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春曰

找到約466條結果 (用時 0.002 秒)

春歸“綠雪芽”

與太姥山的早春有約,在茶樹發(fā)出新芽之即,前往參加“綠雪芽”白茶頭采節(jié)。

醒來的“綠雪芽”綻露清香擁抱著南來北往采茶的人,意味著與一個美妙生活約定的開始。

吹過絲絲山風,不覺寒面;采拮片片芽茶,拂面清香。

這個季節(jié)正是采摘春茶、品味春意和撩撥春風的大好時光。

綠雪芽山莊不大,但也不小。看遠村渺渺,心頭一片寧靜和清幽。山莊內有一泓水面,在海拔六百米以上,故名“天湖”。

早春的天湖,春意蕩漾,也許就在不經意的輕輕轉身瞬間,柳枝清清,桃花盛開,玉蘭綻放,而山莊里的茶芽在樹梢上悄然露出笑臉,似有晨曦微露沐浴,充滿著春日早晨的美妙。

此刻,湖面上有一對黑天鵝在天高云淡的倒影中炫舞,另有家鵝數(shù)只也跟著黑天鵝一起鳴唱起來,以優(yōu)雅的“舞姿”在水面上擴散出一圈圈漣漪,呼叫春天的到來。倘若是詩人蘇東坡看到這樣一幅畫面,定然會把“春江水暖鴨先知”詩句改成“春江水暖‘鵝’先知”了。

每每說起太姥山白茶源起,自然會想起汲取日月精華而幽香于鴻雪洞的綠雪芽。明《廣輿記》曰:“福寧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綠雪芽?!泵髂┲芰凉び小堕}小記》曰:“綠雪芽,今呼為白毫,色香俱絕?!鼻骞厣n《閩產錄異》曰:“福寧府茶區(qū)有太姥綠雪芽?!鼻鍏钦癯肌堕}游偶記》曰:“太姥山亦產,名綠雪芽者最佳”。

當春天到來的時候,溪澗的清純映射出太姥山最初的眷戀——根植于自然山水間的“綠雪芽”顯得格外青翠鮮嫩。

有人說:綠雪芽這杯清茶,啜上一口便不知不覺醉倒在太姥山的春風里;

也有人說:綠雪芽是一位佳人,有著撩人心魄的風情;

更有人說:綠雪芽散發(fā)出迷人的芬芳與美好,讓人深深沉浸在太姥山的故事里。

凡是對綠雪芽種種呼喚與情意綿綿的關懷,卻都指向當?shù)厝宋氖甲嫣涯锬锏亩鞔取獔蛩磿r有瑛姑,在山中種藍為業(yè),人稱“藍姑”。藍姑樂善好施,慈悲為懷,用太姥山名為綠雪芽的茶為山下無數(shù)眾生治愈了麻疹。當?shù)匕傩諡楦心钏{姑恩德,奉祀神明,稱之為太母(姥)娘娘,命此山為太姥山。也正是這一美麗傳說成就了太姥娘娘作為“太姥茶祖”的地位。如今在當?shù)剡€流傳著“海上求媽祖,山中拜太姥”的民俗文化。

3月24日清晨,福鼎有天湖茶業(yè)公司為感念“茶祖”太姥娘娘恩典,在第一片霞光打開風采前,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友齊集在綠雪芽山莊,共同為“太姥茶祖”舉行祭祀典禮,表達對太姥娘娘的追思緬懷之情。與其說,奉茶、花、果、樂、燈、香于太姥娘娘,不如說那是懷念太姥山白茶久遠綿長的造化和對生命的堅守。

