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茶馬互市是中國西部地區(qū)

找到約61條結果 (用時 0.03 秒)

從茶馬互市看中華民族的團結統(tǒng)一

茶馬互市是我國歷史上游牧地區(qū)和農耕地區(qū)之間貿易活動的產物,興起于唐代,宋代快速發(fā)展,明朝時主要由政府壟斷,清朝中葉之后逐漸轉型。茶馬互市的興起是農牧自然分工和茶葉生產發(fā)展基礎上民族交往的結果,推動了邊疆和中原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興起

歷史上,我國北部、西部等地由于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一直以牧業(yè)為主要生產方式,在馬匹飼養(yǎng)和馴化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這些地區(qū)常年干燥少雨,當?shù)赜文撩褡逶陲嬍成弦匀馊闉橹?,對具有解膩、助消化、生津止渴等功效的茶葉存在潛在需求。南方地區(qū)茶樹種植歷史悠久,茶葉生產到唐代已經發(fā)展到較大規(guī)模,產茶區(qū)域不斷擴大,臨近青藏高原的夷陵、巴東等地有貢茶出產,茶稅已經成為國家的一項重要收入。

對于農耕地區(qū)而言,馬不僅是進行農業(yè)生產十分重要的畜力,也是交通運輸?shù)闹髁?。更為重要的是,在歷史上,馬的數(shù)量和質量與戰(zhàn)爭的勝負直接相關,因此,歷代中原王朝都十分重視馬政,但由于氣候和地理條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中原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并不適合養(yǎng)馬??梢?,茶葉生產的發(fā)展、游牧民族對茶葉的潛在需求、中原地區(qū)對馬的特殊需求,為茶馬互市的興起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客觀條件。

我國古代游牧民族居住的地區(qū)本不產茶,飲茶也并非人們固有的傳統(tǒng)生活習慣。茶葉的傳入、飲茶習慣的形成,以及在此基礎上茶馬互市的興起,都是民族交往的結果。絲綢之路開辟后,中原地區(qū)與邊疆地區(qū)經濟文化交往日漸頻繁,隋朝已經設有專門管理互市的機構——互市監(jiān)。隨著民族交往的深入,茶葉不斷流入游牧地區(qū),游牧民族逐漸認識到茶葉的特殊功效,茶馬互市隨之興起。在唐人封演編撰的《封氏聞見記》中,已有飲茶風俗“流于塞外”,“回鶻入朝,大驅名馬,市茶而歸”之說。

發(fā)展

茶葉傳入游牧地區(qū)初期,僅社會上層可以享用,飲茶還沒有成為普通民眾普遍的生活習慣,因此茶馬互市規(guī)模不大。五代以后,隨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入,茶葉大量流入游牧地區(qū),普通民眾飲茶之風日盛,茶葉逐漸成為日常生活必需品。

北宋建政時,契丹人已在北方建立了遼朝。隨后,黨項人興起,建立西夏政權。北宋疆域適合養(yǎng)馬之地銳減,戰(zhàn)馬奇缺。宋朝與遼、西夏長期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對戰(zhàn)馬的需求量很大。此時,吐蕃政權已瓦解,吐蕃諸部不但盛產戰(zhàn)馬,而且對茶葉存在迫切需求。因此,北宋非常重視與吐蕃的茶馬互市。北宋時期的茶葉生產在唐代的基礎上得到進一步發(fā)展,北宋與遼、西夏也進行茶馬交易,但與西藏地方的茶馬互市始終占據(jù)主導地位。南宋王朝進一步擴大了茶馬互市范圍,不但在西部地區(qū)開辦茶馬交易市場,還在西南地區(qū)購買戰(zhàn)馬,交易活動十分頻繁。

與唐代的茶馬互市相比,宋代的茶馬互市已經明顯政治化。唐代的茶馬互市多是自愿互利的貿易活動,宋朝為了獲得更多戰(zhàn)馬,不斷加強對茶馬互市的管理和控制,在很多地方設置了購茶、買馬的機構,并在此基礎上組建了茶馬司,將茶馬貿易嚴格限制在互市場所內。同時,加強物價管理,禁止在交易過程中欺奪番商貨物。南宋時,茶葉雖由官營改為商營,但政府對整個運銷過程仍實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宋朝的茶馬互市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一些制度沿用至清代。

鼎盛

元朝幅員遼闊,不需要用茶葉來交換馬匹,但政府為了獲得巨額稅收,仍然設立榷場,嚴格控制茶葉買賣。

明初戰(zhàn)爭頻繁,對戰(zhàn)馬的需求量劇增,因此在秦州、河州、洮州等地設立茶馬司,進行茶馬交易。明朝將茶馬互市視為軍國大政,對其管理和控制的嚴密程度遠超前代。明朝建立了一套以茶馬司為主,包括茶課司、轉運司等在內的茶馬互市組織機構體系,從茶葉的種植、征收、加工、存儲到運輸、交易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專門機構負責。明朝還嚴厲防范和打擊茶葉走私,設置巡茶御史,強化監(jiān)督。此外,明朝還實行差發(fā)馬(對藏區(qū)征收的以馬代賦的稅)、朝貢互市以及金牌信符(明朝頒發(fā)的進行茶馬交易的牌照)等制度。由于統(tǒng)治者的高度重視,茶馬互市在明代進入了鼎盛時期。

