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說茶】易武茶的缺陷之美

  易武茶的騷香
 
  無論是歷史上的地位還是當今的名氣,易武茶算得上普洱茶中頂尖的一類了。對易武茶的形容,最常聽到的便是“湯香水柔”,其中湯香當然是指易武茶有“水含香”或“香在湯水中”的特點,不過后來卻聽到另一種奇怪的說法,說易武茶是“騷香”!
 
  剛開始易武茶喝的少,實在想不通騷香是什么香?香便是香,為什么還惡俗地加上個“騷”字呢?還有人更加過分,居然形容易武茶是“馬尿味”,馬尿什么味沒喝過,想必和第一次喝啤酒的口感有一拼吧?
 
  后來連續(xù)品了些不同片區(qū)不同年份的易武茶,您別說,還真有!個人理解:這個騷香是指有些易武茶在加工過程中由于某些環(huán)節(jié)沒處理好,成品新茶(或處于轉(zhuǎn)化期的年份茶)在品飲時,常伴隨有一些酸、餿、腥的不良氣味和滋味,這就是易武茶的“騷香”和“馬尿味”!
  易武茶的缺陷
 
  那么是什么原因讓易武茶授人以柄,得到這種不光彩的負面評價呢?說白了就是工藝缺陷造成的,主要是初制工藝。普洱茶的初制工藝看上去很簡單,無非就是:采、攤、炒、揉、曬5個步驟,核心工藝是“炒”,也就是殺青,說起來江內(nèi)茶代表易武做曬青茶的歷史比勐海早,即使斷代多年,沒道理炒茶技術(shù)還不如江外這些后起之秀吧?事實上,筆者在兩地初制場所多次考察對比發(fā)現(xiàn):兩地炒茶手法大致相同,勐海的炒茶師傅去炒易武茶,大多也會出現(xiàn)“騷香”!
  那么問題來了,炒茶沒毛病,難道是原料?
  易武茶葉底
  易武茶葉底
  勐海老班章葉底
 
  對照葉底一目了然:勐海茶葉底的色澤一致,少量的焦邊黑點屬正常;再看易武茶底:黃、綠、紅、黑可謂五花八門,其中更為醒目的是紅梗!難道是根紅苗正?
 
  好吧我們再看鮮葉:
  易武茶鮮葉
  勐海茶鮮葉
 
  兩種鮮葉對照,易武一芽三葉到一芽四葉的居多,勐海茶以一芽兩葉和一芽三葉為主,茶梗則易武的明顯長出許多,顯然,易武茶的持嫩度較高(關(guān)于持嫩度介紹,請參看拙文《“刀哥說茶”之普洱茶粗枝大葉好還是細芽嫩葉好?》)
 
  現(xiàn)在結(jié)論不難得出:易武茶正是因為鮮葉持嫩度較高,而且由于當?shù)夭刹韫さ牟涣剂晳T采來大量老葉和木質(zhì)化的老梗,殺青過程很難控制,普遍嫩葉殺熟而茶梗偏生,造成葉底中有大量紅梗,如果刻意避免,求全茶梗又會殃及嫩葉而出現(xiàn)焦糊,兩難之間選擇讓炒茶師傅們很糾結(jié),糾結(jié)的結(jié)果便是花雜的葉底和怪異的騷香!
  當然,不排除有經(jīng)驗的炒茶師傅在控制鮮葉投放量和鍋溫的同時,利用自己嫻熟的技藝能把茶炒透殺勻,但面對火速串升的茶價、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和眾多無底線的采茶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已是易武炒茶的常態(tài)了。
 
  易武茶的缺陷之美
 
  易武茶有缺陷,這種缺陷很難控制,然則易武茶因何還有那么多人追捧?
 
  存在必然合理,試過不同年份的易武茶,發(fā)現(xiàn)這種因缺陷造成的怪味,只在少數(shù)新茶和某些處于轉(zhuǎn)化期的茶品中出現(xiàn),大部分的易武茶,卻別有韻味!
  易武茶的香,絕不是什么“騷香”,而是湯香,是那種融在茶湯之中,沁于口腔喉部,裹進身體之內(nèi)的香!
 
  易武茶的柔,不是綿軟無力味同嚼蠟的白開,而是甜醇中含著天然濃郁蜜香的佳釀!柔滑細膩中藏著強勁卻內(nèi)斂的茶氣,協(xié)調(diào)飽滿的柔!
 
  更加難得的是易武茶的轉(zhuǎn)化,都說易武茶比其它茶區(qū)的茶轉(zhuǎn)化速度要快,儲存得當?shù)囊孜洳瑁潢惢Ч黠@。隨著時間的沉淀,易武茶的密韻也會日顯濃郁,強度逐漸增加,滋味趨向醇厚,甘韻持久,這就是易武茶的“柔中帶剛”。這一變化過程,恰如律動的音符。
  我想:“這難道是易武茶的缺陷造成?”這種缺陷是人為造成的,但卻不是刻意的,這與悲天憫人的晚清才子龔自珍筆下的人為造成的“夭梅病梅”的扭曲之美不同,恰恰由于人為無法控制,做到盡善盡美,反而促成了易武茶意外的缺陷之美!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