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覓茶蹤

  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并不是有多長,而是在有多好。 人生如品茶,怡淡從容,安之若素,就是得到別人無法體味的幸福甜美。

  《紅樓夢》:黛玉的“訂婚茶”

  《紅樓夢》第25回,林黛玉去怡紅院探視寶玉,正好遇到了鳳姐等一干人都在,于是鳳姐問起日前送給她的暹羅進貢茶:“你嘗了可還好不好?”話沒說完,寶玉、寶釵就跟著評論起這茶的優(yōu)劣、味道、顏色。這時王熙鳳乘機打趣林黛玉:“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么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兒?”眾人聽了,一齊都笑起來。黛玉羞紅了臉,說鳳姐貧嘴還啐了一口。鳳姐指著寶玉笑道:“你瞧瞧,人物兒、門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哪一點還玷辱了誰呢?”以鳳姐在賈府的地位,她竟然在大庭廣眾面前,當(dāng)著黛玉的面說出這種話來,顯然不是無心的唐突林妹妹。

  書中在這些話下面批到:“鳳姐此話,透出消息,此時賈府諸人均以黛玉當(dāng)為寶玉之配也。”“可見鳳姐此論并非貧嘴,確是認(rèn)真比較而言,亦可知黛玉此時已為眾論所歸。”

  王熙鳳妙在用茶借題發(fā)揮,看似姑嫂間的插科打諢,實際上是有著鳳姐對寶黛聯(lián)姻的企盼,是言為心聲。如果寶黛喜結(jié)連理,總比讓寶玉和寶釵聯(lián)姻對自己在賈府的地位的威脅小的多。黛玉心底寬厚,閱世不深,對外界不聞不問;寶釵為人城府深,管理能力強,將來無疑是她的潛在對手。鳳姐這樣做,也順應(yīng)了當(dāng)時寶玉和黛玉的愛情發(fā)展形勢。

  誰都知道王熙鳳的娘家是“金陵王家”,爺爺時代就管理各國的來使朝貢,她拿出“進貢”的暹羅茶分贈給姐妹們,順理成章,也似書中的閑筆,但用在這兒,卻是為突出人物的地位和身份,也只有她才配說出以茶訂婚的這樣話來。

  書中回后評中說:“可見此時黛玉,賈府上下皆以為寶玉必娶之矣。即黛、寶二人亦心肯此言矣。”王熙鳳是誰都知道的賈母代言人,寶玉和黛玉聯(lián)姻,當(dāng)然也是賈母的心意。

  曹雪芹把以茶論婚嫁寫進《紅樓夢》中,反映當(dāng)時利用民間民俗以茶訂婚是向社會公布承認(rèn)婚姻關(guān)系的一種形式。讓人看到的這也是旗人階層的特殊傳統(tǒng)習(xí)俗。

  其實,以茶論婚嫁這種形式由來已久。史載,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時,按漢民族的禮節(jié)以茶為陪嫁,至今就已有1300多年了。唐代以降,“茶禮”(俗稱“下茶”)更加盛行。到了宋代,由原來女子結(jié)婚的茶嫁妝禮品演變?yōu)槟凶酉蚺忧蠡榈钠付Y。至元明時,“茶禮”幾乎成為婚姻的代名詞??疵鞔≌f《金瓶梅》就多處寫到“茶禮”。清人阮葵生《茶余客話》中寫到淮南人下聘禮,“珍幣之下,必襯以茶,更以瓶茶分贈親友。”清人福格《聽雨叢談》中也說:“今婚禮行聘,以茶葉為幣,滿漢皆然”。據(jù)說,可能認(rèn)為古代種茶不宜移植,多采用茶籽直播種茶。明人郎瑛在《七修類稿》說:“種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則不復(fù)生也,故女子受聘,謂之吃茶。又聘以茶為禮者,見其從一之義。”將茶賦予了封建婚姻“從一而終”的意義。

  以茶訂婚延續(xù)至今,在京津的郊縣和河北農(nóng)村,仍把茶葉作為訂婚送“小禮”中不可少的東西。江西農(nóng)村,把整個婚姻的禮儀總稱為“三茶六禮”。“三茶”,就是訂婚時的“下茶”、結(jié)婚的“定茶”、同房時的“合茶”。我國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突顯了茶在婚姻禮儀中,要“從一而且終”的思想,連民間諺語中都有“一家不吃兩家茶”的說法。

