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中國普洱茶網 整體品牌升級,更名為「茶友網」

第一茶樁

找到約105條結果 (用時 0.089 秒)

祥源茶“一茶一味”2020新品巡禮之5518

“一茶一味”2020新品巡禮·今日薦茶

5518

推薦語:對于現代生活,快節(jié)奏的步伐,讓慢悠悠喝茶變成了一件奢侈的事兒。迷你小茶餅的騰空出世,了卻了很多愛茶人的一樁心事。祥源·普洱茶(熟茶)5518,5年陳原料,5級熟普,五年干倉存放,一次一餅,攜帶方便,渥堆發(fā)酵,貼合大眾體質需求,每一口都是茶之真味!

01

越陳越香:時間的魅力

喜歡普洱茶的人都知道,

一款好的普洱茶,

一定要能經得起歲月的打磨。

祥源5518,原料經過五年干倉存放,

時間的延長,使得香氣更加純凈,

也為其內在物質的持續(xù)降解與轉化

提供了保障。

02

渥堆:品質形成的關鍵

熟普的口感“醇、香、甜、厚、滑”,

茶水更絲滑柔順、濃稠水甜。

而正是熟普在加工時的“渥堆”工序,

造就了熟普不同于其他茶類的

品質特點及功效。

從曬青毛茶到普洱熟茶,

茶葉自身的香氣物質種類、

含量及其相互配比發(fā)生變化,

醇類化合物、碳氫化合物含量逐漸減少,

酮類、醛類、酸類、酯類

及雜氧化合物逐漸增加,

從而實現普洱熟茶特有的色、香、味。

03

營養(yǎng)物質及藥用價值

《本草綱目拾遺》中載:

“普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

苦澀,逐痰下氣,利腸通瀉”。

普洱生茶和熟茶均具較好的降血脂作用,

熟茶的降血脂作用更優(yōu)于生茶。

其中所含的茶多酚能祛脂解油膩,

葉綠素能阻礙膽固醇的消化和吸收,

維生素C能促進膽固醇的排泄,

且這些物質對身體沒有任何副作用。

04

迷你小圓茶餅,易攜帶

迷你小圓茶餅,一餅7克,精巧可愛,

省去撬茶動作,不受沖泡器具所限,

方便省時,更易攜帶

滿足差旅、辦公、休閑多種場合所需,

是一款值得購買的品藏佳品。

05

品鑒細節(jié)

干茶:邊緣完整緊實,褐尚潤

香氣:陳香馥郁,溫暖甜香,韻味悠長

湯色:紅濃明亮

滋味:醇和甜潤、平和

葉底:油亮、紅褐軟嫩有光澤

06

品飲方法

投茶量:7g

沖泡器具:160ml白瓷蓋碗

用水:桶裝純凈水

水溫:100攝氏度

沖泡方式:潤茶一道快速出湯,第1泡出湯時間20秒,第2-4泡時間10秒,之后逐漸延至15-20秒。

07

產品信息

產品名稱:5518

類別:普洱茶(熟茶)

規(guī)格:56g(7g*8)

包裝:單片棉紙、紙盒包裝


舒曼:“佛茶”與“禪茶”之關系芻議

2017年3月28日,“首屆蒙頂山國際禪茶大會尋根峰會”在雅安市名山區(qū)茶馬古城舉行?!冻圆枞ァ冯s志總編舒曼應邀作《“佛茶”與“禪茶”關系之芻議》學術報告。報告大致內容如下——

佛家對中國茶文化的發(fā)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佛教茶文化是中國茶文化最為珍貴、最為精彩、最為出色的篇章。佛教在西漢時期傳入中國,“因緣具足”地與茶結緣成就出“佛茶文化”這一概念。再至中晚唐時期又得到中國佛教——禪宗的青睞和推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禪茶文化”(禪宗茶文化)這一概念,其要義不出禪門“吃茶去”,標志著佛教“禪宗茶道”的正式形成。

