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葉樹生長年艱

找到約5條結果 (用時 0.004 秒)

俊德昌號魯史古茶葉園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云南省鳳慶縣以北的魯史古鎮(zhèn),早已是一個商人云集的茶馬鬧市。據(jù)《魯史鎮(zhèn)志》記載,古鎮(zhèn)有七百多年歷史,明朝開通的集商道與官道為一身的“順下線”(順寧至下關),必須經(jīng)過魯史,方圓百十里地方,唯有魯史能吃能喝,過了這個鎮(zhèn),往北是黑慧江,往西是瀾滄江,真所謂前不著村后不著店。那些南來北往的馬幫就都選擇魯史作為歇息之地,馬幫一歇下來,馬要吃料,人要吃飯,于是就形成自然的集市。

魯史古鎮(zhèn)是一個農(nóng)業(yè)鎮(zhèn),全鎮(zhèn)百分之七十的人家都有地可種,麥收的季節(jié),家家戶戶垛起的麥桿比房子還高,孩子們在上面筑巢做窩,象一只只小鳥。老人們不論家里活計再多,每天都得蹲在火塘邊守那只紅土捏制的茶罐,把生活烹調得有滋有味。就在古鎮(zhèn)樓梯街一所四合院老屋子里,我有幸拜訪了經(jīng)營茶葉有名的“俊德昌”號后人駱維富。老人年過七旬,仍然喜歡喝濃茶,那一杯濃茶喝下去,便打開他與茶有關的身世。

駱維富祖上是四川人,他還小的時候便跟著父親駱英才來到魯史,本來還想走遠一些,到所謂的夷方尋生活出路,當他們從下關渡過黑匯江來到魯史古鎮(zhèn)的時候,只住了一夜,便決定留下來。留住他們一家的不是魯史古鎮(zhèn)味美可口的特色小吃,不是這里的山清水秀,而是客商來來往往的生意環(huán)境。于是他們一家就在魯史定居下來,為了生存,駱英才做過很多行當,當他看到南來北往的大馬幫運送的都是茶葉,也想做茶葉生意,可是做茶葉生意沒大把的資金不行,于是他又萌生出種茶的念頭。如果在魯史把茶葉種出來,那些茶商不是可以省了許多路嗎?于是便在離街子約三公里的榿木嶺開辦了“夾江”地區(qū)第一個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俊德昌”號茶葉莊園。聘請順寧鳳山種茶,制茶的技工為指導,制成的成品茶直銷下關、大理、昆明等地。

俊德昌樹自己的品牌。在茶園的栽培管理茶葉的加工制作上,駱英才通過多年的實踐,探索有自己的一套成功經(jīng)驗,生產(chǎn)的茶葉春夏秋各個季節(jié),各有品味特色,也因此可以制出不同類別的茶來。通過實際操作,俊德昌號較有名的當數(shù)“西露谷花”。所謂的“西露谷花”是在夏末秋初,也就是水稻揚花的季節(jié)采摘的鮮葉制成的茶,當?shù)厝税阉Q作谷花茶。在這一季節(jié),駱家茶園早晨露水多、土地,空氣潤濕,午后陽光充足,濕潤的水氣開始揮發(fā),溫度上升,在這一氣候環(huán)境下,生長的茶芽鮮嫩肥胖,制出的茶葉,條掌白毫峰好,吃味、湯色都為上等,而且比明前春尖茶味持久。

他家生產(chǎn)的茶葉,各個季節(jié)制作的都嚴格分裝,不混雜。消費者喜歡那個節(jié)令的茶葉,就是那個節(jié)令的茶葉,這樣就滿足了懂茶藝,喜歡茶道的消費者對茶葉品質的要求,而且價格合理,于是,只要是俊德昌號的茶葉,商家都爭相購買。駱家因此獲到豐厚,駱老板出了名,成了魯史殷實富厚之家。

