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茶葉濃香型與清香型

找到約279條結果 (用時 0.009 秒)

鐵觀音濃香型和清香型有什么區(qū)別

  鐵觀音,半發(fā)酵,是烏龍茶中的重要品類,原產于福建泉州市安溪縣。因其天然蘭花香,獨具“觀音韻”,深受南北茶友歡迎,在蘇州也有許多愛好者。鐵觀音有兩個大類,各有韻味。濃香型鐵觀音,由傳統(tǒng)鐵觀音工藝制作而成。口味醇厚,香氣高長。清香型鐵觀音,90年代中期,福建引進吸收臺灣烏龍茶技術理念,在傳統(tǒng)鐵觀音制作工藝上改良而成。滋味清淡,香氣馥郁。

  鐵觀音濃香型和清香型有什么區(qū)別

  外觀區(qū)別:濃香型鐵觀音色澤烏潤,圓結重實;清香型鐵觀音烏綠緊結、色澤較鮮活。

  香氣區(qū)別:濃香型為火香,帶花香、炒米香、焦糖香;而清香型為花香,幽長淡雅。

  滋味區(qū)別:濃香型為滋味醇厚,口感厚實,回甘強烈;清香型為鮮爽,淡雅,細膩豐富,有回甘。

  湯色區(qū)別:濃香型為深金黃色、暗紅色;清香型為黃綠明亮。

  清香型鐵觀音,發(fā)酵程度較輕,采用文火慢烘,茶葉中的水分較多,強調清淡與鮮度。茶葉翠綠美觀,有類似綠茶“干茶綠、湯色綠、葉底綠”的三綠特點。茶湯很像綠茶,清湯綠水,滋味鮮醇高爽,尤其香氣高揚,很有沖擊力,這也是清香型鐵觀音能迅速流行的重要原因。

  濃香型鐵觀音,采用傳統(tǒng)工藝制作,在清香型鐵觀音剛開始流行的年頭,被認為代表鐵觀音的“正味”,綠葉紅鑲邊的葉底,是其典型特征。茶條卷曲,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顏色更深,偏墨綠色;湯色金黃,清澈明亮;香氣更豐富,蘭花香外,又有栗香、甜香。因發(fā)酵程度更足,焙火更重,使得觀音韻更明顯,滋味更醇和厚重,回味悠長。


清香型和濃香型?鐵觀音不止這兩種!

談起茶葉,安溪鐵觀音人盡皆知。對茶葉稍有研究的人,還知道鐵觀音有濃香型和清香型,但鐵觀音韻味獨特,其香型也不止這兩種。

安溪鐵觀音鑒賞是一項高深的學問,是對鐵觀音的欣賞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需要不斷累積自己的品茶經驗,豐富審美認知,通過不斷實踐形成對鐵觀音的鑒賞認識,才能進一步掌握鐵觀音香型的分類。剛入門的茶葉小白,可以從形、聲、色、香、韻五個層次來品鑒。

觀形

優(yōu)質鐵觀音茶條卷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呈青蒂綠腹蜻蜓頭狀。

聽聲

取少量茶葉放入茶壺,有“當當”的聲音,聲音清脆為上品,聲啞則為次。

察色

成品茶的色澤鮮潤,帶著砂綠色,紅點鮮艷,葉表帶白霜。沖泡后湯色金黃清澈,葉底肥厚明亮,具綢面光澤為上品,湯色暗紅則次之。

聞香

競品鐵觀音的茶湯香氣突出、清高,馥郁悠揚,啟蓋端杯輕聞,芬芳撲鼻,令人心醉,且七泡仍有余香。

品韻

入口順滑、沒有苦澀質感,吞后立刻感到喉頭泛甘,舌根輕轉,可感茶湯醇厚甘鮮,韻味無窮,這種獨特的“觀音韻”,也就是安溪鐵觀音的魅力所在。

知道如何品鑒鐵觀音,就可以試著了解鐵觀音的香型,除了濃香型和清香型,還有炭焙香型、韻香型以及陳香型。

清香型

屬于輕發(fā)酵型茶葉,強調的是清湯與鮮度,“青”“酸”是它的關鍵詞。焙時要求火候微小,這樣茶葉中保持的水分也較多,葉子的成色好,顏色翠綠,看上去跟剛采摘下來時一樣。這一型的茶葉沖泡出來是清湯綠水,無枝無沫,香氣高遠,味道純凈。

非常適合日常沖泡和欣賞,喜歡口感清淡型的一般都會選這一款。

濃香型

屬于傳統(tǒng)半發(fā)酵的鐵觀音茶,要求半發(fā)酵時間較長、較重,外形上色澤油潤、紅點明顯,帶著砂綠色。沖泡之后茶湯顏色比較濃,金黃明亮,喝起來醇厚甘爽,觀音韻回味悠長,具有自然的花香味,葉底軟亮、勻整,紅邊明顯。

因為口感比較重,所以更適合資深茶友飲用。

炭焙香型

這種香型的鐵觀音,是在傳統(tǒng)半發(fā)酵的鐵觀音上的基礎上,再次用木炭進行5-12小時的炭焙,屬于傳統(tǒng)正味茶。沖泡之后湯水深黃,口感順滑,具有強烈的、天然的火香味,回甘和口感很獨特,品嘗之后喉嚨會非常舒爽,沖泡次數比濃香型鐵觀音更多。

