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歷史考究之唐朝

  
  千萬年以來,云南大葉種普洱茶能連綿繁殖至今,由最早的"野生型茶樹","過渡型茶樹"到適合于品飲的"栽培型茶樹",充滿著生命的力量。
 
  唐前
 
  商周時期
 
  云南的濮族人民已經(jīng)種茶,也有了茶葉生產(chǎn)制造,這是普洱茶最早有資料供推論和考據(jù)的.
 
  周武王于公元前1066年,率領(lǐng)南方八個小國討伐紂王。
 
  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巴志>有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魚鹽銅鐵,丹漆荼蜜……皆納貢之."巴蜀之師,是四川,云南,貴州三省的八個小族人民組成,其中有濮族人居住云南省境內(nèi)。
 
  今天云南省的兄弟民族中,相傳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等都是濮人的后代。再加上云南是茶的故鄉(xiāng),所以斷定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時期,云南的濮族人已經(jīng)生產(chǎn)茶葉了。
 
  三國時期
 
  吳普在他的<本草>一書中有記載:"苦菜一名荼,一名選,一名游冬,生益州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吳普所說的荼字,照文意就是茶葉,云南在漢朝產(chǎn)茶,已得到證實。
 
  三國時期"武候遺種",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農(nóng)歷七月二十三日打開了普洱茶史話。
 
  "茶山有茶王樹,較五山獨大,本武候遺種,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武候就是諸葛亮·孔明先生,相傳他在公元225年南征,到了現(xiàn)在云南省西雙版納自治州勐??h的南糯山.在他的<出師表>中曾經(jīng)提到"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就是進入了滇南的記載.孔明先生到了南糯山,是否真的種了普洱茶樹,并因而流傳至今,已不可考據(jù)了.然而當(dāng)?shù)匦值苊褡逯换Z族,深信武候植茶樹為事實,并世代相傳,祀諸葛孔明先生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
 
  1988年12月16日<云南日報>第三版的"閑話云南茶事"中有記載:"傳說三國時諸葛亮路過勐海南糯山,士兵因水土不服而生眼病,孔明以手杖插于石頭寨的山上,遂變?yōu)椴铇?長出葉子,士兵摘葉煮水,飲之病愈,以后南糯山就叫孔明山.又說普洱縣之東南有無影樹山,其莽枝山為孔明寄箭處,山有祭風(fēng)臺,山上有大茶樹是武候遺種,夷民祀之.又傳說云南六大茶山之一的攸樂山,也叫孔明山,當(dāng)?shù)鼐用衩磕贽r(nóng)歷七月二十三日為紀念孔明誕辰,舉行放孔明燈活動,稱為'茶祖會'。"
  唐朝
 
  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樊綽出使云南.在他所著的<蠻書>卷七中有記載:"茶出銀生城界諸山,散收無采造法.蒙舍蠻以椒姜桂和烹而飲之."據(jù)考證:銀生城為現(xiàn)今云南省西南部景東,思茅和西雙版納一帶地區(qū).這一帶地區(qū)已有產(chǎn)茶,并且行銷到五百多里路程外,洱海附近蒙舍(現(xiàn)今云南省巍山,南澗縣一帶)部落飲用.這證明了唐代時期云南已生產(chǎn)茶葉,并且有了運銷商業(yè)行為。
 
  至于銀生城當(dāng)時所生產(chǎn)的是何種茶葉,就無從考證據(jù)了.但是林云南的地理環(huán)境,以及古茶樹的研究,銀生城的茶應(yīng)該是云南大葉種茶,因為大葉茶種是云南的原始茶種,也就是普洱茶種.所以銀生城產(chǎn)的茶葉,應(yīng)該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記>中說:"普洱古屬銀生府.則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
責(zé)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