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道茶盤多少錢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讓林語堂教你喝閩式工夫茶

48年前的今天,中國現(xiàn)代作家林語堂逝世。

出生于茶葉之鄉(xiāng)福建的林語堂,一生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更被茶人稱為“茶博士”。

林語堂(1895—1976年)

福建龍溪(今漳州市)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語言學家。

曾創(chuàng)辦《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刊物,代表作有《京華煙云》《啼笑皆非》《人生的盛宴》等,曾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兩度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林語堂和妻子一起喝茶

兩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以寫作和翻譯向英語世界介紹中國文化,林語堂自況“西洋人的頭腦,中國人的心靈”。

這位文學巨匠雖已遠去,但他的精神與作品依然在我們心中熠熠生輝。而在他豐富的生命中,茶無疑是那最清新、最醇厚的一筆。

茶博士的“茶名言”

“只要有一把茶壺,中國人到哪兒都是快樂的!”

圖:晏楠

作為“茶博士”,林語堂有許多經(jīng)典流傳的名句,這是他對于茶最深切的體悟。

從中也足以窺視到,在林語堂眼中,茶在中國人心里舉重若輕的地位?!芭踔话巡鑹兀袊税讶松灏镜阶畋举|(zhì)的精髓?!?/p>

圖:蘇州本色美術館

林語堂愛茶,更喜親自烹茶,他曾在《茶和交友》一文中提到:

“真正鑒賞家常以親自烹茶為一種殊樂。中國的烹茶飲茶方法不像日本那么過分嚴肅和講規(guī)則,而仍屬一種富有樂趣而又高尚重要的事情。實在說起來,烹茶之樂和飲茶之樂各居其半,正如吃西瓜子,用牙齒咬開瓜子殼之樂和吃瓜子肉之樂實各居其半。”

親自動手烹茶,細啜品味茶香,想來林語堂先生也深悟茶道之樂。

圖:晏楠

深受“閩式工夫茶”熏陶

作為閩南漳州人,林語堂深受閩式工夫茶陶冶,從茶葉的貯藏到烹茶手法、品茶之道,他對于生活細節(jié)觀察入微。

▲ 漳州平和縣林語堂故居

描寫閩式工夫茶的烹茶準備時,他由炭火寫至茶壺,畫面感十足:

“茶爐大都置在窗前,用硬炭生火。主人很鄭重地扇著爐火,注視著水壺中的熱氣。他用一個茶盤,很整齊地裝著一個小泥茶壺和四個比咖啡杯小一些的茶杯。再將貯茶葉的錫罐安放在茶盤的旁邊……”

圖:晏楠

林語堂更細致地將烹茶時的“初滾”“二滾”“三滾”一一展現(xiàn)于讀者面前:

“他時時顧著爐火,等到水壺中漸發(fā)沸聲后,他就立在爐前不再離開,更加用力地扇火,還不時要揭開壺蓋望一望。那時壺底已有小泡,名為‘魚眼’或‘蟹沫’,這就是‘初滾’。

“他重新蓋上壺蓋,再扇上幾遍,壺中的沸聲漸大,水面也漸起泡,這名為‘二滾’。這時已有熱氣從壺口噴出來,主人也就格外地注意。到將屆‘三滾’,壺水已經(jīng)沸透之時,他就提起水壺,將小泥壺里外一澆,趕緊將茶葉加入泥壺,泡出茶來?!?/p>

圖:晏楠

短短幾行,將閩式工夫茶的全套泡茶工夫刻畫于字里行間,既精致生動又活靈活現(xiàn)。

圖:晏楠

林語堂的“茶友圈”

千年來,中國人對于茶的熱愛已經(jīng)深入骨髓。

即使在動蕩的民國時期,飲茶之風于文人之中也頗為盛行。林語堂先生好喝茶,也有許多的“知己茶友”。

▲ 林語堂在廈門鼓浪嶼的故居

魯迅先生就是林語堂的“茶友圈”中的一位。

兩人性格雖異,對茶的喜愛卻是如出一轍。

魯迅是出名的愛茶人士,花多少錢買什么茶,都在日記中如數(shù)記載。他還在短篇散文《喝茶》中專門提及他的飲茶之道:

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于是用蓋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確是好茶葉。

但這是須在靜坐無為的時候的,當我正寫著《吃教》的中途,拉來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覺的滑過去,像喝著粗茶一樣了。

中國現(xiàn)代作家、詩人郁達夫也是林語堂的“知己茶友”。

據(jù)說,郁達夫居住杭州之時,林語堂曾經(jīng)與郁達夫夫妻等朋友泛舟山水間,飲茶談天,因太過盡興,而差點翻船落水。

郁達夫曾在《故鄉(xiāng)的秋》有過關于其品茶的描述:

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里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在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ǖ乃{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受到十分的秋意。

▲郁達夫與魯迅品茶畫像

好茶酬知己,林語堂的“茶友圈”中如他一般愛茶之人可謂比比皆是。

林氏十條茶經(jīng)

林語堂早年海外求學,更將中國文化與茶文化分享于國外的朋友。

▲林語堂和外國友人一同品茶

林語堂對于茶道頗有研究,他以自身經(jīng)驗列出“十條茶經(jīng)”:

1

茶葉整治

第一,茶葉嬌嫩,茶易敗壞,所以整治時須十分清潔,須遠離酒燈香類等一切有強味的事物,和身帶這類氣息的人;

2

茶葉貯藏

第二,茶葉須貯藏于冷燥之處,在潮濕的季節(jié)中,備用的茶葉須貯于小錫罐中,其余則另貯大罐,封固藏好,不取用時不可開啟;

3

擇水烹茶

第三,烹茶的藝術一半在于擇水,山泉為上,河水次之,井水更次,水槽之水如來自堤堰,因為本屬山泉,所以很可用得;

4

以茶會友

第四,客不可多,且須文雅之人,方能鑒賞杯壺之美;

圖:晏楠

5

品茶觀湯

第五,茶的正色是清中帶微黃,過濃的紅茶即不能不另加牛奶、檸檬、薄荷或他物以調(diào)和其苦味;

6

細啜回味

第六,好茶必有回味,大概在飲茶半分鐘后,當其化學成分和津液發(fā)生作用時,即能覺出;

圖:晏楠

7

現(xiàn)泡現(xiàn)飲

第七,茶須現(xiàn)泡現(xiàn)飲,泡在壺中稍稍過候,即會失味;

8

沸水泡茶

第八,泡茶必須用剛沸之水;

圖:晏楠

9

原茶滋味

第九,一切可以混雜真味的香料,須一概摒除,至多只可略加些桂皮或玳玳花,以合有些愛好者的口味而已;

10

最佳風味

第十,茶味最上者,應如嬰孩身上一般帶著‘奶花香’。”

林語堂先生的十條茶經(jīng),不僅可見他對茶的深切感悟,也可感受到他對生活的熱愛。

無論是茶飲的選擇與泡茶的功夫,或是茶道禮儀與研究,林語堂先生都有著個人獨到的見解。

林語堂先生于寫作和喝茶中都突顯出細膩而敏銳的觀察體味,正是品茶之人所追求的。

捧一把茶壺,飲一盞好茶,讓我們在細飲慢啜中感受林語堂對故鄉(xiāng)茶香的難舍難忘。

來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靜養(yǎng)茶寵

每每品茗,總會被茶臺上的小小物件所吸引,小象、小豬、小狗、金蟾、貔貅、長壽龜……不一而足,或蹲著、或趴著、或憨態(tài)、或俏皮,其狀萬千,其情萬趣,這就是業(yè)內(nèi)人士稱之為的“茶寵”。

