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是茶具更是藝術(shù)品,該怎么欣賞?

  紫砂壺作為中國茶具中的名器,有其與眾不同的特性。
 
  而紫砂壺的制壺人,更是把紫砂壺當做一件藝術(shù)品來打造,讓泡茶的人在享用紫砂壺泡出的茶湯之余,能夠欣賞到紫砂壺獨一無二的藝術(shù)美感。
 
  那么紫砂壺又該如何欣賞呢?今天就以經(jīng)典的西施壺為例,講講欣賞紫砂壺的藝術(shù)學問。
  1|高度凝練,絕非一日之功。
 
  孔子云:“仁者,不憂不懼。”
 
  仁者是怎樣的人?對常人來說,論述這個問題不知道要用多少篇幅。而對于孔圣人來說,只需要簡簡單單四個字。
 
  無憂無懼,絕非掛一漏萬。常人千言萬語都說不清、說不深的東西,被圣人的四個字囊括萬類。要言不煩,豈是易事?
 
  紫砂壺千姿百態(tài),在眾多經(jīng)典的造型當中,最簡約、最凝練者當屬西施壺。
  西施壺圓潤小巧,從上往下看,像浩瀚無邊的蒼穹,又像古代帝皇的黃羅蓋傘,嘴頭特短,壺把倒掛,憨態(tài)可掬。
 
  西施壺的線條簡練俊美、大氣寬懷。以壺鈕中心的透氣孔為起點,一條弧線舒緩地向外延伸,先緩后激,到壺體的三分之一處,峰回路轉(zhuǎn),到圈足嘎然而止,平底作結(jié),不見一點交界之痕。
 
  這種線條的構(gòu)思,是何等的高妙,難道是一日之功能達到的嗎?
 
  2|化繁為簡,必經(jīng)千錘百煉。
 
  從金文開始,中國的漢字有了真正意義的敘事內(nèi)容,到小篆、到隸書、到草書,中國書法一次又一次的飛躍,以繁代簡,以曲代直,不知經(jīng)過多少人、多少次、多少年的努力。
 
  從五百多年的紫砂歷史看,西施壺這件藝術(shù)品作品,也融匯著無數(shù)紫砂人的智慧和艱辛,凝聚著作者豐富而簡潔的藝術(shù)語言。
  就拿壺嘴來說,運用的是暗接法。最不易的就是處理吻合度和流暢度。壺嘴與壺身過渡圓潤,渾然天成,長度不到一公分的壺嘴,已經(jīng)縮小到了極致。
 
  可圈可點的獨特倒把,似西施挽起的發(fā)髻輕輕垂下,假使倒轉(zhuǎn)過來,美人美發(fā)飄逸的動感瞬間消失殆盡??梢妱?chuàng)作過程中經(jīng)過了多少推敲。
 
  3|看似簡單,實則最是困難。
 
  越簡單的東西,其實最難。在中國的文化領域里,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把二胡只有兩根弦、一張弓,卻演繹出無比深厚激蕩的音樂。一筆一墨,無需顏料,洋洋灑灑便是一幅山水畫。簡單嗎?不簡單。
 
  西施壺的壺蓋用的是截蓋工藝,以壺整體截取一段作壺蓋,簡潔明快,整體感強,壺蓋與壺口嚴絲合縫,外輪廓線流暢自然。
  再拿起一把西施壺,觸摸它柔和的線條、渾然一體的壺身,還會覺得它簡單嗎?
 
  初看平淡無奇,再看平中之奇。藝術(shù),就是這么耐人尋味。
責編: 吉星坦羅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