轉型

清代,隨著大一統(tǒng)局面的鞏固,各民族關系不斷向前發(fā)展,茶馬互市逐漸失去了軍國大政的地位。清朝初年的茶馬互市基本上沿用明代的制度,仍然設置茶馬司和茶馬互市監(jiān)察御史,實行茶引制度,對茶葉走私進行嚴厲打擊。但清朝并沒有沿用明朝的金牌信符制度,對茶葉的控制也較明朝寬松。因此,清代的茶馬互市整體上不如明代發(fā)達。清初,西北地區(qū)的茶馬互市較為活躍??滴鯐r期,經達賴喇嘛奏請,清朝批準在云南北勝州(治今永勝)、中甸等地開辦滇藏茶馬互市。后來,互市地點還增加了鶴慶、麗江等處。清朝后期,蘭州成為全國茶馬互市中茶葉的集散地。

隨著清朝對茶馬互市的控制逐漸放松,茶馬互市這種以茶和馬為主要交易對象,長期由國家控制、以物易物的貿易形式,逐漸轉變?yōu)槲锲贩N類更加豐富、形式更加靈活的貿易形式。

作用

帶動貿易發(fā)展,經濟上相互依存。在茶馬互市興起以前,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貿易活動就已經長期存在,但無論是范圍、規(guī)模還是物品種類都較為有限。茶馬互市興起后,政府設立貿易機構,興修貿易通道,完善流通市場,不僅促進了貿易,而且?guī)恿似渌洕顒拥陌l(fā)展。除了茶葉和馬匹這兩種主要商品外,毛纓、毛布、皮革、蟲草等民族地區(qū)的產品大量流入中原地區(qū),中原地區(qū)的布匹、糧食、鐵器、紙張、書籍、藥品、樂器、首飾等也不斷進入民族地區(qū)。隨著貿易范圍擴大,進入民族地區(qū)的漢族商人不斷增多,少數(shù)民族商人也大量進入中原地區(qū),在交換商品的過程中,各民族關系更加密切。

推動交通改善,聯(lián)系更加密切。茶馬互市興起后,為了方便茶葉等物資的運輸,政府和民間不斷興修道路,改善交通條件。宋朝出資修建了大量車鋪,少數(shù)民族政權也不斷修路置驛。明朝不但建立了很多茶馬驛站,還開拓了龍安、松成、西寧三條茶馬商道:東北從女真、蒙古兀良哈地區(qū)到喜峰口等處,北部從土默川到大同、宣府等處,西部從甘、青及西藏到今天水、臨夏、雅安等處。在西南的橫斷山區(qū),高山峽谷縱橫,地理環(huán)境異常復雜,雖然存在博南道等通道,但地勢險峻,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十分頻繁。滇藏茶馬互市興起后,交通條件不斷改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加深。

促進語言相通,情感更加親近。隨著茶馬互市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大量充當翻譯的“通事”“牙人”。不少漢族人口遷居民族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人口也不斷遷往中原地區(qū),多民族混居,進一步促進了語言互通,漢族通曉少數(shù)民族語言、少數(shù)民族懂得漢語的情況十分常見。茶馬互市還帶動了一些多民族混居型城鎮(zhèn)的興起。例如,四川康定原稱“打箭爐”,最初只是一個擁有十來戶人家的小村莊,隨著茶馬互市的興起,逐漸發(fā)展成為“番漢咸集”的貿易重鎮(zhèn)。語言互通和多民族混居進一步促進了民族交流,各民族通婚成為一種常態(tài)。

來源:中國民族報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漢藏茶飲與茶馬互市

  每年春季,一旦冰雪消融,青草長出,大批的馬幫即行出發(fā),穿越橫斷山脈前往青藏高原。由于他們的出現(xiàn),商業(yè)的潮流,從川西的雅安諸縣,從云南南部的茶山開始,經過整個橫斷山脈,一直流淌漫延到西藏腹地喜馬拉雅深處,乃至南亞次大陸。這股潮流所及之地,形成了交流的道路,將商品的產出地與消費地長程聯(lián)系在一起,不僅直接促成兩端商品市場的形成和發(fā)展,亦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影響。盡管橫斷山脈區(qū)域的氣候、環(huán)境和文化與青藏高原有所不同,但兩個區(qū)域本來就有著自然的聯(lián)系,千百年來人類在此更進行著持久不斷的接觸交往,形成了十分獨特而奇異的交流網絡。

  當這些商旅不辭艱險到達拉薩時,拜謁上層喇嘛和貴族的最好禮物,當然非茶葉莫屬。一般的農牧民眾,更期待以自己的產出,去換取每日必需而當?shù)貐s無法生長的茶葉。俄國學者阿納托利·哈扎諾夫在其所著《游牧人群與外在世界》里就闡述了這樣的觀點:

  游牧是一種不能自給自足的經濟生產模式,因此游牧社會人群與外在世界有各種的互動模式,以獲得外來資源。青藏高原雖不純然屬于游牧社會,大部分人群采取半農半牧的生產方式,但由于高原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他們同樣難以自給自足,他們必須以各種互動方式獲得外來資源,如經由茶馬古道和茶馬互市來獲得必需的茶。據(jù)藏族作家唯色記述,她那從小生活在拉薩的母親一直記得,用刀子將馬幫千里迢迢運來的包裝茶葉的牛皮口袋割開,被久捂著的茶葉的清香之氣立即撲鼻而來,里面就是藏族人“嗜此如命”、每天必打酥油茶喝上三四十碗的茶葉。這在產地很普通的東西,在青藏高原則成為貴重之物和每天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不可能僅僅靠祈禱和思想活著。人實際上也是由他吃喝的東西決定的。藏族生活必需的茶,就決定了他們以及與他們相關的人群。

  一、漢藏茶飲與茶馬互市

  中國是毋庸置疑的茶的故鄉(xiāng)。正如絲綢、瓷器,茶也是中華文明的代表之一。中華漢地的植茶、制茶和飲茶之風源遠流長。在唐朝開元以后,中原內地的人們已經“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倍摇白脏u、魯、滄、棣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备@著的是,茶葉和飲茶之風已“始自中地,流于塞外”。此時,陸羽所著的《茶經》已經面世,對逐漸形成的茶文化進行了精彩總結,并建立了體系,陸羽也因此被后世奉為茶圣,至今仍在產茶和銷茶的地方享受供奉。

  而且,南方的茶和北方的酪后來合為一體,成為蒙古人至愛的奶茶、藏族人民至愛的酥油茶。這是名副其實的茶乳交融。

  從紀元起至7世紀,生息于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古代藏族逐漸興起,向北發(fā)展到青海、甘肅,向東發(fā)展的一支,沿雅魯藏布江到了喜馬拉雅山南麓和橫斷山脈區(qū)域的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有的甚至達到了緬甸北部,已很接近產茶的地區(qū),這樣他們自然就與漢族和其他少數(shù)民族發(fā)生聯(lián)系,云南和蜀川乃至中土漢地的茶葉因此而進入青藏就是很自然的事情。到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tǒng)一吐蕃,641年文成公主進藏,藏族已經全面與漢族等來往密切,他們接觸到漢地的茶葉已不是什么難事。有人甚至認為文成公主進藏的嫁妝什物,其中就有茶葉,但不見記載。

  最早有藏史記載的是:吐蕃初無茶,松贊干布的曾孫都松芒波杰贊普(704—754)久病不愈,聞茶葉可以治病,遂遣人赴內地尋取。后一忠心大臣在一座濃密的漢地森林中找到茶葉,此人自背一部分茶葉,又讓鹿馱了一馱茶,返回吐蕃獻給贊普,贊普飲罷茶水,隨即病愈,于是吐蕃乃有飲茶之俗。另據(jù)李肇的《唐國史補》載:“常魯公使西蕃,烹茶帳中,贊普問曰:‘此為何物?’魯公曰:‘滌煩療渴,所謂茶也?!澠赵唬骸掖艘嘤小!烀鲋?,以手指曰:‘此壽州者,此錦州者,此顧潴者,此蘄門者,此昌明者,此灉湖者?!背t敼刮鬓窃诠?81年??梢姡茣r許多內地名茶,包括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和江浙等地的茶,已經傳入西藏,只不過藏人養(yǎng)成喝茶的習慣稍晚于中國內地,而且先從上層王公貴族開始接受。

  當時唐朝的茶業(yè)如何呢?大史家許倬云先生說:“唐代種茶與制茶都成專業(yè)技術,劍南、江南遍處有名茶為特產,制茶作坊已成專業(yè),脫離了農舍做茶。茶的種類繁多,也有集中的茶市,白居易的著名詩篇《琵琶行》,提到潯陽的茶商,離家前往浮梁買茶,數(shù)月不得歸來:‘暮去朝來顏色故……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茶作為有價值的商品,銷行數(shù)量也大,唐代政府竟可在出茶州縣及運茶要路口,收取茶稅,每十稅一。據(jù)《新唐書·食貨志四》貞元九年開征茶稅,一年可得稅錢四十萬緡,可知當年茶的銷售量,有至少四百萬緡的價值。”而且唐代的貿易交通,已形成相當完備的網絡:“在這一龐大網絡上,人貨移動,轉輸各地,為市場交流提供良好的條件。配合交通網絡,驛站及民間的旅邸客舍設施完備,甚至有出租的賃驢。……人客遠程旅行,非常方便,貨物流轉,自然可以暢通?!敝洕芳腋抵蛳壬仓赋觯骸疤貏e是茶成為唐代的一種新商品,是最好的販運對象,故足跡遍天下的商賈,十之八九都是茶商?!备迪壬诖怂缘摹疤煜隆?,當包括青藏高原的吐蕃在內,占到唐朝商賈絕大多數(shù)的茶商,勢必已將茶葉販入藏地。2006年,世居四川甘孜州瀘定縣興隆鎮(zhèn)沈村,明、清沈邊土司后人余啟仁先生,公布了一張立于明代萬歷四十五年(1617)的為解決爭奪邊茶商貿中心的合約,人稱《萬歷合約》。這份以沈邊土司余景冬為首,有25人參與,蓋有五枚印章的合約,一開始就寫道:“立約新官余景冬交冷、沈耆宿一十三枝。切緣西域易茶始自唐時,蠻客(藏商)惟知冷、沈投落買茶,歷年無異……”明代的官民耆宿已認定與藏人易茶始自唐時,而且藏人落腳交易地點歷來就在大渡河畔的冷磧和沈村。由此可見,與大唐以戰(zhàn)爭、通婚和親,以及貿易等各種方式交往了兩三百年的吐蕃,得到中華各地所產茶葉,實為情勢中事。在藏文史籍《藏漢史集》之《甘露子?!菲校衷源罅科?,對產于內地的16種茶葉的特點和優(yōu)劣,以及食用方法和醫(yī)療功效,作了詳盡的描述和介紹。這一方面可看出茶葉對藏族的重要,他們已很熟知茶葉的特點和功效;另一方面也顯示出漢藏間的交流已達到很深層的地步。