所謂“茶寵”,就是茶人在品茗、閑聊過程中,用茶水精心滋養(yǎng)、把玩的紫砂陶質(zhì)小工藝品,故又被昵稱為“小養(yǎng)活”。時下,我國南方一些城市的茶莊茶館里,或是嗜茶者基本上都養(yǎng)著一些“茶寵”。這些茶寵,或有吉祥寓意,或有文化氣息,或是搞笑逗樂,或是趣味童真,全看主人的喜好。

茶寵,主要用紫砂泥、清水泥、澄泥、段泥、天青泥或黑泥燒制而成,以紫砂泥燒制的茶寵最為常見和好養(yǎng),因紫砂鐵質(zhì)成份較高,成明顯雙氣孔結構,透氣性好。也有一種用樹脂制成的變色茶寵,淋上熱茶水后會立即變得五顏六色,冷卻后恢復到原來的顏色。宜興丁蜀鎮(zhèn)中袁村有一家專門制作紫砂“茶寵”的企業(yè),名叫“吟龍藝陶”?!安鑼櫋? 品種有200多個,小巧精致,神態(tài)可掬,真是掌中雅玩、品茗寵物。

一只精美茶寵,是茶人花費大量時間和心思慢慢“靜養(yǎng)”成的。知己好友相聚,常會泡上一壺普洱或鐵觀音。此時,將頭開的茶水沖澆在“茶寵”上,或用茶帚蘸著茶湯涂抹、用茶布擦拭,年長日久,歲月中灰塵、汗水、把玩者的手澤便層層積淀于茶寵表面,使茶寵越發(fā)溫潤可人,茶香四溢。

紫砂茶寵同紫砂壺一樣,起源于宋代。宋時飲茶風極盛,對泡茶器皿有很多講究,并開發(fā)出大量與茶相關的紫砂用具,紫砂茶寵就是其中一種。古往今來,多少茶人用盡一生的時光,揉進茶水的溫順,精心“飼養(yǎng)茶寵”,也就成為歲月流轉下的精神寄托。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吳騫著《陽羨名陶錄》中曾經(jīng)記載了一位制作紫砂雕塑諸玩的高手,那就是明朝萬歷年間的陳仲美。這些雕塑諸玩也許就包含著“茶寵”。陳仲美是江西婺源人,原來在景德鎮(zhèn)制瓷,后來到了宜興,從事紫砂陶制作。他“好配壺土,意造諸玩,如香盒、花杯、狻猊爐、辟邪、鎮(zhèn)紙,重鏤疊刻,細極鬼工。壺像花果,綴以草蟲,或龍 戲海濤,伸爪出目。莊嚴慈憫,神采欲生?!弊仙扒拜厒儚拿鞔_始就制作陶塑工藝品,作為幾案清供,有的成了“茶寵”先驅(qū)。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就珍藏著不少供帝王賞玩的紫砂文玩,有清乾隆時的“三連核桃”、“梅花鹿”和“小異獸”等。色澤、形態(tài)、質(zhì)感和造型無不惟妙惟肖。

茶寵形狀不一、大小各異,中華傳統(tǒng)文化習俗、審美習慣都在茶寵上淋漓盡致地體現(xiàn)出來。從茶寵的分類來看,常見的有寓意茶寵、禪意茶寵、趣味茶寵、生肖茶寵、諧音吉祥茶寵等。

寓意茶寵。譬如貔貅、金蟾、祥獅、螈蜥、壽星、麒麟、朱雀、奔馬、天祿、長壽龜?shù)?,因其在傳說中都有各自的神通,或辟邪、或鎮(zhèn)宅、或旺財、或賜福,或化解五黃三煞,人們在把玩茶寵的時候,無形中也會有一些美好的心理暗示。尤其貔貅,傳說是龍的第九子,俗稱“只進不出”,有招財鎮(zhèn)宅的作用,視為家中的守護神,于是,成為茶人的最愛;此外,壁虎寓意“辟邪”;蜘蛛爬在一只腳上的造型,寓意知足常樂。

