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大益班章生態(tài)茶

找到約233條結果 (用時 0.01 秒)

大益班章生態(tài)茶產品

指數
指數

中期茶豪門,班章茶三雄:六星孔雀、土雞沱、大白菜

之前有位年輕人帶著一餅茶找上門,說家里長輩過世,留下了這餅普洱茶,當時老人說是“六星孔雀”,并再三叮囑說非常有價值,一定要妥善保管。

疫情后他資金周轉不開,便想著拿這餅茶賣點錢救急,我在鑒定為正品后,給萬江的朋友打了個電話,很快派過來一個小伙子,確認無誤后當場銀行轉賬45萬。

而這,其實就是中老期明星茶交易市場的常態(tài)。一餅看似普通的普洱茶,卻有人開價幾十萬不限量地去收,這不僅僅是炒作,更是整個行業(yè)對這餅茶價值的認可。

而這款“六星孔雀”,其實是勐海茶廠于2003年出品的一款400克的班章生態(tài)茶,出廠時不過200元左右,現在已經漲到了大幾十萬,其價翻萬倍的價格神話,正是孔雀系列,土雞沱,大白菜等班章系茶品崛起的標志。

今天這篇文章,陸離就來和茶友們聊聊這三款茶品的發(fā)跡史。

大益申請有機認證的前因

1996年前后,云南省茶司正式實行部門承包制,分出了數十個部門,自主靈活經營,引動定制茶熱潮;香港回歸前夕,頭盤商制度解體,南天貿易公司衰落,老茶貨源易手;臺灣茶人登臨易武,吹響產區(qū)復興號角;港臺普洱茶熱潮吹拂珠三角,普洱茶知名度不斷提高...整個普洱茶界呈現出一番生機勃勃,萬物競發(fā)的景象。

然而,曙光之下,危機悄然爆發(fā),同一時期,一批出口級滇紅被歐洲海關發(fā)現農殘超標,以往扛大梁的普洱熟茶也因食品衛(wèi)生問題無法出口。次年,整個云南的茶葉外銷市場都進入冰河期,幾大國營茶廠均破產倒閉的風險,此時,求變就成了各家的當務之急。


最先采取行動的是勐海茶廠,其以早些年開辟的布朗山和巴達基地為基礎,以標準最高的綠色有機食品為目標,重整茶園,嚴格管理,爭取國際認證,經過數年的準備,于1999年申請并通過了國際公認的綠色食品、有機(天然)食品兩個認證,尚屬云南首例。

當時有機食品認證的整體造型,酷似一顆大白菜,印上這一商標的茶品,就是日后江湖俗稱的大白菜了,不過大白菜系列,乃至之后的星級孔雀,土雞沱茶品能有今日的地位與身價,除了勐海茶廠方面的努力外,還離不開這兩位深耕班章,潛力做茶的大國茶匠——何廣深,何寶強。

何氏兄弟接觸普洱茶的契機

有關這兩位茶人的傳記與采訪,大多會從其90年代末發(fā)掘班章開始,其實何氏兄弟早年主要經營的是出口到臺灣的高端烏龍茶,其從安溪轉戰(zhàn)到布朗的契機,可能正是當年臺灣的那波普洱茶熱。

20世紀30年代,中國臺灣省就從福建引種了烏龍茶種,不過當時的茶園海拔較低,種出的茶葉口感苦澀,需要進一步發(fā)酵,做出的烏龍茶湯色紅亮,被稱為“紅水烏龍“;而后產區(qū)則遷往海拔更高的阿里山和梨山,做出的高山烏龍茶,無需過多發(fā)酵,品飲特征也向綠茶靠齊,被稱為“綠水烏龍”。

20世紀80年代,臺灣茶葉界和興起茶王審評賽,對制茶工藝產生深遠影響,導致綠水烏龍興起,紅水烏龍則逐漸退出市場,不過綠水烏龍品質雖好,價格卻越來越貴,茶性也偏寒涼,逐漸脫離了大眾市場。

與此同時,大陸品質精良的紫砂壺在臺灣茶圈不脛而走,身價倍增,但此時兩岸尚未通商,只能通過走私獲取,而走私船為了獲取更多利益,除了紫砂壺外還兼運鐵罐巖茶,高檔鐵觀音等名貴茶類,從香港中轉時,也會買一些價格低廉的普洱茶餅和茶磚用來填補空隙,以防風浪顛簸磕碰茶壺,俗稱“壓船艙”。