  在傳說故事里,茶出現(xiàn)在西藏就更早。有這樣一個著名故事——與藏王松贊干布同時代的吞彌桑布扎,胸懷創(chuàng)制藏文的雄心大志,到文明古邦印度整整游學7年,返藏后殫精竭慮、潛心鉆研,終于先拼出了30個輔音字母,因為有一些藏語發(fā)音不能由梵語現(xiàn)成照搬,其中有六個字母就得益于與一位路人的實際對話:“你從哪里來?”“我從象雄來。”“你去哪里?”“去薩霍爾。”“因何而去?”“去買茶?!薄昂螘r返回?”“不一定?!本褪沁@段問答令吞彌桑布扎頓悟,因為路人回答的每一個關鍵詞里,都有他需要的語音元素,由此便在轉借而來的符號中有了6個新添的字母。那人是為了買茶才上路的,松贊干布時的“薩霍爾”,應該已有茶市。

  到唐末宋初,高原上的藏族已普遍飲茶,形成飲茶習俗。必須指出的是,藏文里的“茶”就直接借自于漢文的“槚”,至今藏語“茶”的發(fā)音仍同于唐代漢人所稱茶的“槚”(jia),而且,藏語里把漢人稱為“甲米”(jia-mi),把漢地稱為“甲拉”(jiala)。米就是人,拉就是地,也就是說,對藏人而言,漢人就是茶人,漢地就是產茶地。

  藏族用茶風采獨特,對茶的需求量世所難匹。酥油茶可以說是生活在高海拔地區(qū)的藏族的一大發(fā)明,是藏族人一天都離不開的主要飲食。不管世界各地的人們如何喜愛喝茶,也不管他們如何喝茶,都遠遠不及藏族人對茶葉的渴求。

  跟漢地飲茶不同。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將來自內地的緊茶(如磚茶、沱茶類)弄下一塊放入鍋中,久熬成濃汁,把所熬茶汁倒進木制的酥油茶筒,再加入酥油、鹽及其他香料,用一帶葉片的“攪棒”在茶筒中上下抽動,使其水乳交融,然后用一竹籬子濾進木茶碗就可飲用。如果是在野外放牧或行走于路途,打酥油茶就沒有如此講究,一般是將水在一便攜的銅壺里燒開,放入茶葉和酥油,用小木棍攪動,再倒入茶碗即可飲用。寺院則用大銅鍋煮水,以哈達等包裹茶葉煮熬酥油茶。過去每座寺院都備有巨大的熬茶銅鍋,以供應僧眾飲用。飲用酥油茶能產生大量的熱量,并能提供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甚至能避免嘴唇干裂。因為藏族居住在高海拔地區(qū),多食肉和乳制品,以及燥熱的青稞炒面——糌粑,沒有茶不行,于是酥油茶成為其主要飲食,從早至晚,幾乎茶碗不離手,每天一人總要飲上十多碗酥油茶,才覺得渾身舒坦有勁,要吃主食糌粑,也必得酥油茶相拌。即使上山放牧和遠途旅行,也是懷揣茶碗,隨時隨地打酥油茶飲用。接待尊貴的賓客,哈達、檀香、藏香、酥油茶是四寶,缺一不可。這種飲茶的特殊習慣構成了高原藏族的一大文化特色。

  茶葉一經傳入藏地,因它富含高原人們需求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它所具有的助消化、解油膩的特殊功能,迅速使它成為以肉食乳飲為主的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從接觸到內地的茶起,上自王公貴人,下至平民百姓,藏民族飲茶成風,嗜茶成性,紛紛爭相競求。到唐末宋初,藏民族已普遍飲茶,形成了對茶葉的強烈依賴,藏族民眾歷來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的說法。這也正如任乃強先生所言:“吐蕃崩潰后,部落數(shù)千家,小者百余戶,各有酋長,不相統(tǒng)屬。內受佛教僧伽之化導,人心寧謐;外因鄰接諸國之衰亂,不相侵擾。邊境安靖,閱400年。惟其時中夏需馬,蕃人嗜茶,互通有無,商業(yè)勃興。茶馬市易,成為西陲第一要政?!?/p>