  曹雪芹借用民間民俗的以茶訂婚,上演了一幕曹雪芹式的中國愛情悲劇,它打破了明清小說中“二人私訂后花園”的愛情模式。讓黛玉美好的理想最終破滅了!林黛玉贏得了愛情卻無法得到美滿的婚姻。

  《水滸傳》:說茶敘事

  古典小說《水滸傳》反映了我國北宋時期的階級矛盾與社會風(fēng)情,我們從書中的只言片語中,可以看到當(dāng)時在飲茶方面的一些用語。那些詞語與今天相比,有些演變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差著千年左右。

  《水滸傳》第18回:“宋江見了,便入茶坊來吃茶。”“茶坊”也稱“茶肆”,即茶館。林沖回身去與智深道:“師兄且在茶房里少待,小弟便來。”“茶房”同“茶坊”。“且說這王婆卻才開得門,正在茶局子里生炭,整理茶鍋。”“茶局子”亦指茶館。如今說有個飯局,即有人約請到飯館吃飯。

  “宋江起身,出得閣兒,吩咐茶博士道:‘那官人要再用茶,一發(fā)我還錢。’”“茶博士”,即茶館里面伙計。又見“茶博士點個泡茶,放在史進面前。”“泡茶”,一種用茶葉和干果、蜜餞之類煮或沏成的飲料,今廣東一些地區(qū)仍有這種泡茶。寫到這,使我想起“茶博士”辭語顛倒成“博士茶”一件軼事。1928年,績溪縣上莊瑞川裕新老板認(rèn)為家鄉(xiāng)人胡適平素喜愛喝茶,且寫了不少關(guān)于茶的詩文,且獲“博士”學(xué)位,懇請以其名字作廣告。此舉遭到胡適拒絕。他在回信中寫道:“‘博士茶’非不可稱,但請勿用我的名字作廣告或仿單。無論如何,這張仿單必不可用,其中措詞實堪俗氣、小氣,將來此紙必為人詬病,而我亦蒙其累,等到那時候,我出來否認(rèn),更于‘裕新’不利了。”

  該書第24回:“便濃濃的點兩盞姜茶,將來放在桌子上。”“姜茶”,一種加姜和其他調(diào)料味作料的茶。今天大理各地白族人民還有這種茶,作為一種民族風(fēng)俗,形成了白族民間不可缺少的一種飲茶方式。第24回:“王婆自一邊點茶來吃了,不在話下。”“點茶”,本是唐宋時一種用細(xì)茶末煮泡茶的方法,其法“先用火迫盞令熱,冷則茶不浮。”后泛點泡茶。這與今之泡茶,似乎有較大的不同。

  第110回:“對席有個長者,便請會茶,閑口論閑話。”“會茶”,一起喝茶,以茶會友,湊到一塊,邊喝茶邊聊天也是一樂。晁蓋道:“你這廝不會答應(yīng)。便說今日委實沒工夫,教他改日卻來拜茶。”“拜茶”,即喝茶,表示尊敬的說法。第16回:“潘公,石秀接著。相待茶湯已罷,打動鼓鈸,歌詠贊揚。”“茶湯”,即茶水。作動詞用時,意為敬茶。

  第82回:“當(dāng)時留請張?zhí)夭栾垺?rdquo;這“茶飯”可不是茶泡飯,而茶、酒、菜、飯的總稱。同書第81回:“安排好細(xì)食,茶果,殷勤相待。”“茶果”,即茶食點心。

  《紅樓夢》:寶玉的《夏夜即事》

  今年夏天“桑拿天”數(shù)創(chuàng)歷史之最。熱得“住”在我房前樹上蟬的歌唱,也沒了往日詩樣的旋律,唱的聲音又高了八度,成了惹人煩的噪音。力求不受打擾的思緒,在聲浪中不停地顛簸,這只得用茶來平抑了。

