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茶葉里有蛾子

找到約6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道聽途說系列(六)】有黃色葉片就是真的老白茶?做舊技術早已更新?lián)Q代!

連賣做舊白茶的人

都那么努力

我們怎能麻痹大意!

做舊茶又有啥幺蛾子?

來看看吧

? ? 文 | 小白


01



春茶季的這段期間,咱們嘴里說的,眼里看的都是今年的新白茶。


許久未論老白茶,沒想到做舊茶的地界里又發(fā)生了一些事兒。


說大不大,還有許多人不知曉。


說小不小,這是與各位從茶友的切身利益相關的。


既然與茶友相關,那自然就得說啊。


不但得說,還得好好說,從頭說。


做舊牡丹餅對比



02

?


做舊茶是什么?


就是將新白茶或者是未達到老白茶年份的白茶,通過人為做舊的手段讓白茶的外型特點接近于老白茶。


新白茶的模樣鮮嫩,春季萌發(fā)的茶樹枝芽主要有嫩綠色、淡綠色、翠綠色、草綠色。



制成干茶之后,由于脫水和日曬萎凋的緣故還會呈現(xiàn)出墨綠色、深綠色、橄欖綠,望眼望去皆是綠意。



老白茶的顏色則主要以黃褐色為主,黃褐色、淺褐色、深褐色、栗色等等。



一個是新鮮活潑的綠色,一個是沉穩(wěn)內涵的黃褐色,年份差距一看便知。


做舊茶就是要將新白茶化妝成老白茶的模樣,讓綠色變?yōu)辄S褐色。


為了要達到這樣的目的,一般做舊茶會采用兩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種是渥堆。


正常制作白茶的方式在茶青采下之后是要立刻攤晾的,做舊茶卻反其道而行之。


不但不立即攤晾,還將茶青堆在一塊兒。


茶青堆在一起是會散發(fā)熱量的,再加上自身就帶有水分,這樣處理之后再進行后續(xù)工藝。


白茶的顏色就會變深,這便是“白茶易容術”的一種了。



第二種是暴曬。


白茶在日曬萎凋的時候,并不是毫無技巧性的將茶青放置在太陽底下暴曬,而是有方法的。


日曬萎凋對光照的強度和風向都有一定的要求。


若是直接接受正午烈日驕陽的炙烤,則極易被曬傷曬焦。


不只是顏色變化大,而且對茶青的內質轉化聚集都有一定的破壞。




03



以上的兩種做舊方式都會導致白茶的顏色過深,相比于正常的新白茶,它們的顏色會更深一些。


這種枉顧白茶制作工藝的做舊手段,無一例外的會破壞白茶當中的內質,和后續(xù)的轉化。


相對于茶青的自然轉化,做舊茶因為用力過猛使得白茶的外表顏色過于統(tǒng)一。


以上的兩種方式,可以用同一種方法來鑒別。


那就是“看黃色葉片”。


老白茶上面的黃色葉片追溯到茶青時期,其實就是表面附有蠟質的,較為粗大的葉片,也可以稱為“蠟片”。



茶葉內質與氧氣發(fā)生反應之后,比較不穩(wěn)定的葉綠素會轉化為其它的茶黃素、茶褐素等等。


蠟片由于被蠟質層所保護著,所以發(fā)生反應的速度會緩慢一些。


說好一起到白頭,蠟片卻偷偷焗了油(蠟質)。


雖然蠟片與其它的葉片一般年紀,但是看起來還是會年輕許多。


其它的葉片都變成了黃褐色系,但是蠟片依然會呈現(xiàn)出較為鮮嫩的黃色,或者黃綠色。


由于黃色葉片是自然陳化的白茶才會有的,做舊白茶當中是沒有的。


所以黃色葉片的有無,經常被當做是鑒別做舊茶與否的標志。




04



小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提到鑒別做舊茶,都會用到“看黃色葉片”的方法,非常好用,近來卻逐漸失效。


因為制造做舊茶的那些人,針對這個鑒別方法改變了做舊茶的手段。


一位茶友發(fā)來一塊茶餅的圖片讓小白幫忙鑒別(茶友沒有授權圖片,小白只能盡量描述啦)


(大概這樣,小白不會畫畫,盡力了)


茶友的茶餅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來,是一塊做舊的茶餅。


因為顏色過于漆黑了,正常陳化的白茶餅并不會有這么死氣沉沉的顏色。


但是茶友有疑問:小白,你不是說有黃色葉片的就是真的老白茶嗎?


