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葉在哪里翻譯

找到約19條結果 (用時 0.026 秒)

最早介紹茶文化的《荈賦》中產(chǎn)茶的“靈山”在哪里?

  杜育塑像。

  陸羽《茶經(jīng)》。

  清嘉慶版《華陽國志》

  文/王克明

  晉代詩人、文學家杜育(?-311年)寫的《荈(chuǎn)賦》,是我國重要的茶文化史料,第一次記載了滿山滿坡的茶園,第一次寫到飲茶后神清氣爽,困倦頓消,慵懶盡除的感受。后世的茶圣陸羽在《茶經(jīng)》中,曾多次引用《荈賦》內(nèi)容。

  賦中描寫的靈山,歷來受到茶史研究者的重視。那么,靈山究竟在哪里呢?


  杜育與《荈賦》

  《荈賦》從茶的產(chǎn)地、采摘、沖泡至飲用,較為全面地描述了茶的生產(chǎn)過程,其賦曰:

  靈山惟岳,奇產(chǎn)所鐘。厥生荈草,彌谷被崗。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月惟初秋,農(nóng)功少休,結偶同旅,是采是求。水則岷方之注,挹彼清流。器擇陶簡,出自東隅。酌之以匏,取式公劉。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若乃淳染真辰,色責青霜,白黃若虛。調(diào)神和內(nèi),倦解慵除。

  《荈賦》理解起來有點費勁,翻譯過來就是:

  鐘靈毓秀的靈山,是奇異特產(chǎn)鐘愛的地方。那里生長著茂盛的荈茶,沿著山谷一直彌漫到山崗。承載著豐沃土地的滋潤,享受著陽光雨露的孕育。待到初秋,農(nóng)閑之時,結伴同行,上山采摘,精心制作。煎茶就用岷江水,只取上游流下的活水清流。品茶的器具,要選擇陶瓷制品,那是出自東邊浙江一帶的越窯陶瓷。酌取茶湯的瓢,是用匏瓜做成,樣式就如周朝祖先公劉做的那樣。茶湯剛煎好時,茶沫下沉,白華上浮。靚麗猶如積雪,燦爛好似春花。有淳厚的茶湯,與色如青霜的浮華相應和,白黃相間。飲后神清氣爽,困倦頓消,慵懶盡除。


  《荈賦》的幾個第一

  《荈賦》是我國也是全世界第一篇介紹茶文化的專題文章,對茶的產(chǎn)地、生長環(huán)境、采收、飲用、擇器、用水、飲茶功效等進行了較為完整的描繪,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飲茶之道與飲茶境界。

  《荈賦》第一次寫到“彌谷被崗”的種茶規(guī)模,第一次寫到秋茶的采摘,第一次寫到陶瓷最宜茶,第一次寫到“沫沉華浮”的茶湯特點,第一次歸納了茶在情感方面的效用,即調(diào)神和內(nèi),解倦除慵。

  因為《荈賦》在中國茶文化發(fā)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陸羽在《茶經(jīng)》的“四之器”、“五之煮”和“七之事”中,3次使用《荈賦》的論述作為茶經(jīng)的用典,可見《荈賦》對《茶經(jīng)》寫作的影響之深。

  蘇東坡在《寄周安孺茶》詩中,不無感慨地寫道:“賦詠誰最先,厥傳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論著始于陸?!彼螀鞘缢鳌恫栀x》中,也對杜育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清文既傳于杜育,精思亦聞于陸羽?!彼麄兌疾患s而同地將杜育與陸羽擺在了并肩的位置。

  從《荈賦》與《茶經(jīng)》的篇章和結構來看,《茶經(jīng)》是對《荈賦》的繼承、發(fā)展和完善。

  昔日靈山今何在?

  《荈賦》中描繪的1700年前就“厥生荈草,彌谷被崗”的靈山在何處?至今未見到確切記載。

  茶史專家朱自振在《茶史初探》中,講到三國兩晉時期產(chǎn)茶史料時,再次提到《荈賦》,肯定了至遲在晉時茶樹種植就有一定發(fā)展了。

  《茶史初探》中寫道:“靈山是指什么地方?現(xiàn)在無從查考。不過,筆者從《宜興縣志》中偶爾發(fā)現(xiàn),這首詩和盧仝《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杜牧的《題茶山》等詩,都作為歌詠宜興或宜興人的作品,而收諸該志的‘藝文’部。如果不是《宜興縣志》編纂搞錯,那么這一線索也可證明,兩晉時在宜興的某些山嶺,其植茶也相當興盛了?!?/p>

  從上述中可知,朱自振對《宜興縣志》的記載是持有疑問的。他贊賞了《荈賦》對晉時產(chǎn)茶盛況的記載,而對靈山是在宜興的說法并不支持。

  那么,《荈賦》靈山今何在?“水則岷方之注”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煮茶或用岷江水?