一開始,臺灣茶人并看不上這些吸附了艙中異味的“臭浦茶”,而高山烏龍茶高端化造成的大眾市場空白,卻逐漸被價格親民,用途廣泛,耐泡養(yǎng)胃的普洱茶占據,后來一些胃功能弱的茶人開始嘗試并宣傳普洱茶,這又促進了更多高品質普洱老茶的到來,這就是臺灣的“普洱茶熱”由來。

可能正是因為普洱茶在臺灣的爆火,專做高端烏龍茶的何氏兄弟才會注意到普洱茶,并在命運的安排下來到普洱茶的故鄉(xiāng)云南,開啟了一段傳奇制茶故事。

白菜孔雀土雞沱的誕生

20世紀90年代末,何氏兄弟偶然來到布朗山上人跡罕至的班章茶區(qū),這里紅酸土資源豐富,有著大片布朗族先民栽種出的古茶樹園,生態(tài)環(huán)境得天獨厚,但卻是“藏在深閨無人知”,這里的茶農也時代過著清貧的生活。

而何寶強卻一眼相中了這里,并決定親自選取原料制作普洱茶,可能也正是受高端烏龍茶的經營思維影響,何氏兄弟并沒有選擇主流的按等級劃分配方,而是將收來的茶青按不同等級劃分,再分別制作純料普洱茶。

不過山里條件差,只能進行初加工,何氏兄弟便來到勐??h,找茶廠尋求合作,正好趕上勐海茶廠為緩解資金壓力而開創(chuàng)的來料加工模式,雙方一拍即合,決定在勐海茶廠壓制由何氏兄弟挑選的這批班章茶。

更巧的是,廠里剛通過綠色食品及有機天然食品雙認證不久,何氏兄弟的這批原料又符合認證要求,雙方經過協商后,便在包裝的中心印上了大大的有機認證標志,即1999年問世的第一款大白菜——“千年古樹青餅”。

這款茶品的特征有班章、純料、大益標、有機標志,為今后的白菜系列茶品的用料與品質奠定了基調,而整個白菜系列產品線眾多,有生熟之分,有餅、磚、沱形態(tài)差異,也有大餅小餅不同不同規(guī)格,更有著用料差異分明的一級青、貢餅、橡筋茶、大葉青等特殊品類。

2000年,有7款帶有“有機食品標識”的大白菜茶品問世,分別為班章青貢餅、班章熟貢餅、班章1號熟餅、班章2號熟餅、班章特2號熟餅、一級青餅、班章9號青餅、班章珍藏青餅、班章橡筋茶,其中4生、3熟,都為何氏兄弟選料定做。

2001年,有機食品認證遲遲沒有審核完畢,因此只出了班章青貢餅和班章珍藏青餅這兩款茶品;2002年,在提前籌備下,至少有8款使用了有機食品標識的大白菜問世,也出現了“茶王青餅”、“珍藏精品”、“特制精品”這三個經典大白菜系列。

到了2003年春茶季,制茶背景則更加復雜,非典的肆虐,讓很多茶農的毛料都無法及時送到廠里加工,云南茶區(qū)又罕見地下起連綿春雨,茶品初加工和品質都受到一定影響,再加上有機食品認證遲遲沒有通過年度審核,一邊是無法使用的有機食品標識,一邊是這批急待加工出廠的高品質班章原料,何氏兄弟只好棄用大白菜版面,并請人緊急設計繪制新版面。

由于時間緊迫,新版面只是以棕色版面打底,并畫了一只造型簡易的孔雀,并以星級的多少表示三種不同等級的茶品,這就是當年產量極少,日后卻聞名茶圈的03年四星孔雀,五星孔雀和六星孔雀。


了解這些茶品的朋友們都知道,整個白菜系列品類眾多,市場上時不時還會有人放貨,但03年這三款星級“孔雀”,散片散提都很少有貨,更別提整件了尤其是六星孔雀,傳聞這款茶出廠時不過三百多片,留存至今的數量而想而知。

關于六星孔雀,此前的市場上還流轉有句耐人尋味的話:如果你有1餅六星孔雀,可以輕松賣到40萬元,但你帶著50萬元,卻不一定能買到1餅六星孔雀。其實,作為一款正品數量恒定,身負改制前老茶,何氏兄弟代表作等光環(huán)的茶品,六星孔雀的高價更多的是一種象征意義,是觀察市場走勢的一個重要風向標。