這塊茶餅上面有很多黃色的葉片,又是怎么一回事兒呢?


這便是“看黃色葉片”的方法被做舊茶的那班人給破解了。


總體的茶葉是做舊茶沒有錯,但是他們在做舊茶當中摻雜了一些蠟片,這樣茶友們在鑒別的時候單單靠“看黃色葉片”這一招,便沒有辦法識別出來是不是做舊茶了。


整塊的做舊茶餅上面飄著一些黃色葉片......這不是紫菜蛋花湯么?


在鑒別做老白茶是否做舊的時候,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不能夠圖便利只看黃色葉片了哦。


若是老白茶的外表過于黑、死氣沉沉、無光澤,同樣有可能會是做舊白茶哦。




05



除了在做舊茶上面撒黃色葉片的“紫菜蛋花湯”的做舊方法,用渥堆方式的做舊茶,同樣也改良了自己的做舊手段。


原來渥堆做舊的方式,有自己的弊端。


渥堆過重,則有些葉片的顏色會過重,甚至變成了黑色而不是褐色。


對茶青下了重手,導致所有的茶青都變的顏色過重,過度統(tǒng)一,沒有自然陳化的白茶那般自然。


改良之后的“微渥堆”做舊雖然同樣改變了白茶的顏色,讓白茶的顏色更加傾向于老白茶。


但由于是微發(fā)酵,所以顏色并不會太深。


原來的渥堆方式可以說是用力過猛,改良之后的微渥堆稍稍收住了力。


這樣看來,如果買老白茶的茶商沒有過分貪心的話,比如只稍稍把白茶的年份往上加一些。


這時候,茶友們在鑒別做舊茶的時候,難度就會上升許多。


這時候光是用肉眼很可能就沒有辦法辨別出來了。




06



光是用眼睛看,已經很難鑒別老白茶是否做舊,但是咱們還有其它的方法啊。


比如用沖泡,用煮的方法。


真金不怕火煉,老白茶也不怕沸水煮。


真正的老白茶內質非常的豐厚,已經能夠經得起沸水的歷練了。


所以可以將老白茶放到沸水里面煮一煮,煮過的老白茶不但沒有像是新白茶一樣被煮過之后變得渾濁。



茶湯反而非常透亮,膠質被煮出來之后會像是葡萄酒一樣有“掛壁”出現(xiàn)。



做舊茶由于被做舊手段蹂躪過之后,茶葉組織有一定的受損,被煮過之后茶湯是會變渾的。


除了看茶湯之后,咱們還可以看葉底。


老白茶的葉底是有彈性的,并不會變得軟爛,用手輕輕一捏還是有回彈的。


目前還可以用看茶湯的渾濁度和葉底的彈性來鑒別白茶的做舊與否。


不知道未來會怎么樣呢。




07



所以在鑒別老白茶這件事情上,咱們要防患于未然。


除開做的事情不道德之外,不得不說其實做舊的那批人還是很聰明的,因為做舊同樣是一門技術。


但聰明要用在正途上面啊,為自己的利益而去損害他人的利益,不是君子所為。


茶友們自然也不能夠放松警惕,不要以為學會一種方法就夠了,做舊茶的手段是不斷更新的。


居安思危,方能長久。


茶友們學習白茶的知識也該不斷更新才是。


為什么要學習鑒別做舊白茶?


因為不能將白茶的地界讓給自己所不齒的人,絕對不能夠讓做舊白茶在白茶里面太過猖獗。

大量囤茶就能占有市場?世界最猛茶企海量囤茶,終究敗走庫存!

有些茶老板覺得:

大量存茶,掌控了茶葉原料,就能占有市場。

300年前的東印度公司,也是這么想的。只是,歷史已經證明:存茶占有市場的想法,太天真了。

-01-

300年前,囤茶壟斷市場

1713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被允許進入廣州做生意。

那一刻,英國佬簡直樂壞了,終于不用再偷偷摸摸做茶葉生意了。

東方奢侈品背后的財富

早在17世紀,中國茶葉在歐洲人的眼里,是十分誘人的奢侈品。

只要掌握了茶葉貿易,把茶葉進口到歐洲,賣到英國本土或再出口到別的歐洲國家,就等于掌握了無盡的財富。

1721-1730年,英國進口了912.9萬磅茶葉(1磅約0.45公斤)。這些茶葉,且不論直接售賣和再出口帶來的收益。僅內地稅一項,英海關就征收了大約180萬英鎊的稅金。

