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現(xiàn)在又說古樹新茶好?越陳越香是不是真的?

  對普洱茶越陳越香的認知,是從普洱茶消費地引發(fā)的一種觀念。

  在晚清的時候,販賣茶到南洋的馬幫就發(fā)現(xiàn),越是老的料,在南洋越受歡迎,價格也越高。這種消費地的品飲習慣,在1994年,被鄧時??偨Y成“普洱茶越陳越香”的價值觀。

  路易·德拉波特的版畫

  普洱茶此后的發(fā)展,把“越陳越香”的金融屬性放大,即越陳越貴,之后普洱茶進入藏家的“小號時代”。比如“紅印”“綠印”“藍印”“黃印”“88青”。這些云南普洱茶廠早期生產(chǎn)的茶,在生產(chǎn)地難見蹤影,他們分散到全球各種藏家手中,以香港,臺灣地區(qū)為首的商人進一步做大了市場份額,在真假老茶混戰(zhàn)的近20年間,普洱老茶價格持續(xù)走高。

  2006年,寧洱縣舉辦了第一屆百年普洱品鑒活動,當時一餅所謂的百年同慶號,市場價一餅不過2萬元,不到5年間暴漲到100萬元一餅。

  對老茶身份的質疑從未間斷,云南普洱茶專家鄒家駒在與臺灣商人的數(shù)次博弈中勝出,許多新商人對“太有年份”的普洱茶將信將疑,但巨大的利益又促使他們投入其中,成為老茶產(chǎn)業(yè)的合謀者。

  2007年普洱茶終于因為過度炒作而崩盤,茶商們進入了新一輪的反省。

  鄒家駒《漫話普洱茶》

  2009年,普洱茶原產(chǎn)地云南啟用了用古樹新茶狙擊老茶的新理念,這一回,新茶市場消費量被空前放大。越陳越香談普洱茶越老越好,也值錢。古樹純料回答的卻是,既然古樹茶本身就具備“老”的特性,為什么不能價格一次到位?之后古樹茶的價值在品飲和買賣上數(shù)次被放大,到了2014年,簡直是形成了“無古樹,不純料,不開店”。

  在科學層面上,沒有任何一個科研機構拿得出普洱老茶以及古樹純料比臺地茶更有營養(yǎng)價值的報告,這兩者只好更多在品飲的藝術價值上發(fā)力。比如,都強調(diào)稀缺性。古樹普洱茶還迎合了中國食品安全的大環(huán)境,古樹茶不施肥不打藥,在心里暗示的層面上,喝起來更放心。

  茶山的生態(tài)龍成茶行供圖

  在中國,沒有哪一類茶會像普洱茶這樣缺乏完整的表達,主要原因在于,普洱茶的話語被歷史、地域、人群以及商業(yè)稀釋,顯得零散而混亂。

  具體而言,典籍與歷史中的普洱茶與當下所言的普洱茶,并非一種承接關系;普洱茶的原產(chǎn)地以及其主要消費地的人群長期以來各自表述,難以取得共識;而商業(yè)力量的崛起,則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普洱茶的面貌、工藝乃至存在形式,這些都增加了對普洱茶的認知成本。也因為如此,普洱茶反而顯得魅力四射,讓人橫生重塑欲望。

  普洱茶殺青詹本林供圖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