到了2004年,資金雄厚的云南博聞投資有限公司全面接手國營勐海茶廠,在重新規(guī)范生產管理并完成所有訂單后,此前的來料加工模式也被一并取消,何氏兄弟就改和興海茶廠合作繼續(xù)壓制普洱茶,不過當年剛剛起步的興海沒有通過有機認證,大白菜定制茶被迫斷了傳承。

在與興海茶廠合作期間,另一款在茶圈大名鼎鼎的土雞沱也出廠問世,這款茶的大名是“2004年班章喬木生態(tài)沱”,只是因為包裝上的孔雀太過簡陋,便被市場起了“土雞沱”的諢名。

不過,土雞的包裝雖土,但用料卻是最頂級的,由于成本較高,土雞沱在剛出廠時的市場價是4800元一件,折合80元一沱,而如今的土雞沱早已是今非昔比,老福今,班章料,存量小,種種因素的疊加,讓它的價格如火箭般猛漲,已邁過10萬一沱的門檻,而且還是一茶難求。

豪門茶品背后的疑點與歷史

作為樣式豐富,均價大幾萬的中期茶豪門,圍繞著大白菜和孔雀系列不僅有光環(huán),也有不少疑點,其中市場最關注的,莫過于白菜系列這么火,為什么大益不做了?

第一個原因是大益失去有機認證資格。有機食品是需要每年認證的,而在2006年,據說是因為抽樣不合格,大益的布朗基地失去了有機認證的資格,趕在此前生產的班章有機貢餅,班章有機青餅,班章有機普餅這三款,就成了大益留有遺憾的大白菜收尾作,市場上稱為“末代白菜”。

第二個原因是三方“白菜”之爭。其中何氏兄弟是選料與出資方,而大益則是精加工與出品方,早年雙方對“白菜”的歸屬權未達成共識,直到后來福今和今大福才更側重于“白菜”茶品的宣傳,不過大白菜并不是商標,而是有機認證的標識,因此兩家用的都是形似白菜的新商標,而大益則將孔雀系列一直傳承了下來。

此外,白菜系列火了之后,市場上出現了大量蹭熱度的模仿者,有的確實通過了有機認證,但口感一般,有的只是找了個很像有機認證的“白菜標”,標榜“勐海出品”,都不敢注明廠名。更有甚者干脆直接搶注了“大白菜”商標,狐假虎威地稱自己的茶品是大白菜,實則掛羊頭賣狗肉,成為了市場的一大笑談。

只是,市場的喧囂過后,那些誕生于艱難歲月的定制茶卻已再難重現,正可謂白菜孔雀今猶在,不見昔日炒茶匠。一源清井今猶在,不見當年作詞人...

來源:陸離茶寮,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刪除

產品評測:八角亭 班章生態(tài)圓茶 原料產地以及生態(tài)的重要性

  早些年在茶界有這么一句話:“班章為王,易武為后,景邁為妃。”之前我也覺得這句話還是有點道理得到,易武、景邁先不論,就班章來說可能是因為班章的茶茶氣剛烈,厚重醇香,霸氣十足,再加上當時的一些炒作噱頭導致老班章的價格遠超其他茶區(qū)或者山頭高高在上,所以得到了“班章王”的稱號也是無可厚非得到。

  但是當自己喝茶一段時間以后,通過自己慢慢的學習以及茶友之間的交流之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和自己的目標以后,其實覺得這句話也不是那么的正確了。

  一個朋友告訴我:“茶,喝的東西,茶的還壞不是用來說的,茶的好壞只有喝過以后才知道,茶好不好遇水便知?!?/p>

  一個朋友告訴我:“茶,如果你想要的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以后的口感,那當初的班章料和布朗料存放轉化下來后口感上會有多大的區(qū)別?請參照熟茶,發(fā)酵后口感的差異還會有多大?當初花大價錢買來的真班章可能也就那樣了。”

  一個朋友告訴我:“現在古樹茶值錢了,滿世界都是古樹茶而沒有或者只有少量的臺地茶,而真實的產量大家心里都清楚?!?/p>

  一個朋友告訴我:“老班章村里的那棵胸口掛了牌子老的快要哭(枯)死的茶樹就真的好喝?也不見得。當然或許它是真的好喝只是因為我們喝不起、不懂壕的世界。”

  一個朋友告訴我:“現在茶葉值錢了,很多地方特別是名山,茶農恨不得茶樹天天發(fā)芽天天采,采茶一時爽,一直采茶一直爽。”

