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茶之地:易武古鎮(zhèn),尋找昔日輝煌之“瑞貢天朝”

  明末清初,普洱茶被朝廷的封疆大吏看中,送進北京城,獻給皇帝品嘗。普洱茶一入龍門,則身價百倍。據(jù)《普洱府志》記載:清乾隆九年(1744),普洱茶被宮廷正式列入《貢茶案冊》,規(guī)定貢茶品種為“芽葉、團茶”,普洱府每年撥出采辦貢茶的專款“例銀”。普洱貢茶沿貢至宣統(tǒng)三年(1911),歷時167年。
 
  貢茶初期采自古六大茶山,漸以易武茶山為主,加工也由初期思茅廳專設(shè)“茶店”,漸以茶商設(shè)莊、官府監(jiān)制為主,加工貢茶的茶莊一時名聲大噪,如易武茶商例貢進士修職佐郎李開基的“安樂”號茶莊、例貢進士車順來的“車順”號茶莊,因敬獻“易武正山七子餅茶”而于光緒二十年(1894)獲御賜“瑞貢天朝”匾額。因此,易武被譽為“貢茶之鄉(xiāng)”。貢茶大量入京,普洱茶在京城宮廷內(nèi)外獲得好評,聲名遠播,《普洱府志》中就有“普洱茶名重京師”、“譽享京華”的記載。
  易武茶被朝廷列為貢茶,指定象明茶區(qū)年繳貢茶15000老斤,易武茶區(qū)年繳貢茶66666老斤。為什么是一串的6呢?據(jù)說6,音同祿,是吉祥的象征,祿祿有福、祿祿大順,再因易武確是一個祥福之地,故連進貢茶量都這么有意思。自易武茶列為貢茶后,其茶葉的加工就更為細致。清人阮福《普洱茶記》中的記載更為清晰:“檢(閱)貢茶案冊,知每年進貢之茶例于布司庫銅息項下,動支銀一千兩,由思茅廳領(lǐng)去轉(zhuǎn)發(fā)采辦,并置辦收茶錫瓶、緞匣、木箱茶費。其茶在思茅廳本地收取鮮茶時,須以三四斤鮮葉方能折成一斤干茶,每年備貢者,五斤重團茶、三斤重團茶、四兩重團茶、一兩錢重團茶;又瓶盛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領(lǐng)銀承辦”。此記中還介紹了普洱貢茶的采摘時節(jié)、制做方法,即:“于二月間采蕊及細而白,謂之毛尖,以作貢,貢后方許民間販賣。采而蒸之,揉成團餅,其葉之少放而猶嫩者名芽茶。采于三四月者,名小滿茶。采于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圓者名緊壓茶;小而圓者名女兒茶。女兒茶為婦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兩重團茶也”。那時的采摘時節(jié)大體與現(xiàn)在相符?,F(xiàn)在制作茶餅也與那時相似,尤其是“女兒茶”這樣的餅形和重量至今依然延續(xù)著,我想這也許是國之制茶方式保留最長歷史的茶了。
  易武茶人根據(jù)朝廷要求,其采摘制作也更加精細。把茶葉采摘加工分為三等,即:鮮葉采回后撿選成芽頭、一芽1~2葉、對夾片單片葉。其芽頭稱蓋頭,一芽1~2葉稱尖子,對夾葉及單片稱二梭。蓋頭茶和尖子茶上繳朝廷,貢茶量未完成不允許上市。采芽茶時也有極高的“五選八棄”的要求,即:選日子、選時辰、選茶山、選茶叢、選茶枝;棄無芽、棄葉大、棄葉小、棄芽瘦、棄芽曲、棄色淡、棄出食、棄色紫。采辦貢茶的官差與茶山頭目,將按品質(zhì)要求上繳的干毛茶,交由制茶水平高的茶莊精心加工。當?shù)夭荒芗庸さ钠贩N,則將粗制毛茶運至普洱府由貢茶廠精制。
  其貢茶制作程序為:(1)泡芽,先用泉水浸泡漂洗;(2)殺青,用蒸具蒸茶殺青;(3)榨茶,蒸后迅速用冷水沖漂余熱冷卻,使茶芽保持綠色,然后先用小榨去水,再用大榨榨壓,去掉部分茶汁,以減少苦澀之味;(4)研茶,將榨好的茶葉置入瓦盆揉制搓條;(5)壓制,將揉搓好的茶葉用布袋裝好,再用模具壓餅、壓團;(6)烘干,用柴火灶燒制的烘房以微火烘干;(7)包裝,茶餅烘干后按要求包裝好待運。
  茶膏則采用粗茶為原料,經(jīng)泡葉、蒸茶殺青后,即在盆內(nèi)兌水研細,濾去殘渣,熬成膏狀。如此嚴格的選料和精致的加工,難怪深得朝廷喜愛,視為罕見名茶。據(jù)研究,清朝滿族祖先本是中國東北地區(qū)的游獵民族,食肉為主,進入北京成為帝王統(tǒng)治者后,整天養(yǎng)尊處優(yōu),特需一種消化功能極強的茶葉飲品來消除體內(nèi)的脂膩,而惟有普洱茶正具有這種特性和功效。于是女兒茶、茶膏等貢茶,深得帝王、后妃及貴族們的賞識,以至于慈禧必將普洱茶做為她最喜愛且必不可少的99件御用之物。于是加工貢茶的茶莊一時名聲大噪,易武茶就此成為了普洱茶中精品。
  貢茶不僅提高了易武茶葉加工的水平,更使易武成為茶人心目中普洱茶的朝圣之地,為易武打下了厚重的茶文化烙印。節(jié)選曾麗云《易武—古茶第一鎮(zhèn)》一書
責(zé)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