常規(guī)收藏即可,適合大眾茶友,市場潛力較好。

韻香型

這種香型是介于清香與濃香之間的,它既有清香型鐵觀音的清鮮香氣,又有濃香型鐵觀音的純正口感,擁有更多的滋味享受,耐沖泡,適合冷藏。

這款鐵觀音更好入口,普羅大眾都能接受,但價格較高,面向群體不廣。

陳香型

又稱為老茶或者熟茶,這是由濃香型或者清香型的鐵觀音經過長時間的儲存后,再經過烘烤、炭焙等深加工程序制成,屬于全發(fā)酵茶葉,它的關鍵詞是“厚”“醇”“潤”“軟”等。茶葉色澤烏黑,湯水濃郁,綿甜甘醇,沉香凝韻,口感濃厚,保健功效比起新茶更為顯著。

口感與紅茶、黑茶相近,更適合資深茶友。

來源:茶藝大師工作室,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鐵觀音“清香型”VS“濃香型”

烏龍茶,是我國六大茶類之一,有“中國特種茶”之稱。歷史上,烏龍茶消費地區(qū)主要集中在閩北、閩南,廣東潮洲、汕頭和我國臺灣地區(qū)。與之相應適銷的烏龍茶花色品種有: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鳳凰單縱、凍頂烏龍。自從臺資茶葉企業(yè)進入內地以來,市場上出現了以內地烏龍茶品種茶樹鮮葉為原料,利用我國臺灣茶機和初制技術生產的烏龍茶,其香氣較傳統(tǒng)烏龍茶清香,業(yè)界稱之為“清香型”烏龍茶。相應地,運用傳統(tǒng)的初制技術生產的烏龍茶,則稱為“濃香型”烏龍茶,大陸“清香型”烏龍茶從誕生的那一刻起,爭議就一直不斷,不少茶人、茶商、茶葉專家都視之為“另類”、“舶來品”,甚至拋出論斷“不出三五年,就退出市場院,自生自滅”,更有甚者從“血統(tǒng)理論”上進行排斥、貶損?!扒逑阈汀睘觚埐枧c“濃香型”烏龍茶,究竟孰優(yōu)孰劣,“清香型”烏龍茶要不要發(fā)展?這個話題,一度在海峽兩岸三地茶業(yè)界盛傳不衰。本文試圖就“清香型”烏龍茶與“濃香型”烏龍茶作些比較,以求教方家。

1

“清香型”烏龍茶的由來

“清香型”烏龍茶,又稱“臺式”烏龍茶。在閩臺農業(y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1990年在安溪誕生了福建省第一家經營茶葉的臺資企業(yè)。截至2004年底,安溪境內共有臺資茶葉企業(yè)25家。目前,福建省內臺商投資的自產自銷型、自產兼收購型、純收購型以及茶葉產銷與茶機結合經營的茶葉企業(yè),共有50家。這些臺資茶葉企業(yè)凡涉及茶葉生產加工領域的,無一不以“清香型”烏龍茶作為當家品種。

2

“清香型”烏龍茶與傳統(tǒng)烏龍茶的品質差異

“清香型”烏龍茶產制技術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氣與傳統(tǒng)烏龍茶截然不同,比起福建傳統(tǒng)“綠葉紅鑲邊”的安溪烏龍茶,“清香型”烏龍茶具有明顯的“三綠”特點:即干茶綠、湯色綠、葉底綠。其外形為球形或半球形(俗稱“綠豆形”),沖泡后在杯中顯現花蕾造型,香氣清香持久,茶湯明亮見底,嫩香回甘,葉底柔軟。如凍頂烏龍茶,外形呈半球形,條索緊結,干茶色澤為墨綠帶油光,香氣清香撲鼻,滋味濃厚新鮮,入口生津,落喉甘滑,韻味強,而湯色蜜黃澄清明亮。


以傳統(tǒng)工藝生產的“濃香型”烏龍茶,包括傳統(tǒng)工藝的鐵觀音、武夷巖茶等。


3

“清香型”烏龍茶和“濃香型”烏龍茶的消費群體比較

據茶葉市場調查人員透露,“清香型“烏龍茶消費人群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以青年為主,21~35歲這個年齡層的比較大,而且女性又比男性多;二是知識分子居多;三是消費者愛在專賣店買茶,這主要是因為專賣店茶葉價格適宜,質量可靠,服務周到。


4

烏龍茶“清香型”與“濃香型”的技術界定

采用不同的茶葉加工方法所所制的成品具有不同的香氣特征。烏龍茶的加工方法綜合了紅茶與綠茶加工方法的優(yōu)點,兼有半發(fā)酵與炒制的過程,成茶帶有花香、果香,一般稱之為“制造香”。影響烏龍茶“制造香”的主要因素為:做青、包揉和烘焙。


 做 青 

“清香型”烏龍茶與“濃香型”烏龍茶都要求太陽曬青。因“清香型”烏龍茶做青程度較輕,如不經太陽曬青,則清香難顯。相對傳統(tǒng)安溪烏龍茶,“清香型”烏龍茶曬青程度屬中度偏輕,失水率以8%~12%為宜。一般下機前經晾青翻拌3次,下機做青2次,室溫20-22℃,相對濕度70%。


 包 揉 


在“清香型”烏龍茶包揉造型工藝中,總圍繞著保鮮保綠,快速成形這條主線,所形成的綠豆狀外形,比起傳統(tǒng)安溪烏龍茶蜻蜒頭和武夷巖茶的粗壯條索形,具有較好的商品外觀和較高的鑒賞價值。


 烘 焙 


烘焙是烏龍茶的最后一道工序。傳統(tǒng)安溪烏龍茶也有補火工藝,但補火是為了干燥?!扒逑阈汀睘觚埐栉幕鹇菏菫榱耸钩善废銡鈹坎兀鲞M茶香,彌補做青較輕、甜香不顯之缺點,所以又叫“烘焙提香工藝”。 


來源:安溪鐵觀音茶文化

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找到約276條結果 (用時 0.005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