  取出紫砂名家制作的柱礎(chǔ)壺,沸水滌蕩,冷水激過,煮沸海雅山泉水,待水溫稍降,放水半壺,投碧螺春茶,再斟水至壺滿。舊壺沏新茶,須臾,斟入茶盅,清香撲面。室外惹人煩躁的聲音漸漸離我而去。啜上一口茶湯,領(lǐng)略酷熱背后的清涼。

  近日有高人指點,“觀新版《紅樓夢》,可取一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的啟功注釋程乙本,邊看表演,邊聽旁白,邊讀原文,順帶撩一眼‘魯魚亥豕’的腳注,構(gòu)成一次奇妙的‘對照記’。”我雖照此辦理,也只是偶爾地看幾眼。看劇中寶玉的“從銀星滿月變臉為猴腮吊梢眉”還一時看不習(xí)慣!

  自顧品茶。無意中我卻發(fā)現(xiàn)紫砂茶盅的“紅”,和著茶湯中的“綠”,正蓄意大觀園的“怡紅快綠”,這倒叫我想起怡紅公子寫的詩來。隨手翻開案頭的《紅樓夢》第23回寶玉寫的《夏夜即事》詩,在空白地方,還記著多年前對不解詩句曾翻檢過大家的注釋后所做的筆記。

  我喜歡曹雪芹為賈寶玉量身撰寫的詩句,它不減唐詩中的高古、沉實,卻又多了幾分鮮活、親近。品茶讓人心靜,讀詩使精神愉悅。輕吟再解這首《夏夜即事》,以此驅(qū)避酷暑。

  即事詩是景物和生活為題材的詩?!断囊辜词隆穼懙氖菍氂襁M大觀園一年多后,夏夜喝茶等日常生活。全詩為:“倦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鸚鵡喚茶湯。窗明麝月開宮鏡,室靄檀云品御香。琥珀杯傾荷露滑,玻璃檻納柳風(fēng)涼。水亭處處齊紈動,簾卷朱樓罷晚妝。”

  詩中首聯(lián)“倦繡佳人幽夢長”,刺繡的佳人(隱指襲人,見第36回)累了,進入了美好的夢鄉(xiāng),“金籠鸚鵡喚茶湯”,鸚鵡在金色籠子里呼喚茶水。

  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四句是詠眼前情景。“窗明麝月開宮鏡”,明月照窗,原來是打開了梳妝鏡。“室靄檀云品御香”,滿屋的香煙繚繞,原來是點燃了爐內(nèi)的檀香。句意仿唐·杜牧《阿房宮賦》:“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麝月”指月亮,典出南朝徐陵《玉臺新詠序》:“麝月共嫦娥競爽”。“琥珀杯傾荷露滑”手中的琥珀色的茶杯傾斜了,杯中的茶,象風(fēng)吹荷葉上的露珠一樣滑落。這一句似和首聯(lián)的“金籠鸚鵡喚茶湯”呼應(yīng)。一說琥珀杯中的“荷露”即花露,指酒,“滑”形容酒味醇美。此前大觀園尚少飲宴場面,還是夏夜喝茶貼切。“玻璃檻納柳風(fēng)涼”,夏夜戶外。“玻璃”天然透明的綠色礦石。“檻”長廊中的欄桿。長廊上碧綠色的欄桿迎著夏夜涼風(fēng)。

  有意思的是,前六句皆嵌入丫鬟名,依次是襲人、鸚鵡、麝月、檀云、琥珀、玻璃。檀云的名字在第24回出現(xiàn)過。檀云母親過生日,臨時把她接出院外一次。在詩詞中出現(xiàn)過兩次。第一次在第23回,第二次在第78回。

  尾聯(lián)總寫大觀園夏夜盛景。“水亭處處齊紈動”池上亭中絹衫裙裾飄動。“簾卷朱樓罷晚妝”風(fēng)卷紅樓珠簾,佳人們正在卸下晚妝。“齊紈”古代齊國(今山東)產(chǎn)的細(xì)白薄紗綢。亦作紈扇解,水亭里都是搖動著團扇的人們。典出漢代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炎夏溽熱,品茶讀詩消夏,追求“人詩意地棲居在這個大地上”的感覺。時光倒流,如回到大觀園令人心曠神怡的怡紅院的芭蕉綠海棠紅的意境中……

