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wǎng)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wǎng)」

茶與李清照

找到約138條結(jié)果 (用時 0.011 秒)

【茶與名人】李清照夫婦所行的“茶令”

酒有酒令,茶也有茶令,茶令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它是宋代興盛斗茶的產(chǎn)物。茶令的興起是中國茶史上一個極富文化意義的創(chuàng)舉。關(guān)于茶令,《中國風(fēng)俗辭典》是這樣敘述的:“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區(qū)。飲茶時以一人令官,飲者皆聽其號令,夸官出難題,要求人解答執(zhí)行。做不到者以茶為賞罰”。

?

?

茶令的首創(chuàng)者是南宋德才兼?zhèn)涞呐~人李清照。宋代朝野內(nèi)外,遍行斗茶之風(fēng),一些文人雅士對此舉更為偏愛。斗茶逐漸由單純的論水遭茶衍生出茶令這種的形式和內(nèi)容,或者可以說,茶令是宋朝斗茶之風(fēng)盛行下的一種產(chǎn)物。

?

?

李清照與金石家趙明誠情投意合,伉麗情深。二人婚后常常以詩詞互相唱和,生活過得悠閑自得。在“酒闌更喜團茶苦”的生活中,李清照開創(chuàng)了我國特有的一種妙趣橫生的茶令。這在她為丈夫趙明誠編著的《金石錄》所寫的“后序”中所記敘。

?

?

據(jù)李清照的序文看來,夫妻二人為了撰寫《金石錄》,回青州(今山東益都)故所而居。夫妻倆終日一同??薄⒄頃?,同時把玩賞析一些新得到的書畫、彝鼎等文物。在治學(xué)著書的過程中,李清照對自己的強記博學(xué)能力頗引以為傲,于是決定在夫妻二人之間推行一種以考對方經(jīng)中典故知識為主的茶令。與酒令完全相反的是,茶令之行,贏者可以先飲茶一杯,輸者后飲茶。

?

?

于是二人每次飯后,都來到“歸來堂”中,烹上好茶,然后其中一人說出某一典故之后,要求對方說出典故出自何書的第幾卷、第幾頁甚至第幾行,以正確與否來判斷勝負。兩人在行茶令中,李清照常常獲勝。有一次在雙方經(jīng)過激烈的“較量”之后,獲勝的李清照舉杯大笑,結(jié)果得意忘形,將茶杯打翻,茶湯傾覆于懷中,非但沒有喝到頭口茶,還弄濕了一身衣裙。

?

?

然而,好景不長,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趙明誠不幸病故,李清照只身漂流,暮年更是凄苦。但茶令一事并未因李清照的落泊而絕跡。相反,它又在江南地域廣為流行起來。茶令的出現(xiàn),對于豐富中國茶文化,功不可沒。

?

?

?

▼往期精彩回顧▼




【茶與健康】茶多酚對治療哪些病有幫助?
【茶與健康】凜冬將至,順應(yīng)天時多喝茶······
【茶言茶語】人生若茶,或冷暖或濃淡,何必刨根問底

?

?

?

?

?

?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文章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文章轉(zhuǎn)自“世界茶文化圖書館”

?

?

?

?

END

?

余悅教授

著名茶文化專家、

民俗研究專家,

“中國茶文化學(xué)”首倡者與理論奠基人,

“悅讀茶書會”倡導(dǎo)者與推動者。

江西省社會科學(xué)院首席研究員、

中國茶文化重點學(xué)科帶頭人,

《茶藝師國家職業(yè)標(biāo)準(zhǔn)》總主筆、

全國《茶藝師》培訓(xùn)鑒定教材主編,

中國民俗學(xué)會茶藝研究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萬里茶道(中國)協(xié)作體副主席,

江西省民俗與文化遺產(chǎn)學(xué)會會長,

碩士研究生導(dǎo)師,

享受國務(wù)院特殊津貼專家。

?

悅讀茶書會

悅讀茶書,悅讀好書,悅讀社會,悅讀世界。

來源: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立即刪除)

?

李清照、錢鐘書都癡迷的飲茶游戲,你知道嗎?