追朔佛教茶文化近二千年的輝煌歷史,“佛茶文化”卻在禪宗那里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并發(fā)揚光大,并形成了自身的思想體系。所以說,禪茶文化是佛茶文化的標志,對于佛教界飲茶之風的鼎盛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由于禪宗茶文化影響所致,對于全國飲茶之風的鼎盛也起著直接的推動作用。

關于“佛茶”,亦即佛教茶之事,舒曼認為: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唐代房玄齡等人著《晉書·藝術列傳》卷九十五中所寫發(fā)生在晉代后趙都城鄴城昭德寺,僧人單道開以茶禪修之先例。除了敦煌人單道開而外,陸羽《茶經》還補充了武康小山寺釋法瑤和八公山沙門曇濟。也就是說,晉代僧人單道開的“以茶禪定”,南朝宋代釋法瑤的“飯所飲荼”和沙門曇濟“設茶待客”,開啟了中國佛茶史上嶄新篇章。關于這三位佛教人物的茶之事,舒曼曾在《陸羽“茶經”中的三位佛教人物茶事考》一文中作了較為詳細的剖析(見《陸羽“茶經”與湖州——紀念陸羽誕辰1280周年論文集》.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第25-35頁)。

佛教傳入中國至隋唐時期,由于社會環(huán)境變化、南北學風的融合,佛教各種的宗派乃漸漸形成。據資料載中國佛教宗派有八宗、九宗、十宗、十一宗、十三宗、十五宗之說。后來佛教各宗轉承之下變?yōu)槭?,再把列屬小乘佛教去除,因而在中土佛教大乘宗派中,最為有影響的實屬佛教八大宗派:唯識(法相)宗、律宗、天臺宗、禪宗、三論宗、華嚴宗、凈土宗、密宗。

佛教各宗派的建立,標志著佛教在中國的發(fā)展進入了鼎盛階段。佛教八大宗派雖然都是在中國形成的,但每一個宗派都有其完備的體系和經典理論架構,也就是各宗大義[見(吳信如.佛教各宗大義.中國藏學出版社.2004年8月]。

因為茶可以和任何事物結合,也可以和任何佛教宗派結合。正因如此,茶與儒家文化結合,可形成“儒茶一味”,茶與道家文化結合,可以形成“道茶一味”,茶與佛家結合,可以形成“佛茶一味”,以至于茶與琴道、花道、香道、棋道、曲道乃至書畫、詩詞等均可成為“一味”。而且,茶與佛教各宗結合均可以有各自的與茶相關的理論架構。

舒曼從三個方面例舉佛教凈土宗、密宗、天臺宗與茶的淵源。

如,茶與佛教凈土宗結合,可稱“凈茶一味”或“凈茶文化”。凈土宗推崇《阿彌陀經》中“微、妙、香、潔”四德,此乃西方極樂世界蓮花的四大特色,以此作為凈茶文化“四大精神”。“微”是入微心田;“妙”既妙不可言,是一種內心功德之顯發(fā);“香”是內在之香,也是心性的顯發(fā);“潔”是高潔,是一種超越。

凈土宗講自性、清靜和光明。清靜為無量壽,是謂“微妙”,自性和光明為無量光,是謂“香潔”,具有超越性。凈宗茶文化是通過茶這一媒介,也就是借助于茶,使茶性變性出一種“緣”。如此,凈宗茶文化是用凈土八功德水:“澄凈、清冷、甘美、安和、輕軟、潤澤、除饑渴、長養(yǎng)善根”,沖泡出“微、妙、香、潔”四大精神。通過這杯凈宗茶,使無數眾生走向性感的凈化,走向阿彌陀佛的凈土生活理念。[見(舒曼.“東林梵音起,匡廬禪茶香”一文.《河北茶文化》.2007年12月第6期)]