  在茶馬古道一線,最大宗最好賣的貨物就是茶葉。藏地的寺院一打酥油茶就是一大鍋一大鍋的,一天從早喝到晚,茶的消耗量特別大。有些寺院動輒幾千人,一天不知要喝掉多少茶。據(jù)說茶葉所具有的醒腦安神功能,有助于僧侶們念經修行。2012年,拉薩格魯派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整修,將昔日的煮茶大銅鍋抬置大殿外,我意外在其中一口大鍋的內側,發(fā)現(xiàn)了一段藏文銘文,經曾在西藏社科院工作過的索朗頓珠活佛翻譯,大意為:非凡享受之聚集,淵源無盡之寶藏??梢娫诓貍鞣鸾躺畟H和藏族心目中,茶葉有多么珍貴!在藏地,茶葉最大的買主就是寺院。這亦為茶馬古道貿易的一個很突出的特色——遍布茶馬古道沿途各地區(qū)的藏傳佛教寺廟成為藏地最大的“商貿公司”,寺院派出得力僧人去做生意;它還起到“銀行”的作用,因而寺院也是茶葉的集散中心和最大的消費點,大量終日念經修行的僧侶是一大消費群體。再加上數(shù)百萬嗜茶成性的藏族民眾,對茶葉的需求量之大可想而知。

  四川甘孜州藏族作家亮炯·朗薩就錄有一首流傳久遠的康藏南路的民歌,真實生動地再現(xiàn)了茶葉產地和漢藏間茶馬互市的情景:

  茶葉最先出在哪里?最先出在東邊漢地。三個漢族子孫種的茶,三個漢族姑娘采的茶。雪白銅鍋烘出來的茶,商人洛布桑批買來的茶。駿馬和皮毛藥材換來的茶,馱夫翁塔桑穆馱來的茶。渡過大江小河的茶,翻過高山峻嶺的茶。

  ……

  不僅茶成為藏族民眾的必需品,藏地的馬也已成為漢地需求的戰(zhàn)略物資。關于文成公主進藏,《新唐書·吐蕃傳》里就有“因請蠶種及造酒、碾硙、紙、墨之匠,并許馬”的記載。由于自然條件等原因,中原內地很少飼養(yǎng)牛羊,更不要說馬。珍貴緊缺的土地必須用來養(yǎng)活人,哪有空闊的地盤來養(yǎng)馬?況且南方氣候濕熱,也不宜養(yǎng)馬。所以漢地長期處于打仗缺馬的窘境。一地產茶,一地需茶,一地有馬,一地要馬,于是聯(lián)系兩地之間的茶馬古道便應運而生。這正如絲綢之于絲綢之路。某一“物”的發(fā)現(xiàn)與需求,往往致使人們組成商隊,翻越萬水千山,年復一年不辭辛勞地往來各地,形成道路。由于往來人眾,這些交通道路逐漸就成為聯(lián)系各地政治、經濟、文化的紐帶。

  唐代,中原內地還主要靠賣絲買馬,而到宋時,茶馬互市已經成為漢藏間的一件大事。分崩離析后的吐蕃對中原內地已不構成任何威脅,相反還成了中原的大后方,他們不僅在西北一帶成為宋與西夏間的屏障,而且還負責向宋廷輸送好馬,因為宋朝在北方的死對頭遼和金,都嚴禁向宋朝輸出馬匹。到公元1038年,西夏李元昊稱帝,宋朝與之開戰(zhàn),互市貿易斷絕,輸出西北的“西路茶”受阻,于是宋朝的戰(zhàn)馬來源就只能寄托于西南的吐蕃故地和大理國。陸游就有詩曰:“國家一從失西陲,年年買馬西南夷”,宋遂開黎、雅和廣西邑州橫山等市,并建茶馬司,以茶易馬成為宋的國策。明人談修在《滴露漫錄》中就說:“茶之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食之,以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是山林草木之葉,而關國家之大經?!币騼葦垮钊醯乃纬鎴D比較狹小,遠離產馬的游牧地區(qū),特別是南渡偏安之后,國防上急切需要馬匹,產馬地區(qū)又多非自己所轄,只有在西北跟藏族,后來是在西南地區(qū),跟藏族等少數(shù)民族換馬。以茶易馬由此形成制度。如果沒有茶馬互市,沒有茶馬古道,宋王朝根本不可能維系那么久長,尤其偏安江南后,還能茍延殘喘150年,實與藏族等少數(shù)民族對其支援分不開。也難怪蒙古人滅宋,非經由川西、云南包抄不可,這樣切斷了南宋的供給生命線,才徹底端了趙宋王朝。