  清人嚴可均輯纂的《全晉書》中記載:“(杜)育,字方叔,襄城(今河南襄城縣)人。初與石崇等為賈謐二十四友,永興中拜汝南太守。永嘉中進右將軍,后為國子祭酒。有《易義》若干卷,集二卷。”

  從杜育的任職經(jīng)歷可見,他到過的地方應該很多。《荈賦》所述的“水則岷方之注”,是說煮茶要用岷江水,可見,杜育是有機會在煮茶時用上岷江水的。

  正因為這樣,如果杜育在宜興品茶也用千里之外的岷江水,是不現(xiàn)實的。所以,杜育品茶和《荈賦》的創(chuàng)作應該在岷江附近,他所見到的“靈山”也應在岷江附近。而在岷江邊品茶,用“出自東隅”的陶器是完全可以辦得到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水與茶的關系。有“茶仙”之稱的清代陸廷燦,在其《續(xù)茶經(jīng)》“伍·茶之煮”中說,陸羽嘗謂:“‘烹茶于所產(chǎn)處無不佳,蓋水土之宜也?!苏撜\妙。況旋摘旋瀹,兩及其新耶?故《茶譜》亦云‘蒙之中頂茶,若獲一兩,以本處水煎服,即能袪宿疾’是也?!?/p>

  就《荈賦》中的“靈山”與“岷方之注”而言,結合“水土相宜”的特點,“靈山”只能位于岷江邊。


  漢嘉郡地有靈山

  《華陽國志·蜀志》記載:“漢嘉縣郡治。故青衣羌國也……沫水從岷山西來,出靈山下。其山上合下開,水出其間,至縣東與青衣水合,東入于江。土地多山,產(chǎn)名茶。靈山下有靈關,在縣北六十里。有峽,口闊三丈,長二百步。關外即夷邑。”

  晉時的漢嘉縣,在今四川雅安市,三國蜀漢章武元年(221年)置,屬益州。轄境約為今四川雅安、蘆山、名山、寶興、天全、滎經(jīng)、漢源等市縣區(qū)。

  從“沫水從岷山西來,出靈山下”,可見靈山可能就是雅安的靈關處,今寶興縣有靈關河、靈關鎮(zhèn)。這里地屬龍門山區(qū),再從“土地多山,產(chǎn)名茶”可見這里在西晉時期就是蜀茶產(chǎn)地之一。在這里,“靈山”和彌谷被崗的“荈草”都能找到出處。

  今寶興縣青衣江支流靈關河畔有靈關鎮(zhèn),距岷江直線距離有100多公里,在靈關河邊品茶,要用二三百里外的岷江水,似無道理。


  靈山揭其右,離堆被其東

  西漢時期的揚雄,在贊美成都的《蜀都賦》中寫道:“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皋彌望,郁乎青蔥,沃野千里……靈山揭其右,離堆被其東……”

  古人以坐北朝南為正向,古地圖以左為東,以右為西,“靈山揭其右”指靈山標示蜀都之右翼,即靈山在蜀都的西面;“離堆被其東”是指蜀都在離堆的東面。

  離堆為都江堰分水入平原之門戶,《史記》中“鑿離堆辟沫水之害”,即是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介紹,“離堆”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代稱。

  “離堆被其東”,是指沿著都江堰澆灌的膏腴之地一路向東為蜀都。從“靈山揭其右,離堆被其東”可見“靈山”與“離堆”方位并列。

  《太平環(huán)宇記》在“永康軍(轄地同于今都江堰市)”條目下有:“通靈山,周地圖云上有通靈寺,因名?!薄肚」嗫h志》有“(縣治)其自西迤北則有靈巖山”。這幾條信息,將“靈山”共同指向同一個地方:都江堰市的靈巖山。