禪意茶寵。茶禪,將禪修融于茶道之中,形成“茶禪一味”的理念,發(fā)展成為獨具中國特色的“茶道”文化習俗。在禪意茶寵的造型中,以大肚佛、達摩、濟公、散財童子、小僧侶形象居多,有臥姿的、坐姿的,也有立姿的,在茶禪交融中,品味物我合一的意境。

趣味茶寵。此類茶寵多造型逼真,表現(xiàn)出自然的趣味,品茗時,欣賞把玩這些玲瓏剔透的茶寵,平添了幾分情趣。如荷葉青蛙、水牛、小豬、小狗、童男童女、蓮蓬、公雞、大象、花生、核桃、茨菇、菱角等。其中大象茶寵頗受茶人喜愛,水為財,大象善吸水,大財小財全吸納,此外大象秉性溫順,象征吉祥如意,將一頭精致的象放在茶臺上,讓它沐浴茶水,吸收茶香,其趣無窮;小小的水牛茶寵也有不一樣的效果,它臥于茶盤一角,只露出背部,仿佛牛身下半截嵌入臺面,隨著茶水的流動,像是在田間游動勞作,霎時把你我?guī)肓四戏剿锏母髅β抵小?/p>

生肖茶寵。十二生肖茶寵也頗受茶人歡迎,人們買上幾件自己生肖的茶寵,或是精選一件生肖茶寵作為生日禮物送人,都是別有樂趣,也很雅致。

諧音吉祥茶寵。此類茶寵凸顯了漢字的文化與魅力。比如 “金蟾”茶寵,“金蟾”是“金錢”的諧音,這蟾蜍并非普通蟾蜍,它只有三只腳。傳說它本是妖精,后被劉海仙人收服,改邪歸正,吐錢幫窮人,所以后來被人們當作旺財瑞獸敬奉。做工精美的金蟾,嘴巴里銜的銅錢是可以轉動的,用手去轉錢,諧音就是“賺錢”。 金蟾,可謂茶寵中的上品,大凡在商場上打拼的飲茶人,都愛“請”一只金蟾與自己的飲茶歲月相依相伴。通常情況下,家里只能放一個金蟾,而且放置金蟾時需注意,空口不含錢的金蟾為吸財,嘴巴應向室外,含著錢幣的嘴巴不能對著家門,否則就是把家中的錢財往外送了。

總之,無論哪種造型的茶寵,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只有嘴,沒有五谷輪回之所。這決定了它吃東西只能進不能出,人們以這種方式來表達中華傳統(tǒng)“財源廣進,滴水不漏”的生財發(fā)家理念。

林林總總的茶寵已經(jīng)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一部分,茶寵的出現(xiàn),主要還是人們?yōu)榱嗽诤炔钑r陶冶性情,增添樂趣。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注重個人品位和生活情趣,茶寵也迅速發(fā)展起來。茶寵的趣味性和觀賞性直接,其內(nèi)涵直白,價格也大眾化,不用計較是否出自名家之手,更不用為鑒別真?zhèn)味鄲?,即便遠行也便于攜帶和滋養(yǎng),所以很容易被眾多茶莊、茶人、收藏人士青睞和收藏。

養(yǎng)茶寵是頗有講究的,俗稱“三分選七分養(yǎng)”, 心急不得,需靜養(yǎng)。剛買來的茶寵會是很新的紫砂色,或紅或紫或偏白,表面微微起砂,感覺到的是一種未開化的稚嫩氣息。將茶寵養(yǎng)在茶臺上,每天喝茶時也給它“喝”一口,用茶帚醮著茶水輕輕撫刷,或用茶水澆濯,在把玩中摩挲涂抹,長久的滋潤呵護,它的色澤就會慢慢釋放出來,表面便呈現(xiàn)出一種含蓄柔和的亞光色,像紫砂壺一樣葆光可鑒、珠玉潤澤,這就是“包漿”,被視作紫砂茶寵養(yǎng)成的標志。砂點不平漸漸被磨去,手感也越發(fā)溫潤順滑,越發(fā)心宜。茶寵最好用大紅袍或普洱茶來養(yǎng),因為大紅袍、普洱茶的茶質(zhì)容易出效果。