其實,開設茶莊“俊得昌”號之前,駱英才老人并不是從事茶葉生意的,他看到地處茶馬古道的魯史街,人馬客商流量大,先是開起了經(jīng)營馬幫糧料,釘掌等雜貨小店。駱老板性格溫和禮讓,深受顧客的信任,漸漸地一些大商幫都喜歡到他家購物、投宿。當時一些商幫都帶有現(xiàn)鈔(銀元)及貨物,都放心地寄存在他家。顧客來了駱老板都要親自接待,然后才叫家人安排吃住,事情做完之后,還要陪客聊天,讓客人們有家的感覺,他也就此了解一些商場行情信息。這樣一來二往,顧客到他家就覺得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氣氛,也就推心置腹地把外地行情,信息介紹給他,有的客商還給他出主意拓展經(jīng)營,開拓新項目。就像開辟茶葉莊園,也是一位內地老板給他出的主意。當時駱老板也想搞這一項目,但苦于資金不足,當他把困難告訴經(jīng)常來往的朋友后,那些客商都愿拆借資金相助。有了資金的駱老板,馬不停蹄地立即開始置買荒山,當時魯史鎮(zhèn)上的很多人還搞不清楚駱老板想干什么,他把大片的土地廉價買夠以后開始種茶。別人知道后,也跟著動手,荒山地價開始飛漲起來,先機已被他占了。

他先后還辦起了家庭副食品作坊,如生產(chǎn)醬油,用本地土煙加工煙絲等。醬油每年生產(chǎn)一二十噸銷往鄰縣,煙絲則隨那些客商朋友的馬幫銷到了大理劍川等地。民國20年,駱英才在樓梯街腳蓋了一院四合大院,建筑十分氣派、雕花門窗,壁畫大墻,樓房客廳全部高規(guī)格裝修,三層的正房在當時算是古鎮(zhèn)標志性樓館。臨街都是清一色的鋪面,經(jīng)營大米、雜糧、鹽巴、醬油、煙絲。每天鋪子開門,駱老板必須到拒臺坐一會,和來往顧客打招呼。他要求店員凡買他家的貨稱足后,還要額外加一點做為人情。每當年節(jié)駱老板都要在柜臺前的街面上擺上一籮米和鋸成小塊的鹽巴,讓自家人站在哪里,看到十分困難的趕街人,每人給一至二瓢米,半斤左右的一塊鹽巴。駱老板個人生活很簡樸,日常粗布舊衣、粗茶淡飯,除了那頂瓜皮小帽不補,衣服上或多或少都綴有補丁,但對街鄰遇上難事則慷慨相助。有一年街上一戶人家房子失火,他主動讓出家里的一間屋子給那戶人暫住下來,給吃給喝不算,還借錢讓其開了一間小鋪子,維持生計。

俊德昌號茶葉莊園從1920年以后開始開發(fā),到30年代的以后已初具規(guī)模。東起榿木嶺村邊,西北至水磨河,南起現(xiàn)在的鳳魯公路山下,都是俊德昌號的茶園。茶園中間是制茶場,建有兩幢土木結構,一樓一底的瓦房,房前是用青石板鑲成的,約100平方米的曬茶場。房屋樓層是竹蔑巴樓板,用來萎凋下樹鮮葉,樓下安裝有12口大鐵鍋,以及殺青灶。通過殺青的茶葉運到石板曬場上揉捻,攤晾曬干。駱老板規(guī)定,茶葉不能直接曬在石板上,為防異味躥到茶葉里面,曬茶全部采用竹編的毯夿,并且離地面近一米。

在制茶房四周,種植有桃、李、梨、枇杷、核桃等果木,曬場四周則栽培花草。按現(xiàn)代的莊園建設標準,駱老板的俊德昌號魯史茶園,應該就是那個年代標準的莊園經(jīng)濟。每當春季桃紅、李白、梨花飄舞、滿山的采茶始娘散布于蔥綠的茶叢間,歡聲笑語平添了生活的意趣。入夏累金疊翠的一樹樹黃枇杷,一株株紫李紅桃,房前屋后擺著的一桶桶蜜蜂,蜂群在花間穿梭,殺青灶飄出一陣陣茶葉的清香,制茶人忙碌于揉捻翻曬茶葉,來自街上的閑散人慢步于花間和果林,悠閑地欣賞駱家茶葉園的花草和果木,稱贊駱老板家茶莊賽過別墅山莊。