  靈巖山上梨兒茶

  靈巖山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北岸,為玉壘山主峰,山上靈竇泉水清冽甘甜。唐初,印度高僧阿世多尊者不遠萬里來此山,修建寺廟,名曰靈巖寺。1000多年來,香火不斷,傳承至今。

  靈巖山及其周邊山脈歷來是茶葉產(chǎn)地,其地理條件也正合茶樹生長所需的“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霖之霄降”的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

  靈巖山所在的都江堰市河東地區(qū),在唐代為彭州所轄的導江縣,自古產(chǎn)茶,且品質(zhì)優(yōu)良,陸羽《茶經(jīng)》“八之出”中,就有“彭州上”的記載,將靈巖山所在的彭州茶葉列為上品。

  五代時,毛文錫在《茶譜》中記載:“彭州有蒲村、堋口、灌口,其園名仙崖、石花等(號),其茶餅小,而布嫩芽如六出花者,尤妙?!迸碇莸墓嗫冢瑸榻穸冀呤械墓嗫诮值兰褒埑劓?zhèn)一帶,靈巖山今屬灌口街道靈巖社區(qū)。

  靈巖山一直是茶葉的重要產(chǎn)地。都江堰市檔案館收藏的1982年《灌縣農(nóng)業(yè)區(qū)劃資料》中,就有關于靈巖山有古老茶樹的記載:“灌縣大茶樹——梨兒茶(這次資源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海拔980米以上),這類茶樹較為古老?,F(xiàn)已發(fā)現(xiàn)5株在同一地內(nèi),其中最大的一株,離地25厘米處直徑56厘米,胸徑20厘米,樹高6.2米,樹冠寬3.3米,葉大(形如梨葉,當?shù)厝朔Q梨兒茶),芽頭重(未作定量分析),發(fā)芽早(在當?shù)匾绕渌∪~種提早10天采摘),枝條粗壯(發(fā)現(xiàn)前當?shù)厣鐔T隔年進行了一次邊茶采割)。其他尚未詳查,有待今后組織人力繼續(xù)資源調(diào)查?!?/p>

  這種梨兒茶,特點是葉大筍長。吳覺農(nóng)在《茶經(jīng)述評》中對《茶經(jīng)》中“筍者上,芽者次;葉卷上,葉舒次”的闡述時說:“‘筍者’是筍狀芽,它的特點是芽葉長,芽頭肥壯、重實。生長出這種筍狀的芽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大葉茶樹;一種是長勢旺盛的茶樹。這種芽葉,持嫩性強,品質(zhì)成分含量豐富,成品茶的質(zhì)量當然居上?!边@是否就是《荈賦》中彌谷被崗的“荈草”呢?

  明代曹學佺在《蜀中廣記》中,將西晉杜育《荈賦》與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一并收入《方物記》中,明確了《荈賦》描寫的是蜀山景色。

  來源:華西都市報 作者:蜀地寶藏

  信息貴在分享,如有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及時刪除。

普洱茶投資分析:大品牌做古樹茶到底卡在哪里

當普洱茶市場進入到存量競爭的時代,打造收藏級普洱茶就變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是因為這一類的產(chǎn)品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品牌;2原料。

品牌用來保障產(chǎn)品的可信度,原料則是當下市場對品質(zhì)的需求。翻譯一下就是大品牌名山古樹茶。表面上來看,打造這一類產(chǎn)品似乎沒多少困難。大品牌資金實力雄厚,收購原料沒多大壓力,同時在大品牌的技術實力加持下,同樣的原料在大品牌那里能被打造成更優(yōu)秀的產(chǎn)品。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對于稀缺的名山古寨茶,資金與收購數(shù)量并不會完全對應。打個比方老班章毛茶一萬一公斤,但也不是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一切都要以產(chǎn)量為基礎。大品牌在打造產(chǎn)品必須滿足市場最低需求,你不能說市場最少需要1000片茶葉,但只能投放200片,這樣會帶來嚴重的供求失衡,從而引發(fā)炒作,對品牌的健康發(fā)展不利。