挑選茶寵,一是要看他的神態(tài);二是要看是否真正符合茶寵本身的原型特點;三是選擇形狀適中的茶寵,不要太大,因為要考慮讓它身體的大部分起到蓄水存水的功能。

滋養(yǎng)茶寵,其趣無窮。有些茶寵利用中空結構,淋上茶水后會產(chǎn)生“吐泡”、“噴水”景象,給品茗休閑增添了情趣。其實,養(yǎng)茶寵的樂趣在于自身的參與,就像養(yǎng)花一樣,澆水、施肥、修枝事無巨細,等到開花的那一刻,將會得到所有的滿足。在每天對茶寵的滋養(yǎng)中,充滿著內(nèi)心的期盼和心愿,直到有一天,忽然發(fā)現(xiàn)“小養(yǎng)活”宛如有了生命一般的靈氣時,心中是何等的興奮和欣喜!

一方茶海,一杯清茶,在人與茶的世界里,有“小養(yǎng)活”們靜靜的陪伴,不離不棄,分享你的喜,你的憂,你的孤單,你的寥落。壓下心中的那份焦灼、那份躁動,慢品茶香,靜養(yǎng)茶寵。

【摘自2016年第6期《吃茶去》雜志;作者:潘春華(江蘇鎮(zhèn)江)】

圍爐煮茶不宜“向后看”

在大城市的年輕群體中,“圍爐煮茶”突然成了“新晉網(wǎng)紅”,風靡起來。贊者稱此法在茶圣陸羽的《茶經(jīng)》中有載,是最古早(傳統(tǒng))的飲茶法,如此“復古”,體現(xiàn)了文化自信;彈者則稱別人煮茶如天仙,自己煮茶灰頭土臉,復興這種只為拍照片的偽傳統(tǒng),純屬矯情。


應指出四點:

其一,當下風行的“圍爐煮茶”,與《茶經(jīng)》中所載,關系不大。

其二,茶葉加工方法劇變,“圍爐煮茶”已無必要。

其三,點茶、泡茶也是傳統(tǒng),不宜厚此薄彼。

其四,煮茶更有營養(yǎng),但環(huán)保等成本高。

在物質(zhì)條件不發(fā)達的古代,傳統(tǒng)文化的重點在精神生活,即價值堅持、思想方法、審美趣味、道德實踐、修養(yǎng)功夫等方面,所謂“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至于用什么方法喝茶,屬于末藝,小試怡情,多試則玩物喪志,君子不為。從歷史上看,白居易、蘇東坡等都嗜茶,卻不愿為此浪費時間。

“像古人那樣喝茶”是一個小游戲,與讀書人“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立身根本無關,茍無“四面江山來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的關懷,茶煮得再好,又有何益?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體現(xiàn)在做人與濟世,不必排斥吃喝,但僭用傳統(tǒng)之名,大肆兜售假古董,將文化自信娛樂化、庸俗化,似有不妥。鉤沉“圍爐煮茶”的歷史,揭“網(wǎng)紅”之謬,或有價值。

(近代)傅抱石繪《蕉蔭烹茶圖》冊頁

一度流行“粥飲法”

茶源于中國,稱它是“人在草木間”則屬妄言。

唐中期前,“茶”多寫為“荼”,唐人陸羽據(jù)《開元文字音義》改稱為“茶”。清代顧炎武據(jù)古碑考證,指出:“貞元十四年(798年)刻荼宴字,皆作荼……至會昌年(841-846年)間柳公權書《玄秘塔碑銘》,大中九年(855年)裴休書《圭峰禪師碑》茶毗(意為焚燒,指僧人死后將尸體火化)字,俱減此一畫,則此字變于中唐以下也?!?

