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壺瓷器

找到約350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正在廣州熱展的它們是現(xiàn)代茶壺的“源頭”

最近,廣州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舉辦了一個“發(fā)現(xiàn)越窯——上林湖越窯青瓷展”。展品中,有兩件瓷器引起了很多參觀者的注目,一件是東晉的雞首壺,另一件是晉代的羊首龍柄壺。

從“壺”到“茶壺”,經歷了漫長演變

“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茶器都非常講究。在《茶經》中,陸羽便精心設計了24種茶器。

我們現(xiàn)在通常把飲茶器具稱為“茶具”。但在古代,用于飲茶的“器”和“具”是有區(qū)分的。

晉 雞首壺

按《茶經》的劃分,“茶器”是指用于生火、煮茶、烤茶、碾茶、量茶、分茶、取水、盛水、濾水、盛鹽、取鹽、飲茶等用具。而“茶具”是指用于采茶、蒸茶、成型、干燥、封藏和記數(shù)的用具。

可見唐代的“茶具”與現(xiàn)在的茶具基本上沒什么關系,而《茶經》中部分“茶器”則相當于現(xiàn)在的茶具。

直到南宋,審安老人寫《茶具圖贊》時,才將以往被稱作“茶器”的飲茶器具改稱為“茶具”,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林林總總的茶具中,茶壺自然是必不可少,泡茶、斟茶都要用它。雖說茶壺的造型有200多種,但萬變不離其宗,茶壺都是壺狀的,有嘴、有蓋、有把兒或提梁。

宋 執(zhí)壺

茶壺的這種造型,我們已是司空見慣。不過,從古代的“壺”到現(xiàn)在的“茶壺”,卻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

雞首壺曾是當年“最流行”

顯然,雞首壺、羊首龍柄壺這兩件瓷器的樣式是由盤口壺演變而來,當時主要用于盛水和酒,并非茶具。然其造型除了沒有蓋子外,與現(xiàn)在的茶壺幾無二致,故可稱之為茶壺的“祖宗”。

有人問:為何古人喜歡把壺嘴做成雞首和羊首的模樣?其中有何寓意?這是因為三國兩晉南北朝的青瓷多以動物造型為裝飾,這些動物造型又各有其特殊寓意。如蛙、魚等象征“繁衍”;而雞和羊則代表“吉祥”,且古人還認為雞有文、武、勇、仁、信五德。

在這種觀念影響下,雞首壺和羊首壺在魏晉南北朝、隋及唐初曾流行一時,尤其是雞首壺,是大眾最喜愛最常用的器具之一。

“注子”“湯瓶”唐代亮相

到了唐代中期以后,動物造型青瓷已成過去時。取代雞首壺、羊首壺的是一種叫“注子”的瓷器。

唐代的“注子”由盤口變成撇口,頸部變得粗短,器身變高呈圓筒狀,有的有系,有的無系?!半u頭”“羊頭”被簡化為短小的管狀流,流和把手依舊在器物肩部兩側,與茶壺的造型更為接近。

這種“注子”還有個別稱叫“偏提”,大約是因其把手安于一側,與有系穿繩的老壺提法不同之故。

“注子”雖然像茶壺,但在唐代主要是酒器而不是茶具,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

在“注子”造型的基礎上,從唐代末期開始,人們又研制出一種新的茶具——“湯瓶”。

“湯瓶”的出現(xiàn),是因應了古人喝茶方式的改變。唐人吃的是煎茶,有點類似于今天的擂茶,會加入一些食物混在一起吃。至陸羽后才開始提倡“清飲”,只在茶飲中加一點鹽。

宋代以后,轉而流行吃“點茶”。所謂“點茶”,就是將磨好后的茶粉置于茶盞內,逐步加入沸水,同時以茶筅擊拂,使茶粉融于沸水,茶湯產生“湯花”,“湯花”以白為美,以持久為上。

因要在茶盞內注入沸水,“湯瓶”便應運而生?!皽俊庇糜谥笏蚴⒎兴?,用“湯瓶”向茶盞中沖注的動作稱為“點”。故審安老人在《茶具圖贊》中將“湯瓶”命名為“湯提點”。

早期的湯瓶,繼承了注子流短而置于肩部的特點,瓶口往往高于流,造成器內無法灌滿,傾側倒水也不方便。后來,人們將流和把手的下端從肩部往下移到腹部,上端與瓶口等高,并改名為“執(zhí)壺”。

