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行業(yè)的春天在哪兒?(二):茶企、茶商玩轉差異化

  本篇繼續(xù)為茶友們解答上篇《茶行業(yè)的春天在哪?(一)》提出的問題。所有的商家都知道,品質差異化是產品成功的制勝法寶之一。對于普洱茶來說,雖然產地在云南,但最前沿的銷售市場卻在遠隔千里的廣州芳村,怎么做品質差異化使自己經營的產品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呢?
 

  這個難題并沒有難倒茶商。由于茶葉是天然植物,不像一般商品按配方制作便會有相同的口感,它受種植環(huán)境、加工工藝技術等因素影響,成品的品質也必然有差異。聰明的普洱茶商們開始把茶葉的口感進行細分,比如把香氣劃分為蘭花香、梅子香、棗香、陳香、荷香、參香、木香、樟香等,甚至把樟香細分為青樟香、野樟香……
 

  除了把不同的香氣細分以外,口感細分也是必須的,回甘強弱、苦澀強弱、甜度、濃度、稠度等。按工藝劃分為拼配茶和純料茶,還能劃分成機壓茶和石磨壓茶。原料從原來以大產區(qū)為劃分細致到山頭甚至村落,再把同一個產地村落的原料按種植方式細分為臺地茶、野放茶和野生茶。把不同樹齡和形態(tài)的茶分為古樹茶、大樹茶、喬木茶等,而古樹又按樹齡分為幾十年、百年、幾百年甚至千年。
 

  按樹木的生長環(huán)境分為背陽面和背陰面。在以上種種的劃分后重新組合,變化何止千萬,就此產品差異化問題徹底解決!而這等細致的背后,并不是學術科研研究,而是為了更好地把茶葉推銷給消費者以賺取更高的利潤。雖然有些聰明的消費者知道這當中的貓膩,不但不反感,反而去附和商家這些行為,因為這些人明白幫助商家把茶葉價格往上推,茶葉升值了對自己也是有利益的。久而久之無論商家還是茶客在這套繁復而又主觀的標準下也開始混亂了。到此,整個普洱茶市場就徹底進入混亂狀態(tài)了。
 

  在這樣一種營商氛圍下除了普洱茶商,其他的茶商和茶企也開始思考和模仿這種做法,消費者也無法甄別茶葉的品質的優(yōu)劣。茶商賦予的各種名目以外,還有個別茶商把劣質的茶葉以次充好??偠灾?,對于一般人而言,茶葉變成了一個只有不同特色而很難分辨好壞的東西,消費者一直處在混亂的消費環(huán)境當中。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