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痷茶

  時至今日,蒸青法制茶已經(jīng)很少使用了,餅茶、末茶也很少見,用茶釜煎煮茶湯的“煎茶法”也久已失傳,感嘆之余,卻發(fā)現(xiàn)“痷茶法”竟然很適合當(dāng)今茶品,無論綠茶、烏龍茶,或者紅茶、花茶、普洱茶,用“痷茶法”沖瀹出來的茶湯色澤淡雅,香氣清幽,滋味純正,這大概是陸羽當(dāng)年沒有想到的吧。

前些年我在終南山里有了自己的一塊地方,引水修路之余,鑿蓮池,建茶亭,壘石灶,筑山門,取名“如薺居”,作為自己飲茶、清修兼招待來山朋友的場所。我因為有工作拖累,不能經(jīng)常上山,只能在雙休日偶爾登臨,其余時間則由住山師父幫忙照看,想來頗為慚愧。
  山居飲茶,以煮茶為主,泡茶、煎茶為輔。我們充分利用山中原生態(tài)條件,劈柴燒火用石灶,泡茶用瓦缶、瓦罐、茶碗。瓦缶用來貯水,瓦罐用來泡茶,茶碗用來飲茶。
  瓦罐、瓦缶都是山民遺留下來的舊物,質(zhì)地雖粗,卻很有些“味道”,簡樸古拙中透露著儒雅的氣息。茶碗則是我特意訂制的“粗碗”,大小合適,顏色淡雅,用來飲茶很好。瓦缶貯水,一般要停放兩小時后方可用,這時候水性很“柔”,很適宜瀹茶。瀹茶時先要將瓦罐燙過,然后投茶。瀹茶時不用加蓋,這樣沖瀹出來的茶湯香氣、滋味感覺很“通透”。我特意給瓦罐配上麻繩提系,方便出湯。
  我們一般都在茶亭中飲茶。茶亭是“如薺居”前的一架茅草亭,老木搭建,下鋪舊木板,上覆干茅草,不求雅觀,但能遮風(fēng)擋雨足矣。翼然佇立于山頂上,眼界很開闊。
  我們以石磨為茶臺,另有一盤小石磨,則用來放置茶爐。主客坐定后,備器煎水,水初沸時,沖燙瓦罐、茶碗,接著將茶葉投入瓦罐中,略略搖香后靜置片刻,待得水近三沸時,提壺斷火,先沖入少量水潤茶,接著沖水瀹茶。約兩三分鐘后,就可以出湯品飲了。
  分茶時用茶勺將茶湯均勻分入茶碗中,約六分滿,依次奉茶畢,飲茶。
  瓦罐瀹茶,風(fēng)味很獨特。投茶后茶香已隱約透出,潤茶時茶香散逸亭中,瀹茶時茶香縈繞罐口,襲入鼻端。出湯后捧起茶碗輕啜一口,但覺滑爽甘香,嘆未曾有。飲茶畢,捧起瓦罐輕嗅,香氣清幽純正,和著山上清風(fēng),真使人有乘風(fēng)歸去的感覺呢。
  瓦罐泡茶過去在農(nóng)村很普通,特別是農(nóng)忙季節(jié),沖泡一大罐茶湯提到田間地頭,供干活人飲用。茶自然是粗茶,碗也是粗碗,但喝起來卻別有滋味,而且很解渴。
  唐·陸羽在《茶經(jīng)·六之飲》篇評論當(dāng)時的飲茶習(xí)俗說:“飲有粗茶、散茶、末茶、餅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貯于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陸羽對這種“痷茶法”是很不贊同的,所以他另創(chuàng)“煎茶法”,并將之推廣到文人雅士及平民百姓中。唐代普遍使用蒸青法制茶,無論餅茶、末茶、散茶,用瓦罐沖瀹滋味可能都不好,而用茶釜煎煮后,茶湯滋味卻十分甘美,所以才得到茶圣的提倡和社會的認(rèn)可。時至今日,蒸青法制茶已經(jīng)很少使用了,餅茶、末茶也很少見,用茶釜煎煮茶湯的“煎茶法”也久已失傳,感嘆之余,卻發(fā)現(xiàn)“痷茶法”竟然很適合當(dāng)今茶品,無論綠茶、烏龍茶,或者紅茶、花茶、普洱茶,用“痷茶法”沖瀹出來的茶湯色澤淡雅,香氣清幽,滋味純正,這大概是陸羽當(dāng)年沒有想到的吧。
  如今大家泡茶都很講求。茶品講求,器具講求,用水講求,沖飲方法更講求。山居簡易,日用維艱,自然就不能如同山下那般講求了。所以瓦罐“痷茶法”很適宜山居品飲,也值得向大家推薦。
  且錄小詩一章:
  痷茶別有味,瓦罐蘊幽芳。
  午后持三碗,山居滋味長。(作者:南山)

責(zé)編: cn6831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