祭祀活動完畢,眾茶人漫步茶園。放眼望去,遠山如黛,云天的遼遠伸展出青翠無盡的蒼茫。

第一縷晨風撥開云霧之后,那是頭采白茶好時節(jié)。唯有此時,情竇初開的“綠雪芽”已然守候眾人的到來。

清香滿山,茶歌陣陣,只見采茶女素手翻飛,采拮出一片片清純的芳香。

從茶園回到山莊,茶友們以山為背景,湖為道具,布置一席席與大自然相融的茶空間,這流動的茶席就是心靈的歸處,沖泡一杯“此處安心是吾家”的歇心之茶。

一襲素衣,一束山花,就在熏香裊裊升起一刻,在茶席的意涵中打開了詩和遠方的浪漫懷想。

一片翠葉入壺,一盞禪話溢出,茶湯起伏時,浣洗出歲月深處的一份心語,承載著綠雪芽的千年煙雨和歲月輪回。

午后,山莊里到處盛開的野花與壟壟青翠茶樹揮灑出飽滿的絢爛色彩,把山莊里的春意一點點加濃。那客舍青青的太姥書院里忽然傳出了朗朗而起的演講聲,跳躍出“‘一帶一路’福鼎白茶文化與健康論壇”的流動風景,照亮了渴望了解福鼎白茶知識的眾人心靈。

論壇會上,來自茶學和茶文化領域的專家,他們與大家一起分享白茶獨特的晾曬工藝及“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功效,講述白茶文化。專家的演講與互動情懷,把一壺抑或一杯鮮活明亮的白茶端到了與會者的身邊,帶進了與會者的心中。

入夜,晚風拂來,漸漸斷去了塵世里的向往。茶湯馥郁,打開綠雪芽頭采活動雅集的華章。

古琴流彩,梵音迭起,仿佛天邊飄過仙樂,在晚風中自由自在徜徉。

清雅的綠意,美好的希望,在今晚“雅集”的詩意里穿越流年,溢散著釅釅的芬芳……(舒曼茶話寫于石家莊清茗齋)

小罐煮茶:小茶控·昔歸2020春古樹散生茶,滿量烤煮,蘭花香,冰糖甜,喉韻深



引子新生茶有令人不適的生青感,應如何化去呢?本例用烤煮法,湯質香爽厚釅沒有生青感。


2020小茶控·昔歸,生茶,2020春古樹120g散茶(購于小茶控淘寶店):

1.5/g小茶控(云南晨光茶業(yè)有限公司)2020.4.13品。

昔歸,原生的藤條茶,柳葉形,柔軟,薄如蟬翼;后期栽的猛庫大葉茶,葉片則比較硬、比較厚。

120g干茶采用1個白鐵皮盒裝,盒蓋內塞式,蓋得緊;盒子里,干茶密封在食品內膜袋中,扭開變形繩即可取茶,扭上變形繩可密封,取茶很方便。



————————————————

罐凝香:買的生散茶,密封過久,先取一些裝入罐存放,喚醒茶性,凝聚茶香,以備飲用。

具:桶裝竹炭凈化自來水,900ml鐵壺燒水,250ml銀罐 炒茶蒸茶煮茶,深2.5cm小紫砂杯品茶。?

度:該生茶≈60°60g:1g微沸3min不苦,50g:1g3min有苦感約20-25s內化盡不留口。?

澀度:濃烹的茶湯入口時,澀比苦輕,但比苦持續(xù)的時間長。

————————————————

2021.2.21 8:43?? 1563% 湖北黃岡家宅。

1)茶:該茶苦度60°,按滿量投茶,開罐取茶3.3g

細觀干茶,呈散條狀芽白葉墨黑梗稍顯紅,整體墨黑勻凈亮澤;幽幽蘭香帶點紫菜香,很純



2)烤先空罐(底徑4cm)加熱20s,再把備好的3.3g干茶投到罐中;然后55抖(先文火用竹筷翻炒干茶1min,再挪開爐火,手握罐把抖動干茶0.5min,共計做5次),會聞到明顯熟香(像干豌豆剛炒熟的香,注意不要炒糊了);這些生茶經過55抖,就會烤盡生青之寒質,還可避免長時間高火生出油脂味!

??

3)煮茶,品湯?

1道(滿量投茶,水茶60g:1g):炒好3.3g干茶投入銀罐,先給銀罐預熱20s,然后再注滿剛燒的開水(注水約200+15+10g);注水時響聲雷鳴,茶香四溢;微沸煮茶3min出湯200g(不足200g時用白開水補足);蘭香(蜜甜點酸)掛杯明顯且非常持久,湯質香爽黏厚似清米湯,常香爽;入口不苦不,有苦底,苦底稍顯化;回甘甜,清涼,生津,生津,冰甜,甜到入喉。

2先給銀罐預熱20s,再注滿剛燒的開水,煮茶3min出湯200g;香掛杯明顯,湯質香爽黏,有澀底,澀底化得較快,上齒根微涼,熱感明顯,滿口冰甜,入喉。

??