  一個朋友告訴我:“。。。。。。。。。。。。。。。。。。。。。。。。。。。。。。。。。。。。。。。。?!?/p>

  朋友跟我說的其實也不一定全是對的,每個人的認知不同知識面也不同,了解到的東西也不同,難免會有錯的地方。我覺得聽了以后最終能轉化為適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上面所說感覺像是我一個小屁民在對茶界發(fā)牢騷,發(fā)就發(fā)吧,你們看了以后一笑而過就行。牢騷發(fā)完,報告還得繼續(xù)。

  八角亭這款茶,很多人看中的可能是“班章”二字,而我看重的卻是“生態(tài)”二字?,F在的市場上班章茶恐怕也是比“生態(tài)”茶要多很多的。“生態(tài)”一詞涉及的范疇也越來越廣,人們常常用“生態(tài)”來定義許多美好的事物,如健康的、美的、和諧的等事物均可冠以“生態(tài)”修飾。

  從古至今大家都認為喝茶是健康的,喝茶對身體是有益的,就包括大益的廣告也是:“茶有益、喝茶有大益”。茶與健康的關系十分密切。茶不僅營養(yǎng)成分豐富,而且極具藥用價值。茶中含有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咖啡堿、酚類化合物、礦物質等人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且具有美容護膚、延緩衰老、護齒明目、抗癌防輻射、消炎抗菌等藥效。多飲茶能補充營養(yǎng),增進健康,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因此,茶被稱為“萬病之藥”。但是如果一片茶的原料出現了生態(tài)問題,那這片茶還有益么?它到底是“萬病之藥”還是“萬病之源”?

  所以對于茶來說,我首先看中的是生態(tài),其實我們生活中也一樣,對于生態(tài)好的蔬菜以及水果是更加的喜歡的。

  八角亭的茶包裝正面給人的感覺總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沒有過多的心思花在外包裝的設計上,年輕人可能覺得比較老土,我的話,對包裝倒是不是特別的在意。班章二字是對這款茶的定位。

  背面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之前也中過幾款八角亭的試用,感覺基本都差不多。對于我來說,比較在意的是生產日期,但是比較模糊看不清楚了。

  打開外包裝,里面有一張很大很霸氣的內票對這款茶進行了基本的介紹。

  同樣的這款茶采用了雙層綿紙包裝,感覺現在普洱茶都習慣這樣的包裝了,第二層的綿紙要比頭層稍微薄一些。

  褪去第二層薄綿紙包裝,觀餅面,芽頭較多、白毫顯露、條索長而肥壯,用料完整、不細碎,有少量黃片以及茶梗;感覺和傳統(tǒng)大廠的拼配還是有一點出入,這款茶的用料感覺都比較新,或者說新料占的比重比較大。

  餅背的用料與餅面是一致的;干茶聞起來無雜味,淡淡的茶香,雖然香氣不濃烈,但是給人一種清新優(yōu)雅的感覺。餅形周正、圓潤,厚薄均勻。

  茶餅壓制松緊適中,應該是為了后期快速轉化而考慮;撬開后觀察茶餅內外用料,完整、一致。茶品已進入初步轉化期!

  選取7.5克茶置于生活環(huán)境中醒茶兩天天,用注水量為120毫升的蓋碗沖泡。(第一湯單獨品飲了,后面的混合后品飲,即:2/3/4泡合一起后品飲、5/6/7泡合一起后品飲、8/9/10泡合一起后品飲,評述時習慣用前段、中段、后段來評述)

  沸水注入洗茶一遍,干茶受到沸水的沖淋,香氣彌漫開來,雖不算濃郁,但空氣中的香氣還是很清晰的,聞杯蓋有淡淡的花蜜香;濕醒兩三分鐘后開始沖泡;第一湯10秒出,空氣中能聞到花蜜香,杯蓋花蜜香明顯,茶湯入口首當其沖感受到了茶湯的苦,但是化的也很快,澀也隨之而來,雖然不強但是化的慢,湯有一定厚度,甜度不錯,猶如淡糖水,無其他雜味,公道杯清空后有微微的花蜜香干了后有其他的混合香味,微弱的水含香。

  前段沖泡時間為10秒/20秒/30秒;茶湯通透明亮顯黃綠色,看茶湯就感覺粘稠有厚度;入口苦不重,轉瞬即化,澀感主要感覺再舌面,回甘快,舌底生津明顯,持續(xù)時間比較長,兩頰略弱,茶味足,口腔感官明顯;清空公杯后公杯底有明顯的蜜香,香比較持久,水含香比較明顯。