“茶壺”于明代正式出現(xiàn)

但執(zhí)壺既可以是茶壺,也可以是酒壺,還不是現(xiàn)代意義上的“茶壺”。真正的茶壺,是在明代才出現(xiàn)。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朱元璋下詔廢團茶,改貢葉茶,從而又改“點茶”為泡茶?!安鑹亍币幻?,也于此時正式出現(xiàn)。

同時,葉茶的使用,使明代的茶壺有別于早期的湯瓶、執(zhí)壺。因飲茶方式已改變,其功能完全不同,湯壺類似于現(xiàn)在的開水壺,茶壺則專門用于泡茶、斟茶。

明代的茶壺,最大的特點是崇尚紫砂或瓷制的小茶壺。如文震亨說:“壺以砂者為上,蓋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睆堉t德說:“茶性狹,壺過大則香不聚,容一、兩升足矣。”

一個小小的茶壺,竟有如此曲折多變的歷史演變,我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此可見一斑。

來源:北京茶世界

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古董瓷器里的英國下午茶時光

Sylvia Vetta是我在牛津認識的一位自由作家。她是牛津城里文藝圈里一位活躍分子,時常組織和參加一切有關文學與藝術的聚會。參加過幾次她組織的活動之后,我們逐漸熟悉起來。她知道我是做有關“茶史”研究的,于是我們從茶聊到了與茶密不可分的茶具。我先是驚嘆于她豐富的關于古董瓷器的知識,后來才了解到原來她曾經營過一家古董店。對茶和瓷器的共同愛好使得我們的交情日益深厚,于是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夏日午后,Sylvia約我和另一位中國朋友到她的家里喝茶。

一進房間,我就感受到了屋里濃烈的藝術氣息。古董家具、藝術品和瓷器妥當?shù)匕仓迷诜块g的各個角落,客廳正中的一張圓桌上,花瓶里插滿了盛開的鮮花,墻上古典油畫中的美人兒正笑意吟吟將目光投向廳里。Sylvia首先引我們進入一間小的會客廳,這個房間有一個壁爐,地面鋪著花紋繁復的印度地毯,窗臺上擺放著各種藝術品和木刻,一對描著金邊的嵌貝古董茶幾為小客廳增色不少,不知道是來自東南亞的哪一個國家。Sylvia讓我們稍坐片刻,少頃她便端了一個托盤出來,大概為了顯示對中國客人的友好,她特意選用了一套帶有“壽”字花紋的中國清朝時期流行的茶具,和印有日本浮世繪的茶墊搭在一起。茶湯沖入杯中,湯色竟然是我十分熟悉的那種琥珀色。再一聞到茶香,我知道錯不了了,這正是我最愛的武夷巖茶。細品茶味,實在是太令我吃驚了,因為我完全想不到在一位英國人家里,居然能喝到這么正宗的巖茶。坦白地說,這算是我在英國這么長時間以來喝到的最好的茶了。

我對茶贊不絕口,Sylvia非常高興,她說這個茶是一個很好的中朋友送給她的。但她和她先生似乎還是更傾向于英式下午茶配茶點。她用另一個茶盤端來了英式下午茶的那幾件“標配”:除了英式的茶壺和茶杯以外,一小壺牛奶和糖粒是必不可少的。Sylvia的先生是一位印度學者。中國、英國和印度這三個國家都與茶有著深刻的聯(lián)系。圍繞著這一令人著迷的飲品,三國曾經有過一段并不愉快的近代史。在16至18世紀之間,茶葉助力于英國的工業(yè)革命,由此促進了世界上第一個“現(xiàn)代”國家的誕生,而另一種與之對應的癮品鴉片的流入則削弱了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強大的東方帝國。然而時至今日,歷史的陰影已經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令人振奮的話題是三國共同推動的茶文化。而來自于這三個不同國度的我們之所以能在這個下午聚在一起,也算是因茶而生的緣分。

