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說茶】香港老茶“堆積”,出路在何方?

  長期待在普洱茶原產地西雙版納勐海做茶,處于普洱茶供應鏈的源頭的勐海雖然每年有數以萬噸的新茶供應到世界各地,但這里基本沒有什么老茶,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以前的勐海只是一個加工集散地,茶葉的交易還是要到昆明或者廣州芳村等茶葉市場
 
  2、勐海本地的茶商在2000年以前主要還是供應原料給茶廠或外地茶商,很少自己留茶,那個時候的勐海還是一個非常落后的小縣城,有幾條街都數的清楚,本地茶商多數還處于求生存階段,不僅少有存茶的意識,存茶的資金積壓也是個問題。
 
  而香港則大不一樣,資本主義環(huán)境中的人先一步富裕起來,茶葉貿易,喝茶,存茶也是歷史悠久。和廣東人一樣,老百姓喝茶從一大早的餐桌上就開始了。近年內地經濟飛速發(fā)展,喝到稀有的老茶也成為了部分高收入人群的身份和地位象征,應市場需求,不少老茶從香港流入。
 
  同時香港獨特的高溫高濕環(huán)境,以及傳說中茶商的“做倉技術”,留存出來的茶不僅比昆明的“干倉”變化快,與毗鄰的廣東口味也不一樣,這也為香港的老茶和倉儲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于是,愛智求真的茶鮮森開始行動了!
  結束深圳茶博會茶鮮森從福田口岸過關來到了香港。剛換了港幣的茶鮮森笑得合不攏嘴……
 
  香港行開始:
  在香港提到茶文化是離不開茶餐廳的,蓮香樓是香港著名的茶餐廳之一,主人最早做蓮蓉包起家,至今近百年歷史。蓮香樓喝普洱的話一人一個蓋碗,比成都老茶館的蓋碗更大更厚實。
 
  茶葉比較粗老,當然也談不上什么品質,對于我們在熟茶圣地勐海做茶的人來講,平時肯定不會喝這樣的茶。但對于大眾消費者來說,熟普配合這樣的飲食習慣和氣候,還是非常合適的,有條件的就自己帶茶去餐廳咯。
  尖沙咀附近的新星茶莊是茶鮮森到訪的第一家茶莊,主人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做茶,柜子里擺著1900年開始各個年份茶,看得茶鮮森合不攏嘴。在這里喝了香港存儲的05年易武,和我們手上同樣年份西雙版納存儲的確實不一樣。
  下一個是林奇苑茶莊,資料顯示林老先生在香港1955年開始做茶,迄今為止60余年了。林老先生正在給我們泡了98年的勐海茶廠熟茶,先生說現在不怎么去茶山收茶了,山路不好走,主要去昆明。
 
  香港的茶莊不像內地有專門的茶葉市場,主要是街邊店,集中在上環(huán)皇后大道一帶,這里的工作節(jié)奏非??欤瑫r店租,人力成本遠高于內地,所以大家也非常講究效率,很多茶店甚至沒有泡茶的茶臺。不像在內地的茶店,大家坐下來一喝一下午,盡扯些有的沒的,最后還不買茶,哈哈。
  美香村也做了40余年,不過店里沒有泡茶的地方。店里有一個角落堆著茶葉。
  臨走的最后一天我們去了義安茶莊,之前讀過鄒家駒先生的一篇文章《姚記存茶》里面講述了義安茶莊的主人姚計先生選茶,存茶的故事。
 
  書中記載:
 
  “嫩芽存放時間久了會炭化掉,味兒也不好。原來嫩芽纖維度低,苦澀味不夠,做綠茶口感好,做普洱卻轉不出醇味。到車間觀察,如老嫩青茶同堆發(fā)酵,粗壯葉子還未發(fā)透,嫩芽已經燒了。”
 
  “姚老頭在香港有十多個存茶地點,他或租或買,全部是大樓的地層。倉里各類新老茶葉混雜堆放,從地到頂,見縫插針,堆得滿滿的,只有屁股大個地方周轉。庫房里沒有缸罐器皿,沒有空調更沒有除濕機,一切依自然而自然,只有老頭常在倉里翻來倒去折騰,連兒子都不讓進去。”
 
  從這兩段可以看出老一代香港茶人選茶標準和倉儲情況——選料相對粗老,存處地點較潮濕。
  姚記老先生在2000年走了,給我們泡茶的是姚老先生的兒子,現在也是爺爺輩的年紀了。老板說現在非常少收新茶原料了,因為以前存下的茶太多了,一批茶有十噸很正常,而現在香港的空間又非常貴。
 
  在這里買了半斤存陳放了“20年的易武熟茶”,準備回勐海和小伙伴們分享。
 
  茶鮮森香港行的思考:
 
  關于老茶品質——多數老茶底料不占優(yōu)勢:
 
  由于歷史原因,香港的茶莊普遍歷史悠久,隨便一家茶莊拉出來都是幾十年上百年的經營歷史,所以存有大量的老茶,不過茶鮮森有一些擔憂。
 
  一個是這邊的茶莊經營模式還非常老舊,例如內地非常流行的山頭古樹,柑普茶,香港基本沒有,還是以老茶為主,畢竟上輩人留下的老茶實在太多了。
 
  再一個我們知道很多老茶都是那幾個大茶廠出品,以前的老茶根本不講究古樹與否,大廠按等級收料,曾經一個布朗山的茶農給我講,為了把山上的古樹茶交到茶廠的收購點,還得把茶葉揉碎一點,因為古樹茶的條索太長,碎一點更漂亮,價格更高。在那個重產量不重質量的年代,臺地茶才是王道。
 
  現在越來越多消費者明白評判一款茶品質的維度已經不是單一年份的維度。產地,原料,工藝,倉儲,年份等是綜合的。而香港普洱茶的優(yōu)勢就是——年份。所以大家都“堅守”著。
 
  有時候,合適,可能比好與壞更重要。
  關于倉儲——合適可能比好壞更重要:
 
  很多人都說香港茶商會做倉,先濕倉存放加速轉換,再退倉后來拿銷售,如何如何,但有倉味的茶其實還是很多當地人能接受的,畢竟大家都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等待一款茶慢慢變老,生活在一線城市的消費者里源頭很遠,也沒有那么多時間去探究茶葉的真正的面目。所以給消費者結果就行,要老茶,至少要有“老”的味道!
  關于原產地的未來——勐海將成為很大的中期茶市場:
 
  我想再過十年,勐海將成為非常大的中期茶市場,一個是近些年大量的茶商,茶客往勐海涌入,勐海不再是簡單的加工集散地,大量的交易在這里進行。
 
  2000年后古樹茶的概念興起,很多茶商開始有意識的屯茶,所以再過十年,原產地將會有大量存放了10-20年的優(yōu)質中期茶出現,到時候原料又好,倉儲相對干凈,對于曾經“唯年份論”的消費者來說會是一種口感上全新的顛覆。
 
  所以廣東香港的倉庫里大量虛虛實實的“老茶”是否會有壓力?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