其實種茶之外,有經(jīng)營頭腦有駱老板還經(jīng)營其實項目,搞綜合經(jīng)營。他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種茶前為使開墾荒地充分熟化,廣種苦蕎、旱谷一類的糧食作物,苦蕎旱谷解決了部份雇工的口糧,間種在茶園里的黃豆則是醬油優(yōu)質原料。在茶地邊種上種靛葉,設置了四口大靛缸,生產(chǎn)靛青賣給染坊,當時魯史染坊很多,靛青供不應求。俊德昌茶葉莊園,長年雇工10多人,季節(jié)請工上百人。駱老板對雇工熱情守信,長年雇工多來自蒙化(今巍山)一帶的少數(shù)民族,在國民黨統(tǒng)制時期,少數(shù)民族受歧視,但是駱老板對他們很關心。他們離家較遠,有時年節(jié)回不了家,駱老板要讓家人安排多準備點年節(jié)貨給他們送去。有時回家想預支點工錢,駱老板就叫掌拒預支,已做的工錢就更不會少,這些人很感激駱老板,干活十分賣力,對待茶莊上一草一木都象自己的一樣盡心。駱老板茶莊的人氣很旺,別家雇工難,他家要多少有多少,有時來多了一時沒有活兒,駱老板知道后,總是叫管工的多找點活計給人家做。

1941年5月16日,日本飛機炸茶山。當時整個榿木嶺有10多家茶地都在使工,駱家用工也有幾百人,飛機投彈后炸死駱家雇工2人,傷了數(shù)人。駱老板聞訊后馬上來到茶山處理善后事宜,在茶山辦伙食安埋死者,給受驚嚇的雇工設祭叫魂。這一天,是他家的雇工,不是他家的雇工都到他家茶莊吃飯,都給當日工錢??〉虏柌枞~莊園,開創(chuàng)了魯史地區(qū)規(guī)?;N茶的先河,富了駱老板一家,在三四十年代也解決了部份雇工的就業(yè)生活。

1952年土地改革,駱家茶葉莊園被分配到一家一戶經(jīng)營,多者一二畝,少者幾分。經(jīng)營者不合算管理,不善管理,只采不管,一兩年之后漸漸成草林,甚至被野火燒,茶樹多被燒死。駱家用來作制茶和住人的房屋被拆去蓋糧食倉庫,曬茶場的青石板被人撬去鑲自家院場,花木、果樹無人照料自然死亡。當年俊德昌茶葉莊園,茶地荒蕪,制茶場志為一片廢墟。進入七年代集體才進行墾復,重新種植茶樹,才有今天滇紅集團的魯史茶葉初制所。制茶場廢墟附近殘留的幾株核桃樹歷盡滄桑還頑強地活者,而今又成為新主人的財源。

俊德昌茶葉莊園已成為歷史不能再現(xiàn),每當茶余飯后,閑坐在街邊檐下的三五老人還在侃當年俊德昌商號的“早春雀舌”,“西露谷花”,“深秋金蝶”,都在談幾個品種在下關、昆明銷售搶手的佳話。駱老板開魯史大面積種茶先河,他艱若創(chuàng)業(yè),誠信為人,成為一代儒商的典范。

【摘自2015年第2期《吃茶去》雜志;作者:許文舟(云南鳳慶)】

浙江送來小葉子 三省老鄉(xiāng)鼓了錢袋子—找對路

  “白葉化程度還不夠,要再施點葉面肥。”5月12日,剛到四川青川縣還沒站穩(wěn)腳跟的浙江安吉黃杜村技術人員鐘學良就馬不停蹄地來到當?shù)厮闪执灏撞鑸@,查看“白葉一號”茶樹生長情況。只見占地兩百多畝的茶園里,茶樹多已長到八十多公分高,一片片嫩芽在陽光下閃著金光。

