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說茶】你手里的普洱茶為什么不會越陳越香?

  越陳越香是普洱茶獨有的一個特質(zhì),也是一個專有性極強的概念,在我國所有食品標準里面,包括酒類,只有普洱茶是唯一的在存儲期上注明“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長期儲存”的食品。所以,越陳越香也就成為了普洱茶的專有名詞。當然,越陳越香也正是普洱茶的核心價值所在。

  “越陳越香”是普洱茶陳化過程的形象化描述,是普洱茶整體架構(gòu)中的一環(huán),它的核心內(nèi)容是陳化的機理,“越陳越香”是普洱茶陳化機理的另一種語言表述。“越陳”是時間概念,“越香”是品質(zhì)概念。普洱茶陳化的過程,是普洱茶最后—道加工過程,是品質(zhì)提高或再造的關(guān)鍵。
  很多人或許對普洱茶的越陳越香都嗤之以鼻,認為“越陳越香”僅僅是普洱茶市場的營銷行為。因為,當他們把從茶店老板或者泡茶人那里聽來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后,發(fā)現(xiàn),這些知識并沒有使得自己手里的普洱茶變得越陳越香,所以很多人把矛頭指向了普洱茶本身的品質(zhì)上面。
  其實這些知識并非無用,只是這些所謂的“知識”有的過于片面,有的則比較單一,缺乏專業(yè)性。所以當大規(guī)模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后,很多人就自然的把越陳越香理解為市場銷售行為。
  越陳越香的說法,始見于明代,大理白族進士李元陽記述:“藏之年久,味愈勝也”。到了明國六年(1917年)《路南縣志》中贊嘆:“藏之越久越佳?!堵纺峡h志》所述為云南小葉種茶,是早期大理七子餅的原料茶。到了解放以后,上世紀80年代左右,云南茶葉進口總公司從香港了解到,很多香港人喝老茶,云南人在書里第一次用到“普洱茶越陳越香”這句話。(關(guān)于普洱茶的香港之行,請移步到《普洱茶的香港史》中了解詳細)。到了1993年,云南在思茅市(今普洱市)召開首屆普洱茶國際研討會,鄧時海先生發(fā)布了論文,論文再次提到了“普洱茶越陳越香”的概念并加以說明,這一次,是對傳統(tǒng)的繼承,也是提煉與弘揚,96年這篇論文成書。
  2004年簡體字版《普洱茶》一書在大陸出版發(fā)行,老茶之風興起。隨后鄧時海先生、耿建興先生合著的《普洱茶續(xù)》出版發(fā)行,大力倡導: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這個觀念深入人心,對普洱茶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圖為鄧時海先生
 
  事實上,自有茶以來,以綠茶為主流的中國飲茶風尚,向來追求的都是新鮮自然的茶。比起來,從明代至今,文獻記述寥若晨星,但卻不絕如縷的老茶風尚,直到今時方為世人普遍所知。
  在2016年東正春拍賣會上,經(jīng)過場內(nèi)外多輪瘋搶之后,最終藍標宋聘號普洱茶一筒七餅,重2287克,現(xiàn)場成交價880萬人民幣。紅標宋聘號普洱圓茶一餅,凈重306克,現(xiàn)場成交價260萬人民幣。在這次專場拍賣中,還有很多陳茶被天價拍出,而近些年來這樣的拍賣會還有很多的普洱陳茶被高價拍賣,或許這是從資本角度來衡量普洱茶核心價值的最好體現(xiàn)。

  因為茶性濃烈,普洱茶在新茶時期并不適合品飲,普洱茶從壓制成餅到作為日常品飲的茶品,大多都需要經(jīng)過數(shù)年時間的陳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普洱茶變得醇和適口,這也是上面所講,很多沒能讓自己手里的茶越陳越香的一個因素。
 
  普洱茶存儲陳化的本質(zhì),是普洱茶不斷發(fā)生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yīng),由此帶來的內(nèi)含物質(zhì)物理性質(zhì)和化學成分變化的一系列過程。變化的規(guī)律是有條件的,也就是說,越陳越濃越香一定是有條件的。
  通過存儲陳化,使茶葉內(nèi)含化學成分進行非酶促自動氧化,發(fā)生氧化、降解和轉(zhuǎn)化,引起褐色物質(zhì)形成和香味改變的過程。在茶葉倉儲過程中,類酯化合物氧化,產(chǎn)生揮發(fā)性成分-2,4-庚二烯醛等具有陳茶氣味的特征;多酚類化合物、氨基酸、糖類的自動氧化,形成茶褐素和黃褐色聚合物等;使普洱茶陳香顯露、色澤褐變、茶湯紅褐,苦澀物質(zhì)降低,滋味逐漸趨于醇和。
  所以,并不是說市面上所有的普洱茶都適合用來存儲陳化,普洱茶的越陳越香除了需要適宜的存儲環(huán)境外,還需要茶葉本身的品質(zhì)上佳才行,當然,好的工藝制程也是決定普洱茶最終成敗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
責編: 米渣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