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方程式】味覺語言的表達式

  早就聽說過“63方程式”,但這還是第一次抵臨現(xiàn)場,一泡茶,在經(jīng)歷一次次切身的體驗與味覺的拷問。在茶事紛亂的大背景下,大家都想在茶葉呈味上有所建樹,因為口感是消費者最直接的體驗,也是要讓這款茶走進自己生活方式里的第一理由。

  對味覺的認知,始終還是在一個正確的品鑒方法上通過經(jīng)驗逐步塑造起來的。中國茶品類繁復,又尤以普洱茶最為龐雜。原料、山頭、工藝、時間都將構成滋味的自變量。所以,構建自己產(chǎn)品的口感體系,本身就是對一個企業(yè)基礎設施的檢驗,是對企業(yè)家耐心和毅力的考驗。“63方程式”是認知產(chǎn)品的方法與工具,更主要的是在這個由產(chǎn)品方發(fā)起的對茶葉滋味的探索中,一方面以靈活的形態(tài)教育了消費者,另一方面也在促使企業(yè)內(nèi)部成員統(tǒng)一產(chǎn)品認知。

  5月2日是六大茶山“63方程式”的第76場品鑒會。品鑒兩個茶樣,熟悉“63方程式”的都知道,這兩個茶樣將會在什么樣的沖泡方式及品飲感受的交流中逐步形成那種刻骨銘心的印象。

  一到現(xiàn)場,主持“63方程式”的老師就開始介紹,今天將要品飲兩款云南的白茶。然后就開始按照“63方程式”的沖泡方式品鑒。茶樣一茶湯釋放的苦味彰顯了自身的獨特性格,因為在白茶里面,很少感受到這么濃強的苦味。茶樣二帶著典型云南月光白的風味特征,與此同時年份陳化后的藥香已經(jīng)開始顯露。

  品鑒完“63方程式”泡法下的兩種茶樣之后,大家便開始圍坐在大茶臺前由主持人引導做交流。很多參與品鑒的朋友都被茶樣一表現(xiàn)出的濃郁苦味給挫傷,于是將青睞的目光齊刷刷得傾注在了茶樣二上面。茶樣二陳化后馥郁的茶香與醇厚的口感給人印象深刻,六泡之中,又有微妙的香氣與滋味變化,這樣一來,茶樣一的苦味確實成了大家的接受障礙。而事實上,茶樣一的原料嫩度要高于茶樣二,茶樣一采用了更多的芽頭。

  大家討論完畢,主持人公布答案。事實上茶樣一不是六大茶類里面的白茶,它叫“佛海白毫”,是普洱茶。在福鼎白茶里面有白毫銀針,所以“白毫”兩字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誤解。在今天的“63方程式”品鑒會上,有很多六大茶山的新員工,他們都是剛剛進入到茶的世界,所以率先接受一次有組織有策劃的“混淆視聽”是有深刻意涵的。在眼下事茶,最忌諱的就是人云亦云,很多急功近利的表達,或無心或有意或多或少的在混淆視聽。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已經(jīng)不再建立于語言之上,所以更多的茶人選擇了讓茶自己來表達,無需多言,直接開湯品鑒。茶湯在味覺上的呈現(xiàn)會將言外之意干凈利落的表達清楚。

  那款“佛海白毫”是2006年壓制的餅茶,12年的干倉轉化,苦味已逐漸消退。今天選取這款茶出來比對品鑒,事實上也是讓大家對干倉普洱茶有一個現(xiàn)實印象,擺脫那些純觀念性質的猜測。茶樣二是陳化了12年的月光白。上片白,如皎潔的月光灑在茶的葉面上;下片黑,如森森黑夜藏著無數(shù)待人探索的秘密。

  味覺記憶是邂逅驚喜之后的追索,口感經(jīng)驗是重復體驗之后的自覺塑造。經(jīng)驗需要時間的保留與守望,所以在口感經(jīng)驗上,“保守”是一個褒義詞,就是把簡單的事情重復的實施,把反反復復之間涌現(xiàn)出來的經(jīng)驗沉淀下來,分享出去,達到具有普遍性的共鳴。關于口感經(jīng)驗的分享最為熱鬧,但大多數(shù)還是在驚喜的層面戛然而止,缺乏體系化塑造的過程。很榮幸,我在“63方程式”的實施里感受到了一個味覺語言的體系正在逐漸形成。

?

活躍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