顯然,茶不可能到中唐后才“人在草木間”。

荼是苦菜,說明茶本味苦,早期是藥材。在茶的發(fā)展史上,出現(xiàn)過粥飲法(煮茶法)、煎茶法、點茶法(日本茶道中抹茶法之先)、泡茶法等階段。

所謂粥飲法,據(jù)唐代楊曄《膳夫經(jīng)手錄》載:“茶古不聞食之,近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至于開元天寶間,稍稍有茶,至德、大歷遂多,建中以后盛矣。”指茶葉早期直接摘葉煮湯喝。為長途運輸,改將茶葉切碎,用黏稠的米湯粘成團。飲用時,直接加開水泡煮,佐以蔥、姜、橘子等調(diào)味。

這種茶看上去像粥?!杜f唐書·李玉傳》稱:“茶為食物,無異米鹽,于人所資,遠近同俗,既怯竭乏,難舍斯須,田閭之間,嗜好尤勝?!敝钡酵硖疲囡嫹ㄈ粤餍?,詩人皮日休在《茶中雜詠》序云:“然季疵(即陸羽)以前稱茗飲者,必渾以烹之,與夫瀹蔬而啜飲者無異也?!奔床杷筒藴珱]區(qū)別,這么做,可能是為去除茶葉的苦味和青草味。

茶圣陸羽對粥飲法深惡痛絕,稱“斯溝渠間棄水耳”,稱它是溝里的臭水。

陸羽煮茶是為適應餅茶

為取代粥飲法,遂有“陸羽式煎茶法”。晉代已有煎茶法,陸羽將其完善,今網(wǎng)友推崇的“圍爐煮茶”即“陸羽式煎茶法”,操作步驟是:

第一步:將茶餅放在炭火上烤,再碾成末(注意,不是粉)。

第二步:茶釜加水放爐上,煮至初沸,即冒小水泡(如蟹眼大),加椒鹽。

第三步:水沸至冒中水泡(如魚眼大),將部分水盛出,放茶末,不斷攪動,即“擊拂”,使茶湯出沫餑(白色的浮沫),它被視為茶中精華。

第四步:水沸至冒大泡(波浪狀),把剛才盛出的水加回來,止沸,可防茶湯苦澀,即“育華”。

第五步:分飲。趁熱喝,“如冷,則精英隨氣而竭,飲啜不消亦然矣”。

“陸羽式煎茶法”風行,因茶葉加工方法改為蒸茶法,即:將生茶切碎,蒸后搗爛,再將茶泥入模具壓成餅狀(唐代也有末茶,但主流是餅茶),烘干水分,減少了苦味和青草味,使茶從藥變成飲品。餅茶耐泡,長時間才見滋味,較清淡,宜煮。

對“陸羽式煎茶法”,唐宋時人也有異議。晚唐詩人薛能寫道:“鹽損添常戒,姜宜著堪夸。”認為可加姜,不可加鹽。蘇東坡則“近世有用此二者輒大笑也”,也主張用姜不用鹽。與此同時,粥飲法仍流行,唐德宗就喜歡“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作琉璃眼”,把茶煮開后,加入酥(奶油)。

今人難操練“陸羽式煎茶法”。一是蒸茶法少見,炒茶法制成的茶不宜煮,今天的磚茶是發(fā)酵后壓成,非唐代餅茶,二者煮后滋味不同。二是水質(zhì)、器物不同,“圍爐煮茶”難得舊味。

水不同器具也不同

陸羽對煮茶用水的要求高,排出天下十大名泉,最差也要雪水和雨水。這些水是軟水,每升含鈣鎂離子低于8毫克。高于此,水中的硫酸鹽、硝酸鹽、氯化物會與茶中物質(zhì)發(fā)生化學反應,色變黑,味亦澀,茶湯表面可見油花??稍诠I(yè)化時代,雪水和雨水中污染物更多,名泉水也非舊貌。