眾所周知,酒有酒令,但是說到我國茶文化重要組成部分——茶令,可能就鮮為人知了。“茶令”一詞雖然最早見于宋代,但是以茶為內(nèi)容的行令形式,在唐代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和我們現(xiàn)在的成語接龍類似,唐代是高階版的續(xù)詩“接龍”。由三五個詩人圍坐,圍繞一個詩的題材續(xù)成茶詩,續(xù)不上詩就受罰。比如顏真卿、陸士修、張薦、李萼、崔萬、僧皎然就曾做過一首五言聯(lián)句茶詩《月夜啜茶》:

泛花邀坐客,代飲引情言。

醒酒宜華席,留僧想獨園。

不須攀月桂,何假樹庭萱。

御史秋風(fēng)勁,尚書北斗尊。

流華凈肌骨,疏瀹滌心原。

不似春醪醉,何辭綠菽繁。

素瓷傳靜夜,芳氣滿閑軒。

這首啜茶聯(lián)詩由陸士修做首尾兩句,因為是行茶令,所以聯(lián)詩中用了諸多與啜茶有關(guān)的代名詞,比如陸士修以茶代酒的“代飲”,張薦用“華宴”借指“茶宴”,顏真卿用“流華”借指飲茶。

到了宋代,因為斗茶興盛,產(chǎn)生了行茶令。行茶令是“由一人作令官,令在座者如令行事,失誤者受罰。”

南宋龍圖閣學(xué)士王十朋精文通詩,也喜好行茶令。當(dāng)小堂看到他在詩中寫的“搜我肺腸茶著令”時,忍不住想知道他們搜腸刮肚時是不是和我們文案一樣也有禿頭危機呢?

話說回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古江南多才子,所以行茶令最早盛行于江南一帶?!吨袊L(fēng)俗辭典》里記載:“茶令流行于江南地區(qū)。飲茶時以一人令官,飲者皆聽其號令,令官出難題,要求人解答或執(zhí)行,做不到者以茶為賞罰?!?/p>

宋代的行茶令應(yīng)該是以茶助詩興,如果是嗜茶如命的人,應(yīng)當(dāng)是“贏者當(dāng)先飲”。說到這個,不得不說行茶令最大的代言人——南宋著名詩人李清照。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婚后住在清雅幽靜的“歸來堂”,夫妻二人喜茶行茶令,李清照還獨創(chuàng)了一個妙趣橫生的茶令,他們夫妻泡茶行令一般是問答式,以經(jīng)史典故知識為主。

李清照在其夫趙明誠所撰的《金石錄》的后序篇中記錄了她與趙明誠行茶令搞創(chuàng)作的佳話趣事:“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杯中,反不得飲而起......”

夫妻二人飯后烹茶,行令猜書,贏的人可以先飲茶一杯,卻因為開懷大笑把杯中的茶灑了。賭書潑茶,其樂無窮,清代納蘭性德的“賭書消得潑茶香”就是來源于此。

不僅古代文人愛行茶令,近代也有。學(xué)界泰斗錢鐘書老先生終年伏案潛心于著述,在筆耕勞作之余會和著名文學(xué)家楊絳、也就是他的妻子一起仿效李清照和趙明誠行茶令,每斗罷一局,無論輸贏與否,二人都相視一笑,樂在其中。錢鐘書在《槐聚詩存》里寫道:“翻書賭茗相隨老,安穩(wěn)豎牢祝此身?!笨梢娖凡栊辛罱o二人的晚年帶來了無數(shù)樂趣。

盡管歷史不斷演進,改變了很多東西,但是茶令這種風(fēng)流文雅的游戲仍為現(xiàn)代人所推舉。行茶令寓教于樂,不僅可以促進茶友情感交流,還能增長文化見識,這也是茶令的魅力所在。

十大茶癡,除了陸羽還有這幾位

自古古人做癡人,不乏情癡,路癡。當(dāng)然茶界當(dāng)中也有茶癡。

在我國歷史上對于茶葉的愛慕到癡的境界便有這么10位。今日就來看看他們是誰!

NO.1 陸羽

陸羽被尊稱為“茶圣”,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的專著《茶經(jīng)》,成為盛唐著名隱士,連皇帝都想找他品茶聊天談人生。

在今天看來,陸羽的名字與他一生的事業(yè)聯(lián)系緊密,茶生于陸地之上,四方皆有茶,茶就是他的羽毛,品茶就是他的生命。

陸羽先是隱居在丹陽,后來又到了浙江苕溪隱居于靈秀山水之間,前后經(jīng)歷二十六年。他拋卻紅塵不問世事,專心撰《茶經(jīng)》,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現(xiàn)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

陸羽將普通茶事升格為一種美妙的文化藝能,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為世界茶業(yè)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也讓自己成為和孔夫子、關(guān)武帝齊名的“茶圣”,他的作品也被尊稱為經(jīng)。

NO.2 盧仝

唐朝中期的著名詩人盧仝,創(chuàng)作的茶詩《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其中的一段為:

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xí)習(xí)清風(fēng)生。

這七碗茶,在盧仝噴涌而出的文思下,凝聚成了茶詩的一座無可逾越的巔峰,以至于后人基本都不用詩歌的原題《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而簡潔干脆地稱之為《七碗茶歌》。

此外,盧仝還著有《茶譜》,被世人尊稱為“茶仙”。盧仝的《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為傳頌,并演變?yōu)椤昂砦菨?、破孤悶、搜枯腸、發(fā)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fēng)生”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對盧仝推崇備至,常常將之與“ 茶圣”陸羽相提并論。

NO.3 陸游

陸游,寫下了著名的情詞《釵頭鳳》,也是那個心懷天下,臨終時留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愛國詩人。

他其實還是一個“茶癡”。

他非常喜歡飲茶,也喜歡研究如何煎茶、分茶和斗茶,在他的九千多首詩詞中,有三百多首是和茶有關(guān)的。

毫不夸張地說,在整個有宋時代,陸游一個人寫的茶詩就占據(jù)了茶詩總量的百分之四十多,已經(jīng)接近半壁江山了。

NO.4 皮日休

皮日休是晚唐著名文學(xué)家,精通茶事,善寫茶詩。

皮日休和陸龜蒙是詩友,更是茶友,兩人在蘇州偶遇后,每日以詩歌唱和,評茶鑒水,讓人羨慕不已。在他們的詩歌唱和中,皮日休的《茶中雜詠》10首和陸龜蒙的《奉和襲美茶具十詠》對后世影響最為深遠。

兩組茶詩包括茶塢、茶人、茶筍、茶籝、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甌、煮茶各十首。幾乎涵蓋了茶葉制造和品飲的全部,他們以詩人的靈感、豐富的詞藻,藝術(shù)、系統(tǒng)、形象地描繪了唐代茶事,對茶葉文化和茶葉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NO.5 趙佶

趙佶(宋徽宗),1101年即皇帝位,在位25年,輕政重文。一生愛茶,精通茶藝,著有茶書《大觀茶論》。趙佶是丹青妙手,尤其擅長人物花鳥,存世畫跡有《芙蓉錦雞》、《池塘秋晚》、《四禽》、《雪江歸棹》等圖。其書法也獨樹一幟,稱“瘦金書”。

《文會圖》中人物神態(tài)各異,或坐或立,有動有靜。畫中的備茶場景,是宋代點茶法的真實再現(xiàn),有很高的藝術(shù)和史料價值。趙佶《大觀茶論》論及茶器時曾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fā)茶色也?!钡覀冊诋嬛锌吹降牟璞K卻是白色,似乎矛盾。其實不然,趙佶茶書中所說黑盞,那是斗茶時的需要。日常生活中飲茶,則不論黑白皆可。

煎茶、點茶,一直是中國文人高雅的生活休閑方式,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具體體現(xiàn)?!段臅D》的主題雖是文人雅集,茶卻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內(nèi)容,反映出文人與茶的密切關(guān)系。

NO.6 李清照

中國文化史上酒令早已有之。宋代風(fēng)盛斗茶,有競爭之意,仍無行令之習(xí)。自李清照夫婦品茶行令始,妙趣橫生的茶令逐漸流行。南宋王十朋有詩句曰:“搜我肺腸著茶令。”自注曰:“余歸,與諸子講茶令,每會茶,指一物為題,各舉故事,不通者罰?!辈枇铒L(fēng)行于江南一帶,其方法與李清照夫婦之行令極為相似。李清照堪稱“茶令”的開山鼻祖。

李清照在《金石錄》后序中記述有她與丈夫回青州故里閑居時品茗行令的趣事:

每獲一書,即共同校勘、整集、簽題。得書、畫、舞、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致,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余性偶強記,每飯后,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后。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xiāng)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志不屈。

兩個癡心人,一對雅夫妻,就這樣品茗啜飲,相對展玩,盡一時之雅興,得無窮之樂趣。

NO.7 張岱

張岱品茶的功力,不單在于茶,更在于水。他深諳茶與水的之間的獨特關(guān)系,人擇知音,茶亦擇好水,唯有好水,才能把茶內(nèi)在的獨特香氣發(fā)揮出來。

在名篇《蘭雪茶》里,張岱敘述了蘭雪茶的發(fā)明過程:“……他泉瀹之,香氣不出,煮禊泉,投以小罐,則香太濃郁。雜入茉莉,再三較量,用敞口瓷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滾湯沖瀉之,色如竹籜方解,綠粉初勻;又如山窗初曙,透紙黎光。取清妃白,傾向素瓷,真如百莖素蘭同雪濤并瀉也?!?/p>