又如,茶與佛教密宗結合,可稱“密茶一味”。密宗分為唐密、東密、臺密或藏密。密教修法可說是供養(yǎng)法,而茶成為最佳供品之一,一開始就與密教修供又結下了不解之緣。大唐時期,但凡皇帝賞賜高僧基本上多用茶供。如傳播密教的佛門人物金剛智的忌辰時,往往會舉行千僧供的法會,唐玄宗就會賜茶以供齋用。把茶作為供品則是從唐代開始,而且就是唐密所創(chuàng)。供養(yǎng)分:外、內、密、密密四層。另外,《行歷抄》是日本臺密圓珍大師的游唐日記,其中亦記錄他初到長安會見唐密祖師惠果和尚之法孫,與法全一起吃茶以及圓珍在青龍寺吃茶的情景。這也證實密宗高僧與茶的關系。

還有中國早期密法——藥師法與茶的關系。藥師法是以性空為性、以藥物為體來認識人生而了生脫死的立地起修的大法,其本質就是修藥師定。如法門寺地宮發(fā)現皇室茶具以及八重寶函中有藥師曼荼羅,說明地宮也已用茶供養(yǎng)藥師。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長吳立民說:“用藥師法茶供、茶施、茶會,則是秘密禪茶供之善巧方便之運用。因為茶禪一味,禪密一體。茶作供品,作空性觀,既易悟緣起性空之理,更顯實相不空之法。密教用茶作供,可表如來口、如來味、如來意,這是修密供茶的茶道,也可說是修秘密禪的‘密禪’茶道”。

再如,茶與佛教天臺宗結合,可稱“臺茶一味”。唐時,日本天臺宗祖?zhèn)鹘檀髱熥畛螐奶炫_山帶茶種回日本栽種;宋熙寧五年(1072年),日僧成尋來到國清寺參拜天臺宗祖庭,感恩國清寺法乳深恩。

日本成尋禪師在《參天臺五臺山記》中提到了佛門茶事。此后,日本友人專門在國清寺七佛塔旁種植“御奉茶紀念”茶園,以示紀念。而在國清寺文物室內仍保留有最澄入唐渡碟文書和最澄入唐圖兩幅珍貴文物。

如今天臺山方廣寺月真法師從天臺宗法華教義出發(fā),進一步闡釋法與茶圓融不二的內在關系,把品茶與天臺宗的“一念三千、三諦圓融”和“圓頓止觀”論緊密相連。他在《供祖茶會法語》中寫道:

“采靈芽于華頂峰頭,汲凈水于石梁瀑下,依馬明龍樹(馬明:妙法蓮華經馬明菩薩品第三十;龍樹:印度佛教人物,著有《中論》)制造之方,按慧思慧文(慧思、慧文為天臺思想先驅人物)烹煎之旨;焙之以法華三昧火,碾之以實相解脫輪;煮之以大悲方便鍋,盛之以般若清凈碗。碧毫落處,空湛澈;茶云起時,國土飄香。凝神湯色,空觀、色觀、中道觀,三觀圓于一念;定心服味,業(yè)障、報障、煩惱障,諸障消于無形。法界即茶,茶即法界,一色一香無非中道。”[見(舒曼.茶風舊識國清寺.吃茶去.2012年第6期第26頁)]

關于“禪茶”,亦即佛教禪宗茶之事,舒曼認為:在印度佛教發(fā)展的各個階段里都存有禪的思想,禪甚至存在佛教以外的一些宗教中,各自對禪有著不同的理解。自從佛教的禪思想傳入華夏后,起初并未形成一個獨立的佛教宗派。但自禪宗形成后,中國的禪思想則主要表現在“內見自性不動,名為禪”。(《六祖壇經》)由于禪宗把禪思想與“心性”、“見性”、“佛性”等問題緊密相合,加之六祖慧能倡導自性本足,明心見性,頓悟成佛的觀念,確立以無相為本,無性為體,無念為宗的中國禪宗思想