現(xiàn)代人泡茶多用自來水,鐵離子多,只需萬分之五,茶湯便成褐色,有銹味,且與茶中最富營養(yǎng)的多酚類化合物形成沉淀。

水不同,器具也不同。

“陸羽式煎茶法”用無蓋鍋,否則無法判斷水沸騰的狀況,以茶鍑(音如復)為主,它敞口、尖底,有利于均勻加熱,但必須放在交床(一種支架)上,否則會傾倒。茶鍑太麻煩,人們也用鐺(三足鼎)、銚(音如吊,近似今奶鍋,但無蓋)、鼎等煎茶。

陸羽認為,煮茶器最好用銀,但太奢華;轉用生鐵,則難免銹味,所以制模時內(nèi)用泥外用砂,成品茶鍑內(nèi)面光滑,鐵離子析出少,外面凸凹不平,受熱面增加;最差是用瓦(陶器)。煮茶用松木生火,即“石泉春釀酒,松火夜煎茶”。

按陸羽要求,喝一次茶需配28種茶具,即風爐、灰承、莒、炭撾、火夾、鍑、交床、夾、紙囊、碾、拂末、羅(盒)、則、水方、漉水囊、瓢、竹莢、鹺簋、揭、熟盂、碗、畚、札、滌方、滓方、巾、具列、都籃。

如此繁瑣,只能在室內(nèi)操作,無法旅游攜帶。那么,每折騰一次能做多少茶呢?從文字記錄看,只有1升,陸羽說“茶性儉,不宜廣,廣則其味黯淡”,其實是怕人多不夠喝。

換個做法走入百姓家

“陸羽式煎茶法”有兩大技術瓶頸,即“擊拂”和“候湯”。前者是將茶末放入中沸的水中,不斷攪拌,保證茶末沉底,湯中浮現(xiàn)白色泡沫;后者指掌握煎茶的水溫。在唐宋時,少數(shù)高手才能掌握,今人只能據(jù)文獻推測。顯然,網(wǎng)友們的“圍爐煮茶”雖裝出唐人飲茶的姿勢,卻無法確知滋味,更不知為什么要這么做。

宋代時,“陸羽式煎茶法”轉向“點茶法”。

一是制茶工藝再變。先用水清洗茶葉,蒸且搗爛,榨去茶汁后,再壓成餅,進一步去除了苦澀味。雖文字無載,但從晚唐繪畫看,當時已用“點茶法”。

二是陸羽喝茶必須湊齊客人,同時飲用,“點茶法”則靈活得多。

“陸羽式煎茶法”是將茶葉放到開水里,“點茶法”則將開水放到茶葉中。思路一轉,境界頓開??砷_水入茶,溫度有損失,且時間短,加熱不充分,所以“點茶法”先將茶盞烤熱,茶亦磨成粉。先加入少量開水,用竹刷式的茶筅(初期用茶匕,北宋末期用茶筅)快速攪打,調(diào)成茶膏。高明者能打出較多沫餑,色白、茶面細勻,并用茶匕勾畫出各種圖案。宋人常有點茶技能賽,稱為“斗茶”。

范仲淹寫道:

斗余味兮輕醍醐,

斗余香兮薄蘭芷。

其間品第胡能欺,

十目視而十手指。

勝若登仙不可攀,

輸同降將無窮恥。

點完的茶膏用開水釋稀飲用?!包c茶法”可在戶外進行,方便旅行,能根據(jù)來客多少制茶湯,帶動了宋代民間飲茶熱。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稱,汴梁城皇宮周邊“皆居民或茶坊。街心市井,至夜尤盛”。

