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毛文錫《茶譜》

  唐末:毛文錫《茶譜》
  毛文錫《茶譜》全書除緒論外,分十六則。在其緒論中,簡潔地道出了茶事是雅人之事,用以修身養(yǎng)性,絕非白丁可以了解。“蓋羽多尚奇古,制之為末,以膏為餅。至仁宗時,而立龍團、鳳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飾以金彩,不無奪其真味。然天地生物,各遂其性,莫若葉茶。烹而啜之,以遂其自然之性也。予故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標意甚明,書中所述也多有獨創(chuàng)。

  作者介紹
  毛文錫:唐末五代時人,字平珪,高陽(今屬河北人),一作南陽(今屬河南)人。年十四,登進士第。已而入蜀,從王建,官翰林學士承旨,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蜀亡,隨王衍降唐。未幾,復事孟氏,與歐陽烔等五人以小詞為孟昶所賞?!痘ㄩg集》稱毛司徒,著有《前蜀紀事》《茶譜》,詞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國維輯《毛司徒詞》一卷。
  另據(jù)當代學者考證,毛文錫其實死于后蜀建立之前。
  事前蜀,官翰林學士承旨,遷禮部尚書,判樞密院事,后進文思殿大學士,拜司徒,仍判樞密院。因與宰相張格、宦官唐文扆爭權,貶茂州司馬。前蜀亡,歸后唐。不久,又事后蜀。與歐陽炯等五人以小詞為后主孟昶所贊賞。
  毛文錫詞大都是供奉內廷之作,內容多寫歌舞冶游,成就不高。但其〔巫山一段云〕“雨霽巫山上”詠巫山神女事,就題發(fā)揮,即景寄興,“遠風吹散又相連,十二晚峰前”,“朝朝暮暮楚江邊,幾度降神仙”,惹人情思,歷來傳詠?!哺手荼椤痴{長63字,其“秋風緊”一首,寫邊塞征戰(zhàn):“青冢北,黑山西,沙飛聚散無定,往往路人迷。鐵衣冷,戰(zhàn)馬血沾蹄。”場面比較寬闊,凄厲蒼茫,開北宋邊塞詞先聲。此外如〔醉花間〕“休相問”、〔更漏子〕“春夜闌”、〔臨江仙〕“暮蟬聲盡落斜陽”等,也較清新可讀。
  毛文錫著有《前蜀紀事》2卷,《茶譜》1卷。詞今存30余首,見于《花間集》、《唐五代詞》。其事跡見《十國春秋·前蜀》。

        《茶譜》概述
  《茶譜》正文首先指出茶的功用有“助詩興”、“伏睡魔”、“倍清淡”、“中利大腸,  茶譜去積熱化痰下氣”、“解酒消食,除煩去膩”的作用。朱權認為紛蕓眾多的茶書之中,唯有陸羽和蔡襄得茶之真諦。他還認為餅茶不如葉茶,因它保存了茶葉自然的色香形味,后人無不欣然改變原來的飲茶之法而以開水沖葉茶了。朱權指出飲茶的最高境界:“會泉石之間,或處于松竹之下,或對皓月清風,或坐明窗靜牖,乃與客清淡款語,探虛立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神表。”
  《茶譜》記載的飲茶器具有爐、灶、磨、碾、羅、架、匙、筅、甌、瓶等?!恫枳V》從品茶、品水、煎湯、點茶四項談飲茶方法。朱權認為品茶應品谷雨茶,用水當用“青城山老人村杞泉水”、“山水”、“揚子江心水”、“廬山康王洞簾水”,煎湯要掌握“三沸之法”,點茶要經“盞”、“注湯小許調勻”、“旋添入,環(huán)回擊拂”等程序,并認為“湯上盞可七分則止,著盞無水痕為妙”。制茶方法有收茶、熏香茶法。
 

責編: 小吉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