。而今我們所講的“禪茶文化”、“禪茶一味”抑或所謂的“禪茶”,是專指或特指佛教禪宗與茶的關系,而非茶與其他佛教各宗的關系。也就是說,禪茶文化抑或禪茶,既非從唯識宗的玄奘法師、律宗的道宣律師、天臺宗的慧文大師說起,也非從三論宗的鳩摩羅什尊者、華嚴宗的杜順和尚說起,更非從凈土宗的慧遠法師、密宗的不空上師說起,而是從北魏禪宗菩提達摩祖師來中國傳法說起。所以說,“‘禪’,指中國獨創(chuàng)的禪宗。‘宗’指直契佛心,以與依靠佛陀經教入門傳授的‘教’相區(qū)別”。(王雷泉:禪的智慧與人生境界)

禪茶之“禪”,對今天的人理解起來有些費解,因為“禪”很抽象,禪宗認為“禪”無處不在,行住坐臥皆可禪,但禪不可言傳,只可意會,要靠自己來體悟或感悟來理解,如人喝茶,冷暖自知。

舒曼認為,佛教從印度傳入,就與中國本土文化發(fā)生了撞擊、沖突,隨著各宗的創(chuàng)立,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轉為相互滲透、融合。那么,如何能在佛教的教義、教規(guī)和禮儀中更好地滲透儒、道學說,這就成為佛教在中國發(fā)展的一個最為重要的課題。于是,禪宗在這樣一個課題中捷足先登,接受和融入了中國儒、道文化。唐代時開創(chuàng)了儒、釋、道“三教并立”局面?!耙粋€宗派流行時間的長短是與它們中國化的程度成正比的?!?季羨林語)禪宗的入佛門檻較低,只要在眼前改變一下對現實的看法。這是因為佛法本就在世間,從來也沒有離開過我們。

要了解禪茶文化理念,需要先了解禪宗禪法的傳承與發(fā)展,均從菩提達摩“二入四行”基本要點開始,到二祖慧可“斷臂求法”而直顯達摩正傳的心法,及至三祖僧璨的《信心銘》、四祖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門》和五祖弘忍《修心要論》達至“守本真心”的“東山法門”,對后世禪宗的發(fā)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六祖慧能順應時代潮流,大膽地對傳統佛教的宗教儀式、佛性理論、修行方式等進行了一系列徹底的改革,其內容涉及提出“自心歸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性即佛)、開啟頓悟法門、倡導立地成佛等等,從而使禪宗最終成為最具中國特色的佛教宗派,綿延至今而不絕,以至于成為中國式佛教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大杰作。

禪宗認為,所有的修行,都是從心而來。一個是神秀禪師的“時時勤拂拭”,種凈心之因;一個是慧能禪師的“本來無一物”,得凈心之果?;勰艽髱熀蜕裥銍鴰?,開創(chuàng)了“南能北秀”的時代,形成禪宗南北二宗,而后,禪宗法不傳衣,一花開出五葉——即“五家七宗”:湖南溈山的溈仰宗、河北正定的臨濟宗、江西洞山的曹洞宗、廣東云門山的云門宗、江西撫州青蓮山的法眼宗,后來河北的臨濟宗又分別在江西南昌和高安分出黃龍派和楊岐派,禪門枝葉茂盛,燈燈相傳。這“五家七宗”,為中國禪宗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歷史篇章。

舒曼認為,我們所說的禪茶文化或所謂“禪茶”,就是茶與“五家七宗”所發(fā)生和形成的因緣關系。所以,當我們追根禪茶文化精神之源,實則旨歸在中國式佛教——禪宗思想。

在禪宗茶文化史上,舒曼列舉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有四件大事件:

一是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篇”(《雅雨堂叢書》本1958年中華書局版)記錄唐代“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降魔藏)師大興禪教,學禪務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苯的Р囟U師這樣的決定,即反映了僧人飲茶的需求,也說明了坐禪和飲茶同屬于僧人的禪修的內容。至此以后,僧人飲茶真正成了“和尚家事”。

