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茶》細說“茶人茶事”


  中國普洱茶網(wǎng)訊:近日,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以下簡稱《茶》)在央視播出后引發(fā)觀眾和網(wǎng)友的熱議,繼《舌尖上的中國》后,國產(chǎn)紀錄片再次以“一片樹葉的故事”直擊觀眾心靈。
 
  60多位茶人講述“喝茶那些事”
 
  據(jù)介紹,紀錄片《茶》從全球200多位茶人中精選出不同國家的60多位茶人的故事,通過他們的汗水、旅程、喜悅、哀愁、愛情、死亡、覺醒、蛻變來講述普通人眼中的茶以及茶對他們的影響。
 
  云南布朗王子蘇國文謹遵父親遺囑,將茶文化和民族的歷史緊密融合在一起;意大利人加博列拉·波尼諾千里來華,只為體驗好茶背后的甘苦;日本“趙雅芝”宮城美惠子收留殘障兒童,傳授他們茶道的本領;設計出中國第一臺木質手推揉茶機的中國最老茶人張?zhí)旄#?04歲高齡還在做有機茶;背負生活重擔的貴州采茶女韋學美遠赴福州采摘茉莉花……紀錄片《茶》從中外茶人的故事中,慢慢滲透出了一種“茶樣人生”。
 
  很多人并不知道,歷時兩年艱苦拍攝完成的《茶》并沒有在第一時間與觀眾見面——正如茶需要靜心泡制,紀錄片《茶》也在沉淀中散發(fā)出了屬于自己的獨特韻味。在開播前,出品方選擇了大連、北京、成都、昆明和廈門五站開設茶會,邀請專家學者和普通觀眾“挑刺”。
  該片總導演王沖霄告訴記者:“我們的茶會是一個學習交流的平臺,我們既聽贊、更聽批,以謙遜的態(tài)度聽取各方意見,修改完善后再正式播出。專家學者的建議可以確保紀錄片的專業(yè)性。普通觀眾的意見也難能可貴,因為這個片子是給老百姓看的,茶是老百姓最熟悉的茶,故事是普通人的故事,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吸納他們的意見,才能做出觀眾愛看的片子。”
 
  一位愛茶的觀眾看完片子后說:“這個片子比較接地氣,它的受眾面是大眾,可能很多人一生都不喝茶或者只把茶當飲料喝,他們不知道茶背后蘊含了這么多的故事,也沒機會了解茶的歷史演變和在全球的發(fā)展。這個片子可以讓人們了解茶有不同的茶文化和品飲方式,所以整個片子比較有深度,故事也接地氣,很有現(xiàn)實意義。”
 
  在紀錄片《茶》中,觀眾將看到最自然最淳樸的制茶之人與飲茶方式,一片綠色的茶葉和一個簡單的人,就是最真實的“茶精神”??倢а萃鯖_霄坦言:“不管是專研茶藝的茶人,還是簡單飲茶的普通人,在茶的面前都是平等的,我們希望通過紀錄片《茶》告訴大家,每一個人都有追求美好事物的資本與權利,而無關身份與地位。”
  紀錄片迎來發(fā)展“黃金期”
 
  前不久,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fā)了《關于做好2014年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jié)目編排和備案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按周計算,電視上星綜合頻道平均每天6:00至次日1:00之間,至少播出30分鐘的國產(chǎn)紀錄片。這項規(guī)定無疑將對國產(chǎn)紀錄片的創(chuàng)作、發(fā)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自《從舌尖上的中國》到近期熱播的《茶》,加上已在全國地面頻道開播的《紀錄中國》,國產(chǎn)紀錄片似乎正處在一個“黃金年代”。一位業(yè)內人士指出,國產(chǎn)紀錄片要擺脫“小眾化”“精英化”印象,做大做強,除了要學習國際先進紀錄片制作經(jīng)驗外,更要加強自身品質的提高。而細心的觀眾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是《舌尖上的中國》還是《茶》,國產(chǎn)紀錄片的敘事風格、表現(xiàn)手法正在悄悄發(fā)生變化,以一種更加能夠打動人心的方式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
 
  除了優(yōu)秀紀錄片的不斷涌現(xiàn),播出平臺的擴大也使國產(chǎn)紀錄片制作人的信心不斷增強。目前,《紀錄中國》已在全國70家電視臺同時開播,導演兼制片人梁仁紅女士表示,“隨著紀錄片制作的不斷精良,以及拍攝越來越多的具有國際水準的紀錄大片的需要,紀錄片的投資也將越來越大,單靠紀錄頻道一家委托定制,對于耗資巨大的紀錄大片來說已不可能,所以就需要更多電視臺以及各種社會機構的投資。因此,《紀錄中國》的開播也有利于使紀錄片的投資、創(chuàng)作、播出形成良性循環(huán)。”
責編: 深水魚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