3道,先給銀罐預熱20s,再注入開水6成滿,煮茶3min出湯;掛杯香轉淡為蜜香,湯質比較香爽黏厚。?

4道,先給銀罐預熱20s,再注入開水6成滿,煮茶3min;掛杯香淡,茶湯入甜潤有,但厚釅感已經明顯下降,達不到個人喜歡的程度,就不再繼續(xù)往下煮了。



湯色:湯深2cm,第1道湯色明黃清亮;從第2道開始,湯色迅速紅化而由黃轉紅(這表示新生茶炒熟透了),并且越往后湯色紅化得越快。(實際的湯色,比用電腦看本文圖片,看到的要。)

葉底比較、很薄、比較耐煮,葉色黃綠或墨綠,葉脈非常明顯;聞葉底,頭道有輕微的稻草,第4道之后是純凈的青甜香。




飲畢,生津充沛,滿口冰糖甜入喉深透,舒爽!

——————

TS2021茶湯湯感5星制星級品鑒表

茶品名稱,類型,規(guī)格:2020小茶控·昔歸,生茶,2020春古樹120g散茶 苦度60°

烹茶方法:烤煮(先55抖出熟香,再烹煮),滿量投茶

湯感評分項? 百分制單項得分? 權重? 單項得分

茶湯 ? 90? 0.1? 9

茶湯 ? 90? 0.1? 9

茶湯 鮮爽? 85? 0.1? 8.5

茶湯 滑感? 85? 0.1? 8.5

茶湯 稠? 85? 0.1? 8.5

生津感? 95? 0.2? 19

清涼? 90? 0.1? 9

回甘? 90? 0.1? 9.0

喉韻? 85? 0.1? 8.5

?有異味(-5 -90 ? —— ? 0

口發(fā)干甚至干苦(-5 -90 ? —— ? 0

麻口鎖喉-50 -90 ? —— ? 0

齒根涼得難受(-1 -30 ? —— ? 0

其它難受感(-1 -30 ? —— ? 0

超好體驗感加分(1 30? ——? 0

湯感總得分(滿分超過100分按100分計):? 89 TS202189/10-5=3.93.5星)

評語:該茶烤煮之茶湯,香、甜甚佳,鮮爽、細滑感、稠厚感良好,生津、回甘、清涼感非常優(yōu)秀,喉韻非常明顯且持久;該新生茶雖然內含生青之質,而該茶烤煮之茶湯卻無生青之感!

品鑒人:漢文愛茶? 2021.2.21

——————

趁煮茶之樂,贊曰:

  小罐煮生茶,頭道是精華,二道味兒佳,三道也好喝,四道也不差。

古為今用:貢茶歷史,被你忽視的營銷資源

第一章節(jié)

貢茶的發(fā)展歷程

貢茶是中國茶文化中重要的一環(huán),也是中國古代宮廷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經過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延續(xù)和發(fā)展,中國古代貢茶形成了一系列制度化的體系、一種文化的累積。貢茶不僅關乎宮廷生活,也對社會經濟有重要的影響。歷代地方官員為了迎合宮廷,費盡心思培育新的品種,改進制作工藝,逐步形成了國內相對統(tǒng)一又各具地方特色的貢茶體系,推動著中國茶葉不斷向前進步,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地方經濟的發(fā)展,形成了延續(xù)至今的幾大產茶區(qū)。貢茶文化作為中國茶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現(xiàn)代中國茶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何為貢茶?