二是中晚唐的高僧百丈懷海禪師制定《百丈清規(guī)》,將飲茶列入佛門清規(guī)。百丈懷海禪師實行僧人農禪制度,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口號。《百丈清規(guī)》對于禪茶文化的貢獻是將僧人植茶、制茶納入農禪內容,將僧人飲茶納入寺院茶禮,使僧人飲茶之禮成為了佛門常態(tài)化和制度化,較降魔藏大師又進了一步。正因懷海這一貢獻,不僅明確肯定僧人茶事的制度化,還使茶事活動真正從制度上成為與禪宗教義相關的行為。

僧人飲茶成為制度并被納入法律強制施行是在元代。元代皇帝命令和尚們重新編刊《百丈清規(guī)》,遍行天下叢林。明洪武十五年(1382)太祖皇帝“圣旨榜例”,“諸山僧人不入清規(guī)者,以法繩之”。《百丈清規(guī)》對于剛剛出現的佛門茶禮的發(fā)展和鞏固起到決定性作用。

三是禪茶文化史上甚至是中國茶文化史上的一次大的飛躍發(fā)端于唐朝從諗禪師,人稱他為“趙州古佛”。他常與四方來學者道以一聲“吃茶去”,因而形成禪門“新到吃茶,曾到吃茶。若問吃茶,還去吃茶”一樁有趣公案,成為中國禪茶史上著名茶文化典故。

從諗禪師的“吃茶去!”被世人看成是“趙州禪關”,由于禪宗提倡“明心見性,直指人心”的頓悟觀,講究生活體驗與參禪密不可分,所以“吃茶去”公案的誕生,震動了整個南北禪林,故對中國禪宗茶道的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啊w州禪茶’提升了佛教茶文化乃至中華茶文化的文化內涵,趙州禪茶的出現是‘禪茶一味’肇始的標志,是禪茶文化形成的標志,同時也標志著佛教‘禪宗茶道’的正式形成,也為中國茶道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因而“吃茶去”作為禪的“悟道”方式,構成了“茶禪一味”的至高智慧境界。從而“‘吃茶去’凸顯了禪的本質和核心,揭示了禪的修行特色和精神”。

四是中國禪茶文化“四大精神”和“四大功能”的誕生。中國禪茶文化作為一個特別話題在近十多年來被茶、佛界人士廣泛談論,也是被世人廣泛炒作的話題。2005年10月,當代高僧凈慧大德以儒釋道三教核心思想提出了“正、清、和、雅”四大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結緣”四大功能,創(chuàng)造出中國禪茶文化全新的理念和文化內涵,把禪茶文化推進為一個價值核心,一個新的教養(yǎng)水準,來規(guī)范我們周圍的世界,通過這種文化現象改變自己,改變周圍。其目的誠如凈慧大德所言:“將信仰落實于生活;將修行落實于當下;將佛法融化于世間;將個人融化于大眾?!?/p>

禪茶文化,從表面上看就是禪和茶共同點的結合,所以才有“茶味禪味,味味一味”之說,與“儒茶一味”、“道茶一味”、“書茶一味”抑或茶和別的事物結合沒有什么區(qū)別,但深想一層,只有當茶和禪宗文化結合時才能有“儒家主正氣,道家主清氣,佛家主和氣”三教合一的思想精華體現,再加上一個“茶家主雅氣”才能真實地反映中華文化的核心思想,才能使茶泡出更賦哲理性的滋味來。

禪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禪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結緣。誠如凈慧長老有言:“將正氣溶入感恩中,將清氣溶入包容中,將和氣溶入分享中,將雅氣溶入結緣中;在弘揚禪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實禪茶文化,發(fā)揮禪茶文化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優(yōu)化自身素質、和諧自他關系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這是弘揚禪茶文化的根本社會價值所在?!?/p>

