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釅茶》丹蕓著,2006-05-01由大眾文藝出版。

  《一壺釅茶》丹蕓著,2006-05-01由大眾文藝出版。

  《一壺釅茶》內(nèi)容簡介
  當然,作為中國國家話劇院的著名演員,杜澎擁有自己長長的舞臺人物畫廊。在古今中外的著名劇目中,他創(chuàng)作出眾多豐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夏衍的《上海的屋檐下》中作為矛盾焦點的核心人物匡復;田漢的《文成公主》中出使大唐、力主迎親的首席大臣祿東贊;易卜生的名劇《娜拉》中引發(fā)娜拉情感波瀾的朗克醫(yī)生;布萊希特的《伽利略傳》中已被杜澎染上中國人思想感情特色的主人公伽利略;此外,還可以歷數(shù)在《西望長安》、《麗人行》、《紅色風暴》、《降龍伏虎》、《中鋒在黎明時死去》……等劇中的許多角色。顯然。在中國話劇史以及國家話劇院院史中,杜澎自有其重要的地位。在他離休后,仍在影視話劇舞臺上不懈努力,繼續(xù)創(chuàng)作,特別是在電視劇《四世同堂》中扮演的大義凜然的愛國詩人錢默吟,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這里,我還要說"藝如其人"。杜澎這位表演藝術(shù)家,在戲劇人物的創(chuàng)作中,是以他的全部精神力量,以及他本人的形象氣質(zhì),使這些角色在舞臺上靈動起來。這不僅不削弱杜澎戲劇表演藝術(shù)家的光彩魅力,相反,使他在眾多戲劇表演藝術(shù)家中,更流露出與眾不同的平民氣質(zhì)和與觀眾的親近感。

  《一壺釅茶》作者簡介
  杜澎,中國國家話劇院表演藝術(shù)家。榮獲文化部頒發(fā)的“藝術(shù)工作50周年金質(zhì)獎章”、中國話劇研究會頒發(fā)的“最高終身榮譽金獅獎”。
  1921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饒陽縣,原名王潤泉。1927年隨家遷居北京定居,曾在北平美術(shù)學校從師國畫大師李苦禪先生學習國畫。學生時代愛好曲藝、戲劇。1949年初參加“華北革命大學”文工團,1954年隨團并入中國青年藝術(shù)劇院。在50多年的藝術(shù)生涯中-他先后塑造了眾多鮮活的舞臺藝術(shù)形象和影視藝術(shù)形象。如:老舍先生名劇《西望長安》中的公安處長唐石青;夏衍先生名著《上海屋檐下》中的匡復;易卜生名劇《娜拉》中的朗克醫(yī)生;布萊希特名劇《伽利略傳》中的伽利略。在電影《上海姑娘》中飾演王工程師;在中日合拍電影《一盤沒有下完的棋》中飾演琴師關小舟;在根據(jù)老舍先生創(chuàng)作的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連續(xù)劇《四世同堂》中扮演詩人錢默吟等。先后獲文化部頒發(fā)的話劇匯演表演獎和觀摩評比演出獎。75歲高齡后,又先后主演了話劇《誰都不賴》、《冰糖葫蘆》、《找不著北》等劇目,為活躍當時幾盡凋零的話劇舞臺做出了特殊貢獻。
  在長期的舞臺生涯中充分發(fā)揮表演才華的同時,杜澎又成功地執(zhí)導了話劇《泥人?!泛颓鷦 恫苎┣邸返葎∧?,獲得同行的贊譽和觀眾的好評。
  杜澎崇尚民族傳統(tǒng)藝術(shù),在表演領域異?;钴S的同時,廣積博學,創(chuàng)作了眾多薈萃眾說的曲藝作品,形成了活潑、詼諧、真摯、深邃的藝術(shù)風格。如:《四枝槍》、《雙窩車》、《一盆兒飯》、《不打自招》等,既散發(fā)出了濃郁的生活氣息,又烘托了時代的主旋律,成為曲藝作品中的精品。
  杜澎曾擔任中國曲藝家協(xié)會理事、北京朗誦藝術(shù)學會顧問、北京語言學會學術(shù)顧問、中國老教授協(xié)會文化藝術(shù)專業(yè)委員會執(zhí)委,并曾在中央戲劇學院、解放軍藝術(shù)學院、北京藝術(shù)學校教授表演和臺詞課程.
  杜澎在日以繼夜的繁忙的排練、演出、創(chuàng)作等活動的同時,還多次主持大型至國家、中型至部委、小型至單位的文藝晚會,如《奧林匹克頌》和《慶香港回歸》等。2000年,已屆八旬的杜澎忍住失去愛子的.切膚之痛,仍舊站在演出的第一線,擔當了《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55周年》大型文藝演出的節(jié)目主持人.并親自撰寫了精彩的串聯(lián)詞,博得廣大觀眾和有關機構(gòu)的贊賞。2004年8月,杜澎還獲得了老教授協(xié)會頒發(fā)的“老教授事業(yè)貢獻獎”。