  《老殘游記》:北方山中有野茶

  清代小說中,最典型反映中國茶文化的是眾所周知的《紅樓夢》,書中寫皇親貴戚們喝茶的段子比比皆是,真是“茶香四溢滿紅樓”!難道在著名小說中,就沒有寫平民百姓喝茶的段子了嗎?有。不但有,而且還是很有價值的。

  近來重讀著名晚清小說《老殘游記》中,又讀到有平民百姓在山中喝野茶的情景。這很引起我的興趣。

  《老殘游記》是我早年學(xué)中文課時讀過的,它是晚清同類小說中,藝術(shù)成就較卓越的作品。作者劉鶚以游記方式,寫老殘這個人物的游歷見聞,記載沿途所見之各種人、事物、各地風(fēng)俗民情等,對當(dāng)時吏治黑暗痛擊,并試圖傳達(dá)作者自己的政治思想。

  現(xiàn)在重新翻看《老殘游記》恍若隔世。書中最具特色的是對北方景物、風(fēng)俗民情的描寫。如大明湖聽白妞說書、四大名泉等。寫茶的一段是第九回“三人品茗促膝談心”一節(jié),“送上茶來,是兩個舊瓷茶碗,淡綠色的茶,才放桌上,清香已然撲鼻……子平連聲諾諾,卻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覺得清爽異常,咽下喉去,覺得一直清到胃脘里,那舌根左右,津液汩汩價翻上來,又香又甜,連喝兩口,似乎那香氣又從口中反竄到鼻子上去,說不出來的好受。問道:‘這是什么茶葉,為何這么好吃?’玙姑回答說:‘茶葉也無甚出奇,不過本山上出的野茶,所以味是厚的。卻虧了這水,是汲的東山頂上的泉。泉水的味,愈高愈美。又是用松花作柴,沙瓶煎的。三合其美,所以好了……外間賣的茶葉,無非種茶,其味必?。挥旨右运鹁悴坏梅?,味道自然差的。”我反復(fù)地讀了幾遍,北方的山中也有野生的茶樹么?這是小說作者的虛構(gòu),對喝茶進行藝術(shù)加工?還是實寫呢?

  劉鶚生于江蘇丹徒(1857-1909年),出身官僚家庭,太谷學(xué)派二代傳人。有算學(xué)、醫(yī)藥、治河等實際學(xué)問。平生喝過的茶無數(shù),至晚年,在山中喝上一壺山中野茶,能讓其有此評價,絕非偶然:桃花山上,野茶的色香味;山頂泉水之美;用沙瓶盛裝,松柴活火烹煎,天造地設(shè)的現(xiàn)實美。烹茶的姑娘不見得知道,一千多年前,在唐代南方的湖州,進貢顧渚紫筍茶時,必須用銀瓶裝上當(dāng)?shù)氐慕鹕橙?,一并送到長安。用本地水去陪本地茶,使之芳醇畢現(xiàn),讓皇帝老兒享受。如今確是,在北方的桃花山的平民百姓,用本山出的野茶,配上本地的泉水,享受著大自然的賜予。

  所以我知道,作者曾在濟南襄贊治黃工程3年。此間,除了到江浙人士聚集的“明湖居”喝茶聽書以外,是因為劉鶚做為太谷學(xué)派傳人,自然要去黃崖山拜謁。同治五年(1866),山東巡撫閻敬銘以黃崖通匪為名,派兵鎮(zhèn)壓,太谷北派掌門人張積中與黃崖弟子死難。

  《老殘游記》中八至十一回里,關(guān)于“桃花山”的描寫,是作者運用自己智慧傳達(dá)理想中的社會,其實寫的就是黃崖山。此外,村東井峪有泉名“黃崖泉”,千百年來一直不曾干涸。近些年,經(jīng)過專家們的研究,正是劉鶚到過黃崖山的實證。

  北方的山中有野生的茶,讓我想到的是,去北方山村旅游,不只是吃農(nóng)家飯,還要喝農(nóng)家的野山茶!至于如何研究開發(fā)野生山茶,和有什么經(jīng)濟價值?那就不是我的事了。

責(zé)編: cn6831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