舒曼在闡述“佛茶”與“禪茶”之后總結道——

“佛茶文化”是指茶文化與佛教文化以及佛教各宗派文化緣合的產物,是僧人通過在植茶、采茶、制茶和飲茶實踐體認中所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佛茶文化是指整個佛教(包括佛教“八宗”)與茶文化發(fā)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禪茶文化”是指茶文化與禪宗文化結合的產物,是專指禪宗“五家七宗”僧人通過植茶、采茶、制茶和飲茶的禪修實踐中所感悟和創(chuàng)造的精神財富?!岸U茶”可視作一種法門。

禪茶文化既有佛教文化的一面,也有超越佛教文化的的一面——禪茶文化是基于儒家的“中庸”思想,倚于佛家的“和合”情操,洋溢道家的“自然”理想?!暗乐v‘修真養(yǎng)性’,佛講‘明心見性’,儒講‘窮理盡性’,三家根本都是圣人之學,都是講‘復性’”。(見《槐軒概述》﹒上??茖W技術文獻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實際上禪宗就是借品茶倡導“三教”之“復性”——清和凈心,借茶參禪,借茶悟禪,以平心靜氣之態(tài)領略茶韻禪機的真諦,從而追求精神境界提純與升華。

舒曼指出,研究禪茶文化,不是研究僧人植茶、制茶、采茶、飲茶等現象,也不是簡單地把僧人采的茶、僧人制的茶、僧人飲的茶統統視作叫“佛茶”和“禪茶”。研究佛茶文化或者禪茶文化,是研究茶被佛門或宗門的僧人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形而上的文化現象,也就是僧人在禪修和禮佛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

所謂“禪茶”,是茶又非茶。說它是茶,只是僧人生活的一部分,也可以視作是僧人修行的載體。說它不是茶,只是因為禪宗茶道早已超越了茶而成為“根植菩提種,葉抽智慧芽”的象征。

所謂禪茶,是“甌注曹溪水,薪燒鷲嶺椏”(六祖惠能在曹溪寶林寺演法而得名。曹溪被看做“禪宗祖庭”。曹溪水常用以喻指佛法。茶碗里面傾注的是曹溪的水)又有“虛空為玉盞,云水是生涯;著意嘗來淡,隨緣得處佳”的自在,而這杯禪茶的自在恰是體現“上供諸佛祖,平施百姓家”的平常和日用。

所謂“禪茶”,是佛的化身,禪的心語;是菩薩心腸,禪的境界;是性的開悟,禪的靈芽。

延伸閱讀——

以“把茶問禪蒙頂山,修心悟道天地間”為主題的“首屆蒙頂山禪茶大會尋根峰會”,于2017年3月28日上午在雅安市名山區(qū)茶馬古城茶市大廳舉行。來自海內外的禪茶文化專家學者、高僧大德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佛教禪茶文化的起源與歷史、發(fā)展和未來。會議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孫前主持,省民宗委副主任楊伯明、市民宗局局長楊丕樵、名山區(qū)委副書記、區(qū)長余力等領導參加會議。

本次峰會學術論壇特邀四川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成都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師,四川省巴蜀文化學重點學科建設首席專家、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譚繼和,北京大學教授、日本茶道研究學者滕軍,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川藏文化研究專家任新建,《吃茶去》雜志總編、河北省茶文化學會常務副會長、禪茶文化研究學者舒曼,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茶樹資源專家虞富蓮等六位專家學者,分別就《蒙頂山禪茶文化與大慈禪茶》《禪茶一味與巴蜀文化》《茶修即禪修》《茶馬古道研究》《“佛茶”與“禪茶”關系之芻議》《巴蜀古茶樹資源的優(yōu)勢與價值》等內容先后進行了演講。四川省佛教協會副秘書長、雅安市佛教協會會長、雅安云峰寺方丈智燈大和尚代表雅安市佛教協會致結束辭。

三樁茶葉商標案,切記繞開注冊商標這些“坑”!