明代泡茶太繁瑣

“點茶法”依然費時費力,南宋末期出現(xiàn)“撮泡法”,即“泡茶法”。

據(jù)丁以壽先生的《中國飲茶法流變考》,南宋畫家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中,似已有“泡茶法”?!恫杞?jīng)》也記錄了“泡茶法”,稱為痷(音如安,意為瘦?。┎琛C鞔悗熢凇恫杩肌分袑懙溃骸昂妓着氩?,用細茗置茶甌,以沸湯點之,名為撮泡。北客多哂之,予亦不滿?!鳖H為輕視。

“泡茶法”勃興,因明代廢蒸茶法,改用炒茶法。明人羅廩在《茶解》中說:“唐宋間研膏、蠟面、京鋌、龍團,或至把握纖微,直(值)錢數(shù)十萬,亦珍重哉,而碾造愈工,茶性愈失,矧(乃)雜以香物乎?曾不若今人止精于炒焙,不損本真?!币馑际?,蒸茶法違背茶的本性,不如炒茶。

生茶經(jīng)三次干炒和揉搓,水分大減,草氣、苦味的成分被揮發(fā)殆盡,“煮茶”“點茶”等對口感提升的價值已不大。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下令停貢團茶,改貢散茶,但直到明末,“煮茶”“點茶”仍常見,“泡茶法”亦繁瑣,分備器、候湯、泡茶、酌茶、品茶等環(huán)節(jié)。在《遵生八箋》中,高濂喝茶的排場是:“側室一斗,相傍書齋,內(nèi)設茶灶一,茶盞六,茶注二,余一以注熟水。茶臼一,拂刷、凈布各一,炭箱一,火鉗一,火筯一,火扇一,火斗一,可燒香餅。茶盤一,茶橐二,當教童子專立茶役,以供長日清淡,寒屑兀坐?!?

高濂活躍于萬歷時期,正是明朝由盛轉衰的關鍵期,士大夫卻忙于養(yǎng)生清談,喝個茶都如此鋪張奢靡,明朝豈有不亡之理?

“煮茶法”有利也有弊

從“煮茶法”到“泡茶法”,是歷史選擇的結果,涉及“向前看”還是“向后看”的問題:

“向前看”,則尊重前人選擇,在此基礎上改造,讓飲茶更適應當代生活,比如奶茶、袋泡茶、茶飲料等。

“向后看”,則堅信過去的東西“最正宗”,不顧背景差異,處處想“恢復傳統(tǒng)”,以為這才是尊重古人、弘揚傳統(tǒng)文化。這就存在一個邏輯上的悖論——古人放棄“煮茶法”,也是智慧的體現(xiàn),也是傳統(tǒng)的一部分。否定古人這種與時俱進、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是不是也在反傳統(tǒng)?

“煮茶法”有一定科學性,煮茶可將茶中的有效成分充分釋放出來,煮制5分鐘的茶水靜置1小時后飲用,血液中的抗氧化劑水平會上升45%。但此類研究的樣本量少,包括茶葉中是否含抗癌物質(zhì)等,均非定論。

煮茶的湯色深、味道濃,香氣亦持久,與泡茶比,投茶量少5倍左右。但炒茶法制出的優(yōu)質(zhì)茶葉,如雀舌等,都是嫩芽,不宜煮,甚至不能用沸水泡,否則損失香氣。國人喜嫩葉茶,畝產(chǎn)茶葉量只及印度茶的五分之一,煮茶可減少浪費。

可以依據(jù)理性分析,提倡煮茶,無需嫁接到唐朝,畢竟二者無傳承關系。煮茶也有缺點,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65℃以上的熱飲列為2A類致癌物,因人食管適宜溫度在40℃以下??苫鸷虿坏热?,煮茶放涼、飲用,然后再生火煮,再放涼、飲用,消耗能源多,且不便旅行。

人生苦短,在喝茶這種事上花太多時間精力,有點不值得。至于傳承文化,還是應以讀典籍、強化修養(yǎng)、傳承古人的精神財富為主。

來源:北京晚報,黃逸,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