我國茶葉生產歷史悠久,是世界主要的產茶國之一。陸羽認為茶始于神農,雖然關于中國茶葉起源的最終時間至今尚有爭論,但秦漢之前四川地區(qū)早已經有茶葉種植的歷史是明確的。其后,茶葉逐漸從巴蜀地區(qū)傳播到全國。

貢賦是中國古代社會中重要的國家制度之一,“國家權力對不同領土區(qū)域的控制,伴隨著朝廷對版圖內地方之間貢賦體系的建立,這個貢賦體系的架構與運行方式,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機構逐步建立的邏輯?!痹谥袊糯?,有“九貢”之制,九貢即祀貢、嬪貢、器貢、歷貢、材貢、貨貢、服貢、游貢、物貢。其中的“物貢”一類,專指地方向中央進獻的土產實物。《欽定文獻通考》中有“臣等謹按馬端臨做土貢考,謂古之土貢,即在賦稅之中猶當其租入云耳?!辈枞~作為重要的地方特產,一直都是“物貢”中重要的一類。關于貢茶的起源,現(xiàn)今見于確切文字記載的是晉代學者常遂的《華陽國志·巴志》,周武王滅商后,巴蜀部落“魚鐵鹽銅,丹漆茶密……皆納貢之……園有芳蒻香茗”。這里的“香茗”即茶葉。同時,作為一種賦稅形式,貢茶也是政治上君臣關系確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特定歷史階段所具有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如五代時,“江南國主李璟遣其臣偽翰林學士戶部侍郎鐘謨等,奉表來上敘,原以大國稱臣納貢之意,仍進……茶茗藥物等”。現(xiàn)存文獻中最早有具體數(shù)字的貢茶記載出現(xiàn)于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寇宗奭所著《本草衍義》中,“東晉元帝時,溫嶠官于宣城,上表貢茶葉一千斤,貢芽三百斤”。其后,貢茶數(shù)量逐漸增加,貢茶的品類和區(qū)域不斷擴大。到唐代時,中國的貢茶制度最終確定下來。

今人在湖州長興顧渚山大唐貢茶院遺址建起的紀念建筑。

唐代貢茶

唐代是中國古代貢茶制度最終形成時期,此后歷代相沿,直至封建專制制度終結。唐代的貢茶有兩種形式,一是選擇茶葉品質優(yōu)異的州定額納貢,主要有常州陽羨茶、舒州天柱茶、湖州顧渚紫筍茶、睦洲鳩坑茶、宣州鴉山茶、饒州浮梁茶、溪州靈溪茶、峽州碧澗茶、荊州團黃茶、雅州蒙頂茶、福州方山露芽等二十多個州的名茶。唐代湖州太守裴汶在其所著《茶述》中對唐代的貢茶進行了一番點評,“今宇內為土貢實眾,而顧渚、蘄陽、蒙山為上,其次則壽陽、義興、碧澗、邕湖、衡山,最下為鄱陽、浮梁。”在《新唐書·地理志》中記載了唐代貢茶的區(qū)域,見下表。

除了地方納貢外,唐朝政府還在一些名茶的重點產區(qū)設置貢茶院,其中最主要的是在湖州長興顧渚山設立的貢茶院。此處茶樹生長環(huán)境優(yōu)越,水路交通便利,適宜建立茶葉加工廠。唐代的貢茶院由中央政府派官員直接管理,“刺史主之,觀察使總之”。茶園雇用由政府控制的茶農種植、采摘、制做貢茶。唐代貢茶院規(guī)模巨大,最鼎盛時有“工匠千余人,役工三萬人”。詩人李郢在《茶山貢焙歌》中所描繪:”春風三月貢茶時,盡逐紅旗到山里。焙中清曉朱門開,筐箱漸見新茶來。凌煙觸露不停采,官家赤印連貼催。……研膏架動聲如雷,茶成拜表奏天子。萬人爭看春山摧,驛騎鞭聲砉流電。夜半催夫誰復見?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時須及清明宴。”詩歌抨擊了貢茶給地方帶來的沉重負擔,也刻畫、記錄了唐代貢茶院的制茶過程和興盛場面。