茶葉貿易里,不管是英國,還是東印度公司,大家一起暴富。一般小市民,也能享受到茶葉這個東方的奢侈品。

遍布大洋的茶葉走私

看著東印度公司賣茶發(fā)了財,其它歐洲國家心里很不爽。

法國、荷蘭、丹麥、瑞典等國心里想:都是在大洋上混的,拒絕中間商賺差價,你能從中國手里拿茶葉,我也可以。

于是,這些國家,紛紛繞開東印度公司。走私也好,正規(guī)渠道也罷,就是要自己找中國買茶葉。


東印度公司面臨的,不僅有外國的競爭,家里也不省心。

英國的無證經營者,走私起來一點都不含糊。1721年以后,英國每年約300萬磅家庭消費的茶葉中,有200萬磅是走私偷運進來的。

就連東印度公司的貨監(jiān),都不是省油的燈。貨監(jiān)把自己走私的茶葉,跟東印度公司正規(guī)渠道進口的茶葉混在一起。

比如,1721-173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賬面上進口了887.98萬磅茶葉,但英海關統(tǒng)計的數據卻是912.9萬磅,多出來的24.92萬磅,大概就是公司自己人混進去的茶葉了。

當然,更要命的還是:牢牢掌握原材料的中國,對出口管的太嚴了。

東印度公司一看,原材料上,跟中國談,自己沒有話語權。

銷路上,自家人背地里開小灶,還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對于法國、瑞典等國外的競爭者,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是,又不能明目張膽地跟外國干架,那就使出商戰(zhàn)奇招:只要壟斷了原材料,手中有貨,不僅能跟中國談價格。其他國家,也只能找自己買茶。

-02-

囤貨壟斷茶葉市場

1720年后的30年間,東印度公司董事會指示貨監(jiān):

要系統(tǒng)性地大量囤積茶葉,防止茶葉落入法國、荷蘭,丹麥,瑞典等競爭對手的手里。

千方百計,壟斷茶葉

為了壟斷原材料,英國東印度公司雙管齊下,甚至不擇手段。

一方面,收買公行的人。當時,茶葉貿易里,中國商業(yè)精英組成了一個叫公行的財團。他們在與所有外國人交易里,享有排他性特權。

在18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公行人陳壽官,就幫助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了綠茶市場。

173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代理人送給陳壽官的次子兩箱財寶,希望壟斷熙春茶。


另一方面,東印度公司不計成本地能買入茶葉,不管茶葉品質好壞,只要是能喝的,通通買入。

1729年,東印度公司讓代理人:迅速買斷中國商人能供應的所有綠茶,要讓跟在我們后面的外國船,什么都得不到。

三方抬價,供不應求

茶葉作為當時最賺錢的奢侈品,不僅是英國佬,法國人、荷蘭人也想壟斷茶葉市場,加入囤貨行列。

然而,茶葉原材料只有中國有。如此,就出現(xiàn)了三個國家一起搶茶的畫面(這些年,茶山搶茶的前身)。

為了拿到茶葉,他們互相抬價,讓茶葉價格飛速上漲。以至于出現(xiàn)了一種奇觀:英國東印度公司運往廣州的貨物中,80%-90%是銀錠。沒錯,一艘船上,9成都是白銀(南美洲搶來的)。

由于三方主動囤貨,茶葉還供不應求,需求量突然增加。

比如,1726-1755年,爭奪茶葉壟斷的30年間,英國共進口了753.11萬磅茶葉,法國進口了446.7萬磅,

荷蘭進口了174.39萬磅,丹麥進口了425.66萬磅,瑞典進口了387.84萬磅(正規(guī)渠道進口數據,走私的茶更多)。

三方都想著大量囤貨壟斷市場,導致茶葉價格居高不下,茶葉數量還供不應求。此時,最高興的,自然是賣家,牢牢掌握茶葉原材料的中國。

泥沙俱下,品質堪憂

既然客戶好茶壞茶、甚至只要能喝的茶就要。只要是茶葉,都可以高價賣給老外。

少數茶農和商人,直接將陳年茶或便宜茶與新茶混合,一起按照高價賣給老外。

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代理人,雖然很不爽,但也只能抱怨說:茶葉需求猛增,廣州商人為履行合同,供應了數量驚人的茶葉,更確切地說,是類似茶葉的東西。