順著這個思路走下去,當下市場主流的收藏級普洱茶幾乎都依托于小產(chǎn)區(qū)。當一個大品牌想要打造收藏級普洱茶,首先就需要解決原料問題。想要保證產(chǎn)量就需要壟斷產(chǎn)區(qū),也就是俗稱的包山。但問題是,想要包山就要拿出比市場價高的價格,這樣茶農(nóng)才會跟企業(yè)簽合約。一旦茶企走出這一步,其他茶商就會加價收購。而茶農(nóng)又會利用其他茶商的加價來提高包山的價格,某知名古樹茶品牌之所以沒落,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規(guī)模收購帶來毛茶價格的螺旋上升。

當毛茶價格漲到一定程度,新茶就會變得沒有任何收藏價值。品飲與升值是支撐收藏的兩大基石,缺一不可。一片新茶一萬塊,你跟我說有升值空間?也就騙騙剛入行的小白,茶價的天花板就在那里,別拿號級茶、母樹大紅袍說事,這些茶貴是因為歷史底蘊在那里,而且數(shù)量也擺在那里。一個年年產(chǎn)量有幾十噸的茶區(qū),其產(chǎn)品價格想要賣出天價,想想都不可能。


或許有人會反駁我這種觀點,這里我就拿老班章為例,當老班章真要是漲到5萬一片。每年光賣茶就能賣個幾十上百億,普洱茶市場的份額總共才多大?100億的市場賣不出1000億的交易額。

最后回到問題本身,大品牌想要打造收藏級普洱茶,就需要包山。包山又會帶來原料價格的飆升,而這又會導致產(chǎn)品不具備收藏價值。于是市場就形成了一個珍瓏棋局,未來就看有誰能打破這個僵局了。

文:天火

普洱茶投資分析:大品牌做古樹茶到底卡在哪里

當普洱茶市場進入到存量競爭的時代,打造收藏級普洱茶就變成了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這是因為這一類的產(chǎn)品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品牌;2原料。

品牌用來保障產(chǎn)品的可信度,原料則是當下市場對品質(zhì)的需求。翻譯一下就是大品牌名山古樹茶。表面上來看,打造這一類產(chǎn)品似乎沒多少困難。大品牌資金實力雄厚,收購原料沒多大壓力,同時在大品牌的技術實力加持下,同樣的原料在大品牌那里能被打造成更優(yōu)秀的產(chǎn)品。但實際上卻并非如此,對于稀缺的名山古寨茶,資金與收購數(shù)量并不會完全對應。打個比方老班章毛茶一萬一公斤,但也不是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一切都要以產(chǎn)量為基礎。大品牌在打造產(chǎn)品必須滿足市場最低需求,你不能說市場最少需要1000片茶葉,但只能投放200片,這樣會帶來嚴重的供求失衡,從而引發(fā)炒作,對品牌的健康發(fā)展不利。

順著這個思路走下去,當下市場主流的收藏級普洱茶幾乎都依托于小產(chǎn)區(qū)。當一個大品牌想要打造收藏級普洱茶,首先就需要解決原料問題。想要保證產(chǎn)量就需要壟斷產(chǎn)區(qū),也就是俗稱的包山。但問題是,想要包山就要拿出比市場價高的價格,這樣茶農(nóng)才會跟企業(yè)簽合約。一旦茶企走出這一步,其他茶商就會加價收購。而茶農(nóng)又會利用其他茶商的加價來提高包山的價格,某知名古樹茶品牌之所以沒落,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規(guī)模收購帶來毛茶價格的螺旋上升。

當毛茶價格漲到一定程度,新茶就會變得沒有任何收藏價值。品飲與升值是支撐收藏的兩大基石,缺一不可。一片新茶一萬塊,你跟我說有升值空間?也就騙騙剛入行的小白,茶價的天花板就在那里,別拿號級茶、母樹大紅袍說事,這些茶貴是因為歷史底蘊在那里,而且數(shù)量也擺在那里。一個年年產(chǎn)量有幾十噸的茶區(qū),其產(chǎn)品價格想要賣出天價,想想都不可能。


或許有人會反駁我這種觀點,這里我就拿老班章為例,當老班章真要是漲到5萬一片。每年光賣茶就能賣個幾十上百億,普洱茶市場的份額總共才多大?100億的市場賣不出1000億的交易額。

最后回到問題本身,大品牌想要打造收藏級普洱茶,就需要包山。包山又會帶來原料價格的飆升,而這又會導致產(chǎn)品不具備收藏價值。于是市場就形成了一個珍瓏棋局,未來就看有誰能打破這個僵局了。

文:天火

找到約19條結果 (用時 0.003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