宋元貢茶

宋代的貢茶制度在沿襲唐代的基礎上有了很大變化,隨著顧渚山貢茶院的衰落,北宋政府在福建建安設立貢茶園,專門負責宮廷飲茶的供給。宋代學者趙汝礪在《北苑別錄》記載:“建安之東三十里,有山曰鳳凰,其下直北苑,旁聯(lián)諸焙。厥土赤壤,厥茶惟上上。太平興國中,初為御焙。慶歷中,漕臺益重其事,品數(shù)日增,制度日精,厥今茶自北苑者,獨冠天下?!毕噍^于唐代的貢茶院,宋代的貢茶園規(guī)模更加龐大,形成了“獨冠天下”的貢茶。

在貢茶數(shù)量上,宋代貢茶園也遠超前代。熊蕃在《宣和北苑貢茶錄》中記載:“太平興國初,貢五十片……累增至元符,以片記者一萬八千,視初已加數(shù)倍,而尤未盛,今則為四萬七千一百片有奇矣?!彼未痹凡鑸@不僅茶產量巨大,且從制作工藝,外部包裝、保存方面,都比前代有了很大的進步。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這樣描述北苑的貢茶:“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甲于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于今。百廢俱舉,海內晏然。……近歲以來,采摘之精,制做之工,品第之盛,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边_到了“草木之靈者,亦得以盡其用矣”的境界。元代的貢茶仍以建安的皇家茶園為主,規(guī)模相對小于宋代。除沿襲宋代在北苑德御茶園之外,元官府還在武夷的四曲溪畔開設新的御茶園,擴大了御茶的生產區(qū)域。“元大德間,浙江行省平章高興始采制充貢,創(chuàng)御茶園于四曲,建第一春殿,清神堂,焙芳、浮光、燕賓、宜寂四亭。門曰仁風,井曰通仙,橋曰碧云?!彼卧獣r期完備的貢茶園制度為明清時期貢茶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宋元時期除了貢茶園外,一些產茶地區(qū)也會向朝廷進貢一定數(shù)量的貢茶,這些產茶區(qū)域多數(shù)在唐代就已經貢茶。在《宋史·地理志》中記載當時貢茶的地區(qū)有:淮南東西路、南康軍、廣德軍、江陵府、潭州、荊湖南北路、建寧府、南劍州、雅州、興元府等,基本上囊括了當時重要的產茶區(qū)。

藏于北京故宮的普洱金瓜貢茶。

明清貢茶

明代,貢茶的數(shù)量急劇上升,除了規(guī)模較小的幾個皇家茶園外,貢茶主要依靠5個主產茶省的進貢。明太祖時,全國的貢茶數(shù)額分配“南直隸500斤,江西405斤,湖廣200斤,浙江520斤,福建2350斤?!逼淦贩N也不斷發(fā)生變化,散茶取代原來宋元時期的“龍團鳳餅”,成為貢茶的主體,“歷代貢茶皆以建寧為上,有龍團、鳳團、石乳、滴乳、綠昌明、頭骨、次骨、末骨、京珽等名。而密云龍品最高,皆碾末做餅。至明朝,始用芽茶,曰探春、曰先春、曰次春、曰紫筍及薦新等號,而龍鳳團皆廢矣,則福茶固甲于天下也?!睆拿鞔_始,貢茶主要以散茶為主,這種散茶的流行也帶動了飲茶方式的變化。