說人話就是:有點像茶的葉子,也順便打包賣給老外了。而且,價格還很貴。

庫存占用資金,被牢牢套住

在1732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每年進口的茶葉,就已經遠遠超出英國市場的需求,即使這樣,英國東印公司仍然堅定地想壟斷茶葉市場。

公司的董事會,要求廣州的代理人只能私下討論“英國的市場上綠茶存貨過多”,還特別指出:不能讓中國人聽到,仍然要像英國需求量最高時那樣,詢問綠茶的價格。

茶葉賣不完,為了壟斷市場,仍然主動囤貨,大量茶葉被高價買進。公司的資金,被牢牢套在了茶葉庫存上。

到175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總貿易額中,茶葉占比40%。公司擔心茶葉供過于求,會讓利潤下滑,只能試圖人為抬高價格,把過剩的茶葉壓在手里,平均要過17個月才出售。

為了更久地保存茶葉,公司逐漸放棄松蘿茶(綠茶),大量進口能保存更久的武夷茶(紅茶)。

1721年,松蘿茶進口量占比52%,武夷茶僅37%。到了1760年,松蘿茶占比下降到30%,武夷紅茶占比上升到63.3%。


囤時容易賣時難

到18世紀50年代,歐洲茶葉市場已經嚴重飽和,茶葉積壓在手里(東印度公司為了茶葉銷路,開發(fā)美洲殖民地市場,搞出來一連串幺蛾子的事)。

原本,東印度公司,只是想從競爭者手中奪走盡可能多的茶葉,保住英國國內茶葉市場和歐洲再出口市場的地位。

然而,結果卻是:茶葉,拼的是原料。牢牢掌握話語權的,永遠是掌握原材料的人。

而東印度公司,作為賣茶的一方,在不掌握原材料的情況下,妄想囤貨壟斷茶葉,

不僅沒能主導市場,反而在財務上陷入了困境。

寫在最后: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

300年前的茶業(yè)往事,今天仍在上演,而且套路一模一樣。

不同的是:300年前,是英國、法國、丹麥,瑞典等歐洲國家,在中國壟斷茶葉原材料的市場,用囤茶的方式,爭奪銷售市場的主導權。

今天,是茶農壟斷山頭茶原材料的市場,各路中小茶商,用囤茶的方式,爭奪山頭茶市場主導權。


還是300年前的劇本

山頭茶,10年間,價格翻了幾十上百倍。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古樹茶稀缺,茶商想囤茶占有市場。

小茶商的想法很簡單:市場紅利期多存茶,有好茶,積累的客戶越多,自己以后就能賺更多。而以后要靠茶賺錢,你得有茶。以后要有茶賣,現(xiàn)在就得囤茶。

囤茶的老板多,茶葉供不應求,導致茶山原料價格連連上漲。

掌握山頭茶原材料的茶農一看,市場高價,且供不應求。于是,大面積擴種山頭茶,山頭市場迎來產能過剩。大量品質一般的中小樹茶流入市場,以次充好,市場混亂,導致茶葉不好賣。

300年,因果循環(huán)

茶農與茶商,所扮演的角色,像極了300年前的中國和東印度公司。

它們都有相同的因果:在某一段時間,賣茶都賺到了很多財富。

為了擴大市場利益,而自己不掌握原材料,只能囤別人賣出來的茶,達到壟斷市場的目的。

而茶葉年年都產,壟斷市場的路上,大量資金都套在了茶葉庫存上。


囤茶的結果:茶多錢少,并不能占有市場

公司的現(xiàn)金流,都用來囤茶了。結果自然是今天茶行業(yè)有趣的現(xiàn)象:要山頭茶,茶老板瞬間能拿出幾噸。但說到現(xiàn)金流,一到淡季,還要借錢發(fā)工資。

而且,占有市場的目的,也沒有達到。茶葉量價齊升,茶農擴種山頭茶。市場迎來產能過剩。大量小樹茶流入市場,當古樹賣,打得好茶沒法賣。

果真應了那句:我們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是,永遠不會汲取教訓。

來源:普洱話江湖,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世界茶葉史上最大陰謀:印度是茶葉起源地?百年爭論終于塵埃落定

看《云茶大典》時,發(fā)現(xiàn)