引  言      

商標是現代企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元素。然而商標雖好,注冊和維護卻需要企業(yè)足夠重視,并具有適應市場競爭的能力和手段。

今天,我們盤點了三樁茶葉商標案,希望對您有切實的幫助。

“嵐山綠茶”和“山嵐”近似?

第一樁商標案發(fā)生在2013年,直到2016年案件塵埃落定,歷經3年?,F在讓我們一起看看這樁案件的始末吧。

注:日照市嵐山區(qū)農業(yè)技術服務協會,簡稱“農業(yè)協會”。

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簡稱“商標局”。

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簡稱“商評委”。

2013年9月13日,日照市嵐山區(qū)農業(yè)技術服務協會委托商標注冊代理機構向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申請注冊“嵐山綠茶1966 LANSHANLVCHA及圖”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2013年11月12日,商標局以申請商標與由浙江嵊州市谷來農業(yè)總公司于2000年5月30日申請注冊,2001年9月7日獲準注冊核定在同類商品上的引證商標“山嵐”近似為由,駁回了“農業(yè)協會”上述商標的注冊申請。

           嵐山綠茶商標(左)與山嵐商標(右)對比。

農業(yè)協會再次委托原代理注冊機構,于2013年12月12日向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商評委于2014年3月11日發(fā)文受理,于2015年2月2日作出“申請商標在復審商品上的注冊申請予以駁回”的復審決定。

   

2015年4月15日,農業(yè)協會以商評委為被告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起訴,要求撤銷“商評委”的駁回復審的決定并重新作出核準注冊的決定,2016年12月16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判決支持了“農業(yè)協會”請求。

至此,“嵐山綠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注冊塵埃落定,并于2016年12月16日取得專用權。

為什么恩施玉露與嵐山綠茶的結局不一樣?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樁與“嵐山綠茶商標案”情節(jié)相似,結局卻不同的案件,那就是“恩施玉露商標案”。

注:湖北省恩施玉露茶產業(yè)協會,簡稱“茶產業(yè)協會”。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簡稱“北中院”。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簡稱“北高院”。

 湖北省恩施玉露茶產業(yè)協會于2006年6月3日申請注冊的“恩施玉露ENSHIYULU及圖”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該商標順利通過商標局審查得以初步審定并公告。但異議期內遭遇湖南省岳陽市北港茶廠(簡稱“岳陽茶廠”)異議。

1998年11月9日,岳陽茶廠向商標局提出“玉露及圖”商標的注冊申請,并于2000年4月21日被核準注冊,核定使用在第30類“茶葉”商品上。經續(xù)展,該商標專用權期限至2020年4月20日。岳陽茶廠在法定期間內針對被異議商標提出了異議。

   

恩施玉露商標。

2010年3月15日,商標局以被異議商標作為地理標志與引證商標未構成近似,裁定被異議商標予以核準注冊。

2010年4月19日,岳陽茶廠向商評委提出商標異議復審申請。其復審主要理由為:岳陽茶廠為湖南省茶葉行業(yè)知名企業(yè)之一,“玉露”及“玉露及圖”商標(簡稱“引證商標”)為岳陽茶廠所獨創(chuàng),并早已成為行業(yè)內所熟知的商標。引證商標已在2000年核準注冊。被異議商標其注冊不符合原《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簡稱《商標法》)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玉露”并非茶葉商品的通用名稱,被異議商標與引證商標具有相似性,易造成混淆,損害岳陽茶廠的利益。

因此,請求依據原《商標法》第十六條、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不予核準被異議商標的注冊。

 

   

2010年6月20日,引證商標經商標局核準轉讓給湖南長沙玉露企業(yè)營銷策劃有限公司(簡稱“長沙玉露公司“)。

2012年3月2日,商評委作出裁定。該裁定認為:恩施玉露協會申請注冊被異議商標符合原《商標法》第十六條的相關規(guī)定。被異議商標雖包含“玉露”二字,但其以“恩施”作為起首文字,加大了與引證商標的區(qū)別,因而兩商標未構成原《商標法》第二十八條所指的使用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的近似商標。裁定:被異議商標予以核準注冊。