黃杜村技術人員鐘學良在青川指導

  這片“金葉子”來自浙江安吉。早在2018年4月,安吉黃杜村20名農(nóng)民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提出捐贈1500萬株安吉“白葉一號”茶苗幫助貧困地區(qū)群眾脫貧。習近平總書記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黨的恩”,這句話講得很好。增強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意識,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后富的精神,對于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很有意義。

  兩年多來,黃杜村共向三省四縣34個貧困村實際捐贈“白葉一號”茶苗1900萬株,種植5377畝。今年3月,三省四縣扶貧茶首次開采,產(chǎn)供銷成鏈,帶動1862戶583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增收脫貧。

  1900萬株扶貧苗“生根”三省四縣

  從扶貧地生產(chǎn)的“白葉一號”已炒制結束,捻起一撮投入玻璃杯中,在85℃開水里,茶葉翻滾,茶香四溢。安吉黃杜村黨總支書記盛阿偉端起杯子,放到鼻尖嗅了又嗅,點點頭說道:“香氣很好?!?/p>

  聊起“扶貧茶”的豐收,盛阿偉臉上樂開了花,話匣子也打開了。

  黃杜村過去曾是安吉有名的貧困村,靠種白茶才富起來?!拔覀兺ㄟ^這片葉子富裕了,但全國還有很多人仍然貧困。我們在想,是不是也能讓他們通過種植白茶富起來?!?018年,在村會議上,村黨總支書記盛阿偉主動發(fā)言。這個想法,得到了村里黨員干部紛紛響應。

  他們的倡議得到了肯定。黃杜村村民精選出安吉白茶里最優(yōu)質的品種——“白葉一號”,作為捐贈種植的扶貧苗。國務院扶貧辦和各級各部門也迅速行動起來,讓捐贈的白茶苗迅速在各地落地種植。

  早在確定受捐地時,黃杜村黨員們和技術專家就動了很多腦筋。鐘玉英是黃杜村村委會主任,2018年5月,她和七位縣鄉(xiāng)領導一起從湖州坐了七個多小時火車到貴陽考察,有時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后經(jīng)過多次考察,最終確定湖南省古丈縣、四川省青川縣和貴州省普安縣、沿河縣等3省4縣的34個貧困村為受捐地。 

2019年3月,50萬株“白葉一號”扶貧苗抵達青川縣沙洲鎮(zhèn)青坪村

  “茶苗送來的那天,大家都去迎接。裝載著白茶苗的大型冷藏車一停穩(wěn),鄉(xiāng)親們就齊上陣,卸貨,栽種,一刻都不耽擱。”青川縣關莊鎮(zhèn)固井村黨支部書記張青勇說道。“第一天下種時,全村210多個勞動力都來了,大家一心想把茶種好?!?/p>

  古丈縣默戎鎮(zhèn)牛角山村黨總支書記、全國人大代表龍獻文聽聞捐茶苗消息,第一時間趕赴浙江安吉爭取此項目。為了種好“扶貧苗”,當?shù)貙iT成立湖南省格戎茶葉專業(yè)合作社具體管理。  

航拍普安縣地瓜鎮(zhèn)“白葉一號”茶葉種植基地

  普安縣地瓜鎮(zhèn)屯上村村主任蔣成勇告訴記者,為充分發(fā)揮“白葉一號”工程帶動脫貧效應,當?shù)夭扇≌⑵髽I(yè)、合作社“三方共建”和貧困戶、企業(yè)、合作社、土地流轉戶“四方共享”的利益模式,將覆蓋區(qū)域的群眾引到白茶全產(chǎn)業(yè)鏈條上來,力爭實現(xiàn)一畝茶園帶動1戶貧困戶增收1萬元目標。

  42批275人次技術人員赴受捐地指導

  “要挖30厘米深的坑,茶苗入土4至5厘米,再倒肥料,最后上一層土……”雖然白茶種植已經(jīng)結束,但青川縣青坪村一組的村民焦元會依然記得種植茶苗的要領。焦元會家里祖祖輩輩都是莊稼人,一開始聽說要種茶葉,他心里沒底,是浙江白茶專家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 