茶葉歷史上,英國人曾拋出“印度是茶葉起源地”的謬論。

一片茶葉的背后,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而背后是利益與實力的角逐。


-01-百年茶葉原產地之爭

1823年,旅居印度的英國人布魯斯兄弟,在印度阿薩姆地區(qū),發(fā)現(xiàn)了野生茶群,還有一株高數米的野生茶樹。

制成一批8箱約350磅的紅茶被運往倫敦,被商人彼得以每磅20先令的價格購走。

英國人一直從中國購買茶葉,這回卻出現(xiàn)阿薩姆野生茶葉制品,英國專家學者們坐不住了。挑起百年茶葉原產地之爭。

茶葉起源印度說

易培孫等人出版的書說道:只有阿薩姆地區(qū)發(fā)現(xiàn)野生茶樹,還比中國茶樹長得更為繁茂,斷定茶樹原產印度,中國茶樹為印度阿薩姆茶的變種。

1877年,英國人貝爾登在加爾各答出版的《阿薩姆的茶樹》,指出:從未有人提出過在中國境內發(fā)現(xiàn)野生茶樹的學術申請,證明中國沒有野生茶樹,也就肯定不是茶樹原產地。

1911年,日本農學博士橫井、伊藤主張:茶的自生地在印度阿薩姆,中國雖有自生之說,但尚未證明。


茶葉起源二元論

還有一些磚家說:茶葉起源于中國和印度等多個地方。

比如,1919年,荷蘭植物學家科恩司徒認為:大葉種野生茶樹生長在印度、緬甸、云南等地,但中國沒有發(fā)現(xiàn)大葉種野生茶樹的記載。

1950年,英國植物探險家金頓·瓦特發(fā)表論文《野生茶存在嗎》,推定茶樹起源于中國北方以及長江、湄公河、伊洛瓦底江的上游。

除此之外,美國人威廉·烏克斯所著《茶葉全書》指出:在東南亞各國中,凡是自然條件適宜而又有野生植被的地方,都是茶樹原產地。

1958年,英國學者艾登在《茶》中提出:茶樹原產地位于伊洛瓦底江發(fā)源處的某個中心地帶,或者更這個中心地帶以北的無名高地,但不在中國境內。

這些理論,如今看來,簡直是無稽之談。鳳慶香竹箐3200年樹齡的錦秀茶祖坐鎮(zhèn),鎮(zhèn)沅千家寨2700年的茶王樹,就能把那棵傳說中的阿薩姆茶樹按在地上摩擦。

然而,在茶祖、茶王樹沒有被發(fā)現(xiàn)之前,這些歪說理論在西方世界傳播得很快。而中國學者,在茶葉產于印度說百余年后,直到20世紀20年代,才發(fā)現(xiàn)有茶樹原產地之爭。

面對茶葉起源于印度歪理學說,中國現(xiàn)當代茶人,也是據理力爭。

據《云茶大典》記載:

