年的茶,價位會比較貴些了,一般也在大幾千的價位了,可以找有小量裝的茶嘗試,如茶在堂的“遠年竹筒茶”。

  圖為十四年茶茶湯

  15-20年:茶的澀感基本消失,茶湯紅亮,還是會看出褐黃色,不同于熟茶的酒紅色。雖然生茶的霸氣已去,但依舊是生茶的感覺,和熟茶是完全不同的滋味。老茶讓人體感發(fā)暖、胃里貼燙的感覺更加明顯。茶力強的茶,力度還是很足,比如“大白菜班章”系列的高端茶。90年代下關沱、97水藍印、2000年7042等可以作為一個嘗試選擇。

  20-30年:這個時期的茶品,可以用干凈倉儲的88青做一個比較。茶湯紅亮,滋味柔和,老茶的氣場會讓人微汗細出,體感舒服。因為那個年代的普洱茶,在選料上并不精細,所以在口感上的愉悅度會略差一些。

  30年以上的茶:本人因機緣喝過的幾款,如大益廠樣品茶、干凈倉儲“紅印”。體感的感覺很舒服,有種放松的暖和,喝了后很想念。即使放了這么多年,還是生茶的口感,當然不會變成很多人想象的熟茶。

  年份的鑒別,一定是建立在干凈自然倉儲的基礎上。不同倉儲條件下,陳化的過程會有稍微的差別。受過潮和濕倉茶的鑒別,因為變化條件復雜,年份的鑒別會有一定困難。

  以上例舉的茶,不論什么年份,茶底均是柔軟有彈性,茶湯滋潤。如果茶湯顏色已呈紅色,而茶湯生硬,一定要仔細品評茶湯和茶底,因為存在造假的可能。

活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