  宋王朝對茶實行統(tǒng)購統(tǒng)銷的官賣制度,甚至由官方自種自焙,在內地是賣給老百姓,在邊疆則用以換馬,這就是所謂的“榷茶制度”?!叭丁保馐侵钢煌ㄐ幸蝗说莫毮緲?,在這里就指官方專賣?!按兠癫?,盡賣入官,更嚴禁私行交易,全蜀茶盡榷?!备鞯夭桉R司的職權已在諸司之上,而且諸道茶場漸增,到元豐八年(1085),蜀道賣茶場就有41處,京西路金州(今陜西安康縣)有茶場6處,陜西的賣茶場有332處?!叭恫琛背霈F(xiàn)種種弊端問題后,宋王朝就大更茶法,改為茶引制度,發(fā)放茶引給茶商,一引可市茶100斤,茶馬互市由官方的統(tǒng)購統(tǒng)銷轉換為官方控制民間貿易,進一步促進了茶馬互市,從而促使茶葉產量大幅度增長,僅川茶的年產量,最高時有3000余萬斤之巨,占到當時全國茶葉產量的一多半。宋人黃庭堅詩曰:“蜀茶總入諸蕃市,胡馬常從萬里來。”說的就是作為茶馬互市交通道路的茶馬古道日益繁忙的景象。據(jù)王輔仁、索文清先生所著《藏族史要》記載,當時宋王朝每年以茶葉交換的戰(zhàn)馬達兩萬余匹,僅官府因此向藏地輸送的茶葉有百余萬斤。

  及至忽必烈由川西奔襲大理國,進而包抄滅了南宋,建立了龐大的元帝國和更加完善的驛道系統(tǒng),進一步打通并完善了西南、西北各地間的道路,不僅正式將藏族地區(qū)歸入中央行政體系,而且加強了各民族間的聯(lián)系。忽必烈曾匠心獨運地在中央政府內特地成立了一個跟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臺完全平級的機關——釋教總制院(后更名為宣政院),以藏族帝師領院事,直接管轄吐蕃軍民事務,推行政令于吐蕃勢力所到達的所有地域,軍政、民政、財政盡在掌握之中。這一行政體系雖具有不同于內地的特點,但已將吐蕃完全納入了中央直接管理之下的全國行政制度內,奠定了后來明清兩朝在藏族地區(qū)的政治格局。元朝是馬背上得天下的王朝,它并不缺馬,在其不足百年的統(tǒng)治時期里,就少有茶馬互市的記載,但由于政治和宗教的密切關系,以及交通驛運的建立,兩地間的物資交流應更為暢達。

  明代,封閉內斂的明王朝像宋王朝一樣戰(zhàn)馬稀缺,于是西部地區(qū)的茶馬互市又有空前發(fā)展。佟柱臣先生就指出,明朝吐蕃與內地在經濟上有著密切聯(lián)系,“明王朝更從雅州到烏斯藏修筑了驛路,使內地到烏斯藏直接有了交通往來?!泵魅送跬ハ噙M一步發(fā)揮了宋人對茶葉在邊疆民族地區(qū)的重要作用之認識:“蜀中有至細之物而寓莫大之用,君子不可以輕視之者,茶是也。五谷饔饗非不美也,食牛羊乳酪者則不以為急;布帛帷帳非不麗也,御穹廬氈裘者則不以為重。茶之為物,西戎、吐蕃自古皆仰給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賴于此。是則山林草木之葉而關系國家政理之大,經國君子故不可不以為重而議處之也?!泵鞔拇ㄑ矒釃狼寰颓宄卣J識到:“腹地有茶,漢人或可無茶;邊地無茶,番人或不可無茶。先此議茶法者曰:‘茶乃番人之命?!瘪R政都御史楊一清說得更露骨:“以馬為科差,以茶為酬價,使之遠夷皆臣民,不敢背叛。如不得茶,則病且死,以是羈縻,實勝于數(shù)萬甲兵?!?/p>

  還在明初,太祖朱元璋就特別關注“西番”(指自陜西及四川、云南西徼外各民族)馴養(yǎng)的馬匹,因為他“起江右,所急惟馬,因設茶馬司,與吐蕃互市”,馬是帝國軍事力量的重要資源:“以西番產馬,與之互市,馬至漸多”,但西番“其所用之貨與中國異,自更鈔法后,馬至者少”,朱元璋“患之”,于是“八年五月命中官趙成赍羅綺、綾絹并巴茶往河州市之,馬稍集,率厚其值以償。成又宣諭德意,番人感悅,相率詣闕謝恩。山后歸德等州西番諸部落皆以馬來市”?!扒叶嘀貌枵n司,番人得以馬易茶。而部族之長,亦許其歲時朝貢,自通名號于天子。彼勢既分,又動于利,不敢為惡”。另據(jù)《明史·食貨志》記載,茶馬互市,“其通道有二:一出河州,一出碉門。運茶五千萬余斤,獲馬萬三千八百匹”。河州在今甘肅臨夏,碉門在今四川天全。其實有明一朝,自明初洪武年間至明后期萬歷年間,官府設的茶馬司有增無減,從最初設于洮州(甘肅臨潭)、秦州(甘肅天水)、河州(甘肅臨夏),到西寧、甘州、岷州、莊浪,加上四川的雅州(雅安)、碉門(天全),近有屈指之數(shù),跟宋代的市舶司有得一比,盡管其行政級別要低一些。