1922年,25歲的愛國茶人吳覺農第一個站出來,用我國悠久的種茶史,飲茶史批駁英國、日本歪理學說。其《茶樹原產地考》發(fā)表于《中華農學會報》第35期。

其他茶人論證中國是茶葉起源地,資料來源:《云茶大典》。


-02-百年茶樹之爭的背后

英國挑起百年茶樹原產地之爭,

絕不是幾個學者閑著沒事,腦子抽風。本質上,是為其利益說話。

首先,質疑中國壟斷茶葉出口的合法性

古代中國,18世紀中后期,絲綢、瓷器、香料等奢侈品已被西方偷走,只有茶葉還在苦苦支撐。到了清朝中后期,茶葉出口幾乎占據出口的9成以上。

1722年,清康熙帝駕崩那年,中國貨物出口總額21.18萬兩。茶葉出口額11.97萬兩,占比56%。

1750年,乾隆帝15年,中國貨物總出口50.71萬兩。茶葉出口額36.62萬兩,占比92%。

到了1822年,清道光年間,中國貨物出口總額,61.54萬兩,茶葉出口218127擔,約1.1萬噸,出口額58.46萬兩,占比95%。

往后,中國茶葉出口,中國茶葉出口幾乎占到出口額的100%。清朝的出口額,全部靠茶葉撐著。

當時,茶葉只產在中國,世界上只有中國掌握制茶工藝。而這些茶葉,絕大多數被愛喝茶的英國人買走了。

英國人當強盜搶來的錢,都運到中國買茶葉,這種敗家的事,英國人很不爽,但還得找中國買。畢竟,除了中國,其它國家不產茶。

這回,突然在殖民地印度發(fā)現(xiàn)一棵茶樹,那還了得。

英國學者拋出茶葉起源于印度的歪理論,就是質疑中國壟斷茶葉出口的合法性。

說白了就是:茶葉又不是起源于你家,你把著出口市場,這樣不行,我就是搞點幺蛾子,也是可以的。


其次,為羅伯特福瓊洗刷罪孽

1849年,英國皇家園藝協(xié)會的羅伯特福瓊,到中國偷盜茶種。

這貨到了上海,花錢買通安徽茶商老王(不是黑安徽,近代茶葉生意,由安徽主導),自己也穿上長大褂,剃了個頭,縫個假辮子,混進老王家松蘿山的茶園里,偷偷學了很長時間的制茶工藝。

于1849年,將1.3萬株茶苗和茶籽運往印度,不巧的是,這批茶種水土不服,都死了。

1851年,這貨又去了武夷山,學會了紅茶工藝。并帶著一個成熟的制茶團隊,經香港,到加爾各答。20年后,印度有了大吉嶺紅茶。

這被茶學者稱為史上最大經濟盜竊案的偷茶事件,英國人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也心知肚明。

如果有茶葉起源于印度的歪理。英國人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說:茶葉起源于印度,我又把茶葉帶到了印度,這哪里算偷?

日不落帝國還在的時候,多講一句都是多余。但是,英國人很清楚,中國是一個以國家形勢存在的文明。萬一哪天風水輪流轉了,給自己留條后路。

最后,維護世界茶葉定價權

英國在殖民地種出大吉嶺紅茶后,紅茶生產技術逐漸分流到其殖民地。

今天,世界主要紅茶產茶國,印度、斯里蘭卡、肯尼亞等,當初都是英國的殖民地。

英國掌握制作工藝,殖民地又有原料,加之工業(yè)革命的加持下,機械化茶企崛起。英國繞開了中國的茶葉供應鏈。

(歷史有因果。印度、斯里蘭卡等國為何會有茶葉,立頓等機械化茶企的崛起,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中,都是有跡可循的。)


1871年,茶葉偷盜20年后。中國茶葉出口170萬擔,印度茶葉出口11.5萬擔。

到1877年,中國茶葉出口215萬擔,印度茶葉出口70萬擔。

1900年,中國茶葉出口8.37萬噸,印度茶葉出口8.72萬噸,此時,印度茶葉出口,超過中國。

1905年,中國茶葉出口8.28萬噸,印度茶葉出口9.83萬噸。在茶葉出口急劇下降之后,財政撐不住的大清,沒過幾年就亡了

到1945年,中國茶葉出口0.48萬噸,而印度茶葉出口16.76萬噸。

中國茶葉,在國家市場上衰落,英國及其殖民地產茶國,徹底繞開了中國茶業(yè)供應鏈。

直到今天,作為當初殖民地的宗主國,英國至今仍然掌握世界茶葉市場的定價權。

每年國際市場的茶葉拍賣,都是英國人在幕后操作,印度、肯尼亞等產茶國,也想搞自己的拍賣中心,用原料增加在國際茶葉定價中的地位。

但目前,國際茶葉市場的定價權,仍在英國人手中。


寫在最后:

一片茶葉的背后,一個民族的辛酸榮辱。

回望歷史,更應該明白的是:這一切背后的根源,其實國家實力。

國家強大的時候,茶葉,作為古代四大奢侈品,創(chuàng)造了無盡的財富。國家羸弱的時候,一個生于我國,長于中華的茶樹,也要被人改變國籍。

今天,中國的實力,以及憑著錦秀茶祖、千家寨茶王的實地可查的茶王,再也沒人敢挑起茶葉原產地之爭。

或者,縱然有人想用這個話題刷一刷存在感,也不過是跳梁小丑,掀不起風浪。

更因關心的是:國際茶業(yè)市場的定價權。

近代國代羸弱時候被奪走,也將隨著民族復興重新回來,這是一個瓜熟蒂落的過程。

當中國生產力徹底超過西方的時候,英國就算想守著茶葉定價權,也守不住了,正如當初大清看不住自家茶樹一樣。

當東方文明再次碾壓西方文明時,中國必將奪回世界茶葉的定價權。

而下一個茶產業(yè),必然是茶葉科技領域的角逐。

來源:普洱話江湖,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6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