我們聊茶的歷史,聊瓷器,甚至聊到了現(xiàn)在與中印密切相關的“一帶一路”戰(zhàn)略。茶的確是最好的社交潤滑劑,它讓我們都感覺到放松、愉悅,時間似乎很快就過去了。Sylvia-聊到瓷器就特別興奮,因為這是她最擅長的“老本行”。在這種情緒的鼓舞下,我們又將“茶會”挪到了客廳,那里的一個壁櫥里擱滿了琳瑯滿目的瓷器。Sylvia-邊挑出一些具有代表的瓷器向我展示,一邊跟我講一些英國制瓷業(yè)的歷史。

軟瓷(soft paste porcelain)并不算真正的瓷器

Sylvia挑了一件“青花”茶壺出來,問我好看嗎?我覺得還不錯。但她向我解釋道,其實像這一類瓷器,嚴格說來不能叫做porcelain,它是歐洲人在模仿中國瓷器的探索過程中的技術失敗產物,被稱為軟瓷(soft paste porcelain),有時候甚至就被簡稱為“軟膏”(soft paste)。

中國瓷器大約在14世紀到達歐洲,售價極為昂貴,于是頭腦靈活的歐洲商人開始思考能否降低成本就地生產。歐洲人從15世紀開始模仿中國的制瓷工藝,但是對瓷器的組成成分、燒制的溫度掌握等卻知之甚少。歐洲人最早嘗試的“配劑”是將陶土與研磨的碎玻璃混合在一起,皂石與石灰也被運用在早期的嘗試過程中。所以,16世紀歐洲制造的這種“軟瓷”都是有點帶白色粉末狀的。此外,法國魯昂的工廠制作出一種法國瓷(Porcelainefran·aise)。1673年,法國人LouisPoterat最早獲得了生產這種瓷器的專利,但當時的產量并不多。直到1694年,這項專利技術的應用才被推廣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出了“彩陶器”。而魯昂最初產的“軟瓷”是藍色釉,就是中國瓷的“青花”的顏色,現(xiàn)在已經很少見了。軟瓷是相對于硬瓷而言的,歐洲的制瓷業(yè)經歷了一個很艱難的由軟瓷到硬瓷的發(fā)展過程,直到1708年在德國的麥森,歐洲人才第一次制作出了硬瓷,這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瓷器。

古董瓷的“底款”——瓷器的身份證

英國人喜歡古董、喜歡瓷器,在牛津這一座古老的城市更是大街小巷都散布著古董店。而每周四和周六的“跳蚤市場”,如果“識貨”且運氣好的話,可以以很便宜的價格買到質量很好的古董。作為一個研究茶文化史的人,我非常喜歡那些精致的英式茶具,但卻不知如何辨認。我將我的疑惑表達出來,Sylvia很熱心地教了我最基本的幾招,識別瓷器底部的出廠標志。我們換了一套粉色釉的茶具,Sylvia告訴我這套瓷器是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的風格。維多利亞時代的瓷器底部大多有一個菱形的底款(back stamp),這個底款其實就是瓷器的“身份證”,它表明了出廠的廠家和日期等。接下來,她又找出一本瓷器鑒別的“手冊”,翻到其中的一頁,底款上各個位置的意義以及每個字母所代表的數(shù)字都可在此找到。因此,通過查找這本“手冊”,可以很輕易地辨別出我們使用的這套茶具制作于1868年9月。大致上每個時間段的瓷器都各有其獨特的“標記”方法:很小的手寫的標志大約是在18世紀以前;由于美國在1891年要求所有出口到美國的產品都必須標明原產國,所以標有國家名字的瓷器通常都是在1891年之后;底部印有英國骨瓷(English Bone China)或者骨瓷(Bone China)的產品,大多制作于20世紀;“made in England”的標志約出現(xiàn)在1921年以后;底部有RD(registereddesign)的瓷器出現(xiàn)在1842年~1883年;瓷器的注冊編號始于1884年;用彩色的標志取代單一的藍色釉,以及在公司面前冠有“皇家”(royal)字樣大約是出現(xiàn)在1850年以后。

茶和瓷器一樣難以選擇

美好的時光總是溜得很快。喝了一下午的茶,臨走的時候,我問Sylvia她自己最喜歡的茶是哪一種?她笑著說,這就像選瓷器一樣難以抉擇,因為它們都各有個性特色。但大致說來她會根據(jù)一天當中不同的時間段和心情來配茶。

