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聊茶】圖說國有林

  喝普洱茶和學習普洱茶的過程中,讓我越來越感到陸游的詩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重要和必須。書本上(網(wǎng)絡上)得到的知識終歸是淺顯的(不錯就好),如果要想認識事物的根本或事理的本質(zhì),還必須靠自己潛心的實踐,去探索發(fā)現(xiàn)。
 
  這幾年,在不同的店里,喝了不同說辭的“國有林”“高桿茶”,聽了太多的故事,網(wǎng)上、書上也搜索讀了許多文章,但仍然沒弄懂“國有林”“高桿茶”,甚至因“不識廬山真面目”交了不少學費。
 
  好在讀書時毛澤東主席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法國著名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記得較牢。2018年就給自己設計了個目標,弄懂國有林。好在屬云南人,又有版納茶山極少數(shù)民族兄弟幫忙,就盡量以圖的形式給茶友們分享認知,因國有林的茶樹很高,無法用手機、相機照下全景,有的只能采用攝像截圖方式,抱歉見諒。
 
  了解幾個概念
 
  1、國有林
 
  “國有林”本是指林權(quán)歸國家所有的林地。與普洱茶相聯(lián)系,就成了特指林權(quán)屬于國家所有的森林里的非常稀少的可以食用的那些茶樹上采摘加工出來的茶。
  (西雙版納的國有林,多數(shù)是原始森林)
 
  2、野生茶
 
  A野生型,未經(jīng)人工篩選、馴化的原始野生型茶。許多野生茶都是苦而不化、有的有微毒、有的會麻嘴、有的還會鎖喉,品飲容易導致腹瀉,所以野生型茶箐適合做茶品的較少。云南野生茶較多,特別是臨滄、普洱的深山老林中比版納還多,但多數(shù)是苦茶,不能飲用的,別見野就嘴饞。有毒不能喝的純野生茶不屬本文探討范圍。
  (長在橡膠地里的野生茶,能喝也不要喝。橡膠地大量使用草甘膦、硫磺粉)
 
  B野放型,人工栽培、馴化過的,以及它們的茶子茶孫,但是長期棄采,變成了野放的古茶樹。本文探討的茶品。
  (手機僅能照到國有林高桿茶樹的部分)
 
  3、叢林法則
 
  自然界里生物學方面的物競天擇、優(yōu)勝劣汰、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規(guī)律法則。在原始森林里得不到陽光、雨露、養(yǎng)料的植物就得死,被淘汰。
 ?。▏辛植鑵?,都長成了高桿)
 
  4、高桿茶
 
  按叢林法則在原始森林中拼命往上長,樹干筆直像水泥電桿一樣的茶樹。提請茶友注意:國有林茶、高桿茶并不都是100年以上古樹,絕大多數(shù)沒這個年齡,幾十年(3-6米高)的小樹茶占絕大多數(shù),古樹僅是鳳毛麟角的極少數(shù)。這也才符合叢林法則,老弱病殘就會失去競爭力。
 ?。▏辛植鑵?,雖小也是高桿)
 
  國有林中的茶樹形成的原因
 
  1、人工種植后的遺棄
  史料中記載的版納古六大茶山,原來是一個整體,從清初到民國前期基本保持了總體繁榮的態(tài)勢,最繁榮時期茶園的面積約為6萬畝,茶葉產(chǎn)量最高達1530多噸。其中攸樂土目管轄的攸樂茶山6000多畝、130多噸,易武土把總管轄的曼灑、易武兩大茶山2萬多畝、650多噸,倚邦土千總(后降為土把總)管轄的倚邦、曼莊、革登等茶山共3萬多畝、750多噸。
 
  后來因為,瘟疫械斗人亡茶留,搬遷后被拋棄,茶賤傷農(nóng)不愿再管理,路遠不劃算去采摘等等,這類屬于人工種植后,被人有意或無意放棄的。在改革開放后的林地確權(quán)時,沒被認領標注,就統(tǒng)歸在國有林中了。
 
  2、自然及動物幫忙的茶子茶孫
  現(xiàn)有古茶園的茶樹種子,被風吹、河流等自然力量帶走,有的被鳥或其它動物啄食遷移,種子在森林中異地發(fā)芽生根。
 
  這類茶樹種子因自然飛落動物幫忙,自然而成的茶樹,本來就生長在國有林中。
 
  國有林茶尋找與制成
 
  首先申明,如果不是當?shù)貥O少數(shù)民族(不是漢族、傣族、彝族)的、對原始森林無知或不熟悉的、要命的、不愿被重罰的,千萬不要有單獨進山尋找國有林茶的動機,否則屬于不要命了!
 