  安多、康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適宜產馬,而且與內地漢族地區(qū)地域相連,自古便是漢藏茶馬貿易之走廊地帶,在整個明代的漢藏貿易中,這一區(qū)域的茶馬貿易就占據(jù)重要地位和優(yōu)勢。

  明末,云南進行了17年的抗清斗爭,因戰(zhàn)亂,對藏族的茶葉供應少了,后來一俟清兵入滇,藏族立刻要求恢復茶馬貿易。于是,在平西王吳三桂的主持下,大規(guī)模的茶馬互市就此展開。據(jù)劉健《庭聞錄》記載:“(順治十七年)三月朔,北勝邊外達賴喇嘛、干都臺吉,以云南平定,遣使鄧幾墨、勒根赍方物及西番蒙古譯文四通入賀。求于北勝州互市茶馬?!笨梢姴刈鍖Σ枞~的需要是多么迫切,更可見經濟的市場交換網絡不能長期斷裂,資源的轉輸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肚迨犯濉芬灿涊d:“順治初元,定茶馬事例?!四?,從達賴喇嘛及根都臺吉請,于云南北勝州以馬易茶??滴跛哪?,遂裁陜西苑馬各監(jiān),開茶馬市于北勝州?!北眲僦菁唇裨颇消惤绖佟?/p>

  自清代乾隆后及民國年間,茶馬互市逐漸名存實亡,因為清王朝已完全控制西北的主要產馬區(qū),并在東北建了大規(guī)模養(yǎng)馬場,而且隨著近現(xiàn)代火器的使用和現(xiàn)代運輸工具的出現(xiàn),冷兵器時代馬匹的重要性日益減少。但沒有絲毫改變的是,藏族對茶葉的需求,以及迅速增長的人口對各種藥材和土雜等的需求。茶葉入藏仍在進行,而且隨著清政府對藏地控制的加強而增強。無論在川在滇,還有川西北經陜西、甘肅到青海藏地,茶馬古道在繼續(xù)運行,甚至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時期。

  選自:李旭《茶馬古道:從橫斷山脈到青藏高原》第二章,青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

  注:資料來源民族史,作者李旭,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茶馬司是茶馬古道最佳見證

位于名山區(qū)新店鎮(zhèn)的茶馬司遺址
1990年7月考察出發(fā)前在中甸集結

前不久,云南茶馬古道研究專家李旭的新書《茶馬古道——從橫斷山脈到青藏高原》出版。自1986年開始,30多年來,李旭幾乎不間斷地行走于茶馬古道,不僅參與了茶馬古道開創(chuàng)性考察和命名,還持之以恒地進行了深入的探訪和研究。雅安作為川藏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見證著茶馬古道的歷史變遷,當然是他書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內容。

“茶馬互市”成藏漢貿易重要方式

史籍記載,在古代巴蜀地區(qū),早在西周初年就有人工種植的茶園存在?!度A陽國志·巴志》載,分封到巴地的周武王宗親,曾將巴國最好的物產獻給周天子,其中就有茶葉:“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枝,蔓有辛菊,園有芳蒻香茗?!敝苋诉€將茶作為祭祀用品:“掌以時聚茶,以供喪事?!标懹鹪凇恫杞洝防镆蔡岬桨痛◢{山茶樹有兩合抱者。

在與巴相鄰的蜀國,在四川成都平原西端,龍門山南緣,自古也是茶葉盛產區(qū),蜀人也是植茶的高手。后來巴蜀相爭導致秦的入侵,但種茶、飲茶之風仍傳了下來。在西漢時期,雅安名山的蒙山就已有人工栽培的茶樹。唐人樊綽所著的《云南志》記載:“蒙山縣出茶,有山曰蒙山,綿延數(shù)十里,在縣西南。”蒙山茶自唐代起就作為貢茶,進貢一直持續(xù)到清朝末年,歷時彌久,天下聞名。唐代是蒙山茶的黃金時期,那時的達官貴人不惜重金爭相購買。宋代時,蒙山茶繼續(xù)保持產銷兩旺,制茶工藝也進一步完善。據(jù)稱四川當時茶葉產量居全國第一,而以蒙山茶葉執(zhí)牛耳的名山茶葉又居四川之首。

