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小青柑應該注意哪幾個方面?

  好的小青柑,入口有很好的融合度,順滑甜香,味道純粹,滿屋飄香,沁人心脾!
 
  試了各種來路的小青柑,個個披著小馬甲,咋一看都長的一模一樣,道行不深的,還真看不出個所以然。
 
  但仔細研究,還是有諸多門道。入口,還是能分高下。所謂名門閨繡,全賴細節(jié)!
 
  一、制作小青柑的基本流程:
  摘果—洗果—挖肉—洗果—殺青(祛除小青柑的酸澀味,抑制酶的活性,方便填茶)—填茶—脫水(曬干或烘干)—包裝(裹上白棉紙,透氣、通風、轉化)
 
  二、好的小青柑,應該具備的特質:
 
  其一,湯水入口順滑,目測呈透亮酒紅色,有些稍淡一點。
  其二,放入房中,則滿屋飄逸,放一兩個在袋子里,取出來則袋子周圍都布滿清香。
 
  其三,除了香味和順滑,湯色清透,無任何雜味。
 
  其四,融合度好,出來既不是柑味,也不是茶味,而是柑茶味。如喝到柑與茶分離,柑是柑,茶是茶,則說明可能是制作的流程出了問題,沒有使二者很好地融合。(我有看到某個有模有樣的大品牌直接用全干燥的小青柑直接坐店里塞普洱茶,而不是正常的步驟:填茶后再脫水)
 
  如味道奇怪,要么是柑有問題,要么是茶有問題,要么柑茶都有問題。正宗的新會柑,采自8月份的柑果,在正常的工藝下,是不會有怪味道出現(xiàn)的。
 
  三:柑普茶,柑與茶性質相近,越陳越香,彼此融合
 
  眾所周知,陳年普洱越陳越香,是一系列內含物質不斷轉化的過程。小青柑也如此,3年以上的柑皮初步具備了較好的藥用價值,10年以上則藥用價值極好。這過程也伴隨著內含物質的轉化,由清香逐漸轉化為陳香,最后樟香。
 
  柑茶互相吸收,互相浸潤在對方的骨子里,彼此融合,化為一體。經歷了時間、空間,最后成為一物,柑普茶。保健價值就這樣一點點浸潤出來了。所謂“一兩陳皮一兩金,百年陳皮勝黃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四:柑普茶,選柑極有講究,選茶也極有講究
 
  其一,時間上的講究
 
  柑以8月的新會柑為上上柑,太小的,如7月,填茶量小,會湯水寡淡,沒有茶味;太大的如9-10月,則已經是二紅柑的料了,糖分增多,揮發(fā)油(一種黃酮類物質)含量變少,保健價值也有變化。再往后的以此類推就更不行了。
 
  其二,地域上的講究
 
  如上,新會柑會上上柑。新會柑作為陳皮用藥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品種。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有記載“陳皮,苦能瀉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濕之功”,又指出“今天以廣中來者為勝”(廣中,就指的新會)。(新會柑,年幼時陳化后青皮,成年時陳化后陳皮,藥用價值都極佳)。
 
  至于其它地方,什么江西柑、廣西柑、陽山柑、海南柑等,則各自分辨,某些地方的就味道來說,就特別奇怪,看個人選擇。
 
  其三,填茶料極有講究
  上好柑選勐海上好的宮廷料是極佳選擇,所謂門當戶對,旗鼓相當,正是如此。至于選古樹料,其實古樹料很少分級,粗顆粒比較多,所以填進去的自然少,是否足夠融合,值得考究。另外,一級茶也尚可,但不如宮廷,理由同上,填茶量自然少。
 
  但不管選什么料,有個前提,茶質必須要過硬,否則就是浪費柑了。
責編: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