茶園管護

  “捐得準,種得活,長得壯,產(chǎn)出高,銷路好,我們要對當?shù)馗刹亢娃r(nóng)技人員進行全方位輔導,包括種植、茶園管理、采摘加工等,以確保白茶的產(chǎn)量和質量。”盛阿偉說,茶苗不是捐出就完成了,而是一個長期的產(chǎn)業(yè)扶貧行動。

  2018年7月下旬,安吉縣溪龍鄉(xiāng)4名茶葉技術專家在四川青川縣開展了為期4天的“白葉一號”茶苗管護技術培訓;2019年4月10日,安吉縣選派了4名技術人員赴青川縣傳授技術,同年5月,又安排了3批次12人赴三省受捐地開展巡回檢查,動態(tài)跟蹤茶苗成長情況。兩年多來,安吉累計派出技術人員42批275人次赴受捐地指導,蹲點指導時間最長的達半年以上。  

安吉縣技術人員實地指導

  “青川當?shù)赝寥腊褰Y化程度比較高,不適于‘白葉一號’的生長,按照浙江專家的指導,完成土地整改后,我們通過有機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青川縣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局農(nóng)技員告訴記者,在浙江專家的幫助下,當?shù)孛鞒隽瞬簧龠m宜本地的“土辦法”。

  5月12日,黃杜村技術人員鐘學良再次從浙江來到青川指導,這一來又是三個月。當天上午,他便和青川縣沙州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主任李青一同前往松林村白茶園,查看白茶樹生長情況。由于天氣漸熱,為防止新長出的嫩芽被曬傷,鐘學良建議茶樹暫停修剪,等九月份再進行操作。

  鐘學良告訴記者,此次黃杜村共派出4名技術人員,分赴貴州普安、四川青川開展茶葉采摘后的技術指導工作。  

村民們正在采摘茶葉

  “你看,不同采摘方法,茶葉賣價能差幾百塊”。在安吉縣的茶園里,宋昌美對一位茶農(nóng)說道。早在采茶季到來的一年前,安吉縣邀請了三省四縣20多名茶農(nóng)到茶園里接受現(xiàn)場教學,宋昌美也是當時的講師之一。在茶園里,她手把手教授茶農(nóng)們采摘一芽一葉的青葉,講述“賣得好”的秘訣。

  前不久,黃杜村村委會主任鐘玉英家里來了位遠方的客人——一位貴州茶農(nóng),她是來學習炒茶技巧的。在自家的炒茶車間里,鐘玉英和家里的炒茶工一起手把手教她。“手工炒制白茶有七道工序,每道都有嚴格要求,比如殺青,如果溫度過高,會導致焦邊、斑點,降低綠茶品質?!辩娪裼⒄f。這位茶農(nóng)邊聽邊記,連連點頭。

  5839名貧困戶吃上“白茶飯”

  “家里只剩下我和老伴還有孫子,過去沒什么收入,是黨的好政策讓我過上了好日子?!鼻啻h沙州鎮(zhèn)青坪村村民焦元恩說,過去家里的土地只能種土豆和玉米,一年收入也就每畝300元。流轉了13.56畝土地種白茶后,一年有4000多元的租金收入,在茶園務工,一天還可以再掙80元錢,去年掙了8000多。 

  青川縣沙州鎮(zhèn)青坪村村民焦元恩談起白茶,樂得合不攏嘴

  與焦元恩有同感的還有普安縣地瓜鎮(zhèn)屯上村村民劉建瓊。她告訴記者,沒建茶園以前,一家五口的生活全靠丈夫打零工維持,生活十分貧困。有了茶園后,每月管護茶園有3000元固定工資,在基地務工每天還有110元勞務費,日子越過越好。

  兩年來,三省四縣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吃上了“白茶飯”。普安縣2000畝白茶已覆蓋貧困戶862戶2577人,戶均增收4659元。青川縣建立了“五金”利益聯(lián)結增收機制,讓貧困戶流轉土地收租金,就地務工掙薪金,茶苗折資得股金,委托經(jīng)營拿酬金,集體收益分現(xiàn)金,共享項目紅利。  

