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門祝福丨千門燈火夜似晝,一壺好茶予君來

  元宵節(jié)的起源
 
  元宵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元夜、燈節(jié)。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游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這一夜就叫元宵。
 
  司馬遷創(chuàng)建《太初歷》,將元宵節(jié)列為重大節(jié)日。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一時?!端鍟?音樂志》曰:“每當正月,萬國來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門外建國門內(nèi),綿亙八里,列戲為戲場”,參加歌舞者足達數(shù)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jié)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遷,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
 
  鬧元宵
 
  正月十五鬧元宵
 
  元宵節(jié)和春節(jié)、中秋節(jié)一起被稱為中國民間的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被認為是春節(jié)最后的余韻,過了元宵,“年”也就結束了,今年的元宵節(jié)準備好“鬧”了嗎?
 
  元宵節(jié),一個世代相沿的習俗!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什么時候戊戌年春節(jié)算是真正過完了呢?那當然是要等過完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啦!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元夜、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每年正月十五,人們都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這就是辛棄疾當年元宵賞燈時留下的著名詩篇。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是我們世代相沿的習俗。
 
  又是“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一年元宵時,何人伴君詩與茶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
 
  關于元宵,固然傳說眾多,但元宵卻是中國獨有的味道。多少年來,無論異鄉(xiāng)游子,只要見了這圓圓滾滾的湯圓,便忍不住思念起祖國故鄉(xiāng)。仿佛兒時小巷里一聲聲“賣湯圓”的吆喝聲從未停歇。湯圓,象征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
  元宵吃罷,賞月歸來,沏上一壺香茶,與家人或三五好友一起聊天猜茶謎,不僅能益智身心,還能領略一些風花雪月閑情雅致。
  一隅寧靜
 
  端起、放下
 
  萬物終要回歸
 
  心靜了
 
  便知道坦然面對
 
  心之所向,茶香披靡
 
  空間雖小,心若有物,即是安住
 
  哪怕只剩一杯茶的空間
 
  裝下身心,回家團圓
  一個團圓的日子,我們本應回家與父母相聚一起,聽爸媽講講故事,坐在家里的小院子里與老爸喝喝茶,聽聽媽媽的嘮叨,再講講自己在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但是現(xiàn)實中我們有太多的無奈,因為各種原因,我們回不了家沒辦法與爸媽團圓,沒關系,爸爸媽媽會理解我們,但是記得給爸媽打個電話,好好陪媽媽說說話,爸爸的愛好就喝喝茶,記得滿足爸爸。
  相傳漢武帝時宮中有一位宮女,名叫“元宵”,長年幽于宮中,思念父母,終日以淚洗面。大臣東方朔決心幫助她,于是對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燒長安,要逃過劫難,唯一的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這天做很多火神愛吃的湯圓,并由全體臣民張燈供奉。漢武帝準奏,“元宵”姑娘終于見到家人。
  “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于孝”。孝,是一種感恩,是一種仁愛,更是一種純善。生命之恩,世間最大的恩情,于是父母也就成為了我們最應該感恩的第一個人;感恩,本就因一顆仁愛之心而起,而這份仁愛又有著太多的情不自禁、有著最是單純的善意。
 
責編: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