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樹普洱茶沖泡之操作篇


 
  繼續(xù)前幾期的話題,這次來談?wù)剾_泡古樹普洱的具體操作。操作大體包括,水溫,投茶量,出湯時間和沖泡手法等,都放在一起討論。關(guān)于水和器皿方面前面已有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歷史信息。
 
  目前通用的普洱茶沖泡與品鑒方式來源于閩南烏龍,經(jīng)由臺灣同胞的努力而引入普洱茶領(lǐng)域。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更加細致,至少能讓我們看到一款普洱茶的大致輪廓,所以在未形成普洱茶獨特的套路之前,仍是沖泡普洱的主要方式。但是這里面仍有很多細節(jié)沒有經(jīng)過推敲,未必適合古樹普洱的品鑒。下面簡單的談一談,詳細的內(nèi)容可以參考未來茗壽堂在這方面的專著。
 
  水溫
 
  水溫是一個影響非常大卻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因素。
 
  水溫的選擇和茶質(zhì)的特色和品飲者的傾向都有關(guān)系。如果你關(guān)注古樹香氣的豐富層次,口感的飽滿度,回甘的細膩和山韻的悠長,那么水溫一定不能太高,大部分茶的適宜水溫在80-85度,部分可以更高甚至超過90度,而部分則要控制在75度。如果溫度低于70度,會影響古樹的發(fā)揮,茶氣的運行也會受影響。
 
  不同的茶用不同的水溫,這聽起來有點玄妙,但這正是古樹普洱的豐富性所在,這也是茗壽堂為什么每款茶會有不同的建議溫度的原因。
 
  很多人習(xí)慣用沸水沖泡,其實和烏龍茶的工藝香不同,普洱茶的香氣細膩豐富,是山場等綜合因素的作用,除了少數(shù)茶勉強可為,這種方式對大多數(shù)茶來說都會掩蓋很多特質(zhì)。但是如果品鑒比較粗糙,只是注重所謂的霸氣,那么溫度的控制就不那么重要了。
 
  相對生茶來說,老茶的水溫可以更高些,但是需要有溫壺的過程來慢慢喚醒其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我們看似玄妙的東西,背后都和水溫有關(guān)。
 
  比如有人說一款茶在昆明泡比在沿海地區(qū)泡花香更明顯,這并非是空氣中有什么玄妙,而是昆明水的沸點比沿海地區(qū)低大約7度,昆明的沸水只要稍稍放置,就進入適宜泡茶的溫度。
 
  還有人講高沖的茶香氣更好,這也和高沖時水在空中降溫有關(guān)。同理出水沿著杯沿旋轉(zhuǎn)也和水經(jīng)過杯沿冷卻有關(guān)。當(dāng)然我不反對這些技術(shù)性的手法來豐富我們的茶藝,我只是希望沒有這些技藝的人也能喝到好茶。
 
  沖泡溫度和適宜飲用的溫度并不等同,單純從口感的角度,50-60度的飲品喝起來口腔最為舒服,但我仍然建議大家適應(yīng)更高的溫度,來感受更豐富的體感。
 
  投茶量
 
  投茶量仍然是因人、因茶而宜,太低顯然不利于品鑒,太高也會影響口感。按道理說如果單純追求體感明顯,加大投茶量應(yīng)該沒有問題,但實踐中過大的投茶量,體感不一定更好,這正是中和的道理。
 
  一般的古樹110ml蓋碗投茶5-7克,從口感的角度,苦澀度重的茶可以減量,苦澀輕的茶可以增加;老茶可以適當(dāng)增加,一方面為了體驗老茶的醇厚,另一方面老茶苦澀度下降,加量不會影響口感。如果不確定一個器皿的大小,可以根據(jù)泡開后茶葉所占器皿的空間比例來估計,新茶泡開后葉底占蓋碗一半或略多,老茶可更多至全部。以上只是從品鑒效果來看,當(dāng)然每個人口味不同,沒必要一致。
 
  出湯時間
 
  從古樹普洱品鑒的角度,見到的大部分人的出湯時間還是過長。千萬不要以茶葉評審的方式來泡茶,那只會掩蓋云抗(臺地茶主流品種)和古樹的差異,再好的古樹也會面目全非。
 
  一般來說,古樹散茶前幾泡可以入水即出,或者5秒內(nèi)即出。撬的餅茶根據(jù)撬的塊大小可以適當(dāng)加一點時間。當(dāng)然也要看具體的茶,比較緊結(jié)的茶比松泡的茶時間要長。隨著泡數(shù)的增加出湯時間也逐漸增加。
 
  為什么出湯時間這么短,因為古樹普洱是內(nèi)涵物質(zhì)最為豐富的茶品,浸出物比其他茶品多得多,你再按其他茶的出湯時間,就不合適了。
 
  和投茶量的道理類似,苦澀輕的茶或老茶可以適當(dāng)增加時間,苦澀重的茶則不能悶泡。
 
  前幾泡
 
  前幾泡的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前幾泡處理得好,打下一個好的基礎(chǔ),后面可以自由變化泡法。如果前幾泡處理不好,后面就很難挽回,這就是“緣起”的道理。
 
  節(jié)奏感
 
  沖泡過程不應(yīng)過急或過緩,過急品鑒得不充分,過緩人心容易渙散。一般品鑒一道之后,稍有停頓為佳。尤其兩三人品時,過快會對品鑒造成很大影響。
 
  品泉與茶點
 
  為什么要在品茶中間喝一杯水?主要有兩個好處,第一是清洗你的舌頭和口腔,消除品鑒疲勞;更重要的是,可以激發(fā)你的生津和口腔活力,你會發(fā)現(xiàn)水是如此甘甜醇和。
 
  一般來說,在品茶時不宜吃茶點,尤其是甜膩的東西,少量中性或微咸的無刺激性的東西無大礙,有時反而會激發(fā)一下口腔活力。在品茶之前不宜吃麻辣食品,舌面會遲鈍,喝茶澀感更重。
 
  手法
 
  手法上可說的東西很多,這也是茶道課程教授的內(nèi)容,茗壽堂還需要一段時間的沉淀,才會開啟這方面的因緣。我這里只提示兩個方面:外在的形式和說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要放松而專注,手法要流暢不要遲疑。能做到這兩點,就足可以泡一道好茶了。
 
  煮茶
 
  茶泡過之后可煮,這并非是新發(fā)明,而是最古老飲茶方式的延續(xù)。煮茶時需要注意加水適量,控制煮茶時間,煮出來的茶會更加醇厚。不僅老茶可煮,新茶也可以煮。內(nèi)涵豐富的古樹在泡到味減之后,都可以煮三次以上。
 
  其他沖泡方式
 
  除了上面這些,古樹普洱還可以有其他的沖泡方式,飄逸杯沖泡,保溫杯悶泡,冷水泡等等,不一而足,大的原則都是一樣的。只要理解了古樹普洱的特質(zhì),便可以靈活運用了。比如我出門有時會用泡了十幾泡的茶放在保溫杯里,經(jīng)過長時高溫悶泡,也可能會出現(xiàn)蓋碗和茶壺難以達到的驚艷效果,那正是無心成佳茗了。
責(zé)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