  《一壺釅茶》前言
  眼前厚厚一摞書稿,第一頁醍目地寫著四個大字:一壺釅茶。好書名!以之比擬作者本人的品格和文章都很貼切。味香、爽口、止渴、清心;余味淳厚,如對嘉賓;妙語提神,解頤開心;有巾國特色,有平民文化風格;書名如其人,文風如其人。
  杜澎(原名王潤泉)和石梅(原名王蘊華)、藍天野(原名王潤森)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杜澎是大哥。1946年,我與石梅、藍天野姐弟倆同在祖國劇團,石梅又是該劇團中共地下黨的負責人,因而很自然就認識了杜澎,也管他叫大哥。這位大哥雖然學美術(shù)沒多久,但為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居然和幾位伙伴掛起牌子開廣告社,憑畫廣告掙錢養(yǎng)家,是一位敢闖生活、多才多藝的聰明人。他比我大五歲。那年我還不滿20歲,在我眼里他已經(jīng)是個很有閱歷的成年人了。“少年子弟江湖佬”,把這七個字放在他身上再合適也沒有了。這是我對杜澎能概括的第一個印象。
  后來,我在祖國劇團演戲時,??匆姸排齑┲鴩顸h軍裝在劇場門口幫忙檢票、維持秩序。原來他為了家中能有個穿國民黨軍裝的人走進走出,對妹妹石梅做中共地下黨的工作可以起到掩護作用,當時我們劇團的地下黨支部經(jīng)常在他家開會。所以他考入國民黨208師政工隊當了演員,既可每月拿到軍餉,又可穿上作為“護家服”的軍裝。由此,我又從心底感激他這種當仁不讓中,舍已為親人、為革命的獻身精神。
  ……

  《一壺釅茶》精彩書摘
  我的“擰勁兒”
  “青藝”有許多老藝術(shù)家,他們精湛的表演藝術(shù),自然使我敬佩得五體投地。隨之而來的便是相形見絀,自嘆弗如,認為自己的條件要達到那種境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而從另一方面來說,當時我還只有33歲,還沒有完全擺脫掉血氣方剛、爭強好勝的擰勁。我暗自思忖:難道演員是另一種人?知識是可以學到手的,素質(zhì)是可以提高的。既然來了,埋下頭來花費些精力,積累些知識,悟出些道理,在實踐中摸索出個“所以然”來!我這個人從小有股擰勁兒。凡是我愛上的事兒,別人能,我就不信我不能。上小學的時候隔壁鄰居有個老頭會拉京胡,我硬是在白塔寺買了一把胡琴,隔著墻憑耳音愣是學會了二簧、西皮。上中學的時候,一次春節(jié)逛天橋,看見一個騎獨輪車賣藝的,從此我愣是取消了每日早點,攢錢買了一輛獨輪車.找個沒人的地方“摔”會了。那時候是隔著墻愣練,找個地方愣摔。而今守著這么多老藝術(shù)家,別說不能當面受益,就是偷偷兒“捋葉子”(曲藝界把偷藝的事叫做“捋葉子”)也能捋出點學問來。這時我想起中學時學過的清代彭端敏《為學》中的名言:“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是故聰與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聰與敏而不學者,自敗者也;昏與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與庸而力學不倦者,自力者也。”我深深懂得,要做一個真正的話劇演員,光靠以往的“大膽兒”、“小聰明”是不行的。表演藝術(shù)是一門老老實實的學問。 

責編: 小吉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