  中段沖泡時間為10秒/30秒/一分鐘,口感基本和前段差不多,入口顯澀微苦,整體的茶味依舊保持的不錯,茶香馥郁,湯質飽滿?;馗拭黠@,生津依然很好;水含香以及公杯底的香氣不減弱。

  后段沖泡時間為一分鐘/兩分鐘/忘我的浸泡,這個茶悶的時間比較長了以后澀有所加重,而且化的比較慢;苦雖然有但是能化,給人的感覺不錯,后段的甜度和生津感是不錯的,茶湯存留度稍微差一些;10泡喝完茶湯依然不顯水味,湯中的茶味還很好,感覺還能喝,基于不浪費的原則,又泡了兩湯。

  最后兩泡基本是微澀顯甜。

  葉底均勻,主要為茶芽,極少的大葉,比較一致,比較壯碩,用料還是比較好的,葉片柔韌性較好,手感柔軟,個人感覺選料以及制作工藝還是優(yōu)良的。

  這款茶到此基本喝完,這個茶給人的印象:苦重澀弱、苦化澀留、湯厚有甜、存留稍差;不敢說有班章的影子,但是有點布朗的感覺。

老班章大白菜為何2006年以后“絕產”?其中有何奧秘?

老班章大白菜生態(tài)茶,開創(chuàng)了班章山頭茶的先河,是福今在普洱茶歷史上締造的傳奇之一,也是普洱茶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微信圖片_2019022817033012.jpg

魯文鋒珍藏大白菜生態(tài)普洱茶

今天、國家高級評茶師、淘寶旗艦店“普洱藏家”掌柜、世界茶文化交流協會副會長魯文鋒老師,就來談談《老班章大白菜》。

魯文鋒老師自1998年進入普洱茶領域,師從“普洱教父”白水清,歷年藏有百年宋聘號、1950年紅印圓茶、88青餅、92方磚、大白菜等珍品老茶;還開辟了《老茶講堂》欄目,發(fā)布在微信公眾號:普洱藏家,與茶友分享。

微信圖片_20181109173638.jpg

普洱藏家魯文鋒(右)與師父白水清(左)

眾所周知,老班章大白菜系列從2000年一直延續(xù)到2006年。那么,為何2006年以后,老班章大白菜就“絕產”了呢?究竟其中有何奧秘?

從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一直到2004年,勐海茶廠一直處于改制階段。為了讓茶品能順利出口歐洲,1999年,勐海茶廠成功申請了綠色食品和有機(天然)食品雙認證。

content_timg_5_05_48.jpg

勐海茶廠

據阮殿蓉回憶,認證期間,相關專家達到布朗基地以后,發(fā)現基地周圍有較多的農藥瓶,有機認證被專家否決,另外選址。巧合之下,他們選擇了當時非常原始和落后的老班章作為認證。

這個有機雙認證的標志,是一個綠色圖案,因狀如白菜,被茶友親切地稱為“大白菜”。

155148fzlfxu1gje4f7c7h.jpg.thumb.jpg

大白菜標志

大白菜標志只用在代加工的茶品包裝上,這才有了老班章大白菜這款傳奇茶品。

有機認證成功后,勐海茶廠開啟了“來料加工”模式,2000年起,在福今的定制要求下開始生產老班章大白菜系列茶品。

2004年下半年,改制后的勐海茶廠不再接受來料加工的方式,于是何寶強先生上山收購的優(yōu)質班章茶原料改到興海茶廠加工。

微信圖片_20181021164941.jpg

老班章普洱茶

由于興海茶廠尚未具備使用有機認證標志的資格,大白菜也就不再生產了。2004年至2005年,在興海茶廠加工的茶品都印有孔雀標志,是為“孔雀班章生態(tài)茶”系列茶品。

2006年,大益生產了最后一批白菜,分別是班章有機貢餅、班章有機青餅以及班章有機普餅,被稱之為“末代白菜”。

這是大益最后一次打有機標志,原因在于布朗基地喪失了有機認證的資格,直到現在,大益的有機基地只剩下了巴達。

timg3454 (2).jpg

勐海茶廠巴達基地

2006年之后,雖然市場仍舊冒出不少白菜,但很難稱得上之真正的“大白菜”,只是借用大白菜的名氣而已。真正的老班章大白菜,自2006年以后已經絕產,不再重現!

聲明:文章由微信公眾號“普洱藏家”原創(chuàng)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找到約223條結果 (用時 0.01 秒)
找到約10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