蘭雪茶的前生,是“日鑄雪芽”,在當(dāng)時的名氣也不小。但張岱品味甚高,對它并不十分滿意,于是另起爐灶自制一種茶。他把雪芽用松蘿之法制之,同時嘗試了很多種泉水去烹煮,但都無法把雪芽的香氣發(fā)揮出來,在經(jīng)歷多次嘗試后,張岱用禊泉水去煮,終于把雪芽的香氣發(fā)揮出了,只是感覺香未過于濃郁。于是,張岱再一次改進,他加入茉莉炒制,冷卻后加入滾燙的禊泉水,終于制出了就如剛剝開的粉綠筍殼,又如初升的日光透過窗紙的那一種美麗的白綠茶色,張岱欣喜地稱它為“蘭雪”。

蘭雪茶僅用四五年的時間,就稱雄茶市場,時人紛紛以喝蘭雪茶為時尚,就連原來有名的松蘿,也不得不屈從改名為“蘭雪茶”。張岱的這一段制茶歷史,讀起來饒有趣味,為茶文化的歷史添上俏皮的一筆。

NO.8 乾隆

乾隆一生嗜茶,曾六下江南,微服私訪的同時也飲遍了江南的名茶。到了晚年,更是到了病茶的地步。85歲高齡時,乾隆欲退隱讓位,有大臣勸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乾隆回曰:“君不可一日無茶也!”

乾隆皇帝最喜歡的茶叫三清茶,是用松子、梅花和佛手泡的茶。這茶是他自己發(fā)明的。乾隆十一年(1746)秋巡五臺山,回程時路過定興,遇到一個雪天,乾隆皇帝雅興很高,搜集雪水,在氈帳中烹煮這款他人生的最愛,還作了一首《三清茶》詩?!懊坊ㄉ谎?,佛手香且潔。松實味芳腴,三品殊清絕。烹以折腳鐺,沃之承筐雪……”如此高古的品味,實在令人稱奇,比《紅樓夢》里那位用梅花上的雪水烹茶的妙玉也不遜色。

NO.9 蒲松齡

蒲松齡久居鄉(xiāng)間,知識淵博,他自制了菊桑茶,具有補腎、抗衰老的藥效。

據(jù)說蒲松齡在山東蒲家莊的老槐樹下,擺了個“茶攤生意”。只是與其他做生意的不同,人家做生意的要收錢,而他這個“生意”則是要收故事。而且他還立下了個規(guī)矩“只要是能夠說出一個故事,茶錢便分文不取”。

于是一缸粗茶,幾只粗瓷大碗,南來北往的行人,在長途跋涉口干舌燥后,便來到他這個樹蔭底下的茶攤,歇歇腳,喝喝茶,聊聊天。

天南地北的故事,古往今來的傳說,漸漸地,蒲松齡便收集到了眾多風(fēng)格迥異的故事和素材,為他寫《聊齋》這本流芳百世的奇書汲取了眾多的靈感來源。因此,這本奇書,真的可以說是用這一碗碗的茶水成就的了。

NO.10 汪士慎

自陸羽撰《茶經(jīng)》,將茶之源、具、器、造、煮、飲、事、出、就諸事以圖文備述起,茶之一道便成了文人生涯中一件極為重要的閑雅之事。而揚州八怪中的汪士慎更是個中翹楚。

同為揚州八怪之一的金農(nóng)曾言汪士慎:“詩人今日稱茶仙?!边@位平生不嗜酒只品茶的畫家愛茶成癡,分辨得出茶與茶之間的細微差別。而閉目識茶指出此茶出自何地、采自何時,更是他的拿手好戲。

汪士慎用來煮茶的水中,天然的山泉水還算是易得之物,那花枝水必是清晨花枝上的露水,必須耐心等待露珠順著花須滴入瓶中,可見用心之苦。更高端的當(dāng)然是和妙玉同出一轍的雪水,落在花枝上的雪尤為珍貴。朋友知他有此嗜好,常以此相贈。得知鄰人焦五斗家中收藏有一年前所收的臘梅上的雪水,汪士慎持甕相求,以一幅《乞水圖》相贈。鄭板橋曾為此事寫下詩句:“抱甕柴門四曉煙,畫圖清趣入神仙。莫言冷物渾無用,雪汁今朝值萬錢?!辈皇橐粯恫枇旨言挕?/p>

有如此珍貴的烹茶之水,煎茶之時的器具更為講究——汪士慎喜以素瓷小茶爐細細煎之,煎茶之時必以松子助燃,如此細致求全,泡出的可謂是雅到極致的一杯茶。

來源: 茶道傳媒

如涉及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137條結(jié)果 (用時 0.007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
找到約1條結(jié)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ji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