“我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沖泡一壺味道濃烈的印度茶,比如英式早餐茶或者大吉嶺紅茶。下午或者傍晚時,通常喝的是中國的烏龍茶與正山小種。如果是在外面的中餐館吃飯的話,我會點一壺茉莉花茶。如果是頭一天晚上熬夜太累了的話,甘菊茶可以很好地消解疲勞。當然,我知道中國茶的品種非常多,很多我都還沒有嘗試過,也許有一天我嘗到了會改變我現(xiàn)有的習慣。但如果問我在超市怎樣選茶的話,我一定會選擇帶有“公平貿易”(fair trade)標志的。因為“公平貿易”旨在幫助那些偏遠產地的茶農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而獲利更多。所以如果有一天我見到帶有“公平貿易”的中國茶產品,我一定會支持的!”

圖文來源:Teafeature茶道2015年09月刊

來源:坤冰觀茶,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紫砂VS瓷器,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紫砂,是介于陶和瓷之間屬于半燒結精細“炻器”,其色質儒雅,光而不亮,粗而不糙,透氣性好,里外不施釉。因為它的礦源在陶都宜興,所以,歷史上把它劃在陶的范疇之內。

瓷器,簡單來說,就是上了釉的器物。瓷壺質地堅白,里外施釉,且釉彩艷繁。瓷器的材料是高嶺土,景德鎮(zhèn)有大量儲藏,所以,江西景德鎮(zhèn)是我們中國的瓷都。

下面是陶器茶具與瓷器茶具的區(qū)別:

1制作泥料不同

從制作的泥料上來看,兩皆為“土”。

但紫砂壺泥料的礦物組成,屬于含富鐵的粘土—石英—云母類型,紫砂泥具備良好的可塑性,較小的干燥收縮率,生坯強度高,透氣性好,焙燒溫度范圍值寬等特點。

▲紫砂泥料(天青泥)

瓷器壺是一種由石英、絹云母、高嶺土、長石等礦物質組成的聚合體,其礦物中所含的玻璃較多,收縮性和可塑性比紫砂弱。

▲瓷器泥料(高嶺土)

2燒制溫度不同

紫砂壺燒成溫度一般在1160℃—1200℃,而瓷壺燒成的溫度約在1200℃—1400℃,遠遠高于紫砂壺燒制的溫度。

紫砂壺與瓷質壺燒制溫度的不同,也給成品帶來一定的區(qū)別,陶器并未完全燒結,而瓷器胎體已完全達到瓷化程度。

故成品紫砂壺,敲擊時發(fā)出悶聲,硬度較差,而成品瓷壺敲擊時發(fā)出聲音清脆、動聽、嘹亮,硬度強,用鋼刀劃其表面很難留下刀痕。

▲瓷器茶壺

3釉料不同

紫砂壺具有獨特的氣孔結構,它不但透氣性能好,而且能蘊茶之香味,所以紫砂壺仍然古色古香,而不需要對其進行施釉,這樣紫砂壺的優(yōu)點是其他陶瓷制品所不能相提并論的。

瓷器則一定需要上釉,其透氣性不及紫砂壺。瓷器茶具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瓷器茶壺

4透明度不同

紫砂壺不具備透明性特征,即使薄如蛋殼,亦不能透明,而瓷壺不管厚薄,皆有半透明之特征。

5實用功能不同

紫砂器適合個人泡特定一種茶(主要如普洱,武夷巖茶,紅茶等)。它具有雙重氣孔結構,透氣性能好,暑天隔夜不也會餿,冷熱急變性能好,泡茶得茶的真香真味。

瓷器茶具不串味,適合招待客人用,而且容易清洗。泡茶和口感等方面都略遜色于紫砂壺。

6產品外觀不同

紫砂茶具造型美觀多樣,素面素心,沉穩(wěn)內斂,使用越久,壺身色澤越發(fā)光亮照人,氣韻溫雅。

瓷器茶具造型精巧,顏色靚麗,呈高貴典雅、雍容華貴之態(tài)。

 

 

找到約344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6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