“白葉一號”茶葉正在炒制

  3月25日下午4時,一簍簍新鮮茶葉被送到綠樹環(huán)繞、海拔800多米的古丈縣牛角山制茶廠。機械的隆隆聲從茶廠車間里傳出,白茶的清香也飄了出來。在場的龍獻文激動地抓起幾片剛制好的白茶吃起來。他興奮地對記者說:“這個茶葉好,我今年要把這茶葉帶到北京去,讓大家分享扶貧成果?!?/p>

  開采的茶葉賣給誰,是否能賣出好價格?種植戶普遍擔心的銷售問題,當?shù)夭柁r(nóng)卻并不犯難。早在簽署捐贈協(xié)議時,浙江就考慮到了受捐地白茶的炒制和銷路問題。經(jīng)過對接,“扶貧茶”全都由浙江茶葉集團包銷,新茶具名“攜茶”,寓意愛心聯(lián)手,東西合力,共襄脫貧攻艱。

  “我們承諾,不低于市場價格收購鮮葉進行加工。”浙茶集團黨委書記、總經(jīng)理吳驍作介紹。在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普安縣,浙茶集團投資2億多建設貴州(普安)“白葉一號”茶產(chǎn)業(yè)園,成立浙江省茶葉集團貴州天香茶業(yè)科技有限公司,圍繞內銷茶、出口茶和深加工茶制品等三大板塊,落實好“愛心茶苗”產(chǎn)出后的集中加工工作。目前,在普安占地6萬多平米的生產(chǎn)加工園區(qū)正在加快建設中,其中一期1.3萬平米的廠房已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  

信封系列“攜茶”包裝

  吳驍作介紹,接下來,浙茶集團將通過線上實體店、加盟店,以及線下天貓、京東、云集等多個銷售平臺,為扶貧苗變致富茶打通道路。

  探索可持續(xù)的產(chǎn)業(yè)扶貧路徑,安吉“扶貧茶”的帶動作用正在強化。普安縣新增白茶種植面積10751.7畝,正朝著白茶、紅茶、綠茶融合的方向發(fā)展;古丈縣翁草村以前沒有產(chǎn)業(yè),“白葉一號”種植之后,村里大力推進茶旅融合,2019年暑期,翁草村接待游客達到4000余人次,村民種植的蔬菜、養(yǎng)殖的雞鴨、制作的臘肉都成了熱銷品。

  “現(xiàn)在茶園有了產(chǎn)出,而且以后會越來越多,真正成為村民們致富的‘搖錢樹’?!逼瞻部h地瓜鎮(zhèn)屯上村村委會主任蔣成勇興奮地說。

  (來源:人民網(wǎng)浙江頻道)

紫金蟬茶,滴落山中的甘露 (三章)

2020年“紫金蟬茶”詩歌書法征文大賽,三等獎獲獎征文《紫金蟬茶,滴落山中的甘露》。

紫金蟬茶,滴落山中的甘露 (三章)

文/ 鄒志良

茶鄉(xiāng)

她穿過星月風云,穿過迷霧雨林,穿過深山綠地,落在這方得天獨厚的山城。

她散發(fā)著古意斕姍的幽幽清香,她包容、無私的養(yǎng)育著這里的兒女。

她四周群山縈繞,土地肥沃,萬物生長郁郁蔥蔥。

她以一種靜的姿態(tài)扎根在這方土地,百葉成木,千木為林,萬林幽幽而立,擁抱山脈,映碧江水,成了一幅美如詩的畫卷,這里就是詩與遠方。

她是我眷戀的故鄉(xiāng),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紫金。

一滴甘露落在綠寶石上,勤勞智慧的茶鄉(xiāng)人帶著思路、靈感和夢想,無論風雨陽光,還是前路險艱,一步、一步、一步,立在茶田,一帶一路,蟬茶甘露蜜香四海。

一片茶鄉(xiāng),一片綠韻,一處人間仙境,一處世外桃源。

游走在這里,靜靜的感受著茶園風光,一簇簇、一排排、一片片,悄悄聆聽茶園的茶葉子和小綠葉蟬的故事,是那樣的愜意和享受??澙@云霧中如此美妙,如此夢幻,每一棵茶樹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一片茶葉都有自己的情意,生命的律動暢響在大自然里。