清代承襲了明代的貢茶制度,并在其基礎上擴大了貢茶區(qū)域,貢茶數(shù)量和品種也增加很多。清代的貢茶省份由明代的五省擴展到十三個省,品種也大量增加,基本囊括了主要的茶葉品類,其規(guī)模和數(shù)量也遠超前代。從進貢時間上看,清代貢茶的品類基本涵蓋了清代主產茶區(qū)的茶葉品種,具有數(shù)量大、品類全的特點,這種特點貫穿清王朝的始終。諸如龍井茶、武夷巖茶和六安茶等,這些茶品基本上在前代也是重要的貢茶品類,在清代,其進貢從清初一直延續(xù)到清末。也有一些貢茶品類是從某一朝開始進貢并延續(xù)到了清末。如普洱茶,大量的進貢是從雍正時期開始,一直延續(xù)到清末。還有一些茶葉品種,由于戰(zhàn)亂或其他客觀原因,在某短時間曾停止進貢,如六安茶在太平天國運動時,就曾數(shù)年未貢。此外,一些茶葉由于各類原因,進貢到宮廷的時間較短,如日鑄茶,從《宮中進單》來看,其記載非常少,由此推斷其進貢的次數(shù)相對有限,時間較短。從貢茶地域上看,清代貢茶的產地由明代的五省擴展到清代的十三省,將清代幾乎所有的產茶省份納入其中,特別是偏遠的云南、貴州和前代并不進貢的山東、陜西等,在清代都成為重要的貢茶省份。究其原因,一是清朝統(tǒng)治區(qū)域的擴大,通過改土歸流等措施將云貴邊區(qū)納入到清王朝的直接管轄范圍內,使得諸如普洱茶等茶葉品種成為清代貢茶的重要組成部分。二是清代全國經濟更為一體化,不同地域間的茶葉貿易量不斷擴大,進而衍生出一些新的貢茶品種,如山東地區(qū),在清代開始移植、培育相關的茶葉品種,并出現(xiàn)了陳蒙茶這一貢茶品種。

作為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代的貢茶制度更加完備,不論是采買、包裝、運輸還是接收,清代形成了一套完備的制度體系,這些制度環(huán)環(huán)相扣,保證了清代貢茶的正常供應。清代貢茶涉及的部門不僅包括各地方政府官員、茶農,還包括到中央的禮部、戶部、奏事處、茶庫、茶房等機構。在貢茶的征繳、解運、接收過程中,各個部門分工明確、職責清晰,這種完備的體系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成為清代進貢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由于茶葉的特殊性,年代久遠的貢茶我們無法見到。目前我們所見的到的貢茶文物基本上都保存于故宮博物院,其品類包含清代十三省進貢的各類茶葉品種。這些貢茶雖然歷經歲月的洗禮,依舊保存完好,特別是很多放置在錫瓶、銀瓶內的茶葉,至今尚未開封,保存了清代貢茶的原貌。這些貢茶文物成為我們今天認識和研究貢茶文化最重要的文物載體,也成為中國茶文化重要的實物見證。清代十三省的部分貢茶品種,根據(jù)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宮中進單》整理,見下表。

第二章節(jié)

貢茶的歷史影響

中國古代數(shù)量龐大的貢茶,影響著社會的各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龐大數(shù)量的貢茶使產茶區(qū)的經濟走向單一化,而且對質量的高要求也對茶農造成了很大的負擔,甚至導致家破人亡,同時,對茶葉的高要求也推動了質量的提升,大量新的茶葉品種出現(xiàn),又拓展了茶農的經濟來源,豐富了茶葉文化的內涵。由于宮廷的生活方式影響著當時社會的生活風尚,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

貢茶之弊

龐大的貢茶數(shù)量,對于貢茶地方的官員和百姓來說,其負擔是可想而知的。正如明代正德年間的官員曹琥列舉了貢茶所帶來的五大弊端,“有芽茶之征,有細茶之征,始于方春,屹于首夏,官校臨門,急如星火,農夫蠶婦,各失其業(yè)……及歸之官,又揀擇去取,十不中一,遂使射利之家,先期采集,坐索高價……又官校乘機私買貸賣,遂使朝夕鹽米小民,相戒不敢入市?!边@種繁重的貢茶任務,使得茶農承受著沉重的負擔。許多地方不得不放棄許多原來的產業(yè)而改種茶葉,這樣一來生產的單一化,使得百姓難以承受天災帶來的危機,一遇荒年,則百姓衣食無著。在征繳貢茶的過程中,一些官員營私舞弊、低價強買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且在貢茶的運輸過程中各種耗費都被均攤在了茶農的身上,更加重茶農的負擔。由于貢茶帶來了各類社會問題,使得當時的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穩(wěn)定貢茶區(qū)的經濟和社會環(huán)境,保障茶農的基本利益。