  1、進山尋茶
 
  一般都是帶上干糧先騎摩托后爬山路,離村寨10公里以上。
 ?。〝z像截圖拼圖→進山尋找國有林茶樹)
 
  2、找到國有林茶的認領
 
  找到國有林茶樹時
 
  1、先砍除茶樹周邊的雜草及棵子,但絕對不能砍樹否則要坐牢。
 
  2、搭好采茶架子。
 
  3、回村告知村里人,已有主→我的或我們的。有的是幾人一起合伙找到的。
 ?。俗⒏嬷@是我的方式1→砍草)
 ?。俗⒏嬷@是我的方式2→搭架)
 
  3、采摘方式
 
  1、拉彎樹采摘(高桿并非都是古樹)
  2、爬樹采摘
  3、搭架子采摘
  4、捆綁竹桿等輔助支撐采摘
  5、借助空中架子采摘
  我了解的采摘方式有以上5種。這方面我們的極少數(shù)民族兄弟絕對聰明,招數(shù)很多,可能還有其它方式。
 
  4、制茶過程
 
  1、采回的國有林鮮葉
  2、殺青前必須掐掉老桿及揀出老葉
  3、殺青
  殺青難度很大,因為葉片較薄,老嫩不一,對夾葉多。即使是老手,稍不注意就殺成了多是黃片。
 ?。▽A葉多、老葉多)
 ?。⑶鄾]掌握好,都成了黃片)
 
  4、搓揉
  5、日光暴曬
  6、檢出黃片
  7、成品茶葉
  品飲滋味
 
  口感屬于純主觀感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統(tǒng)一模式成忽悠了。我僅能說出我的感受,僅供參考。
 
  1、5個不同村寨的國有林
 
 ?。?)、3月31日采→真(親自到場、視頻。已于幾年前發(fā)現(xiàn),有幾年的采摘歷史了,具有國有林特征。)
  (2)、3月31日采→假(有茶葉無視頻,詢問民族兄弟,說是他朋友做的。再追問,是茶園邊沿樹林里的茶,見照片。非親臨,朋友也靠不?。。?/div>

 ?。ú鑸@邊沿樹林里的茶,算不上國有林)
 
 ?。?)、3月28日采→真(親自到場、視頻。但因是僅不到2公斤鮮葉,被殺青成了濃烈煙味,已屬廢品。3人勞累1天僅采得2公斤鮮葉,殺青還報廢了。一杯色香味俱全的國有林還真不容易?。?/div>

 ?。ㄟ@棵樹上采的近2公斤鮮葉,攝像截圖拼圖)
 
  (4)、4月16日采→真(親自到場、視頻。今年剛找到、采摘,國有林特征突出強悍。采摘方式的5張照片,均是此茶叢的。)
 ?。?)、4月27日找到并采→真(有詳實視頻、照片。但發(fā)現(xiàn)時已是春尾,葉片較老,滋味有些淡薄了。)
  2、外形
 
  墨綠色,細長條,葉很薄,對夾葉多。僅看干茶外形及泡開后的葉底,絕大多數(shù)人會認定這是夏茶(雨水茶)。
 
  3、個人的主觀品飲感受
 
  除第2種不是國有林,第3種被殺青報廢外,另3種屬于正常國有林,但口感各具特色,前已略述。下面僅陳述共性。
 
  1、濃烈的腥味野味
 
  動物、植物相通,吃過野味(動物、植物)也就容易理解國有林茶的野味,我的感受就是濃濃的腥味,特別是剛采摘下來時,一入口一個“腥”字了得,有人也稱“騷味”。
 
  這是國有林茶樹屬于自生自滅的野生狀態(tài),茶樹周圍植被純自然天然的原因。深山老林中泥土樹林彌漫的山野氣息突出。也正因為這一股強烈的山野氣息,深受老茶客們喜愛追捧。
 
  2、獨特變化的香型
 
  一入口是突出的草腥味,但馬上變?yōu)閺碗s的香型,先蜜香→帶有獨特深山老林的花草香,香氣持久并且留在嘴中舒服安逸。
 
  3、醇厚有層次的湯感
 
  剛制好的新茶,一入口清新之氣頓時襲來,微苦無澀,但很快就感到回甘生津的強烈,層次分明,勁揚質(zhì)厚,保留著原始氣息的國有林的確與眾不同。存放1月后轉(zhuǎn)化特快,易武味明顯,湯感飽滿,甜柔潤滑。
 
  4、喉韻深體感獨特
 
  喉韻幽深回味久遠,多伴隨著涼感。一般的古樹茶,茶氣強的個人的感受是后肩頰發(fā)熱腦門冒汗,但這3款國有林是先從小腹開始發(fā)脹后到膝蓋發(fā)酸,感受了古代茶首先作為“藥用”的突出特點。
 
  5、耐泡度高
 
  別看葉薄瘦長,但內(nèi)含物質(zhì)豐富,耐泡度極高,3款新茶均能泡到12泡以上。
 
  正確對待
 
  國有林普洱茶不屬于商品,能遇到品嘗是緣分,遇到了就品飲珍惜,嘗過就好!但不要刻意去追捧,市場商品的薄荷塘古樹就30多棵,而且每棵的量也極少(多為1公斤多),作為一般人的你我能占有?另外,并不是所有國有林的茶都能喝、都好喝。我品飲過的也就“4月16日采→古六山之國有林4”味最勝。了解真相方能有定力,少被誤導。
 
  結(jié)尾再用唐代劉禹錫的“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來表達:學會明辨是非是一個十分艱苦的歷程,但只有這樣,才會得出真知灼見!
 
  作者:回歸田園
 
  2018.05.27
責編: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