山青青,水清清,風輕輕,人親親,故鄉(xiāng)人情長意更長。走過的坑坑坎坎,溝溝壑壑,都是記憶里種滿家鄉(xiāng)的茶樹,那一片片深深淺淺的綠,是遠方的游子心間縈繞一道道揮之不去的鄉(xiāng)愁。

故鄉(xiāng)的茶山和素錦年華是內心深處的輕語,抑或深遠的繼續(xù)。

茶情

小綠葉蟬揮動著翅膀,靈魂寄托在一片片的茶青里。

原以為它叮吻過的茶青,是害,然轉角卻發(fā)現(xiàn)它,是為愛,風翻動了一片片葉子,它留下蜜語,因為信仰,愛讓葉兒安靜和綿長。每一片葉子,每一滴甘露,都枕著小綠葉蟬的夢。

它將一片片葉芽兒巧吸妙吻,琢成藝術品,這些殘缺的葉子不規(guī)則的邊或角,仍散發(fā)著它獨一無二璀璨的顏色與光芒,加上藍天作底,綠林相襯,就如一片夢幻的世界。

風一吹,云一游,樹一動,葉一飄,哪怕世間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黃了稻麥,茶田依然清新明媚、天空地闊、山明水凈。

想把這一刻最美的瞬間留住,留給每個人,它讓人感悟著殘缺的魅力和珍貴。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和事,青春路上膚淺的追求,直至經(jīng)歷了生活的坑坑洼洼,才體味到殘缺中滲透的美。每一個人都是過客,每一片記憶都是曾經(jīng),學會接受殘缺,是人生的成熟,我們擁著愛,不求最美,只愿最真。

我們都是一片葉,一片,一片,一片。

陽光穿過的茶田,聽泉水叮咚,看蝴蝶翩翩,吸自然精華,與山水相依,與云霧為伴,與歲月長流。

一只小綠葉蟬,一枚青葉,一段尋尋覓覓,留下一路芳菲。

因為美麗懂它的眼睛……

茶魂

小綠葉蟬和茶青的愛,千百回折,固化成一枚枚墨綠色的月牙,融為人間最佳組合--紫金蟬茶,那是滴落山中的甘露。

倚著光陰的門椅,一杯,一杯,一杯。

洗、沖、浸、潤、濾……

山泉水一沏,在手中青花的、玻璃的、紫沙的杯里仿若花仙子,裊裊聘聘、浮沉自如。一股清純天然的蜜香,隨著騰騰熱氣,從澄澈的水里裊裊升起,如清風拂面或是細雨淅淅或是陽光普照,仿佛一座青翠的茶園在你的面前隨風蕩漾。

俯首便入塵埃,杯中的歲月從嫩綠到蒼黃,從春夏到秋冬,從干葉到甘露,洗凈鉛華,便懂得珍惜和陪伴。

茶水入喉之際,甘潤香醇,徐徐生津。從葉到湯,成就茶的一生,透過品味自然農(nóng)法的好茶,只有這小小的草木,才會使人得到寧靜,找回原始的自己,找到真實的快樂,享受簡單的幸福。

一場背井離鄉(xiāng),一段寂寞的旅程,只因信念在心里,所以努力的堅強,雖會孤獨疲憊,但曾經(jīng)起落的殘缺和創(chuàng)傷,都會找到舔食修復的地方。人生的歲月在蟬茶里得以沉淀,靈魂在陽光下得到歇落,蟬茶亦是禪茶。

仰望星辰,無數(shù)的繁星化作滿山的茶海,時刻閃爍不息,似乎在深情的呼喚遠方的游子歸來兮。放下世間千古往來悠悠事,再淺淺地啜上一口紫金蟬茶,歲月的風霜與蜜香停在唇齒間,直達你我的內心。

一片葉是一個人,一杯茶是一座山,紫金蟬茶飄香的地方,便是家的方向。

吃茶去吧。遠方有夢,故鄉(xiāng)有你。

找到約3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2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