清人陳章在《采茶歌》中記述了貢茶給茶農帶來的沉重負擔,“催貢文移下官府,哪管山茶芽未吐。焙成粒粒比蓮心,誰知儂比蓮心苦。”龐大的貢茶數(shù)量,且對貢茶的采摘時間和質量的嚴格要求,使得產茶區(qū)的茶農疲于應對。清人釋超全在《武夷茶歌》中有這樣描述采摘貢茶的辛苦:“往年薦新苦黃冠,遍采春芽三日內。搜盡深山粟??眨倭罱^民蒙惠。種茶辛苦甚種田,耘鋤采摘與烘焙。谷雨期屬處處忙,兩旬晝夜眠饗廢。道人山農難為糧,春作秋成如望歲?!睆脑娭形覀兛梢钥闯龇N茶之苦甚于種田,茶農辛苦一年都難以解決溫飽,以致乾隆在看到民間采辦貢茶時,也少有地發(fā)出慨嘆“敝衣糲食真不敷,龍團鳳餅真無味”。

被乾隆皇帝采過的“十八棵”茶樹不是貢茶,但構成了中國茶的歷史。

貢茶之利

雖然貢茶給產茶地方的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但由于貢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是不能忽視的。各個地方官為了迎合宮廷,在茶葉的選材、包裝、加工等方面都著實下了很多功夫。這種政府機構對茶葉的干預和引導作用,促進了茶產業(yè)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

貢茶擴大了茶葉產區(qū)。以清代為例,貢茶使茶葉培植技術在明代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形成了多個著名的產茶區(qū),這些初具規(guī)模的產區(qū)對推動清代茶產業(yè)的發(fā)展有顯著的拉動作用。如碧螺春,“洞庭東山碧螺峰石壁,歲產野茶……土人曰嚇煞人香,康熙乙卯,車駕幸太湖,撫臣宋犖購此茶以進,上以其名不雅順,題之曰‘碧螺春’,自是地方有司,歲必采辦矣?!痹诒搪荽撼蔀樨暡韬螅镜摹耙安琛币卉S而成為名茶,其主產區(qū)洞庭山產茶區(qū)的茶葉產量逐年遞增,最多時達到4360斤,成為當?shù)刂饕慕洕鷣碓粗弧T偃缙斩柙诔蔀榍鍖m貢茶以后,普洱地方“茶山極廣,夷人管業(yè)。采摘烘培,制成圓餅,販賣客商,官為收課,每年土貢,有團有膏?!薄捌詹杳靥煜拢说嶂詾楫a而資利賴者也。”使普洱茶成為當?shù)刂饕慕洕杖?,并帶動了周圍商業(yè)的發(fā)展。再如松蘿茶,清代“歙北擅茶茗之美,近山之民多業(yè)茶,茶時,雖婦女無自逸暇。歙之巨商,業(yè)鹽而外唯茶。北達燕京,南極廣、粵,獲利頗賒,其茶統(tǒng)名松蘿,而松蘿實乃休山。匪隸歙境,且地面不過十余里,歲產不多,難供商販。今所謂松蘿,大概歙之北源茶也,其色味較松蘿無所軒輊?!睆挠涊d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信息,即所產松蘿茶數(shù)量是有限的,大量的北源茶冒充松蘿在外經銷,從側面反映了松蘿茶在當時社會的認可程度,這是貢茶免費的廣告效應之一。在貢茶產區(qū),一批著名的茶葉商號的出現(xiàn),標志著該地區(qū)茶葉產業(yè)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如清末盛產普洱茶的地方出現(xiàn)了雷永豐、裕興祥、鼎春利、恒和元、慶盛元、大吉祥、謙益祥、瑞豐號、均義祥、復和園、同和祥、恒太祥、大有慶、利華茶莊等一批商號,每年在此加工的毛茶達到500噸以上,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普洱地方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成為當?shù)刂饕慕洕鷣碓础?/p>