生于1897年的中國茶學老前輩、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吳覺農先生考證研究,世界茶樹的原產地并非日本也并非印度阿薩姆,而在中國的西南地區(qū)。四川學者徐學書認為,四川盆地西部地區(qū)在西漢時期已經有了茶葉商品貿易,西漢宣帝神爵三年(前59)名士王褒的《僮約》中已有“烹茶盡具”“武陽(今四川彭州市)買茶”的記載,可見當時的成都已經飲茶成風,并有了專門售茶的茶市;唐代晚期,隨著以岷山、邛崍山及其周邊地區(qū)為中心的川西漢區(qū)茶葉生產的興旺、川西高原諸羌部落和吐蕃對茶葉需求的增加,兩地間的茶馬貿易興起,尤其是唐末五代的前蜀王建自得蜀之后,大力發(fā)展茶葉生產,“始立榷茶之法”,其龐大的騎兵部隊的馬匹就是用茶葉等商品貿易而來。在前蜀大臣毛文錫所著的《茶經》中,不僅記載了王建實行的對后世有影響的“榷茶法”,而且描述邛崍山南麓一帶有“火蕃餅”茶,是專門用于交換川西高原和西北羌蕃部落戰(zhàn)馬的茶葉品種,而市蕃馬的地點就在“文、黎、雅、茂諸州”,即今甘肅東南、雅安漢源、雅安和岷江上游的茂縣一帶。

從那時起,川藏間的茶馬互市已經成為歷代王朝重視和推行的政策。這種以茶易馬和“羈縻諸番”的政策一直延續(xù)到明代,川茶業(yè)與藏漢民族關系和經濟貿易就緊密聯(lián)系在了一起。

各國茶客前往雅安參觀

川西還一直盛傳,在西漢末年,蒙山甘露寺禪師吳理真在石欄內栽植七株茶樹,首次將野生茶樹人工馴化種植成功。據(jù)說那幾株茶樹采制的茶葉能治療多種頑疾,被人們認為是仙茶,于是后人將吳理真尊為“茶神”,并建起了茶神殿予以紀念。據(jù)說從前吳理真居住過的石屋如今仍保存完好,他在蒙頂五峰中心皇茶園中種下的七株茶樹直到清雍正年間(1723—1735)還存活著。

皇茶園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正式命名的,它在唐代就出產貢茶了,并與歷史上的西南絲路互為依托,促進了古道的繁榮、經濟的發(fā)展、文化的融合和民族的團結。始建于漢代、宋代重修的天蓋寺至今矗立在蒙山頂上,中間是明代建筑的石柱大殿,據(jù)說就是茶神吳理真當年結廬種茶處。大殿里塑有吳理真的全身坐像,每年還有盛大的祭祀活動,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參加,尤其是來自東亞的韓國、日本和東南亞各國的茶客。

在蒙山東麓的新店鎮(zhèn),現(xiàn)318國道旁邊,還存有一座茶馬司的紀念型建筑,是一座紅砂石料檐柱的磚木結構四合院,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而成,至今保存尚好,據(jù)稱它最早建于宋神宗熙寧七年(1072)。2000年,當?shù)卣种匦滦蘅樍瞬桉R司,并刻碑懸匾,布置了一些文字和圖片資料,以為紀念。

茶馬司應該是茶馬古道最佳的見證。茶馬司過去就是宋王朝為處理內地與藏地的茶馬互市而專門設立的機構,管理茶馬互市事宜。茶馬司的建立,將茶馬互市這一地區(qū)間的民間貿易納入政府管理之下,統(tǒng)購統(tǒng)銷,這對稀缺戰(zhàn)馬的宋王朝十分重要,對內地與藏地間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正如熟稔中國歷史的AS.M.艾茲赫德所指出的:“在四川的官僚企業(yè)中——史密斯如此稱呼,四川的茶葉和馬匹的經營在風險管理、激勵措施、信用貸款、開辟市場等方面,都達到了相當高的專業(yè)水平。”

“蒙山茶”自唐代起被列為貢品

由于茶馬互市的興盛,促使川茶產量大幅度增長。據(jù)賈大泉先生研究,其最高年產量達到3000多萬斤,超過當時全國其他地區(qū)茶葉產量的總和。這些茶葉大部分向西進入了藏地,其中運到西北熙、秦、河州的川茶,一從青衣江經嘉州、渝州溯嘉陵江至鳳州轉運;一從陸路經邛州、成都、漢州、綿州、劍州、利州,過金牛驛、青陽驛,至陜西興州轉運。后來到清代的又一個鼎盛時期,這里的邊茶貿易達到“歲運名山茶二萬馱”之多,以每馱120斤計,一縣即合有200多萬斤的茶葉運銷量。有時僅此一茶馬司每天就要接待商隊2000余人,馱馬不計其數(shù),當年的茶馬互市盛況可見一斑。

自唐代天寶年間始,四川“蒙山茶”就作為貢品,被精心采摘制作,進貢西安和洛陽。宋以后大量輸入藏地的茶葉被稱為“邊茶”,采摘的部位和制作方法都與內地飲用的茶葉有很大的不同?!斑叢琛币话悴捎美喜枞~,并經過發(fā)酵,有的舂壓成磚頭形狀,以竹篾包裝成大長條運往藏地,所以也叫“大茶”。清人江錫齡就提道:“茶以太安寺得名,近則遍山皆植……歲得不下數(shù)萬斤。以其至精者充上貢,余則鬻諸松潘、保縣、烏斯藏、外夷諸國及成都、邛、眉各州邑,歲獲不貲?!保ㄎ赐甏m(xù))

摘自李旭《茶馬古道——從橫斷山脈到青藏高原》

注:內容來源雅安日報北緯網,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61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