   

長沙玉露公司不服商評委的裁定,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要求撤銷商評委的裁定,不予核準注冊。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被異議商標予以核準注冊。

后長沙玉露公司又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上訴。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13年拉鋸戰(zhàn):“祁門紅茶商標案”

除了上述兩種類型的商標之爭,茶葉地理標志商標之爭也很常見。我們先來看一個經典案例。

   

2004年9月,安徽祁門縣祁門紅茶協會提出“祁門紅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申請,產區(qū)范圍限定在祁門縣內。

該商標初審公告后,安徽國潤茶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潤公司”)對該商標使用的地域范圍提出異議。

后經安徽省工商局協調,國潤公司撤回異議申請,祁門紅茶協會向商標局申請變更爭議商標使用的地域范圍。

   

然而,國潤公司撤回異議申請后,祁門紅茶協會并沒有提交變更地域范圍的申請,爭議商標被獲準注冊。

隨后國潤公司對爭議商標提起無效宣告申請,主要理由是爭議商標使用的地域不應僅限于祁門縣內,安徽省農委對產區(qū)范圍已經進行了調整。

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審理認為:祁門紅茶協會申請注冊時,將地理標志所標示地區(qū)僅限在祁門縣的做法違背了客觀歷史。裁定爭議商標予以無效宣告。

   

隨后祁門紅茶協會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一審法院認為爭議商標的申請不構成以欺騙手段或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情形,判決撤銷被訴裁定。

再后國潤公司上訴到北高院,認為:祁門紅茶的產區(qū)包括石臺、東至、貴池等地,爭議商標的注冊損害了其他產區(qū)茶農的合法權益,應宣告無效等。

二審期間,國潤公司補充了部分證據,在尊重歷史和現實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祁門紅茶的產區(qū)范圍限定在祁門、石臺、東至、貴池等地。

二審法院采納了國潤公司的上訴意見。最終,爭議商標應予以無效宣告。

有話說

從“嵐山綠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

商評委的一些習慣、做法可能相對于法律規(guī)定來說比較苛刻。所以僅僅因為在復審時沒有再次提交申請注冊時提交的全部相關材料這一原因而被商評委駁回,然后再進入訴訟程序,顯然是得不償失的。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嵐山綠茶商標最終被判定與引證商標“山嵐”不近似,與其是組合商標不無關系。

在普通商標注冊時,組合商標成功的概率其實更小,因為審查員在審查時對文字、圖形、外文、數字等不同的要素是要分別立卡進行審查的,一種要素近似,整體會被判近似而被駁回。

     

從“恩施玉露”商標注冊過程看,長沙玉露不但沒能異議掉被異議商標,反而在異議過程中,“玉露”最終被認定為“通用名”從而失去了自己的商標。

普通商標持有人主動對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異議其實就存在這種風險,因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一般是由“地名+商品名”構成,而商品名稱必須要有相關確鑿的證據,如產品志、史志等材料證明,一旦有真實的材料存在,該部分被認定為商品名稱的可能性很大。

     

而引證商標又以該部分為主要部分,那么引證商標被撤銷的可能性就很大。

同樣,如果是地名為主要部分,一旦是縣級以上區(qū)劃名稱,又沒有其他含義的,引證商標同樣會面臨撤銷的風險。

關于如何處理好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與企業(yè)商標的關系,相信您可以在這篇文章中找到答案。

【熱點】別熱了眼球荒了企業(yè)品牌

隨著注冊商標量的增大,成功注冊一枚商標越來越難,所以選擇專業(yè)而負責的代理機構很重要;如果被駁回,不要輕意放棄,要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取得應得利益。

找到約101條結果 (用時 0.012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
找到約4條結果 (用時 0.0 秒)
沒有匹配的結果