仇英所繪《斗茶圖》,斗茶的場地在山野間濃濃的松蔭之下,雅士們在此斗茶比香,賦詩行茶令,一派悠然情趣。

貢茶提高了茶葉的品質。宮廷對貢茶的要求非常嚴格,皇帝依據(jù)自己的口味對進貢的茶葉進行選擇,這種有分別的接受,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采辦貢茶的官員,地方官會根據(jù)皇帝的要求精選茶葉,甚至調整茶葉采摘的時間、加工的方法等,這種無形中的間接調控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茶葉的品質。如蒙頂茶,“名山之茶美于蒙,蒙頂又美之上清峰……其茶,葉細而長,味甘而清,色黃而碧,酌杯中香云蒙覆其上,凝結不散,以其異,謂曰仙茶,每歲采辦三百五十葉,天子郊天及太廟用之?!痹偃玎嵳坎瑁伴}中興化府城外鄭氏宅,有茶二株,香美甲天下,雖武夷巖茶不及也,所產無幾,鄰近有茶十八株,味亦美,合二十株。有司先時使人謹伺之,烘焙如法,藉以數(shù)以充貢。間有烘焙不入選者,以饗大僚。”清人査慎行在《御賜武夷芽茶恭記》中有:“幔亭峰下御園旁,貢入春山采焙鄉(xiāng)。曾自溪邊尋粟芽,卻從行頭賜頭綱。云蒸雨潤成仙品,器潔泉清發(fā)異香?!背司x茶葉之外,各地還在茶葉的加工等方面做足功夫。如湖南的安化茶在明代僅僅能加工成黑茶,但到清代經過茶農們的不懈努力,加工的安化紅茶不僅成為貢茶,且名揚中外。乾隆在《觀采茶做歌》中記述了龍井貢茶制作時的精細,“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騎火品最好。西湖龍井舊擅名,適來是一觀其道。村男接踵下層椒,傾筐雀舌還鷹爪。地爐文火續(xù)續(xù)添,干釜柔風旋旋妙。慢妙細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闭窃趯m廷的干預下,貢茶地方官員和茶農精益求精的培育和制作茶葉,客觀上促進了茶葉質量的提升,出現(xiàn)了一些影響至今的著名茶品。

貢茶帶動了茶葉包裝的進步。除了對茶葉本身的影響外,各個地方為迎合宮廷,在茶葉的包裝等方面也不斷提升。清代趙懿在《蒙頂茶說》中這樣描述:“每貢仙茶,正片貯兩銀瓶,瓶制方,高四寸二分,寬四寸,陪茶兩銀瓶,菱角灣茶兩銀瓶,瓶制圓,如花瓶式,顆子茶,大小十八錫瓶。皆盛以木箱,黃簽丹印封之?!睆闹形覀兛梢钥吹剑暡柚饕怯勉y瓶和錫瓶包裝,特別是錫瓶,更是被廣泛的使用,這主要是因為錫瓶的密封性好,可以長久保持茶葉的原味?,F(xiàn)在故宮博物院現(xiàn)存的茶葉文物也基本上是用錫瓶包裝的。這些貢茶文物基本沿襲了前代貢茶的包裝風格,材質以銀、錫為主,錫器采用鑄、鏨等工藝制作出各式各樣的花紋圖案,主要有龍鳳紋、暗八仙紋、八寶紋、水仙紋及花鳥紋等,造型有如意云、花瓶等各式。容器外一般包有黃色的布套或者黃緞套。此外還有一些大的包裝盒,將茶葉放置在其中,這些盒也基本上以黃色或明黃色為主,顯示出皇家獨有的特性。這些貢茶的包裝很多至今沿用,對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

總的來看,中國古代貢茶對茶產業(yè)的影響實際上是政府機構對茶業(yè)的干預和引導作用的結果,貢茶由民間到宮廷經歷了一個對茶葉品質不斷求精的過程。同時,在中國封建社會,皇權代表著一切,統(tǒng)治者的意識形態(tài)、文化傳統(tǒng)、生活背景和審美情趣,決定了一個時代的產品特別是宮廷特殊消費品的品種和藝術風格。宮廷在對貢茶的評價、反饋和使用數(shù)量等都對茶葉生產技術和質量的提高帶來了一個競爭和促進的機制。通過這樣一種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雙向交流,貢茶在保證宮廷使用的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品質,使其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

原標題:【古為今用】貢茶歷史,被你忽視的營銷資源!

注:內容來源中華合作時報·茶周刊,作者萬秀鋒,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刪除

找到約448條結果 (用時 0.001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18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相關搜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